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中医药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中医药康博会


从改善认知开始,强化中医队伍建设,系统挖掘整理中医典籍,确定中医的社会地位,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对比中西医疗效建立奖励制度。


啥都不说4


这是命运的抉择,现代医学是物性主宰心性的结果,而中医药是心性重于物性的,所以相对于大势来说是反动的,这是中医药近现代式微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中医药本身的问题,是命运之造化!

本人上大学期间因故得精神类疾病多年,用西药治愈治愈重,受尽折磨,后因偶然之故用中药治疗,不但副作用很小且慢慢康复,我老父亲说过一句话:你能好我真应磕一万个头谢祖宗保佑!我本人也以为我这一辈子完了!据我之中西药体验,西药是控制病灶不行我就消灭你,结果是在杀死敌人同时把自己也伤害了!而中医药是固本,使自身免疫强大了使敌人自动屈服,不会伤害自身,这是中西医理念之区别!但中医理很难用文字表达且脉络穴位等中医架构无法用近代科学仪器直观检测,是和近代科学理念志趣不相融的结果,中医药若想彻底振兴需另辟蹊径,走自己的科研之路!


阳光明正


我只能举个例子,我的同事前几年身体很健康,从没害过太大病,平时偶尔吃点西药,更不相信所谓中医药,可是一年前他突然脑溢血偏瘫了,抢救及时也留下后遗症,之前他曾看医生说,你脉压差太小啦,开中药吃预防一下,他笑笑说,我不吃药也不信中药,结果不出半年可出事了,现在家里桌子上堆满了中成药,不吃不行啊。可见,中医药的发展要从小抓起,小学初中基础课程,高中大学比修课程。汤头歌)谁会背出来?培养兴趣是关键。


冯中意


中医发展要向研究草药定性,定量,成分含啥,作用机理这个方向进行,如一味估计,大把抓,喝汤后看疗效再换方,是不行的。也容易出现中医骗子,用人们有病乱投医想法去骗钱。(这些药反正药不死人)。

要象青蒿素那样提纯才行。


三茅居士


中医的治疗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任何否定中医的动机都是错误的。但是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太肤浅,还只是停留在几千年前古人的理解程度,我们没有对药理的深入研究,没有探究中医对人身体的作用原理。没有创新和发展,一个个中医大师动不动就是张仲景,这样下去能行吗?中医一定会被世界承认,但是一定是若干年以后,西方人对药材的深入研究分析了以后,而不是我们。我们缺乏科学的精神


又一个孙少平


中医药发展的问题,最关键是现在的管理方式是,

”堵死了“过去的师付带徒弟的教学专一的可行之路;

“开通了”十分现代的万金油式的教学之路;

可结果是,每年十几万的中医大学生,知识很丰富,吹牛逼资本丰富,可中医成材率极低,且大部份转行干别的工作,留下来的也是半瓶水或小半瓶水;

而民间师带徒弟,别的不学,天天跟师付背汤歌,亲眼看师付用药,治病,可以说,小徒弟转身就能治这个病,用这个药。

成材率肯定比学校多。

师带徒,徒弟天天跟师付看,跟师付操作;

大学里的学生是“天天听,听老师讲,听很多不会治病的老师吹”,一年难得见到一个老师实际操作给学生看,而且6O%的课程与中医无关。

虽然师带徒没有文凭,但出来一个开一个诊所,学院毕业大学生们的能行吗?

所以改进所谓现代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是发展中医的关键,用80%课时,去看会治病的医生怎样用药治病操作,才能让学生们心中有底,将来会用。


中医国之瑰宝


基于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等40余年的切身体验与思考,笔者认为中医药发展着重应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中医药体系的自身发展与现代化。中医药及现代科学发展历史都证明,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对自身既往理论技术的不断扬弃和创新。以温病为例,虽然成书于春秋战国《内经》和东汉《伤寒论》对以初起发热为主的温病就有认识,但理论与治疗都局限于以恶寒为主的伤寒。直至明清温病学专著问世,对温病发病、病因病机、辨证方药的系统创新,临床疗效才得以显著提高。而现代中医药界数十年来主要致力于现代化,即将中医药从理论、临床、教育等融入现代科学体系,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促进中医药体系发展的创新成果偏少、突破性成果缺如,以至于触发近年中医界对中医科研目的和“中医研究还是研究中医”的反思。笔者认为,中医现代化是不容回避的时代需求,而自身体系的原创才能真正推动中医药的发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各有所重,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实证与提高。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循证医学逐渐取代传统经验医学,对中医临床疗效证据的质疑此起彼伏,越来越多。其实,现代中医药工作者数十年来,采用西医病、中医证的病证结合模式进行了大量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物质基础的研究,显著促进了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水平的提高,获得的国家及省部级奖很多,但符合循证医学高等级临床证据要求的研究却不多,与现代西医比较明显不足。其原因主要是中医临床研究只能在国内中医药界开展,而西医则是举全世界发达国家之力,绝大部分的临床证据可以从国外引进。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一是要加大中医药国际合作力度与模式创新,二是严格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及循证医学证据要求,分阶段集中人、财、物力,对重大疑难病和常见多发慢性病逐一协作开展中医药预防、诊疗、康复、管理等的临床研究。这方面的工作已开展多年,但出成果还有待时日。

