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直升机能对空攻击吗?

哨兵小虎


武装直升机被誉为树梢上的坦克杀手,携带各种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的武装直升机,可以极大地克制地面装甲目标,缺乏防空掩护的部队遇上武装直升机那确实是一场灾难。除去对地面目标的强大威慑力外,武装直升机其实也具备对空中目标的攻击能力,和战斗机一样,武装直升机也可以使用空对空导弹袭击空中目标。
为了增强武装直升机对其他空中目标例如直升机的攻击能力,为武直配备空空导弹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各国都有自己的产品。以中国为例,我国研制了世界第一款专为直升机而生的空空导弹——TY-90。这款导弹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且可无死角攻击的特点。其重量仅为20公斤,弹长为1900mm,弹径为90mm,可谓是非常地小巧灵活。在直升机上使用时,有专门的4联装发射架,一架直升机可以携带8枚这种导弹进行作战,拥有非常强的持续火力。
从具体技战术指标看,这款导弹也是较为优秀的产品。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2马赫以上,最大机动过载为20g,这已经超越了所有直升机目标的机动性。其采用红外制导方式,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理论上在正面迎击的情况下,TY-90的攻击方向不存在死角,只要是前方的目标都可以攻击。为了增强对直升机等目标的杀伤力,TY-90采用了激光近炸引信的连续杆战斗部,重达3公斤的战斗部可以在接近目标的时刻爆炸,有效摧毁直升机目标。据估计,这种导弹的单发杀伤概率能够达到0.8以上,对当今世界的主流武装直升机例如AH-64、Mi-28、A-129等都具有非常强的威胁性。
作为世界老大的美军,虽然对直升机携带空空导弹一开始不是那么上心,但是在面对世界各国武装直升机更新换代日益先进的情况下,他们也拿出了自己的产品。和中国不同的是,美国没有专门去研发武装直升机专用的空空导弹,而是依托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一般而言,西方武装直升机上运用最为广泛的空空导弹当属毒刺导弹,这种便携式地空导弹由于其通用性极强和体积重量小的特点,被陆地载具、空中载具甚至步兵们所使用,美国通过简单改装就把它挪到了直升机上。直升机上发射的毒刺和其他版本的毒刺性能一样,最大速度达到2.2马赫,最大射程约为8公里,制导方式为被动红外寻的。西方国家使用的毒刺导弹双联装发射架总重量为56公斤,因此携带不会对作战构成太大负担。
除去毒刺之外,美军还把另一款空空导弹搬到了直升机上,那就是美军著名的AIM-9响尾蛇近距离空空导弹。这种作为战斗机武器的装备虽然是近距离空空导弹,但其机动性和抗干扰能力都是相当强悍,各技战术指标全面优于上述直升机使用的小型空空导弹。问题在于,一枚AIM-9的重量在80公斤以上,携带1~2枚已是最大极限,否则会极大影响直升机的正常作战能力。
不过,虽然世界多国都装备了武装直升机使用的空空导弹,截止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一起直升机使用空空导弹摧毁目标的实际战例。究其原因,除去武装直升机主要任务是对地攻击之外,还是因为使用武装直升机作战的各国,基本不会遇上拥有直升机装备的对手,以反恐战和游击战为主的模式下通常是有直升机的国家追着弱国打。如果将来有大规模的战争,那么直升机所用的空空导弹就有用武之地了。

科罗廖夫


图片上是美军AH–1Z“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它在武器挂载短翼的翼尖挂架上就挂载了两枚“响尾蛇近程格斗导弹”,用于自卫甚至打击敌方的武装直升机。

虽然说:目前还没有出现战斗机与武装直升机之间或者“武直”与“武直”之间的空战事情发生,但是武装直升机具备发射“空–空导弹”的能力必须要有的,因为现代战争早已经是立体化战争了,武装直升机要应对的战场态势很复杂,在执行任务的同时,有可能遇到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敌方战斗机,由于直升机与战斗机相比不具备火力优势、速度优势和整体机动优势,战斗机使用红外格斗弹又非常的先进,击落武装直升机似乎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就德军的“虎式武装直升机”也在短翼的最外侧挂架上挂载了双联“西北风”近程格斗导弹,它是在法国制造的肩抗式“西北风”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理论上“虎式”也可以挂载“响尾蛇”。

