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在冠狀病毒氾濫的這些日子,鍾南山院士的出現再次成為了抗擊病毒的“中流砥柱”。在這場鬥爭中,鍾老不顧自己84歲的高齡,毅然出征武漢。在大家人心惶惶,草木皆兵的時候,正在鍾老一次次的出面,才讓大家懸在半空的心穩定下來。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而2月9日,鍾南山院士所在的研究團隊在醫學類論文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提交了一份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臨床特徵的論文,再次引起大家關注,今天小小編就為大家解讀一下關於論文的主要信息。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鍾南山團隊論文截圖

從人口和臨床特徵來看,1.18%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直接接觸,而31.30%的患者去過武漢,71.80%的患者與武漢的人接觸過。在這1099名患者中,2.09%為醫務工作者,43.95%為武漢居住者,26%的患者未去過武漢或接觸過武漢回來的人。這些結果印證了此前的一些報道,如家族聚集性發病、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等,因此,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採訪時提到“超級傳播者”可能

在樣本的地理分佈中,有 483 人(43.95%)是武漢居民。26% 的非武漢居民沒有武漢旅行史,也沒接觸過來自武漢的人。

新冠病毒的中位潛伏期是 3.0 天(潛伏期從 0 天到 24 天不等)。低於此前預計的5.2天。這有助於指導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時間。而“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也被大家過度解讀。鍾南山回應:1099例中僅有1例,參考意義不大,大家不要過分驚慌。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從樣本的年齡來看,感染者年齡的中位數是 47.0 歲,其中有41.9% 為女性。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入院病例覆蓋全年齡段,其中 0.9% 的病人低於 15 歲。

在臨床症狀上,發熱(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見的兩個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僅有 43.8% 的病人出現發熱。因此,如果只靠體溫檢測篩選感染者,很多病人會被漏診。

腹瀉(3.7%)和嘔吐(5.0%)是一個相對不常見的症狀。另外,有 25.2% 的病人有至少一項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慢性糖尿病等)。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在病毒傳播途徑方面,研究團隊發現除了飛沫和直接接觸外,在62例糞便標本中,有4例(佔比6.5%)對新冠肺炎病毒呈陽性反應,另有4名患者的胃腸道、唾液、尿液中檢測到陽性反應。

研究團隊建議,在衛生措施方面,應考慮做好胃腸道分泌的汙染物傳播途徑的防禦。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該論文也研究了入院病人在肺部放射學造影和實驗室分析中的發現。其中,840 名患者的入院 CT 顯示,76.4%表現為肺炎,最常見為毛玻璃樣混濁(50.0%)和雙側斑片狀陰影(46.0%)。

鍾南山團隊發論文了,我用兩分鐘來幫你解讀清楚文章中的各個要點

在研究樣本中,死亡率為 1.36%,約 2.2% 的病人要插管,進 ICU 的病人佔 5%。其致死率低於 SARS(非典) 和 MERS(中東呼吸綜合徵)。

目前,這篇論文可能處於重要醫學期刊(如柳葉刀、新英格蘭等)的同行評審過程中,正式刊登前可能還會進行修正,具體結論應以正式版論文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