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培養孩子的這四種品質,將來鐵定有大作為

幾天前,一個10歲的小男人王高熙, “火大話”了。這次武漢疫情發生後,王高熙的爸爸媽媽都是在某醫院的醫生又都是共產黨員,夫妻雙雙奔赴抗疫一線。這樣一來只有10歲的王高熙,便只能一個人留在家裡。


疫情期間培養孩子的這四種品質,將來鐵定有大作為


原本他爸媽還有點擔心,不過後來的幾天王高熙的表現得卻非常“給力”。鄰居們只見他隔三兩天便戴著護目鏡和口罩去超市生活食品,而在其它空閒時間裡,便自己在家做作業、同老師連視頻聽課,學習和生活安排的緊緊有條。這樣有自律孩子表現很是令多數家長欽佩。

疫情期間培養孩子的這四種品質,將來鐵定有大作為


在這場疫情抗擊戰中,還有很多自律孩子們寶貴的人格和品質。


疫情期間培養孩子的這四種品質,將來鐵定有大作為


這是一個黃崗小朋友馬新凱,畫了一幅爸爸身穿防護衣的畫。馬新凱爸爸是黃崗某醫院的一名醫生。他已經有好多天沒有見到爸爸了,他很想爸爸,卻從不打電話,因為“爸爸非常忙,穿著防護衣,吃飯上廁所都不行,怎麼能用手機呢?”

他不過是孩子,卻小心愛護媽媽,媽媽身體不好擔心她掛念爸爸睡不著覺,心臟病會加重,在家裡除了自覺認真學習上網課,便是陪媽媽一起說話寬媽媽的心。還幫媽媽幹家務。擔當的本質,就是責任。充分體現馬新凱就是一個有擔當的孩子


疫情期間培養孩子的這四種品質,將來鐵定有大作為

有遠見的父母 教會孩子擔當,就是建立孩子關於責任的信心——有信心為自己負責,有信心為理想負責,有信心為愛負責。那些有擔當的孩子,任何時候不會隨波逐流,反而是志向堅定。少年強則中國強在這些孩子身上顯得意氣風發,自律上進,有信心與勇氣面青少年身上亦讓國人感動.假以時日他們一定能成國之棟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