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中的相互宝有没有诈骗性?每月分摊这么多,真的有那么多人收到互助金吗?

城市道路工作者


相互宝分摊金额近期的确是蹭蹭蹭的往上涨,从之前的几分钱涨到了现在的几月钱,7月份时是1元多,这月直接到了3元,这涨幅是吓人。那为何会出现如此快速的增长呢?

1、人越多分摊自然越多:

首先我们得肯定一点,那就是相互宝真的是给很多有帮助需求的用户分了互助金, 其实看看相互宝每月分摊的人数就知道,现在每月帮助的人数在不断的增长,从之前的几十、几百,一直到了这月的1700多人。人数的上升,必然导致分摊金额的增长。

未来,这个分摊帮助的人群数量还将更多,为啥?因为参加相互宝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今年7月末时总数为7800万,8月增长到8300万,而现在10月份这个数字变成了9500多万,差不多每月有500万用户的增长。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90天等待期的结束,未来每月都将有大量用户加入到可以申请理赔的大军中来,总的基数变大了,获得互助的总人数自然一定会增加。你看10月第二期帮助人员比第一期又多了13人,分摊金额又多了0.05元。

所以相互宝用户的分摊金额未来只会越来越大!

2、相互宝中有没有诈骗

我想诈骗这种情况应该还是不存在的,但是有部分用户的确是利用了当前的一些漏洞,如那些相对容易治愈的癌症,但却可以获得高金额的理赔。

最显著的就是甲状腺癌,治疗费用不高,治愈率也较高。而早前的相互宝对于这个癌症并没有做有效的区别,无论轻度还是重度都是一刀切的30万理赔金,这就是很不合理的机制。因此,在那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有将近三分之一申请理赔的人是属于这种疾病。当然,目前相互宝已经堵上了这个漏洞,对于轻度的用户只给5W的金额。

整体而言,相互宝中肯定是没有诈骗性质的,毕竟相互宝的出去的金额是有一定审核机制的。

3、对相互宝模式的质疑

大家目前对于相互宝的赚钱模式其实有一定的异议,因为相互宝在每次理赔中都会拿走8%的管理费作为自己的利润来源。这里面暗含的危机是,相互宝如何避免利益驱动,毕竟理赔总金额越高,其能拿到的也越多。我觉得针对相互宝这种新鲜事物,未来还需要加强监管,毕竟企业是以赚钱为核心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能管住自己手的企业可不多见。


Lscssh科技官观点:随着相互宝不断的运营推进,我觉得其中一些不合理的机制一定会得到优化改善,尤其是涉及理赔方面的内容。



Lscssh科技官


我就是相互保的受益者,我今年六月份确诊为肺腺癌晚期,那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参加了相互保,在病房没事玩手机,突然看到自己还参加了相互保,而且已经过了等待期。抱着试一下态度,上传了住院一些资料,没有几天就有相互保工作人员免谈了解情况,后来又因为住院的医院是私立,一波三折,导致折腾六个月才拿到互助金10万元。


愿天下无癌666


感谢您的阅读!

相互宝的分摊金额,一年不到,增加了100倍!从最初每个月分摊的金额为0.03元,到10月份第一期为3.01元。确实现在有担心,到底相互宝是不是有“猫腻”,到底有没有“套路”?毕竟,1年不到分摊金额提升100倍,这确实让我感觉到了担心。


我也分析了原因,在我2018年12月13日所给帮助的人,只有1人,所以我分摊的金额比较少,只要0.03元。

在2019年10月份,我帮助的人有1718人,所以我的分摊的资金增多了,我一家三人增加到了9.03元。

支付宝对此的解释是:

  1. 随着相互保案件调查和运营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按键处理速度加快,所以需要帮助的人数增多。
  2. 相互宝总人数不断增多,用户也越来越多,患上重病及符合救助规则的成员也在增多。

总的来说就是,因为参加相互宝的用户越来越多,相互宝所需要分摊的资金也就会越来越多。



为了防止自己所分摊的金额真的到了患者手中,我们特意关注了帮助成员的名单,每一份名单都非常清晰的说明了我帮助的人。这方面会让我觉得它的诚意和真实,实际上我们每天每月花费的资金都非常的庞大,如果能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出几块钱,我觉得这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份保证。因此,我愿意相信它是真实的!

