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老了你會讓小孩給你養老嗎?

陽光女孩81068


撫養孩子,贍養老人這是中國自古以來文化傳承以及家庭倫理存續的重要因素,就像舊時所說的養兒防老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但是作為子女來說,守孝道,養父母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且法律也不會同意的,願天下家庭合睦,父慈子孝,美滿幸福!


聽軒雜談


我今年68歲了,應該算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年人了吧?會不會讓孩子來給自己養老?我說一下我自己,和身邊的幾個親屬。我現在有自己的住房,還有退休工資,在身體能夠自理的情況下,我和老伴兒自己單獨生活。

我有兩間門市房,一間出租,另一件我兒子開中醫診所,當然我不能要他的房租,而且每天中午飯,兒子和兒媳婦在我家吃飯,這一頓飯,老伴儘量做的豐盛可口,婆媳之間表面和睦。

我大妹妹65歲,平房拆遷以後,分的樓房和拆遷款,都給兩個兒子平均分了,現在老兩口在小兒子家,我妹妹給看孩子,妹夫給做飯,兩個人的退休工資都搭進去了,忍氣吞聲的過日子。

我小舅子家是農民,前幾年徵地拆遷,也成了暴發戶,賣地的錢給兩女一男三個孩子分了,然後到長春兒子那裡去養老,說是去養老,兩口子連看孩子在做家務,每天忙的不亦樂乎。她倆也沒有退休工資,也沒有辦社保。

現在老了,讓孩子養老不太現實,有的人他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四五十歲還在啃老的情況也有,所以老年人如果要想,過的安穩,就不要有讓孩子養老這個想法,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


劉井隆


我可能不會。我只有一個兒子,我非常喜歡孩子,也很愛很愛我的兒子,孩子現在還小,只有5歲。但以後的生活我也有考慮,等孩子長大了,孩子會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家庭,如果孩子需要我,我會幫孩子帶他的孩子,幫他料理他的家庭,但是如果不需要,我會和老公好好過自己的生活。總之我和老公想的就是不拖累孩子,又是獨生子,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不給孩子添麻煩。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我們有我們的生活。真的老了就去敬老院,我們想的很開的。


哎小小米粒


我不會!

我覺得等我們老了的時候,正是小孩子負擔最大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此時還要讓小孩子養老,我覺得這不是愛!

所以,我們要好工作,積累財富,至少不需要將來給孩子增加錢財負擔,讓他們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還是希望自己進養老院,孩子們一年過來看我幾次就足夠,不想給孩子們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負擔!我希望我的孩子過得輕鬆自在!





淮左拍攝VLOG


從2015到2035年,中國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將從2.12億增加到4.18億,佔比提升到29%。這意味著啥?意味著:2012年五個人養一個老人,2035年兩個人養一個老人,2050年一個人就得養一個老人!

俗話說“養兒防老”,然而80後、90後在本該“三十而立”的年紀,對贍養父母卻倍感壓力。據調查,九成80後確定自己無法贍養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後還需要父母進行資助。當年都言“養老防兒”是笑談,而如今孰料一語成讖。

養老,每個人必須有長遠的計劃,不能把所有的生存希望都放在後代身上。所以,我希望能享受天倫之樂,但不想加重子女的經濟壓力。必須,在年輕的時候就做好養老計劃。比如:

1、以房養老

  2、養老金養老

  大部分人在企業工作的職工都會繳納社保,繳滿一定年限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不過養老金的領取金額與退休工資相比差遠了,需要綜合考慮個人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以及繳納年限來確定的。所以,退休後單純靠養老金生活不太實際,即使可以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活質量也要下降很多。

3、機構養老

  嚴格意義上,養老機構包括敬老院、養老院、光榮院,以及老年公寓。敬老院是在農村實行“五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接收的多為農業戶口的五保孤老戶。養老院主要接收的是城市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的老人。光榮院原名烈屬養老院,主要接收無親屬照顧的烈屬老人以及孤老傷殘軍人。除此之外,老年公寓則指的是可以自費入住的養老機構,自主選擇性更強。

4、商業養老保險

  如果你沒有工作,沒有繳納社保,那麼可以自己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老了之後可以從保險公司定期領取一筆養老金。不過商業養老保險的種類五花八門,銷售的保險機構也很多,投保人員一定要選好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要被保險公司員工誤導。此外,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要趁早,不能等到你50多歲快退休才去買,那時候不僅保費太貴,保障的金額也會少很多,而且很多保險公司都設有年齡限制,很有可能年紀大就買不了。

5、家庭養老

家庭養老是一種環環相扣的反饋模式。在經濟供養上,家庭養老是代際之間的經濟轉移,以家庭為載體,自然實現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過程。

父母養育兒女,兒女贍養父母,這種下一代對上一代予以反饋的模式在每兩代之間的取予是是互惠均衡的,在家庭單位內形成一個天然的養老基金的繳納、積累、增值以及給付過程。

6、土地養老

土地是廣大農民賴以生活的基礎。土地對農民而言,既是生產資料,也是生活資料。尤其是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以後,農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決一部分生活來源。在現有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維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說土地是他們最穩定也是最後一道養老保障安全網。


曉生在這裡


我來回答下樓主的問題?我們目前要做的不是想著自己老了以後,小孩會不會給你養老!而是把精力先花在怎麼教育子女身上,從小教導他做一個懂禮儀,會善待他人的人!

有空時候不管自己事業多忙,工作多忙,花點時間多陪陪小孩,把小孩當做朋友一樣跟他相處!週末帶他一起去戶外郊遊阿,公園散步阿!等等!時間久了自然親子之間就有感情了,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對他,他長大了自然也會對你好!你還用擔心他長大了不會孝順你麼!如果你對你的子女不好,很少陪伴他們,經常對他們無故打罵,他們長大了以後,在他們眼裡,你只是名義上的父母而已,沒有什麼感情和話題的!

