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中職務和軍銜有什麼不同?哪個更重要?

Hxiam


軍銜和職務並不是100%掛鉤,但是基本上軍銜能反映你大概的位置。以前總覺得美軍的軍銜為什麼那麼奇怪,中尉少尉都是一條槓,禮服狀態可以靠顏色區別,作戰服就看不出來了,中校和少校也是。後來才知道,美軍上尉是連長,少尉是排長,而中尉80%是排長,少數可以戰時任命成連長,上校是團長,少校是營長或者團參謀,中校基本上是團長的副手,類似我國的政委。所以美國大片的軍官主角大多數是上尉或者上校,這兩個軍銜是固定的指揮官,一個是基層連指揮官,一個是中層團指揮官,有一定的決策權,可以玩個人英雄主義。各國估計也都差不多,上尉和上校最重要,其他的都無所謂


黑山老妖37625003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軍隊中所擔負的職務是由上級黨委任命的,代表著其所擔任的職位,如副班長,班長,排長等。而軍銜則是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級,如列兵,上等兵,中尉,上尉等。對於軍人來說,職務和軍銜同等重要。但嚴格意義上來說,職務要比軍銜重要。如某營政治教導員可以是中校軍銜,也可以是少校軍銜,這時候的職務明顯比軍銜重要。


想弄清楚兩者的區別,先來了解下兩者的淵源。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的一種軍銜制度。軍銜是國家給予軍人的一種榮譽。軍銜制以軍官的職務、資歷、貢獻、才能等綜合因素作為評定和晉升軍銜的標準。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修改後的軍官軍銜設3等10級,即: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2010年7月,修訂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將中國軍隊的士官分期服現役制度更改為分級服現役制度。同時,士官軍銜制度也有更改,士官軍銜由6個銜級調整為7個銜級,分別是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

關於軍隊中職務的界定:1.大軍區正職為上將、中將,大軍區副職為中將、少將; 2.正軍職為少將、中將,副軍職為少將、大校; 3.正師職為大校、少將,副師職為上校、大校; 4.正團職為上校、中校,副團職為中校、少校; 5.正營職為少校、中校,副營職為上尉、少校; 6.正連職為上尉、中尉,副連職為中尉、上尉; 7.排職為少尉、中尉。

從上不難看出,軍隊中所擔負的職務和軍銜具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如班長可以是一期士官,也可以是三期士官。連長可以是上尉,也可以是中尉。而反過來說,上尉不一定是正連職(可能是副營職),中尉也不一定就是副連職(可能是正連職)。另外,還有文職幹部的職務與軍銜之分,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各位家長和戰友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轉士官和士官轉業等問題。


路漫漫吾求兮


職務比軍銜,更為重要!軍隊中軍人的職務代表的是權力和職責,是軍隊平時管理和運轉,戰時指揮的重要組成。軍銜代表的則是軍人的榮譽和級別,是軍隊為了提升軍人榮譽感而設置的一種特殊標識。一支軍隊可以沒有軍銜,但是沒了職務體系,會立馬亂成一鍋粥。軍隊是一個等級森嚴,令行禁止的地方,所以需要設置科學高效,等級分明,隸屬分明的職務體系,以保證戰時上級軍官對下級軍官的指揮,保證軍隊的高效行動。


軍銜是國家和軍隊對軍人榮譽的一種肯定,和勳章類似。同時也起到區分軍官等級,便於各國軍隊交流的作用。軍銜或許可以理解為軍人地位,權力和職責的一種象徵,權力越大,職責越大,相應的地位就會越高,同時也會被授予更高的軍銜。比如管轄數萬人的軍長,指揮數萬人作戰,對數萬人負責,相應會授予較高的將軍軍銜,在軍中地位超然。而管轄幾十人的排長只需要指揮幾十人,對幾十人負責,於是就指揮授予中尉軍銜,地位相對低很多。

從這個排長和軍長的例子還能看出一點:軍銜是和職務是掛鉤的!以我軍的旅長一職為例,旅長是指揮旅作戰的職務,介於集團軍和團之間,屬於中高級軍官的職務。我軍與這個職務對應的軍銜有兩個,大校和上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軍官能力出眾,一直升職,當他擔任旅長一職的時候,軍隊相應也會為他授予大校或者上校軍銜(基本上是大校,上校少見),以證明他的能力,彰顯他的榮譽,等級和地位。


