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家公司市值超萬億美元,富可敵國,背後原因是佈局雲計算

近期,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繼蘋果、亞馬遜、微軟之後第四家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的美國科技巨頭。


這四家公司市值超萬億美元,富可敵國,背後原因是佈局雲計算

GDP超一萬億美元的十五個國家

目前,世界上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有十五個。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的市值超過萬億美元,說明這些美國私人公司真是達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分析四大公司市值增長的背後,是他們近些年佈局雲計算領域的功勞。

事實證明,四大企業的眼光準確犀利。每一家巨頭的市值都迎來了新高,創造新的記錄,這一切背後離不開雲計算的功勞。


這四家公司市值超萬億美元,富可敵國,背後原因是佈局雲計算


雲計算,被許多人認為是繼個人計算機變革、網際網路變革之後的第三次IT大潮。在過去幾年,國際四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亞馬遜以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競爭依然激烈,並且都將目光投向了雲計算業務,以求增長。


這四家公司市值超萬億美元,富可敵國,背後原因是佈局雲計算


微軟CEO納德拉2014年上任後就提出「云為先、移動為先」的戰略,看準雲計算的方向堅決持續投資,甚至不惜把Office雲化。微軟從2014年全面發力雲計算,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就翻身進入全球排名第二,並且至今保持著高增速。也正是因為雲計算的成功,微軟股價大漲,於去年4月成為全球第三家突破1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可以說,憑藉雲計算,微軟重拾輝煌。


這四家公司市值超萬億美元,富可敵國,背後原因是佈局雲計算


亞馬遜作為雲計算的鼻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產業,在十年間一路領先。儘管雲計算業務AWS僅佔亞馬遜總收入的11%,但經過多年市場佈局之後,已成為亞馬遜的「搖錢樹」,其規模超過了阿里巴巴,微軟,谷歌和其他雲服務公司,也為亞馬遜營收增長帶來強大驅動力。如今,亞馬遜的市值已突破萬億,正在全速前進。

這四家公司市值超萬億美元,富可敵國,背後原因是佈局雲計算

前段時間,谷歌母公司Alphabet傳來喜報,市值超越一萬億美元,成為繼蘋果,微軟,亞馬遜之後第四個完成這一壯舉的科技巨頭。同時,各大投行紛紛提高谷歌的目標價,理由除了瘋狂的收購擴張,印度籍CEO全面接管公司之外,雲計算強勁增長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Alphabet在四季度首次公佈雲計算的收入,這是投資者最期待的數據之一,也是谷歌在過去幾個季度中維持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谷歌四季度雲計算收入26億美元,同比增長52%。谷歌雲計算在規模上遠遠低於AWS,但勝在增速夠快。

谷歌通過外部並來彌補後入局的劣勢。2019年,谷歌分別收購了雲存儲服務商Elastifile公司, 26億美元現金購買美國計算機軟體公司Looker,聘用微軟的John Jester 擔任Google Cloud副總裁。根據外媒報導,谷歌希望在2023年雲計算部門能與微軟以及亞馬遜齊頭並進。目前谷歌雲已簽下Lowe和Wayfair兩家大公司。

反觀國內,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在雲計算方面有阿里雲、百度雲、華為雲這樣優秀的企業,上下游基礎設施支撐也越來越成熟,雖然上雲率距離美國還有差距,但是隨著政策的支持、雲生態體系不斷強化以及人工智慧和5G商用的來臨,相信未來國內雲計算會發展地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