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老了你会让小孩给你养老吗?

阳光女孩81068


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文化传承以及家庭伦理存续的重要因素,就像旧时所说的养儿防老就是这个道理,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但是作为子女来说,守孝道,养父母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法律也不会同意的,愿天下家庭合睦,父慈子孝,美满幸福!


听轩杂谈


我今年68岁了,应该算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年人了吧?会不会让孩子来给自己养老?我说一下我自己,和身边的几个亲属。我现在有自己的住房,还有退休工资,在身体能够自理的情况下,我和老伴儿自己单独生活。

我有两间门市房,一间出租,另一件我儿子开中医诊所,当然我不能要他的房租,而且每天中午饭,儿子和儿媳妇在我家吃饭,这一顿饭,老伴尽量做的丰盛可口,婆媳之间表面和睦。

我大妹妹65岁,平房拆迁以后,分的楼房和拆迁款,都给两个儿子平均分了,现在老两口在小儿子家,我妹妹给看孩子,妹夫给做饭,两个人的退休工资都搭进去了,忍气吞声的过日子。

我小舅子家是农民,前几年征地拆迁,也成了暴发户,卖地的钱给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分了,然后到长春儿子那里去养老,说是去养老,两口子连看孩子在做家务,每天忙的不亦乐乎。她俩也没有退休工资,也没有办社保。

现在老了,让孩子养老不太现实,有的人他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四五十岁还在啃老的情况也有,所以老年人如果要想,过的安稳,就不要有让孩子养老这个想法,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刘井隆


我可能不会。我只有一个儿子,我非常喜欢孩子,也很爱很爱我的儿子,孩子现在还小,只有5岁。但以后的生活我也有考虑,等孩子长大了,孩子会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如果孩子需要我,我会帮孩子带他的孩子,帮他料理他的家庭,但是如果不需要,我会和老公好好过自己的生活。总之我和老公想的就是不拖累孩子,又是独生子,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不给孩子添麻烦。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真的老了就去敬老院,我们想的很开的。


哎小小米粒


我不会!

我觉得等我们老了的时候,正是小孩子负担最大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此时还要让小孩子养老,我觉得这不是爱!

所以,我们要好工作,积累财富,至少不需要将来给孩子增加钱财负担,让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还是希望自己进养老院,孩子们一年过来看我几次就足够,不想给孩子们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我希望我的孩子过得轻松自在!





淮左拍摄VLOG


从2015到2035年,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这意味着啥?意味着:2012年五个人养一个老人,2035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

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当年都言“养老防儿”是笑谈,而如今孰料一语成谶。

养老,每个人必须有长远的计划,不能把所有的生存希望都放在后代身上。所以,我希望能享受天伦之乐,但不想加重子女的经济压力。必须,在年轻的时候就做好养老计划。比如:

1、以房养老

  2、养老金养老

  大部分人在企业工作的职工都会缴纳社保,缴满一定年限退休之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不过养老金的领取金额与退休工资相比差远了,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以及缴纳年限来确定的。所以,退休后单纯靠养老金生活不太实际,即使可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活质量也要下降很多。

3、机构养老

  严格意义上,养老机构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以及老年公寓。敬老院是在农村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收的多为农业户口的五保孤老户。养老院主要接收的是城市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老人。光荣院原名烈属养老院,主要接收无亲属照顾的烈属老人以及孤老伤残军人。除此之外,老年公寓则指的是可以自费入住的养老机构,自主选择性更强。

4、商业养老保险

  如果你没有工作,没有缴纳社保,那么可以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老了之后可以从保险公司定期领取一笔养老金。不过商业养老保险的种类五花八门,销售的保险机构也很多,投保人员一定要选好适合自己的产品,不要被保险公司员工误导。此外,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要趁早,不能等到你50多岁快退休才去买,那时候不仅保费太贵,保障的金额也会少很多,而且很多保险公司都设有年龄限制,很有可能年纪大就买不了。

5、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

父母养育儿女,儿女赡养父母,这种下一代对上一代予以反馈的模式在每两代之间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单位内形成一个天然的养老基金的缴纳、积累、增值以及给付过程。

6、土地养老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


晓生在这里


我来回答下楼主的问题?我们目前要做的不是想着自己老了以后,小孩会不会给你养老!而是把精力先花在怎么教育子女身上,从小教导他做一个懂礼仪,会善待他人的人!

有空时候不管自己事业多忙,工作多忙,花点时间多陪陪小孩,把小孩当做朋友一样跟他相处!周末带他一起去户外郊游阿,公园散步阿!等等!时间久了自然亲子之间就有感情了,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对他,他长大了自然也会对你好!你还用担心他长大了不会孝顺你么!如果你对你的子女不好,很少陪伴他们,经常对他们无故打骂,他们长大了以后,在他们眼里,你只是名义上的父母而已,没有什么感情和话题的!