除此之外,在戰時還有職務軍銜和正式軍銜之分。一般來說,職務軍銜會比正式軍銜高很多,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將軍都是如此。這是因為戰時因為人員的傷亡較大,軍官的升職會非常快,為了方便軍官升職,同時也代表政府對其的一種肯定。政府會給這些軍官授予一個職務軍銜,用來匹配他的職務。比如世界著名的巴頓將軍,1945年10月,他擔任第15集團軍司令,職務軍銜四級上將!但是,在美國國會那邊給他的正式軍銜還僅僅是少將。

那麼,職務的重要性究竟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玩過陸戰棋的小夥伴肯定對“軍師旅團營連排”非常熟悉,這對應的就是近現代軍隊的單位等級,從最高級軍到最低級的排的主要指揮官對應的職務分別是軍長和排長。這兩個職務的職責就是指揮作戰,軍長指揮整個軍的士兵作戰,而排長則指揮整個排的士兵作戰。戰時司令部制定了作戰計劃之後,會下達到各軍。軍長收到後會進行相應的部署,指定相應的計劃下達到師旅,師旅長則會進一步下達到團和營。依次遞推,從而將命令下發到每一個士兵,以保證整個軍隊的作戰。
命令的傳遞過程中,各個單位領著不同職務的軍官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僅對下級單位負責,還需要對上級單位負責,將各個等級的作戰單位串起來,成為一個整體,從而高效有序的執行作戰計劃,打擊敵人。總得來說,職務體系是保證軍隊平時運轉,戰時作戰的重要組成,就像一顆參天大樹的樹枝和樹幹。而軍銜則是國家和軍隊對不同職務軍官的一種肯定,授予的榮譽,是鼓勵軍官的一種錦上添花的措施。


赤焰噠噠噠


軍隊中的軍銜和職務在正常的情況下是相對應的,擔任何種職務佩戴何種軍銜,但也有職務獲得提拔而軍銜暫未晉升更換的情況,歸根結底是以職務為核心才會出現軍銜的變化,所以,在部隊中職務要比軍銜更為重要。

如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兩大現役武裝部隊的軍銜分為軍官軍銜和士兵軍銜兩種。

軍官軍銜分為3等10級,分別是:

將官軍銜: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軍銜: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軍銜:上尉、中尉、少尉

士兵軍銜分為2兵4等9級,分別是:

義務兵軍銜:列兵、上等兵

志願兵軍銜:初級士官:下士、中士

中級士官:上士、四級軍士長

高級士官: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

其實,在軍官軍銜之列,還有文職幹部軍銜,兩者軍銜完全不同,它是根據專業等級和技術等級來劃分,它的軍銜高低一般也是看職務大小以及胸前的資歷章年限,這裡就不多做解釋。

原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

在正常情況下,軍銜與職務的對應銜接是這樣劃分的:

上將軍銜:對應職務是:軍委副主席,戰區司令員、政委,各軍種部隊司令員、政委等

中將軍銜:對應職務是:戰區級副司令、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軍長等職務

少將軍銜:對應職務是:集團軍軍長政委、省軍分區司令政委、各武警總隊司令政委等

大校軍銜:對應職務是:副軍長、軍參謀長、師長、政委、旅長等職務

上校軍銜:對應職務是:團長、政委等職

中校軍銜:對應職務是:副團長、團參謀長、團副政委、團政治處主任等職

少校軍銜:對應職務是:營長、教導員等職

上尉軍銜:對應職務是:連長、指導員等職

中尉軍銜:對應職務是:排長

少尉軍銜:對應職務是:排長、現在少尉軍銜很少。

副師級上校楊宇軍(高職務低軍銜)

由此看來,軍銜和職務一一相對,我們通過看軍官的肩章軍銜就能大概知道他是什麼級別的官員,當我們不知道對方具體的職務時,是可以稱呼軍銜的,比如對方是上校軍銜,可以稱呼為上校同志,也可稱呼為首長,當然前提是你的級別要比所見的軍官稍低些。

如果某軍官佩戴是上尉軍銜,那麼他一定是連級職務嗎?比如他可能是連長或指導員等職,其實這也不一定,有時候會出現職務高軍銜低的情形。

正連級上尉軍銜的軍官

一般這種情形在部隊中還是常見的,比如一位上尉軍官此時正擔任某連的連長已經有些年頭,突然上級讓他擔任副營長,那麼他此時就是職務升級了,本應該佩戴少校軍銜了,可肩章上還是上尉軍銜,這種情況就是職務高軍銜低。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部隊中是有規定的,職務可以隨時根據上級黨委會進行調整,但是軍銜的晉升必須按照規定,每年有固定的時間舉行晉升軍銜儀式,屆時自然會調整軍銜與職務相對應的級別。

