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大中小學延期開學,

家有青春期的“神獸”出沒,

讓家長們一時慌亂無措

漸漸長大的他們,渴望獨立自主,

卻又青春叛逆,容易衝動。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我們邀請中學校長、大學教師、科研人員和心理教師,共同聊聊這個話題。

疫情當前 不忘靜思與敬重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高新橋 ( 北京市第十九中學校長 )

2020年的美好畫卷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現在的境況也似乎還不明朗,大家都在關注著,議論著,期盼著……馬路上的清靜掩蓋不了人們內心的不安,各行各業的人們努力地讓“非常時期”的生活更有秩序……對於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人生的初次感受,或許有的人愜意今天可以偷懶,明天還不用上學;也有人內心焦慮著,期望早日重返校園。

面對宅家“抗疫”的現狀,按照疫情防控“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在這一段非常時期,我給同學們的建議是兩個字:“靜”和“敬”,希望同學們做到“靜思”,學會“敬重”。

學會靜思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疫情讓你宅在家裡,剛好是自主學習與反思的最好時機,更是自我提升的時機。你可以規劃自己的學習目標,安排勞逸結合的系統的學習計劃並靜心去做,促進自己的個性學習與發展;還可以和幾個好同學一起,以自己讀書帶動他人讀書,以個人思考促進集體思考,引導和幫助更多的人在阻擊疫情的“宅家”時光裡,靜心學習和冷靜感悟,不要被外界或他人的境況打亂自我規劃。

《大學》中有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說,知道自己要達到的境界才是一切的根本。靜心做事,持之以恆,才能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學會敬重

此次疫情是一個重大社會生活事件,也是一個所有社會成員共同經歷的危機事件。碎片化的、多渠道的信息,也許讓你不知所云。但有一點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敬畏生命,生命重於泰山。

敬重那些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崇尚那些危難時刻捨身忘己的“逆行者”;致敬為之奮鬥的每一個人,我們堅信全國人民 攜手並肩一往無前,就沒有趟不了的河、跨不過的坎!希望同學們把這些個體的、碎片化的感性認識轉換成為一種理性的、有深度的思考,或許是你人生閱歷中的一個經驗或一筆財富。這也是社會大課堂給我們所上的一門的課程。

“行出於己,名生於人”。道理很簡單,決定言行的就是你自己,珍惜每一寸光陰,任歲月流轉,你終將成長。

和青春期的孩子“怎麼聊天”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彭瑞文(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副主任)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特殊的發展階段,他們渴望獨立自主,而大多數家長還希望孩子聽話、聽指揮,不願意放手,很容易造成日常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衝突。特別是全國人民宅家“抗疫”時期,對疾病的恐懼,各種信息的轟炸,生活秩序的打亂,不能出門社交或活動,孩子們更容易產生恐懼、焦慮、擔憂、憤怒等情緒。

產生這些危機的情緒是人類自然的應激反應,是很正常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對自我和他人心理的負面情緒要做到“覺知、接受、分析、排除”,英文簡稱RAIN,通過改變我們的想法改變自己的心境。

以尊重孩子為先

我建議老師們和家長們應該在孩子們面前展現真實的自我,坦誠相待,以尊重孩子為先。前天發生了一件事,有個高三的孩子早晨沒起床按時上自習打卡,他的媽媽非常生氣,提了板凳就猛砸臥室的門,開門後,母子倆竟動手廝打起來。其實大人和孩子處於好幾重壓力之下,不焦慮是很難的。親子之間之所以發生矛盾,是因為家長期待孩子的表現如同自己想象的那樣,而孩子又沒有辦法滿足大人的要求,同時親子之間又很難做到互相理解。而本來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又更加容易失控和暴躁。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先打理好自己的情緒。對於所有憤怒衝動的時候,一個很簡單的技巧就是猛吸氣,特別是一些涼氣,能夠激活我們的副交感神經,對我們衝動的情緒是有幫助的。我們可以想一想,從不同的角度想,慢慢想,這些情緒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或者乾脆停下來,把自己所有的思維力量集中在喜歡的事情上,讓大腦沒有時間去過度思考。如果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及時止損和逃避也是一種積極的思維。

對這位母親來說,最好的辦法是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現狀,在這個特殊時期,允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調節,並慢慢適應當下的學習方式和節奏,相信他、鼓勵他。