为了避免遭遇战斗机时没有还手之力的尴尬局面,各武装直升机研制国家在设计武装直升机的时候都要具备使用近程格斗导弹的能力,有了这样的功能,武装直升机在与战斗机对抗的时候自卫能力显著提升,甚至有可能利用直升机具备悬停、转弯半径小...等局部机动优势将战斗机反杀!如果是遇到敌方的直升机则可以主动进行攻击,至少两枚“格斗弹”有一枚击中目标就是胜利!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正在发射响尾蛇导弹,目前武装直升机所携带的“空–空导弹”都是近程红外格斗导弹,还不具备发射“中距离拦截导弹”的能力,主要原因是“中距弹”首先是:重量和尺寸都太大了,武装直升机挂载很困难,就是挂载上之后会严重的影响飞行速度和机动能力。第二就是:武装直升机挂载能力有限,最多携带800公斤左右的弹药量,挂载“中距弹”后也就没法再挂载其它的弹药品种了。第三就是:“中距弹”需要由机载雷达先进行目标锁定,再将新型传输到“中距弹”,还要在前期对导弹进行制导...而武装直升机是安装不了机载雷达的,也就没法锁定目标和制导“中距弹”了。

相反挂载“红外格斗导弹”则使用更灵活一些,可以与武装直升机机鼻下的光电传感器进行信息传输,一旦光电传感器发现目标的红外信号特征后,就可以发射“格斗弹”进行攻击,由于红外引导头具备自动跟踪目标的能力,直升机发射完毕后可以迅速的机动摆脱敌方的跟踪...。




日本的“阿帕奇”挂载的是“毒刺”导弹,也是由肩抗式“毒刺”演变而来。

目前武装直升机所挂载的“空–空导弹”都是空军或者陆军的防空导弹,存在着太大笨重或者太小威力不足的问题,比如说:“毒刺”导弹射程太近只有5000米、战斗部装药1㎏多一点,显然是对战斗机攻击能力不足。


武直十挂载的“天燕”导弹,是第一种武装直升机专用的“空–空导弹,体积要比战斗机的格斗导弹小,又比“毒刺”、“西北风”导弹大,射程和威力介于两者之间,但是导弹变轻盈之后携带量可以适当增加,也不影响其它弹药的挂载。

总之,武装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遇到空中威胁在增大,空战的可能性也在提高,有必要装备更专用化的空–空导弹去应对。


皇家橡树1972


武装直升机,当时研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地面坦克等装甲战车、各类火炮、越野车辆等战场高价值目标,也可摧毁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野战工事,掩护己方陆军对敌发起进攻等。

由于武装直升机一般速度大于每小时300公里,容易操控,飞行品质好,能贴地飞行,隐蔽接敌,生存能力强,除了携带1门航空机炮以外,能外挂4-16枚反坦克导弹,以及无制导对地打击火箭弹,因此有“坦克杀手”以及“树梢上的杀手”等美誉。

武装直升机主要用于战术对地支援打击为主,极少有武装直升机与武装直升机之间的空战案例,但先知先觉的一些国家已经专门研发了武装直升机专用的空空导弹。

比如天燕-90空空导弹,就已经装备我陆航武直-10、武直-19等武装直升机,专职用来打击对方的武装直升机。

可以想象在武装直升机专用的空空导弹未研发装备之前,武装直升机之间空战只能是相互追逐,在航炮有效射程内才能有可能将对方的武装直升机打下去。

由于武装直升机普遍装备是的23毫米、30毫米航炮,有效射程比较近,大概也就千米左右,超过了弹着散布点非常大,也不易击中和摧毁目标;因此,武装直升机之间的空战,双方的距离会非常近,接近到数百米,可谓空中拼刺刀了。

武装直升机用空空导弹的研发装备,使得装备空空导弹的武装直升机,在4-6公里的有效射程内,锁定对手的武装直升机,即可发射空空导弹,而不必再近身采取航炮攻击了,有了战胜对手武装直升机的有力武器。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武装直升机的空战仅适合和武装直升机的空战,包括上述天燕-90空空导弹也是专门用来打击武装直升机的;并不意味着陆航的武装直升机具备和空军的战斗机空战的能力,所有武器装备都有自身强项和弱点,只要发挥自身的强项就可以了,包打天下而自身不被打的武器是没有的。


国平军史


武装直升机的任务是近距对地支援,当然在多用途化的今天对海、对地、对空肯定都可以实现,问题是舍弃最擅长的攻击手段把相对鸡肋的打击方式附加。最后的结果就成了四不像,哪一方面都不够强,所以全世界范围内专用武装直升机没有哪家真的把对空作战列为重点。

但是非重点并不代表没有制空需求,武装直升机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碰到来自空中的威胁,比如战斗机或同类的武装直升机。当然在高速来袭的战斗机面前武装直升机生存概率很低,但是如果碰到同类的直升机大家可以用机炮对决,不过这个交战距离就相当有限了以机炮射程为准。

现代战场上交战双方大规模使用直升机相当正常,既然有这种交火的概率也可以为直升机配上空空导弹以获得更大有胜算,但是距离还是有限大概在5公里左右近距。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专业的的武装直升机空空导弹就是我国的天燕-90,这款导弹是专门为武装直升机研发配备的,可以用于夺取超低空制空权,完成空中格斗、编队护航和战场拦截等作战任务。

