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就业失业双增加的现象,这是经济复苏,还是衰退的先兆?

淡淡禅风


我认为这不是经济复苏的现象,更像是衰退的征兆。

因为从就业失业双增加的表面现象来看数据确实不错,但是如果你能够抛开表现看本质,就会发现其实美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是非常大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美国的经济到底靠什么支撑?

我们可以从数据发现,美国的经济依靠个人消费支撑比重很大,可以说依赖性非常明显。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大力推动和刺激个人消费,甚至鼓励大家进行贷款消费、提前消费的原因。

因为美国人消费的欲望越高,消费的实力越强,给美国各行各业带来的利润增长就会非常高,直接推动了金融市场业绩增幅,支撑牛市行情。

而且,美国人一旦陷入了超前消费,就会老老实实地开始上班,这就避免了失业率提升,就业率下降的局面出现。

但是,如果美国的经济数据出现留一些“不正常”的局面,其实也就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出现了重大问题的前兆。

  • 就好比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出现了下降;

  • 就好比美国的失业率开始反弹;

  • 就好比长短美债的收益出现了倒挂等等;

这些数据都是历史用来衡量和判断美国经济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从这些指标下手分析,才能够知道这是美国经济复苏,还是衰退的先兆?

而如今,一些症状确实已经出现了,那自然会影响到个人消费指数,甚至影响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变化。

第一、非农就业数据并不像表面的那么好!

我们可以看到2019年11月和2020年1月出台的上一个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初选了明显弱于预期的情况,这对于之前来说是很少出现的问题。一旦,长期保持这样的趋势,往往说明美国市场的就业环境不理想,自然会造成美国人消费欲望的下降,以及金融市场上市公司的业绩下滑,这些都是有必然联系的。

  • 2019年的12月和2020年的2月,虽然非农数据超预期,但都是“特殊原因”造成的;

  • 12月的数据是反应了11月的真实面貌,而当时是正好通用汽车罢工潮之后的返工,所以刺激了短期一波的就业高峰;

  • 2020年2月对应的1月数据,从历史经验来看,从2003年-2019年17年里仅有2年出现1月新增非农就业数据低于预期的情况,其余15年对应1月的非农数据都是好于市场预期的。

今年也不例外,历史上1月的非农数据向来都是高于预期的,这更像是一种“惯例”,即使今年2月反映出1月数据高于预期,其实也并不说明实际就业有大幅好转。

第二、失业率并不是越低越好,低位维持的时间越久,问题就越大,并且失业率增加并不是好事!

查阅资料你都会发现,美国历史上失业率是存在一个“底线”的,这个底线一旦触及或者跌破,就会发生反弹。

前两次美国失业率跌破4% 都出现了经济衰退,如今美国失业率已经连续22个月保持在低于4%的水平,维持在3.5%左右。

如果未来失业率反弹势必会造成大量的美国人没有持续的收入来源,导致债务加重、缩减开支、降低投资意愿。

美国失业率=寻找工作的25岁以上人数/(寻找工作的25岁以上人数+全职工作的25岁以上人数)。

失业率跌破“红线”对于经济的敏感性是非常强的。

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长周期的失业率水平比短周期的失业率水平更能够说明问题!如果27周及以上失业人数占总数的比例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进行震荡,并且维持的时间非常长,那么美国的经济就会存在风险隐患,一旦反弹,就会带动经济衰退。

数据显示:历史上失业率降至低位后,投资的意愿和消费的意愿会出现明显地下降,导致PMI的下滑,和新增就业人口的同步下滑。

因此,美国目前失业率就算维持在低位,也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并且从3.5%提高到了3.6%,更应该让我们警惕,是否有反弹的迹象出现。

第三、美债的长短收益出现倒挂就是经济衰退的前兆。

美债的长端利率向来都是有着“先见之明”的称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旦发现美债长端利率出现了倒挂,那么未来的 12 个月里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是极高的。

历史表明:美国2年和10年国债利率出现倒挂之后,分别出现了伊朗石油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次贷危机。

而此次2年和10年长短美债收益在2019年8月出现了倒挂,其实给予市场的警示就是12个月是否会再次出现经济衰退呢?

其实,这个理由很容易解释。

美债长短端利率倒挂,就是暗示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担忧在不断升温!