不过,我们也希望,相互宝在筛选的时候应该严格,而且要有事实依据!


LeoGo科技


我也是前几个月开通相互宝的,刚开始就开通了自己的,后来老公也给开通了,之前没有在意多少钱一个月,刚看到这个问题才打开看一下,好像半个月一期,我的是10月14号扣3快块多,昨天下午有又扣了三块多。那一个月就是6块多了。一个人的,还想给老爸加进去,买保险一年好几万,这个几十几块,身体好好的,就当是捐赠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吧!




辰妈生活vlog


感觉中间还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间的,我爸现在每个月每次扣扣10块的样子,之前跟我姐还讨论过,点开救助的人,有些是5万块钱,有些是10万块钱,就算全部按10万一个人,救助人数跟金额也不对啊,就算是人员工资,调查这些,也不至于每个月几百万的花费吧[抠鼻][抠鼻]虽然每个月20块,我跟我麻麻差不多10几块,费用是不多,但是参与的人很多,每个人多收那么一两块,这个金额也不得了了。。。







学历提升kso1234


我去年之前在保险公司做过三四年保险代理人,2018年加入了支付宝相互保,当时觉得挺好的。但我在今年1月份退出了相互保,转买了好医保。对比了一下每月的费用支出,好医保额度更高、费用更确定些,不像相互保那样每月费用都在增加,看着心里都不安稳。个人觉得相互保玩不了多久了,呵呵。


谢新艳1


以前刚加入的时候,钱很少的,

一次也就是几分钱,但后来扣费越来越多,

现在基本上都是几块钱,

虽说是信息公开,收到互助金的人资料都给公开了,

但依旧,对我们很多人来说仍然是有疑问的。

放心?怎么放?不是放不放的问题,

而是信息透明的问题。刚看了个国内大学捐款没有反馈信息,

因此很多富豪拿钱捐给了国外的大学!

这就是信息透明的重要性。

相互保要是这样下去,估计离溃败也不远了!


开始我把我,我老公,我女儿,我爸都加进去了,

我妈因为之前有过乳腺癌没加,

最初才小一两分钱,之后没有低于两三块的,

一次能有几百人申请,逐渐我就把我女儿一个人加里面了,

只当给孩子买一个可有可无的保险就好了。

只是好奇,每人救助三十万,2.66亿能救助886万,

一期有那么多病人?一个月就是1700万大病病人,

一年就是两亿左右。


不过,有时间操心支付宝有没有借助相互宝敛财,

还不如闭目养神一会呢,一年下来撑死七八十快钱,

少抽几包烟的事而已。

他哪怕有百分之50的钱能真的拿去帮人治病了也是好事,

毕竟红十字你是靠不住了,

那,中国总得有个人牵头做点慈善吧,

毕竟真的有人需要帮助。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做点好事,总归是没有错的。


公示了几个人?其实能算出共用了多少钱。

加上管理手续费感觉确实没用到扣的那么多钱呢。

支付宝千万不要做蠢事,我也是相信马云才加入的,

每个月都不看扣了多少。如果支付宝出现信任危机,

多少钱也弥补不了损失的。

所以希望相互宝千万不要让我们这些人失望才好。


老徐说事999


如期而至,10月第二期公示出来了,预计每人分摊3.06元,参与分摊的人数为8968.2万,分摊总额为2.662亿元。

现在大家是不是对相互宝存在不信任?

