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讀書時不要固執?你怎麼看?

楊嶽鳳


《不求甚解》是鄧拓優秀的議論文作品,文章的中心是為了表達:“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即多次反覆,虛心領會。”從作者鄧拓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來看,此處的“不求甚解”與字面上的“不求甚解”其精神本質是不相同的。

陶淵明在短文《五柳先生傳》中也有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後世有讀者常常斷章取義,只拿前一句話做文章,批評陶淵明讀書態度不端正,容易帶壞小學生。這樣的評價是不對的,因為緊接著後一句,陶淵明表達的也很明確,每每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見解,漸入佳境的時候,便會高興的連飯都忘記了吃。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不求甚解”呢?通常大家都覺得對待任何問題都“不求甚解”是不對的,但盲目反對,以偏概全來理解“不求甚解”的態度也是不可取的。就好比讀書是一個好習慣,但讀的是不喜歡的書自然不會用心體會書中的奧妙了。而好讀書是不一樣的,首先內心是自願的,沒人強迫的,不論讀的是什麼書總會把書真正讀進去,並能不斷的從中獲得新的領會和見解。所以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也告訴我們需要培養的是好讀書的習慣而不是讀書的習慣。

由此可見,“不求甚解”有著兩層的含義,其一,告誡讀者們讀書要虛心,不可泛泛一讀便以為都懂了,需要反覆多次的讀,慢慢獲得新的體會和見解。其二,讀書也不能太過固執,過分咬文嚼字便失去了讀書的樂趣,要“不求甚解”的慢慢領會書中的真意。





洛塵願長安


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應該是陶淵明在寫《五柳先生傳》中寫的:

“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這兩句話要連起來讀,不然會讓人覺得是斷章取義。

題主說的是鄧拓的《不求甚解》吧!

個人覺得讀書,這種事情,一本好的書,可能我們在讀第一次,並不能完全理會其中的深層次意思。當我們在讀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理解。簡單的來說就是讀書,要明白其中的意思。

這與陶淵明的讀書要會意,道理是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不求甚解。並沒有看到後面的一句。真正的讀書那是那麼容易的。有時候一篇好的文文章,可能我們讀很多次都難以領會作者的用意,這也許就是文學的魅力吧!所以便有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一說。

所以這不求甚解一為讀書的方法。不要固執,逐字逐句的去咬文嚼字,揣摩度量作者的意圖,有的時候,在文章的後面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書要整體去讀,而不是一段段讀。一句句去讀。二有一種謙虛的心態,文學作品並不是誰一下都能看懂的,有的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讀懂了什麼,卻又不知道真正體會到什麼。

所以說,很多時候,我們讀書,一遍不懂,再看一次,看三四次自然就懂了。有時候,小時候看的書,小時候不懂,大點的時候再去看,便慢慢的懂了,在長大點,再去看似乎才真的明白作者的意圖。這便是文學的魅力吧!

創作不易,不喜勿噴。謝謝!


一憶一


《不求甚解》一文提出,讀書時不要固執。依我之見,有以下理解:

一,查詞條,固執原意是堅持不懈,後轉有堅持己見的意思。大多讀書是為了情趣,消遣而已。以流覽方式進行,也就是粗略地看,知其大概,以拓寬視野,放鬆心情,擷取一些喜歡的東西。也就不必固執到每個字,每個句語都非弄清楚不可的地步。

二,如果是做學問,那就不同了。不固執偏狂,恐怕就很難有收效。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好的範文不但要爛熟於心,而且還要能取精用宏,舉一反三。

三,固執也是雙刃劍,既有利也有弊。如果一個人堅持己見,走入死衚衕,也許會毀了一生。把握好了,能隨時調整方向,堅持不懈,那就會有個成功的明天。


13974003915


我們處在知識大爆炸時代,古人求知主要是讀書,今人不光要讀書,還有電子雜誌、視頻、流媒體等等。

我們要”讀“的東西太多了!