一般来说,短期国债的利率是受到国家限制的,而长期的国债利率是受到市场影响的!照例来说长期国债的收益是会比短期国债的收益高的,但如果市场对于未来经济不看好,就会造成投资者对长期国债的交易拥挤,短期国债受到国家货币政策约束而放缓下降速度,最终形成了倒挂。

并且债券市场是比股票市场更庞大的地方,参与的也都是大型机构而不是普通投资者,所以美债长短利率倒挂预示经济衰退的参考性就更强了。

综上来看,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增加更多的是一个“特殊时期的偶然性”,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而对于失业率的增加,更像是长期维持低位徘徊后反弹的“警示”,值得注意。

但是从长短美债收益和目前美国经济状况来看,经济衰退的预兆更明显一些,绝不像复苏!一旦未来非农就业数据下滑,失业率反弹,那就能坐实经济衰退的结果了。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观察,不乐观,不盲目,保持理智对待,用持续的、真实数据和历史经验说话!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首先我们来看看2月7日美国公布的非农数据,

周五(2月7日),美国劳工部公布1月非农报告,数据录得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2.5万人,远高于预期的16万人,前值从14.5万人上修至14.7万人。不过,1月失业率录得3.6%,高于预期和前值的3.5

【具体数据】

报告指出,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5万人,远超市场预期。但失业率上升至3.6%,尽管就业参与率升至63.4%。此外,每小时薪资月率下滑至0.2%,低于预期,但年率升至3.1%,好于市场预期的3%。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好坏参半,公布以后欧美,美元指数的反应也有限,说明不能准确判断是经济复苏还是衰退。

1月份非农数据的利好,主要原因是温和的天气因素带动就业数据的好转。

特别是对天气敏感的行业的影响尤为明显,建筑业增加4.4万人,增幅创近一年以来最大。还有医疗保健、运输业与仓储业就业人数录得增加。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21.1万。

那么如果没有排除天气影响,那么非农数据也许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失业率意外上升,其中拉美裔和黑人的失业率升至2019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实我们从数据背后可以得知,这次非农数据和失业率数据并不能说明美国经济衰退还是复数。非农数据公布后美联署的利率变化

【非农后】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3月维持当前利率在1.50%-1.75%区间的概率为94.5%,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5%,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0%;到4月维持当前利率在1.50%-1.75%区间的概率为78.3%,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0.8%,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0.9%。

【非农前】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3月维持当前利率在1.50%-1.75%区间的概率为90%,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10%,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0%;到4月维持当前利率在1.50%-1.75%区间的概率为74.6%,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23.7%,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7%。

并没有暗示什么,说明按兵不动,还需等2月份非农数据。







世界黄金交易员


2月7日晚间美国公布新一轮的非农数据,在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超过预期的同时,非农失业率却出现了小幅度的回升,结束了长期处于历史低位的情况。不过这两者的变化都在市场预期之中,没有太出人意料,而且两者也并不算太过矛盾。

一、非农数据并未出人意料。

第一,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并不意外。

1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达到了22.5万人超过了前值14.5万人,并且也超过了预期的16万人。但其实这样的数据波动并不算太过意外,此前市场早已有充分的准备。

第一方面,1月份的美国经济数据都非常的强劲,ism制造业PMI结束了连续5个月低于50荣枯线的表现,强势回归到50.7的数字,而其他的经济数据也相对良好,这是因为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达成所签订的大量订单提振了美国经济的情况,也让预期有所好转。所以在整体经济数据都相对良好的情况下,很多分析者早就提前预估到这一次的非农数据会大幅度超预期。

第二方面,美国由于季节性的调整,在1月份时非农就业人数往往会超过预期。如下图所示,美国在过去历史经验当中1月份超过预期的表现,是绝大多数的情况平均超过预期4.5万人,这一次超过预期6.5万人并不算太过突兀。

第二,非农就业率的回升也可以提前估计。

虽然非农失业率已经保持了长时间的历史低位,但是非农就业数据当中的分享却一直有缓慢下滑的表现,虽然就业的总量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已经在不引人注意的下降了。


如上图所示,我们通过对近期初领失业金人数变化的追踪,可以发现最近几个月不领失业金人数都维持在21~22万人左右,这就说明整体的失业情况还是正在恶化的,可以判断近期非农失业率的拐点即将出现,因此这一次非农失业率有小幅度的回升,也不算太过意外。下图为初领失业金人数的变化与非农拐点出现之间的关系。