现代中医与传统中医人才培养。中医药纳入现代医学法制化管理以及满足社会需求,都要求中医药人才必须同时了解、熟悉、掌握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同样的本科5年中,中医学生要完成两种理论体系完全不同的学科的学习,的确是勉为其难,只好都打点折扣,这是社会质疑大多数现代中医既不如传统中医,又不如同等学历西医的根本原因。但单纯学中医,毕业后如何通过执业医生资格考试,行医时如何适应以西医为主的医政管理模式,回答病人以西医为主的咨询,发生纠纷时如何让仲裁者和法官接受中医药的解释和辩护,这些都不是中医药工作者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行业中医与民间中医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医就有挂牌医与走方医之分,大致相当于现代在医院执业和民间行医的中医。执业中医的特点在于知识较全面,能处理专科常见、多发病和急症,辨证用药及疗效中规中矩。民间中医则长于一病一症,治疗用药简单、方便、相对便宜,常能获得意外的疗效。两者都是传统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所长,不可或缺,相辅相成,才有利于中医药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医师注册管理政策的实施,为民间中医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助力。

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中医药理论难懂,是现代社会民众的常见说法。社会风行一时的“西医让你明明白白死,中医让你糊里糊涂活”的原因主要在于绝大多数现代人理解接受不了为什么活的中医理论解释。中医药理论难懂的社会原因除了现代民众绝大多数自小接受的教育、接触的各种信息都属于现代外,传统文化学习意识的淡化和学习理解能力降低也是重要原因。归结于中医理论自身难懂虽有一定道理,但看看古今那么多自学成才的中医名家大师,现代社会不少人学点中医就能养生保健甚至治疗自己和亲友的小病小痛。很少有至少笔者没有看到听到现代执业西医有自学成才者。传统中医真的比西医难学难懂吗?解决这一问题中医药界比较现实可行的思路是,进一步加强中医理论技术应用现代相关学科理论和文字语言现代化的科普工作。例如很多人说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玄妙难以理解,如果能将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及其应用用现代辨证法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阐述并举例说明;将五行学说的五行分类、生克制化理论用现代唯物论、科学技术哲学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根据共同属性归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具有一定规律等进行阐述和说明,能接受现代哲学理论自然也能够理解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此外还有一种折衷的方法,就是应用中医现代化研究成果解释中医药疗效。例如用中药及方剂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结合所治病症的西医病理生理来说明中医治疗为什么有效。



俭德医家


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中医有中医的优势,本来就完全可以互补完全可以和平相处的医学之道,为什么非得厚此薄彼?中医好说歹说的上下数千年,而西医的抗生素,开颅术才几年?不知道抗生素开颅术之前的西洋人到底以什么治病的。谦虚的中医,傲慢的西医才怎么傲慢,人体的经脉人体的穴位是不是中医发现的?西方人不承认点他个穴位让他傻B,发一辈子的神経看他服不服。我坚信,只要胸大为怀,坚定自己的信念,继续深入研究自己的中医,坚守中医的阵地,相信终有那么一天没有抗生素没有开颅术没有化疗,西医能治的病中医一定能治,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也一定能治。西医万岁,古老的中医也务必万岁。


钱顺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学好本领,等待时机,西医的短板正是中医的长处,中医本来就是贫民自救的医术,先针灸后药石足以说明古圣传道之初心,


探索三界1


第一是自然科学家对中医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中医是宝库,是能诞生几十个像屠呦呦先生那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宝库。

第二是高考生对中医的认识不足。没有很多顶尖高中生来学中医。因为低智商是学不好中医的。

第三是对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医名师认识不足。这些中医名师很多是中西贯通的。也有一部分是传统中医。他们的经验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

第四,当代中医大多水平较低。这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年青人对中医的看法。

第五,中医不能做到一个方剂有很广泛的疗效如西医那样。这样就说明中医对病的本质认识不清。打个比方,如果西医治同一种病(例如疟疾),一个病人用一种青蒿素,那西医还有人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