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百法”

宅,是一種生活狀態。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展,在家也可以知天下事、辦很多事。 宅,還是一種文化。它體現的是一種對私人空間、專注精神的追求,和不拘泥於形式的獨立性。

而當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宅家”成為了全民抗“疫”的一種有效自我保護。

宅家,看似平淡無奇,其實也可以花樣百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前從不下廚的老公開始學做菜了;室內運動,強身健體,閒置已久的乒乓球桌也利用起來了;上午畫畫,下午練字,延後開學的學生們在家裡還可以上“一對一線上 課堂”;唱歌跳舞,樣樣不落,只有幾名觀眾的家庭演唱會熱鬧開場……

三十六計,“宅”為上計。面對疫情,我們普通市民應對的最好辦法,就是在家,在家,在家!如果你覺得在家待久 了,無聊了,不妨學學,讓自己在家也能動起來,學起來,唱起來。

宅家“百法”
宅家“百法”

2月5日,家住銀河灣小區的6歲小朋友張沫,在家寫毛筆字,靜享時光。

宅家“百法”

郭皓雲(左)和朱辰樂(右)這對錶姐妹,今年在赤岸鎮慈溪村的外婆家過年,她們消磨時光的最好方法就是一起翻花繩、跳繩、踢毽子、扔石子。

宅家“百法”

家住青巖傅村的傅湘越小朋友,利用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完成了長圖作品《我是衛生監督員》,畫好以後,她還繪聲繪色地給家裡人普及了一番衛生知識。

宅家“百法”

儘管體育場、健身房等人流密集場所悉數關閉,但青巖劉村村民劉俊凱父子居家健身的熱情絲毫不減。“之前乒乓球桌在家都閒置好久啦,現在正好派上用場。”這幾天,劉俊凱收拾出了乒乓球桌,哄著父母鍛鍊身體,也為在家封閉的日子添了樂趣。

宅家“百法”

2月5日下午,家住蘇溪的汪女士與母親在家一起包餃子。汪女士說,現在每天都和家人一起研究學習做菜、做麵點、做甜品,生活很豐富。

宅家“百法”

宅在家的日子,總想著用美食犒勞自己。2月4日,網友“太初”在朋友圈曬自制的下午茶。

(原標題《122》,原作者王月、張雲飛、王佳麗、左翠玉、龔盈盈、陳健賢。編輯樓菲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