現在社會社保制度也很健全,基本每個人都有社保,自己還沒老的時候,努力掙錢,存一點錢,再加上社保基本夠用了!如果你的小孩教育培養的好,他們自己都很富足,他們自然會很孝順你的。就算子女沒多少出息,普通打工的,只要他們能養活自己,不在麻煩你!你的以前努力辛苦掙得存款加上社保養老金,足夠你開支了,除非有大的病另說!

所以你要想自己的子女長大後怎樣對你,首先你從小到大是怎麼對待他們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把子女品德教育好了,還用擔心這個麼?各位我說的對不對!






客家人阿峰


不是你想就能實現的!但不靠兒女靠誰?如果是有退休金的公務人員和事業單位……大可不必過多依賴兒女,他們養老的方式可以選擇。農民就不一樣了,要錢沒有,身體又勞累過度遍體鱗傷,有點可悲!社會風氣又日漸變色,年輕人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苟延殘喘將是農村一部分老人的最終結果[流淚][我想靜靜]不必考慮那麼多,順其自然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百練成鋼997


不會。

為什麼要他來養老,他真的有那個能力,我也會感覺到委屈。

一來我們可能會有社保,二來我喜歡自己的生活,不會在孩子身邊等著他來煩我或者我去煩他的。

很少有人會喜歡老人,因為人都喜歡未來,喜歡年輕,喜歡小孩兒。

所以等我老了,我就找個自己舒服的方式過自己的生活,父母子女,本來就是緣分,能在一起的時候珍惜就好,不一定要一輩子不離不棄,時刻相伴而行的。

學不會斷舍離,孩子不能長大,父母不能變老。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各自作為生命的獨立個體,要獨立自由。


微光


我國的家庭一般都是親孝的家庭,傳統觀念上都是養兒防老。雖然由於獨生子女政策一些家庭沒有男孩,但在養老上是男女都一樣的。按照《婚姻法》的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所以,兒女給父母養老既是天經地義,又是法律規定的。但現實生活中,讓子女養老負擔生活費的情況越來越少,為什麼會這樣呢?

為什麼子女供給養老費的情況越來越少?

第一,老人的尊嚴。父母把自己拉扯大,是看著兒女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一直都是父母教育子女、幫助子女,父母一直以為自己是子女心中的偶像,是擎天柱。等子女長大了,自己反過來跟子女伸手要錢嗎?有太多的老人心裡過不去這個坎兒。

我的一個堂弟,開著幾家店鋪,一年收入也幾十萬,儘管他每次都要給其父親養老錢,但是其父親一直襬手不要。我自己能掙錢,日常生活也花不了,等出了大事再跟你們張口不遲,當然他指的是得病的時候。確實如此,老人有老人自己的收入方式,有自己的生活,一般很少向子女啟齒要錢的。

第二,兒女的負擔能力。很多人都清楚,現在年輕人剛入職工資待遇不高,而且社會的整體工資水平也高不到哪裡去。2018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的社會平均工資只有每月4131.5元,如果扣完社保公積金,個人到手部分也就3000多元。這還是平均值。很多五六線城市的普通職工也就每月掙兩三千元的工資,然後還要自己生活、養兒育女、償還貸款,他們拿不出多高的養老生活費用幫助父母。

比如我們夫妻倆,每人每月工資收入3500元,兩個孩子。扣去各種支出,一年能攢下一兩萬就算不錯了。我是獨生子女,妻子姐弟兩個。就算我們供養三個老人,一年也需要兩三萬元的支出。這實際上我們真的負擔不了。



第三,老人有足夠的收入。感謝我們國家建立了養老保險制度,經過二三十年來的完善,越來越多的老人都有一份穩定的養老金了。2004年底我們國家的退休職工只有3955萬人,到2018年底離退休職工已經有11798萬人了。

有養老金收入的老人,會根據國家每年養老金調整的通知進行年年調整。我岳母2002年退休時的養老金只有390元,到2019年已經漲到了3000元,真的很不錯。一家4個老人都有自己的養老金,只有我母親的略微低一些,她是通過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15年的方式領取的養老金,經過幾年增長現在也就一千五六百元。有的老人還有房租收入、股權分紅等等,確實有一些老人不差錢。像我們家庭的情況,有時候還需要老人幫襯。要不,我們真的也生不起二胎。

即使是我和妻子,現在壓根也沒有打算讓子女給養老。中國的父母確實是為子女操心一輩子,我們也說了,等孩子結婚,我們有多少能力就給多少幫助。如果能買得起把房當然得買,如果買不起就靠孩子自己努力了。我們老了之後都有養老金,按照現在的養老金水平測算,退休每月怎麼也能領取兩三千元,再加上完善的醫療保險保障,而且國家還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基本上不可能拖累子女。孩子們能夠經常看望一下我們,在我們得病時幫下手,這就足夠了。這可能,是現在大多數老人的想法吧。


暖心人社


所謂老了就是指喪失基本糊囗的勞動能力後或臥病在床時,這個狀態的老人你還能嘴硬不要兒女養嗎!有部分人年輕時都遭到父母呵斥,老了不指望你養,要我說兒女再不好都不能說這句氣話,誰也無法預知自已未來的結局,我們只能說在身體能動的情況下儘自己所能為小孩分擔一點,各方面做老人像做老人樣,受到後輩人尊敬,當你動不了時,不是你會不會讓兒女照顧你,而是兒女都會主動照顧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