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然十分嚴峻,自從2月1日國家衛健委最新發布了《關於做好兒童和孕產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兒童和孕產婦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以後,各位寶爸寶媽天天提心吊膽。
每天不是關心寶寶吃的好不好,就是關心寶寶拉的好不好。寶寶吃好容易判斷,拉的便便好不好,卻不是那麼容易瞭解了。
那麼,寶寶大便裡面究竟隱藏著哪些信號?如何區分好便便還是壞便便?出現哪些便便需要就醫?今天,我們一起從便便的顏色、性狀和頻次來看看它傳遞出哪些信號。(友情提醒!圖片口味會有點重哦,請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寶媽做好心理準備!)
特邀專家
【單位】
【簡介】
擅長兒童生長髮育、營養健康、早期干預、感覺統合訓練、心理衛生的健康指導。
一看便便顏色
▲▲▲
對於寶媽來說,便便的顏色可以說是心情的晴雨表,如果便便顏色正常,那寶媽的心情就能美麗一整天。
▼好便便的顏色:
一般來說,黃色、綠色、黃綠色、金黃色的便便,這些基本都會是好便便。
具體來看,黃色便便是最常見的,但是根據不同的膳食結構,顏色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
上面這個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主要是金黃色的,如果細心觀察的話,還可以看到便便裡面有些小顆粒哦。
奶粉餵養寶寶拉的便便一般是漿狀的,有點像平時吃火鍋的時候蘸的花生醬(好像口味有點重哦),味道比母乳餵養要臭一些,顏色也會淺一些。
添加輔食如米粉、麥片後,寶寶的便便會比奶粉餵養時候更稠,但還是糊狀的,顏色呈現棕黃色、深棕色等,還有,這個時候的便便會很臭哦。
寶寶明明活潑好動,能吃能睡,但一不小心來了一堆綠色便便,“咦?綠便便也是正常便便嗎?”相信不少寶媽都對這點持有懷疑。
如果寶寶還沒開始吃輔食,出現綠色大便,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寶寶吃了強化鐵的配方奶粉。因為奶粉中的鐵質沒有完全吸收掉,會使大便發綠,完全正常,無需擔心。
(吃了強化鐵奶粉之後的綠色便便)
二是寶寶沒!吃!飽!飢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出現綠色大便。需要寶媽增加奶量,餵飽即可。
三是寶寶受涼或腸道病毒感染了,受涼會導致腸道蠕動過快,導致便便呈現綠色。原因是因為人的膽汁是綠色的,由於腸道蠕動過快,膽汁未來得及變成黃色就排出去了,於是出來的就是綠色的便便。
江湖上有很多關於綠色便便的傳言,但只要寶寶進食正常、睡眠質量好、精神狀態不錯,沒有出現性狀改變和其它症狀,不用太在意大便是黃還是綠。
▼壞便便的顏色
如果寶寶出現黑色、灰色、暗紅色便便時,寶媽就要開始上心了。
先說說紅色大便,一看到紅色便便,或者便便裡面有血絲,寶媽立馬緊張起來,其實是要區分開來看。
比如,如果寶寶輔食中吃了火龍果、西紅柿、胡蘿蔔等紅色食品,便便呈現出紅色,
這屬於正常現象。如果只是正常大便裡混雜了少許血絲,沒有腹脹、腹痛、發熱等伴隨症狀,這可能是食物蛋白誘導的直腸結腸炎,最常見的原因是牛奶蛋白過敏(如果是純母乳餵養,就和寶媽吃的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有關係)。
如果是大便表面上沾有血絲,很有可能是由於寶寶出現肛裂、痔瘡等局部損傷,寶媽可以細心觀察觀察,寶寶可能會因為疼痛而哭鬧。
如果寶寶便便夾雜大量鮮血,或者出現暗紅色、膿血便,另外伴隨腹脹、腹痛、嘔吐、發熱、精神萎靡等症狀,這就可能是壞死性腸炎、腸套疊等症狀。不過也別太過害怕,立即去看醫生就好。
如果便便拉出了黑色便便,先想一下是不是給寶寶吃了大量鐵劑,大一點的寶寶有沒有吃一些血製品、動物肝臟等食物。
如果沒有,就需要考慮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一般上消化道出血量達到50-75ml時,糞便可變為黑色、質軟、富有光澤的樣子,宛如鋪路用的柏油,就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時典型的“柏油便”。