第三,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与非农就失业率增加并不矛盾。

由于美国的非农数据统计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非农工业人数增加与失业率增加,相互之间不算矛盾。美国非农数据的计算来自于劳动部体系的登记,这主要是前往劳动部门主动登记的失业人员与就业人员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放弃了寻找工作,那么劳动部的整体数据当中是不做计算的。当经济短期有改善的时候,更多的人会从家中走出寻找工作,这是整体计算的基数就增加了,因此失业率和就业人数同时增加也是正常现象。

那么,非农失业率的增加以及非农人数的提升,到底说明美国经济是复苏还是即将衰退呢?

二、目前的数据不足以判断经济前景。

无论是非农就业人数还是非农失业率变化,这一次的数据都有一定的偶然性,无法验证经济总体走势,无论是判断经济企稳回升了,还是判断经济进一步恶化,都还太过武断。

第一、非农就业人数的增加偶然性较大。

这一次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其中一部分原因来自中美第一阶段协定的签订所带来的大量订单,但是这些订单实际上透支了近一段时间,中美之间可能达成的贸易,因此在1月份提振美国的经济有一定偶然性。


另一方面来说,如上图,今年冬天美国天气较为暖和,带来了建筑业的明显增长。从这一次非农就业人数的分项当中,可以发现建筑业带来4.4万人的就业,是就业人数增加的核心力量。所以说整体就业人数的增加有一定偶然因素。

第二,单次数据不足以证明经济的趋势。

无论是非农就业人数还是非农失业率,单从一次的数据中判断经济的走势,都是不负责任的,我们要确定一段时间的经济走势,需要将近期的经济情况连成曲线并判断走向。而一次的数据变化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如下图,非农失业率仍然处于低位。

另外在非农失业率当中,从3.5%的低位升到3.6%,这0.1%左右的变化,是经济数据中比较频繁的,不能证明经济更加恶化了。

所以单从这一次的数据中,很难得到具体的证据来判断经济到底是付出了还是恶化了,需要更多的数据加以观察。

三、美国整体经济仍然处于下行趋势。

但从这一次的数据无法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势,但是从近期的数据综合判断,可以认为至少在目前美国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阶段,并且指向了未来的衰退。

第一,美国制造业的情况还在恶化当中。

在现代经济结构当中,制造业起到了核心的地位,因此美国制造业数据的持续下滑,即将带来未来经济整体下行的预期。在这一次公布的非农数据当中,可以发现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仍然处于下滑当中,这就意味着美国的制造业仍然处于萎缩状态,并且即将带来经济的下行趋势。

第二,非农拐点正在临近。

这一次的非农失业率不能说明经济的下行,但是通过对非农前瞻指标的研究可以发现,非农数据正在逐步恶化,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非农拐点。如下图。



而非农拐点的出现,就意味着整体经济会更加的恶化,带来未来的衰退预期。虽然非农拐点不能够说明经济那变差了,但是两者之间的联系会带来经济更波动的更加剧烈,并且助推经济的恶化。如下图。

第三,未来美国经济将遭受更加严重的冲击。

首先,必须要注意到美国1月份经济数据的回暖,更多来自于中美达成的订单支撑,但是这样的订单,由于美国波音客机的停产以及中国国内的原因,旅行的可能性正在变差,那么这就带来未来经济数据相比1月份会有明显的下滑。

其次,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件正在带来对经济的拖累,而逐步开始对全球产业链的冲击,欧美制造业已经开始承受中国出产的零部件减少的影响,未来这样的影响会逐步扩大,并在一两个月之内,造成对美国经济的严重冲击。

所以整体来说,1月份的数据不足以让大家更为乐观,真正的冲击可能会在未来两个月之内持续到达,造成美国经济更加恶化。

综上,本次非农就业人数和非农失业率出现了相对的波动,但是这样的数字并没有严重超过预期,同时也不能够算为矛盾。单次的数据不足以验证美国经济的复苏或者恶化趋势,还需要继续的观察,就目前而言可以认为美国经济仍然在继续下滑当中。


咨询师天生


这是美国1月份最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失业率实际公布数据3.6%较前值和预期上升。非农就业人口22.5万人,同样大于前值和预期。你的问题是就业和失业双增加现象,你这个问题问的就比较侠义!

