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13天、15个小时、383位老人....自抗击疫情的战役打响以来,这些数字,就成了二福院护理科毛喆鹏的“抗疫”标签。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他是运转中枢

也是一颗螺丝钉

大年初二至今,18天的日子里,毛喆鹏从未休息过一天。每天早晨8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二福院开始他一天的工作。各个楼层逐一检查消毒通风工作、查看当日早晨休养员体温记录表及前一天值班情况、注意老人的情绪变化....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往往一天的忙碌下来,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他依然会将每日的工作仔细写下来,记录工作重点、标记特别情况、罗列明日工作计划。短短十几天下来,密密麻麻的字就写满了大半个笔记本。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一个优秀的“传话筒”

让家属吃下定心丸

1月25日,二福院正式实行封闭式管理。护理科的重点工作,就是通知每一位家属,告知情况并取得理解。自傍晚6时开始,毛喆鹏就一直处于和家属电话沟通的状态中,有的家属不了解情况他就耐心细致地解释封院的措施,有的家属不理解他就说明封院的必要性。直到时针指向午夜11点,他才将所有家属都通知到位,此时,他的喉咙早已沙哑得不像话,但是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他总算舒了一口气。其实,他的儿子也不过才5岁,而今天,他已经连续工作了15个小时。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第二天,他依然一大早出现在了二福院,继续和院门口前来送物资的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随后,又开始了他一天忙碌又井井有条的工作....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二福院专属快递员

装载的是一份份爱

封闭式管理,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休养员群体的物资短缺。因此封院初期,他和护理科的同事们便成了休养员们的搬运工。每天下班前统计好老人所需的日常用品和水果食品,下班后统一购买。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好多店铺都未开业或物资储备不足,冬日的傍晚他常常开着车冒着严寒一家一家的店铺的搜集采购,第二天再带着满满一车战利品,分发至有需要的老人手中。这一期间,毛喆鹏被戏称为二福院的快递小哥,将一份份温暖和保障送给休养员。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放心,

我会尽力满足你们的需求”

“小毛啊,我不愿意去医院啊,我就想呆在二福院”。2月5日的一天,毛喆鹏在查房中得知卢奶奶突发心衰,经过医生检查后建议外出医治,他立刻致电家属说明情况,可老人却强烈要求留院医治。由于老人意愿强烈,经过和在院医生的反复沟通和确认,最终答应了奶奶要求,转入绿康医治。“卢奶奶,那咱们先在绿康住几天,你好好养病,如果康复的好咱们就不去医院了。”毛喆鹏和卢奶奶耐心地说道。得知自己不用出院,老人激动的拉住毛喆鹏的手,连连说着感谢。此后,毛喆鹏的工作列表中又多了一项任务:每日去绿康看望卢奶奶,和家属时刻保持联系,沟通病情。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10多天的时间里,他协助6位老人外出就医,帮助38位老人与医务室沟通看病问题。他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个特殊的冬日,用心用情呵护着383位老人的冷暖。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毛喆鹏是这场抗“疫”战争中

千万杭州养老人的一个缩影

所以,请放心,有我们在

爷爷奶奶们一切都好!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撰稿:二福院

爷爷奶奶在这里一切都好,不信你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