灰白色(白陶土樣)便便比較少見,說明寶寶很可能出現膽道阻塞,膽汁不能流入腸道,要立即就醫。
總之,遇到五顏六色的寶寶便便,寶媽可先根據餵養和飲食情況進行分析,如果懷疑與寶寶健康有關,一定要及時就醫。
二看便便的性狀
▲▲▲
除了顏色,性狀也是判斷寶寶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
▼好便便性狀
純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質地均勻,呈軟糊狀;
配方奶餵養寶寶的便便,會稠厚、粗糙一些;
添加輔食後,開始呈現比較稠的糊狀,也可能出現未消化的食物顆粒,隨後會逐漸成形並接近成人。
▼壞便便性狀
1.蛋花湯樣便或黃色稀水便。如果再加上類似感冒的症狀,如打噴嚏、流鼻涕、發燒、嘔吐等,就要小心是病毒感染或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腸炎了,需要及時就醫。
2.便中有奶瓣,就是寶寶喝完奶後,沒有消化吸收完的蛋白質和鈣,對新生兒來說這很正常,以觀察為主;但如果次數突然增多,可以去醫院檢查。
3. 便便中有泡沫,這是糖沒被吸收完,在大腸裡發酵產生的。如果是純母乳餵養,常見於前奶吃的多、後奶吃的少;也可能媽媽吃的甜食較多。若奶粉餵養,考慮奶粉中的糖分是否過多。如果發生次數不多,可讓寶寶自己調節;如果同時還伴有煩躁、發熱、不舒服等症狀,需要及時就醫。
4.豆腐渣樣大便,便便為黃綠色帶粘液的稀便,呈“豆腐渣”樣,這表示寶寶可能患有黴菌性腸炎,需要及時就醫。
5.寶寶大便發亮、油油的,偶爾放屁都帶點黃色油狀物。常見於純母乳餵養,主要是油脂攝入過多消化不掉導致,需要寶媽控制下對肉類食物和油炸食品的喜愛哦。
如果寶寶出現這些症狀需要去醫院就診,寶媽可以將寶寶的便便帶上,便於醫生及時診斷。但要注意,必須是排便後立即用保鮮膜封存大便,並於2小時內送去化驗,千萬不能直接帶著粘在紙尿褲或尿布上的大便,否則會出現目標本不合格不能化驗,或大便化驗結果會出現誤差。
三看便便的頻次
▲▲▲
每個寶寶大便的次數也不一樣。一般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胎便排完,母乳量充足,大便次數會逐漸增加,每天排便一般不超過6次,但偶爾也可能達到10次,只要寶寶精神食慾正常,體重增長良好,都屬於正常情況。
寶寶滿月後,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並建立自己的規律。這時候要注意的是,由於腸道快速發育,
很多寶寶會出現大便次數突然減少,寶寶2~3天或4~5天不排大便。但只要寶寶精神食慾正常、沒有腹脹嘔吐,排出的大便仍為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這也是正常的,不屬於便秘。再看配方奶餵養的寶寶,一般比母乳餵養寶寶便便次數少,
每天1~3次,或者隔日1次,只要沒有腹脹、大便無硬結都屬於正常情況。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隨著輔食量的增加,大便逐漸接近成人,大便次數可以每天1-2次。
再看讓寶媽頭疼的腹瀉和便秘。腹瀉的表現主要是與平時相比,便便次數明顯增多,水分也突然增多。
寶寶幾天不便便,寶媽的內心就開始琢磨是不是便秘了。但實際上,次數減少不是便秘的主要表現,主要症狀是便便呈現硬結性狀,同時伴有排便困難,這才是便秘的主要表現。
最後提醒寶媽們:不管寶寶是不是理想的黃色便便,都不能單一的只從便便情況來判斷寶寶是否生病,任何一種疾病都不只是單一的症狀表現,
需要通過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睡眠、飲食等情況綜合判斷。如果寶媽實在擔心,最好的建議還是去!看!醫!生!-END-
醫學審核/吳冬梅
主編/餘藝
圖片/全景網&網絡
排版/原野
設計/豆豆
閱讀更多 有啦寶貝育兒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