所以我們對要讀的書籍必須分類,分別對待:

1.升學考試、專業書籍,必須”咬文嚼字“,一字一句都要搞得清楚明白;

2.文字欣賞類的,如東晉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諸葛亮與徐庶等三人一道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為他“觀其大略”,讀的更快、更多,獲得知識面更廣,諸葛亮取得的成就比其他人就大的多。

3.英語專業學院有精讀課和泛讀課就是最好的讀書辦法,精讀課裡的知識要點必須全部掌握,而泛讀課的內容的不需要每句都搞懂,像諸葛亮一樣”觀其大略“就可以了。

還有很多書籍,我們是要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不是要句句記下,比如四大名著,能每一句都說上來的人聊聊無幾,但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不是嗎?

所以,讀書是要科學讀書,合理利用時間,在單位時間內儘量多獲得我們需要的知識才是重點,你們說是吧?


鵬學天下


不求甚解,確實是一種讀書方法,但不可以濫用。

讀形而上的書籍可以不求甚解。讀形而下的書確要仔細認真。道理非常簡單,形而上書籍的內容是無形的。形而下書籍的內容是有形的。無形的東西本來就看不見摸不著。

如果讀形而下的書也不求甚解,你煮一鍋小米粥可能都會煮糊了,你製造的飛機沒人敢坐。形式上的東西,無非是什麼主義,學說,文藝作品。本來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執己見。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它的魅力也在於,各有各的口味,誰都可以得到啟發,有所滿足。這是其一。

其二是說個人的讀書目的不一樣。瞭解你要要的東西就可以了。殺豬的未必一定要知道如何殺牛,世界的知識太多了,沒有人能全懂。如果你事事認真,那做一輩子的讀書蟲也飛不出不來,最終只能成為一個書呆子。

過去我反感孔子說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現在卻有了新的體會,孔子確實不枉為一個聖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無利不起早。忽悠人,甚至騙人,成為“聖人”的一種常態。讀書人也要時刻防備上當受騙。讀書只不過是為我所用,又何必求甚解。聖人是勞心者,在利益面前也難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拒絕學了。

讀書的內容不同,每個人的需求不同,讀書的方法當然也不同,總之不可一概而論。


老梁139490047


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讀書“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理由有:

  1.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

  2.諸葛亮與徐庶等三人一道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為他“觀其大略”,知識面更廣。

  3.宋代陸象山說:“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這是說不死摳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馬南邨所說的“不要固執一點,咬文嚼字”,是指博覽群書應該注意的一點。這種方法的讀書,力求廣博,只求觀其大略,有所“會意”,積累多了,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這種方法的讀書,不固執於個別字句,個別地方不甚明瞭,也可以不求甚解。這確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否則就不能博覽群書,獲得淵博的知識。


滿目皆琳琅


我認為書中所說的讓我們讀書時不要太過執著其實指的是當在讀一本書不要偏執於死扣書中提到的一個極小的點甚至小到是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放過,這樣不僅浪費了時間降低了我們的閱讀效率,而且會使得我們在漫長的糾結中失去耐心從而更容易錯失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和一些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其實這個道理不僅可以應用到讀書方面還適用於我們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無論我們做哪一件事都要抓住這件事的主要方面和關鍵點這樣才能更高效的完成手中的任務。





中外文化小講堂


提出不求甚解其實還蘊藏著一種無奈,古代書籍出版量少相對說價格昂貴,不說寒家子弟即使中等人家子弟都有抄書的習慣,(抄書當時還有專職的)這對求知若渴的讀書人而言書很寶貴,為了擴大閱讀範圍之間還有交換借讀的流傳之風,借和還都有時間的約定,為了盡可能多閱讀必須趕時間,不求甚解是在這種環境下產生的概念,當然所謂不求甚解者都是有些根底的人,他們的閱讀頗似牛吃章,先把它吃了然後再慢慢地消化。但時代不同了,現在不再耽心書的來源,有的是時間,所以除了無關專業的書籍之外學問類的都應該潛心研讀,不求甚解祗能用於幼兒的課外閱讀,先讓他們積累,屆時自已消化,而作為成年人還是用心攻讀的好。


春榮2091



松竹118


讀書時不要拘泥於作者的見解而必須有自己的想法跟領悟,不能讓思維僵化而完全按照書本的做法來處事,畢竟不同的情況需要不同的對策,太固執的話會犯了教條主義跟經驗主義,沒辦法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