學會和孩子聊天

在平時,我們可以抽出一段時間,讓孩子參與到跟疫情相關的信息的瞭解和討論中,可以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某件具體的事情問孩子(比如目前身邊的疫情):“……你現在感覺怎麼樣?”耐心等待孩子的回答之後,一定要先接納他的情緒,再回應:“是的,發生這樣的事情的確會讓人感到傷心、難過,還有對死亡的恐懼,你覺得這個經歷對你意味著什麼?恐懼意味著什麼呢?……你希望做些什麼呢?”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有時侯獲得的信息比我們還快、還多,想法比我們更多,我們只需要瞭解他們,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

孩子最開心的是感到自己被關注、被愛,而且是以他接受的方式。類似這樣的對話或談心至少會是一個好的開始,這一點很重要。家長和老師們需要尊重孩子和我們的差異,和孩子一起探討,而不是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孩子。

所以,比聊什麼更重要的問題是怎麼聊,如果家長和老師抱著更加平和與積極的心態,掌握一些有效的溝通方法,其實可以好好珍惜、利用這段特殊的相處時光。

人的幸福感可能來自兩點,“我是可愛的”和“我是有用的”。其實歸根結底,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斷通過自己的體驗和經歷去學習、去成長,沒有人可以代替、包辦。體驗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而青春期的叛逆,總好過人到中年的叛逆,是吧?

家庭要上好這節心理防護課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王瑞(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悄悄蔓延,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每個家庭作為社會的小細胞,也以“宅家”的方式投入到這場抗疫中。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生活即教育”,在疫情的考驗面前,家庭如何上好這節心理防護課?作為半成熟、半幼稚的青春期孩子的家長,溝通交流什麼,才能激發起家庭復原的力量,幫助孩子化危機為成長契機呢?

幫孩子平復內心與情緒

心理學研究表明,面對危機時個體產生的心理波動及焦慮情緒,是應激狀態下的正常反應,甚至一定程度的緊張焦慮具有保護功能,無需刻意迴避。人類、國家、家庭、乃至個人的發展都會經歷一些危機,危機是對個體身心的考驗。家長要保持自身情緒穩定,通過營造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尊重並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接納孩子的情緒變化,給予支持鼓勵等方式,引導孩子穩定情緒,平復內心。

做好目標與計劃

目標是方向,也是前進的動力。做好目標管理,是聚焦當下,維護內心堅定有序的重要方法。疫情期,家長要以身作則,保持規律的作息;通過設置固定的家庭聊天、家庭活動時間單元,讓家庭生活有序;與孩子討論目標管理、制定計劃、細化評估的方式方法,引導孩子自主制定並實施日計劃、周計劃,關注過程不強求結果,幫助孩子維持好生活和學習的節奏。

情感支持增強心理免疫力

情感支持是增強心理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心理應對能力的重要方面。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慢下來,朋友式地溝通交流,相互表達愛意與鼓勵,增強親子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勵孩子與朋友保持適度線上聯繫,特殊時期引導孩子思考友情,品味利他,收穫同伴支持。

以優勢視角規劃自我與未來

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識增強,自我探索意願大,但往往處在自我認知、自我定位的迷茫期。家長以優勢視角看孩子,科學客觀進行評價,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結合自身經歷,將從事的職業和了解的職業信息介紹給孩子,鼓勵孩子藉助網絡瞭解職業信息,瞭解職業世界,指導孩子制定生涯規劃。

教孩子敬畏自然與生命

疫情的緣起與自然息息相關,正是生命教育的鮮活案例。人與自然密不可分,和諧共生,對自然、對環境要葆有敬畏之心,人類才能傳承發展。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生命話題,引導孩子思考生命、尊重生活,珍愛生命,培養健康體魄,不斷提升生命質量。

暢談責任與價值

青春期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面對困境,很多逆行者在抗擊疫情中謀大義,為大愛,生動詮釋了 “責任”二字。家長可與孩子探討鍾南山院士等榜樣案例,喚醒真情實感,增強孩子對責任、價值的認知與理解,培養其對自己、對社會、對民族的責任意識;引導孩子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生活學習的點滴中踐行擔當,實現人生追求與價值。

相互陪伴 共渡難關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劉東芬(北京市第66中學心理教師)

2020年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它的不平凡。一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疫病,瘋狂的肆虐開來。在這場以武漢為主、涉及到全國、突如其來、迅猛發展的疫情中,你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有沒有緊張、害怕、焦慮?如果有,沒關係,這是正常人對非正常事件的正常情緒反應,會有這個過程,剛開始,不願相信這是真的,甚至否認和迴避,隨後逐步的接受現實,一般情況我們會正確的認知現狀,很多人可以自己調節和自行修復不良的情緒。

我們還可以有意識的進行心理調節,深呼吸、放鬆、冥想訓練等等,還可以進行室內運動,做做操、身體伸展鍛鍊等等。關注積極正向的新聞和輿論,增加自己合理的認知。

疫情是存在的,事情發生了,不必恐慌,靜下來想:重要的是我該如何應對?我能做什麼?我該做什麼?