从9月第二期到现在连续三期,分摊人数、待帮助人数、分摊金额已经趋于稳定,数据变化不像前面那样波动非常大。

网上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以为相互宝是欺诈性质,会联合加入的用户虚报资料骗取分摊费,但是以我个人的看法,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存在。

我查看了很多申请补助的用户,他们加入相互宝也有很长的时间了,在过去也是帮助数千人分摊金额大多在10元以上。

而点进个人资料可以看到非常详细的病历诊断书等,这些资料非常齐全,如果审核的工作人员要联合加入用户骗保,这个资料绝对不可能拿到手,因为都有医院的大红章以及医生的签名等。

至于互助金这块,是根据病情的严重性来确定的,少的在5万元左右,而最高的30万元,一旦申请通过他们肯定能够及时拿到这笔钱,因此大家可以放心。


黑暗科技世界


相互宝本来是一种互助保险方式,其初衷是为了让那些没有足够多的钱承担起大病费用的人,通过相互帮助之后可以达到减轻大病费用的目的。

相互宝自从推出以来深受大家的关注,也有很多用户参与到其中,截止目前相互宝的用户已经接近一个亿。而且有很多用户确实从这个相互宝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但与此同时相互宝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监管上的漏洞,或者说相互宝根本就没有能力去避免一些事情,所以导致目前有一些人就钻了相互宝的漏洞。

最近一年多时间相互宝赔付的用户越来越多,而且大家分摊的金额也是越来越高。相互宝刚推出来的时候,每个用户300天只需要交两块钱就可以,平均到每一天一分钱都不到。但截止目前,每个用户每个月分担的费用已经接近3块钱,相当于每年需要付出36块钱左右的费用,这个分担的成本跟当初相比已经大幅上升。


现在获得相互宝赔付的人越来越多,用户分摊的费用也迅速上升,这是很多人所预期不到的,那这些获得赔付的用户到底是真的因为疾病而获得赔付,还是另有其他目的呢?我相信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之前就曾有媒体报道过,有些人通过制造假的病例,然后骗取相互宝的保费。比如甲状腺癌可以保守治疗而不需要手术,但是因为相互宝可以买单,所以有部分受保者主动要求手术,但是手术治疗所需费用却远低于赔付费用,这中间的差额就落入到了这些受保者的口袋里面去。



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宝获得赔付的用户当中,肯定有一些用户并不是真的得了重大疾病,而是通过造假的方式骗取保费。虽然这种行为非常可耻,但支付宝一时半会也找不到很好的办法去杜绝这些行为,因为在这些造假用户当中,他们完全按照相互宝的相关规则去运作,而且有相关的机构去配合,再加上负责用户调查的第三方机构不太专业,所以相互宝也很难抓住把柄。



也正因为对赔付用户审核不够严谨,部分案例病情严重程度不明,开具的病例报告比较随意,一些人故意过了等待期再去确诊等违规操作。这就给了很多人漏洞可钻,网上甚至有很人就专门组团队教人怎么骗相互宝的保费。



但是这种造假的行为确实给用户带来了损失,因为大家分担的成本增加了,而且随着获得赔付的人越来越多,等以后大家真正需要赔付的时候,保费会不会出现下降都存在很大的疑。

更严峻的是,因为目前相互宝已经意识到有很多人故意在骗保,所以目前审核越来越严,赔付率越来越低,结果导致那些真正需要赔付的人却得不到赔付。

因此如何杜绝那些骗保事情的发生,让相互宝真正在用户之间相互得到帮助,这是支付宝以及相互宝需要解决的问题。


贷款教授


看了几条评论,

真的是很无语,

这么大的平台你们都不信,

你们还信啥?

😩😩😩

几分钱的时候,你们参加进来,

现在几块钱了,你们就开始怀疑,

如果未来几百、上千,

你们会不会怀疑诈骗。

😁😁😁

人家想做件好事,

你们怀疑人家用心;

人家每期把清单列出来,

你们怀疑人家造假,

醉了醉了。。。

😒😒😒

相互宝我从了解之后就参加了,

因为前期是特别划算的,

每个月几分钱、几块钱,30万重疾保障,

算下来,成本比保险便宜太多了。

🤓🤓🤓

平摊费用是一直在增加,

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增加,

因为生活中生大病的概率高啊,

哪怕30个人中有一个,

30万的平摊下来还1万呢,

现在3块钱,就叫多了,呵呵。

🧐🧐🧐

有远见的人是因为相信了才看见,

而无远见的人是因为看见了才相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