鄖西“流調員”:當好防疫戰場“偵察兵”

湖北日報訊(記者戴文輝、通訊員陳迪祥、陳芳)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是預防控制新冠肺炎的“關口”,而流調員就是“偵察兵”。

十堰市鄖西縣疾控中心流調員尚兵今年44歲,17年前參加過抗擊“非典”。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已5次為流調進入隔離病房。2月12日,尚兵和同事王永紅再次踏入“禁區”。

在清潔區,他們先戴上口罩、工作帽、護目鏡,穿上一次性連體防護服,套上鞋套,戴上防護面罩,再戴上二層橡皮手套,一雙塞到防護服的裡面,另一雙套在防護衣袖子外面。

此時的他們,已完全隱去本來面目,連聲音也變得遙遠。口罩上的鼻夾夾得鼻子生疼,他們下意識地張開嘴大喘氣,霧氣很快矇住護目鏡,繼而變成水珠,在封閉的護目鏡中游走。

兩人相互檢查,確定包裹嚴實,才進入隔離區。“你好,我們是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現在對你做流行病學調查,希望你配合。”尚冰和王永紅拿著調查表、筆,看起來冷靜沉穩。

整個調查花了三個多小時,兩人將患者怎樣回鄖西、發病期間每天的行程安排、走過的地方、接觸人群,如何就醫、既往病史等信息,一一記錄。為何不能通過電話完成?尚兵解釋道:“面對面的交流,能更深入瞭解病人的活動史、密切接觸者等詳細情況。”

走出隔離病房,來到緩衝區,尚兵和王永紅小心脫掉防護服。每脫一件,都要進行一次手部消毒。走出緩衝區,他們互相用裝滿酒精的噴壺進行全身消毒處理。

有些患者心存疑慮,對流調工作不太配合甚至拒絕。這時候,流調員只能採取“笨辦法”——按跡循蹤,即去患者曾出現的地方,重新走一遍,幫助患者找回“消失的記憶”。

現場流調完成後,流調員要在24小時內寫出詳細報告,大約需要3小時。“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務,常常是深夜。”尚兵說。

鄖西縣疾控中心共有6名流調員,從1月22日開始,他們加班加點,對全縣所有疑似病例展開調查,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準確、完備的一手資料。

郧西“流调员”:当好防疫战场“侦察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