做好自己:保持穩定的生活,穩定的作息、穩定的睡眠、穩定的飲食、穩定的學習。做好自己就是不給家長添煩惱、不給社會添麻煩。

堅定信念:相信疫情會盡早消除,平和的心態、正常的學習和作息,是對國家抗疫工作的最好支持。

陪伴父母:家長在照顧我們,我們也可以陪伴家長,學學做家務,跟父母聊聊天兒、彼此分享下感受,甚至,看到父母情緒緊張了你來安撫一下······

學會感恩:感謝所有一起經歷過的人,他們都在幫助我們,我們現在多學知識,長大了有了能力,我們回報社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去播撒更多的愛。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想說:

齊努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希望早日復課、早日看到同學們可愛的笑臉!

請記住,這一特殊的階段。請記住,這是一場戰爭,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

前方有解放軍戰士的守衛;有醫生、護士的救護;有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和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親臨指導。他們都是為了保護我們而戰鬥,他們是我們的學習的榜樣!

後方有家長、老師和周圍人的相互鼓勵和陪伴,這都是大愛!

今天的中國,舉國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一場防控阻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爭正在走向勝利!

讓我們相互陪伴,共渡難關!

良好的情緒是第一免疫力

宅家“抗疫”,和青春期的孩子聊什麼

陳珏君(清華附中豐臺學校專職心理教師)

照顧好自己,就是同學們對抗擊疫情做出的貢獻。這裡有一張疫情防控期間的“心理處方”,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科學認識疫情,保持鎮定心態

知識會打敗恐懼。我們對疫情的恐懼很大程度上源於不瞭解和不確定。同學們應從正規、官方渠道瞭解疫情信息,查閱權威資料,之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保持“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總會好起來”的希望和信念。

練習正向思維,增加積極情緒

面對疫情,良好的情緒是第一免疫力。希望同學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學會獨處挖掘居家隔離的好處,例如有時間看自己一直想看的書,練習自己喜歡的樂器,學做家務,靜下心來思考未來等等。換個角度,疫情是不是提醒我們珍惜生命,給我們機會學會獨處呢?

學會發現用感恩的心和發現美的眼睛,感受親人的關愛和身邊的美好事物。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對自己說“這是一段非常有意義的經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你會發現,正向的思維,會讓你的情緒更積極,提升你的內在力量。

學會調節當感覺緊張、焦躁等消極情緒很強的時候,可以藉助一些心理技術進行調節。 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小方法——蝴蝶拍。

1.將雙手手臂在胸前交叉,右手放在左臂上,左手放在右臂上。可以閉上眼睛或者讓眼睛睜大一點,專注於前方一點。

2.想象最近發生的一個積極事件,比如被家人照顧或與家人遊戲玩耍等,從中提取一個最能代表這個積極事件的畫面,以及引起了身體哪個部分的積極感受。

3.帶著這個積極的畫面和感受,慢慢地深呼吸,同時像蝴蝶拍動翅膀一樣,以左右交替的方式緩慢地輕拍上臂。左右各一次稱為一輪,4~12輪為一組,做幾組自己決定。在此過程中不需要刻意做什麼,順其自然就好,注意覺察積極體驗是不是變得更多了。

4.最後可以用一個詞語為這個積極事件命名,比如“溫暖”,帶給自己更多的正能量。

做好時間管理,學會主動休閒

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能提供一種控制感和穩定感,有益身心健康。同學們應節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合理飲食,堅持運動,適度娛樂,保障睡眠。多做一些如種植、照顧寵物、做家務、聽音樂等有益的事情,增加生活的意義感。合理安排時間,列出任務清單和日程表,讓假期更加充實。希望這個超長假期之後,健康、知識和才能會讓你整個人閃閃發光。

積極有效溝通,和諧親子關係

一起在家待著,家長既要關注你的健康,同時還要關注你的學習和生活,這個過程中或許會發生一些不愉快。倘若遇到這種情況,請你多和家長交流,瞭解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瞭解你的想法,增進互相理解。正值青春期的我們和家長髮生矛盾時,需注意避免激化衝突,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解決具體問題。也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與同學、朋友交流,彼此安慰,相互支持。

在這段特別的日子裡,讓我們找到內心的一片安寧,一起等待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