首先需要弄清楚几个含义:

第一:非农数据是指非农业就业人数、就业率与失业率这三个数值。分为前值、预期值、和公布值。顾名思义,就是反映美国非农业人口的就业状况的数据指标。

第二:失业率只是其中的一项。

再说详细一点就是非农就业报告由美国劳动部公布数据,调查是包含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企业调查提供非农业部门就业情况。家庭调查提供劳动力,家庭就业和失业率情况。你可以理解为独立的两方面。

你的问题:就业增加,只要是企业调查方面反映出美国经济良好

失业率增加,属于调查中的家庭调查,这时候你需要明白事失业的人也可以做兼职工作,所以就明白为何就业参与率增加,但在实际调查中这两方面是由重合行的。

对于美国经济的影响,重点肯定还是看非农就业报告,直接反应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情况,无论这里面是否有的工人只是兼职,只要参与到就业当中就会对社会的经济做贡献,但这部分兼职的人在家庭调查当中却是在失业率的考量范围之内。

所以非农就业人口增加和失业率增加不矛盾,对于经济的参考来说重点是看非农报告



邓一杰黄金分析师


根据最新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和失业率来看,两个数据都出现了增加,但这并不矛盾,下文会介绍。而这两项数据并不能预示美国经济未来的走势。

根据2月7日,美国劳动部门发布的非农数据来看,2020年第一个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达到22.5,不仅超出市场预期,也大幅超过前值的14.5万人。


此外,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但是失业率也同时上升,两者并不矛盾。因为非农就业数据的采集存在偶然性,数据来源于主动前去劳动部登记的人员,那些没有就业欲望的人员数据就没统计在内了。

至于未来美国经济的走势如何,不能单看非农数据,非农数据反应经历存在滞后性,可以结合PMI数据一起看。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今年1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2月的47.8升至50.9,新订单、生产和出口的强劲表现支撑了该指数的上涨。这使得制造业指数突破了50这一荣枯分水岭,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48.5。

从去年8月份开始,PMI指数一直保持低迷状态,一直低于50的枯荣线下,而2020年1月份的PMI终于突破了50的枯荣线,超出预期。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1月份经济表现强势。

不过单凭一个月的数据并不可以看出美国未来经济的走势,还需要继续观察往后几个月美国的经济数据走势。

觉得我的回答有价值的话,请点个赞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应该是流感这个疾病所导致的吧!目前知到的感染人数,死亡人数。都是美国官方公布的。透不透明有待观察。得流感致死的这上万人的死亡到底是死于感冒,还是死于肺炎?美国始终没有明确的说法。从医学角度来看美国流感致死,应该都是肺炎加别的并发症导致病人死亡。在这么严重的疫情之下,有条件的自然会宅在家中。失业率会有波动。没条件的在家宅不起的。一直找不到工作的此时工作好找,加上公司为了防止有人辞职而影响工作自然也会多招人员。因介形成就业波动。个人认为美国面临的不是衰不衰退的问题。而是国家会不会萎缩的问题。此次流感疫情是美国的一道红线。如果不能有效治疗并制止疫情漫延。美国人口会大幅度减员。这不是短时间,而是从今往后年年皆会有大量人员减员。现在看来美国的辉煌来自科学。估计美国的灭亡也要来自科学。为什么?医疗科学在美国已经走到尽头了。医疗科学走到尽头意味着人的健康将彻底失去保障。所以美国败也要败在科学上。这就是没有传统不注重传统的下场吧!


也摩羯


目前是经济周期的末端,美国的短期失业降低是美国继续增加财政赤字换来的,不是真实的,就像被注射强心剂一样,但是这种刺激已经试过多次了,效果递减,直到最终完全无效。经济的衰退是必然的,不可逆的,即便5G乍现光芒,但也不是新周期的开始,这是中国的局部机会。


言学堂


只有美国人动起来,才能带动世界范围之内的劳动风气,消减高福利


地雷23498117


经济复苏呗!

社会不论怎么发展,都是向着进步的方向发展滴,更何况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Qi哥66


这个数据从何而来?美国经济好还是不好,从我国移民美国的人数和种类就可以得到确切的结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