天燕-90空空导弹按照说明,可以有效对付AH-64、米-28、卡-50/52、虎式等代表性武装直升机,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付低空飞行的苏-25、A-10等攻击机。相当于装备了天燕 -90武装直升机用途突然增加很多,除了对地支援对空一样可以称霸,不过这是相对较理想状态毕竟还要考虑制空权的问题。大部分武装直升机还是没有专用配套空空导弹,能轮到直升机登场正常的空中威胁应该小的多。


河东三叔


淘金客说:武装直升机不适合用来对空攻击。这不是说它“不能”,而是说它的主要职责不是对空。虽然武装直升机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但主要还是紧急情况下自卫。它并不适合干这个活,指挥官一般也不会派它出去打,呃,那个飞机。

对固定翼难以招架

不少武装直升机都有携带对空导弹的能力,比如“阿帕奇”,很早就有报导专门给它配备了双联装的“毒刺”,如上图,而英国装备的“阿帕奇”,也有装备便携式“星光”导弹的计划。不过,实战中几乎完全看不到“阿帕奇”带这类导弹,原因不外乎:这类导弹射程太短,最大也只有4公里,自卫的意义很有限!敌方固定翼战斗机的近距离格斗导弹轻松超过8公里,即使带了“毒刺”也没啥用,难不成还用它去打敌方射来的导弹?

再深究一下,之所以带“毒刺”,是因为它轻,单兵便携式,10来公斤。而固定翼战斗机的“响尾蛇”都接近100公斤了,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再者,在火控系统上,武直以光学器材和毫米波为主,功能是对地,对空的有效距离非常有限,完全不能和目前固定翼上最小的火控雷达相提并论。

陆战队正在换装的新型AH-1Z“蝰蛇”,翼尖可以带“响尾蛇”导弹。射程勉强够了,但受火控的限制,有多大用很难讲。2枚“响尾蛇”200公斤的重量,都顶上4枚“地狱火”了,挂上以后直升机性能受很大影响。不一定比安装干扰机更有用。

对敌方直升机

最初给“阿帕奇”装备“毒刺”,其实主要用途就是在遭遇敌方直升机时用的。如果我没记错,以有报道过。历史上只有1次直升机间的空战,以色列1架“眼镜蛇”不敌叙利亚的“雌鹿”被击落。80-90年代武直大火,特别是海湾战争之后,为了扼制敌方武直,就有人本着“某种武器(例如坦克)最好的天敌就是它自己”的原则,提出来“歼击直升机”的概念。

后来也没见付诸实际,这种歼击直升机,打固定翼肯定还是不行。仅仅只是打敌方直升机是勉强可以,但不一定追得上500公里时速的“鱼鹰”!还不如把L-15教练机,或者K-8这一级的亚音速教练机,甚至是“巨嘴鸟”拿出来改一改,装个雷达吊舱,挂2枚“响尾蛇”,费用更低、速度更快、留空时间更长,何必一定要用直升机来打直升机。

结语

武装直升机可以对空,但仅限于自卫,而且这种自卫能力也相当有限。所以发展武直,一定是围绕着支援地面部队来进行,完全没必要浪费精力在对空上。90年代左右出了一些直升机空战的电影,直升机们在电影里还玩起格斗,大翻筋斗,看看就好,当不得真的。空战这种事,让固定翼去干好了。


史海淘金客


比较少吧!并不是每个武直都能攻击固定翼飞机,一般都是用类似响尾蛇红外寻热导引頭的导弹会比较多,因为武直它本身的火控系统在功能模式,没办法满足空空导弹的指引接力的功能,所以,对空攻击固定翼战机会是武直的弱项,

以后希望能有所改进。


晏翔麟


武装直升机当然可以对空攻击,虽然武装直升机是以对地攻击为专攻方向,但是作为一款航空器,武装直升机不仅仅要依靠装甲来进行防护,同时也需要对空打击的武器,而历史上也发生过武装直升机将战斗机打下来的战例。

武装直升机不光要面对来自地面的防空导弹的威胁,也同时面临来自敌方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威胁,所以携带空对空导弹是必然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武装直升机都兼具对地打击和对空打击,对空导弹多由对地攻击导弹改装而来,而唯一的奇葩是日本的OH1侦察直升机,它只能对空打击,无法打击地面部队,沦为笑柄。


武装直升机被称为树梢上的杀手,在低空超低空领域的空战中对制空权有着绝对的把握,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打起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毕竟主攻方向不同。如果说陆地上的武器海拔是0米,那么战斗机就是100米高度以上的王者,而武装直升机就是介于0-100米之间的王者。所以武装直升机对空打击主要是打击对面武装直升机和其他类型直升机。


标枪说游戏


武装直升机能对空攻击吗?武装直升机既能对地面移动目标打击,也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对抗攻击。只是角度合理即可对等攻击。比武直强大的战斗机,轰炸机是对付不了的,还有身危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