现在社会社保制度也很健全,基本每个人都有社保,自己还没老的时候,努力挣钱,存一点钱,再加上社保基本够用了!如果你的小孩教育培养的好,他们自己都很富足,他们自然会很孝顺你的。就算子女没多少出息,普通打工的,只要他们能养活自己,不在麻烦你!你的以前努力辛苦挣得存款加上社保养老金,足够你开支了,除非有大的病另说!

所以你要想自己的子女长大后怎样对你,首先你从小到大是怎么对待他们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把子女品德教育好了,还用担心这个么?各位我说的对不对!






客家人阿峰


不是你想就能实现的!但不靠儿女靠谁?如果是有退休金的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大可不必过多依赖儿女,他们养老的方式可以选择。农民就不一样了,要钱没有,身体又劳累过度遍体鳞伤,有点可悲!社会风气又日渐变色,年轻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苟延残喘将是农村一部分老人的最终结果[流泪][我想静静]不必考虑那么多,顺其自然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百练成钢997


不会。

为什么要他来养老,他真的有那个能力,我也会感觉到委屈。

一来我们可能会有社保,二来我喜欢自己的生活,不会在孩子身边等着他来烦我或者我去烦他的。

很少有人会喜欢老人,因为人都喜欢未来,喜欢年轻,喜欢小孩儿。

所以等我老了,我就找个自己舒服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父母子女,本来就是缘分,能在一起的时候珍惜就好,不一定要一辈子不离不弃,时刻相伴而行的。

学不会断舍离,孩子不能长大,父母不能变老。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各自作为生命的独立个体,要独立自由。


微光


我国的家庭一般都是亲孝的家庭,传统观念上都是养儿防老。虽然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一些家庭没有男孩,但在养老上是男女都一样的。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所以,儿女给父母养老既是天经地义,又是法律规定的。但现实生活中,让子女养老负担生活费的情况越来越少,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子女供给养老费的情况越来越少?

第一,老人的尊严。父母把自己拉扯大,是看着儿女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一直都是父母教育子女、帮助子女,父母一直以为自己是子女心中的偶像,是擎天柱。等子女长大了,自己反过来跟子女伸手要钱吗?有太多的老人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

我的一个堂弟,开着几家店铺,一年收入也几十万,尽管他每次都要给其父亲养老钱,但是其父亲一直摆手不要。我自己能挣钱,日常生活也花不了,等出了大事再跟你们张口不迟,当然他指的是得病的时候。确实如此,老人有老人自己的收入方式,有自己的生活,一般很少向子女启齿要钱的。

第二,儿女的负担能力。很多人都清楚,现在年轻人刚入职工资待遇不高,而且社会的整体工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2018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的社会平均工资只有每月4131.5元,如果扣完社保公积金,个人到手部分也就3000多元。这还是平均值。很多五六线城市的普通职工也就每月挣两三千元的工资,然后还要自己生活、养儿育女、偿还贷款,他们拿不出多高的养老生活费用帮助父母。

比如我们夫妻俩,每人每月工资收入3500元,两个孩子。扣去各种支出,一年能攒下一两万就算不错了。我是独生子女,妻子姐弟两个。就算我们供养三个老人,一年也需要两三万元的支出。这实际上我们真的负担不了。



第三,老人有足够的收入。感谢我们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二三十年来的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养老金了。2004年底我们国家的退休职工只有3955万人,到2018年底离退休职工已经有11798万人了。

有养老金收入的老人,会根据国家每年养老金调整的通知进行年年调整。我岳母2002年退休时的养老金只有390元,到2019年已经涨到了3000元,真的很不错。一家4个老人都有自己的养老金,只有我母亲的略微低一些,她是通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15年的方式领取的养老金,经过几年增长现在也就一千五六百元。有的老人还有房租收入、股权分红等等,确实有一些老人不差钱。像我们家庭的情况,有时候还需要老人帮衬。要不,我们真的也生不起二胎。

即使是我和妻子,现在压根也没有打算让子女给养老。中国的父母确实是为子女操心一辈子,我们也说了,等孩子结婚,我们有多少能力就给多少帮助。如果能买得起把房当然得买,如果买不起就靠孩子自己努力了。我们老了之后都有养老金,按照现在的养老金水平测算,退休每月怎么也能领取两三千元,再加上完善的医疗保险保障,而且国家还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上不可能拖累子女。孩子们能够经常看望一下我们,在我们得病时帮下手,这就足够了。这可能,是现在大多数老人的想法吧。


暖心人社


所谓老了就是指丧失基本糊囗的劳动能力后或卧病在床时,这个状态的老人你还能嘴硬不要儿女养吗!有部分人年轻时都遭到父母呵斥,老了不指望你养,要我说儿女再不好都不能说这句气话,谁也无法预知自已未来的结局,我们只能说在身体能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为小孩分担一点,各方面做老人像做老人样,受到后辈人尊敬,当你动不了时,不是你会不会让儿女照顾你,而是儿女都会主动照顾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