【抗击新型肺炎六安在行动】安徽舒城县乡镇卫生院:张母桥镇卫生院院长胡继波——防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连续奋战20多天,他是在疫情防控一线连轴转的医务工作者;“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防疫战线上的“拼命三郎”。他是安徽省舒城县张母桥镇卫生院院长胡继波,一位始终冲在前线的共产党员,一位为人民群众戍守平安的仁心医者。

【抗击新型肺炎六安在行动】安徽舒城县乡镇卫生院:张母桥镇卫生院院长胡继波——防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等这次疫情结束,一定好好陪你们!”

2月8日是元宵节,本该是一个家人团圆的日子。面对母亲打来的电话,正在舒城县张母桥镇疫情一线的胡继波又一次“失约”了。

“儿子,你还不回家过年吗?你再不回来,我都快忘了你的样子了……”除夕夜家人打来电话的声音至今依然清晰地响在耳边,胡继波的眼里渐渐湿润起来。从腊月二十七开始,他就坚守在岗位,顾不上在合肥的家人们。父亲患尿毒症需要定期透析,他没时间陪伴;岳父五天前出车祸脑出血,他匆匆去医院还来不及看两眼,就要回去值班,岳父至今没有清醒;自己的孩子今年上高三,正是关键期,他却不能回去陪伴。

正月初三,他紧急驱车前往合肥筹措一批紧缺的医疗物资。路过家门口时,想着同事们正着急盼着这批医疗物资,他只是在家门口短暂的停留了几分钟。而工作的特殊属性让他甚至无法下车去妻儿拥抱。他在车里没有下来,默默地透过车窗在门口看了看妻儿,憋回眼里打框的泪水,踩下油门迅速把物资送回了医院。

“等这次疫情结束,一定好好陪你们!”胡继波心里满怀歉意。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不得不“失信”于家人,一再延迟对家庭的陪伴。“我是卫生院的第一责任人,那么多人冲在一线,我更不能退缩。”胡继波说。他守护着张母桥群众的“家”,却丢下了自己的家。

“顶上去是职责所在,更是党性所在”

张母桥镇地处县市交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流动性强,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大、难度高,全体医护人员全部取消假期、做好防护、严阵以待。胡继波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忙起来“连轴转”,高强度的工作、紧绷的精神状态,他甚至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非常时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顶上去是职责所在,更是党性所在”。

科室、发热分流门诊、检疫点、省外返乡人员家中,胡继波的脚步匆匆,踏遍了每一处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白天,他一边做好医院各项工作,一边带头走访各村检疫点,到武汉归乡人员家实时跟进监测身体状况。晚上统计汇总、比对数据。夜里,一个群众的报电话,他又星夜带着工作人员赶到群众家中,细致查看他们的身体状况。

【抗击新型肺炎六安在行动】安徽舒城县乡镇卫生院:张母桥镇卫生院院长胡继波——防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我们急需一批口罩消毒水,请问贵公司能提供多少,我可以立即去。”“我镇防护用品奇缺,能否协助调配一批?”……除了做好医疗诊断和防控工作,医疗物资的筹措也成了胡继波每天时刻牵挂的事。

镇卫生院下辖十几个村卫生室,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物资必不可少,防护用品紧缺。胡继波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发动身边所有可利用的关系,辗转到合肥、六安等地筹措物资,为此,从多年共事的老同事,到同窗的同学,他动用了一切的关系争取医疗物资支援。一个个电话响起,全镇医疗物资供应有了初步的保障。

医务人员只有武装好自己,才能应对这场战役。穿着白大褂、骑着电瓶车、挎着出诊箱,带着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每天胡继波带领着40名乡村医生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守护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仁心无惧的“最美逆行者”

【抗击新型肺炎六安在行动】安徽舒城县乡镇卫生院:张母桥镇卫生院院长胡继波——防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你的发热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不用担心。但要注意做好防护,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胡继波的一席话打消了患者的顾虑。医院每天接待的患者数不胜数,特别是近期,群众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跑到镇医院看病。他连续20多天守在医院,嘴干舌燥,嗓子也沙哑了。

“经常顾不上吃饭,患者多,总不能让人家等着吧。我晚吃一会儿不要紧,挺挺就过去了。”挺挺就过去了。一句简单的话语里,透露出对群众、对患者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说起最惊心动魄的一天,那是腊月二十八晚上,一例外地返乡人员出现发热并伴有咳嗽症状被送到卫生院。胡继波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全程护送患者前往县定点医院进行细致入微地检查。彻夜的坚守后,患者被排除感染新冠肺炎,他紧绷的弦才松了下来,这时他才发现,汗水已经打湿了衣衫。

疫“战”仍在继续,坚守仍在继续。胡继波奔波在乡村最前线,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疫”战防护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