當然了,這種情形是把軍官職務級別給隱藏了,不過,還有一種辨別方法能直接識別高職務低軍銜的情形,那就是識別胸前的資歷章,在部隊中,職務的提升是伴隨著資歷章的升級而升級。

副營級上尉軍銜的軍官(高職務低軍銜)

比如剛才那位已升任副營長的連長,在他擔任連長時,他胸前的資歷章應該是一排,中間有倆星星,在升任副營長後,資歷章就變成兩排,中間有一顆星星了,資歷章的排數和中間的星星代表著你的級別。


襄遇阿雨


雖然軍銜與職務有一定對應關係,但相對而言,軍銜比職務重要。

軍銜代表軍人的能力,也代表著軍人的從軍資歷。

例如,在新中國軍事史上,粟裕是人民解放軍的一座豐碑,指揮能力超強,打硬仗打惡仗戰功卓著,可以與林彪、彭德懷並列前三。他的職務也晉升到野戰軍司令員(元帥)級別。但由於資歷不如彭德懷、陳毅等,他沒有被授予元帥軍銜。

開國大將粟裕

軍銜晉升有嚴格規定;在基層帶兵的軍官晉升較快,在機關的軍官軍銜晉升則慢一些。

也就是說,軍銜要靠汗水和危險犧牲精神去打拼,不會舒舒服服獲得。

作戰部隊基層(正連、副營)指揮員照片

有突出貢獻立軍功的軍官,可以給予提前晉升軍銜的獎勵。

這就證明,軍銜代表著軍人的榮譽。

軍銜配置在特殊情況下很利於掌控部隊。

在戰場上,若部隊建制被打亂。軍銜最高的軍官一目瞭然,他就是臨時的主要指揮員,這有利於迅速調動和掌控部隊,克服群龍無首弊病,不會貽誤戰機。而這與他的職務沒什麼關係,也來不及用不著解釋。

軍銜更能顯示軍官的級別

軍隊軍官的一些配置,例如參謀、參謀長、科長、臺長、處長、主任、處長、部長等,不易辨別職務高低,但佩戴軍銜就基本知道他(她)來自哪一級單位和大致職務級別。

例如,上尉連長見了少校參謀(大概出自師部),連長應該先向這個“不帶長”的參謀敬禮!


諶人


抗戰爆發的時候,原西北軍領袖馮玉祥的軍銜是陸軍一級上將,職務則更是嚇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在軍事委員會是抗戰最高軍事領導機關的情況下,副委員長從理論上說就等於“最高副統帥”,可實際上馮玉祥在重慶甚至調不動一個排的兵力。由於委員長起初不同意紅軍獨立改編,馮玉祥乾脆跟蔣某人談條件:你同意聯合紅軍抗日,俺就辭去這“副委員長”的職務。

(陸軍一級上將馮玉祥,銓敘軍銜)

一般而言,軍隊中的職務和軍銜是有基本對應關係和內在聯繫的,軍銜是由最高軍事當局根據軍人的現役職務、軍事和業務能力、從軍資歷、戰功及貢獻、軍兵種或勤務區分,綜合評定後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比如抗戰時期,戰區司令長官的職務基本由上將擔任,集團軍總司令基本由中將擔任等等,世界各國的軍銜雖然在細節上略有不同,但基本仿自於15到16世紀出現於歐洲的軍銜體系,是有一定共性的。

比如我們比較瞭解的職務和軍銜配套標準:步兵團長通常為上校(大佐)、步兵連長通常為上尉,步兵排長通常為少尉等等,這是各國軍隊在軍官銜職體系上的約定俗成。讓一名陸軍上尉去當師長是不可想像的,因為他的資歷、年齡、聲望和能力都是不足以勝任師長職務的,所以職務和軍銜有基本的對應關係。



(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

軍中職位一般有標準的適配軍銜:比如二戰時期日軍的師團長必須是中將軍銜,參謀本部的二級部長必須是少將軍銜,野戰步兵聯隊長必須是大佐軍銜,某個軍官合適擔任某個職務但軍銜卻能未達標呢怎麼辦?臨時代理。等到“停年”混夠軍銜升上來了,再明令轉正,所以軍銜對擔任軍隊職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硬件。

軍隊職務其實專業稱謂為“軍職”,在和平時期軍銜和軍職基本能保證適配性,但是在戰爭時期由於軍官職務變動頻繁、最高軍事當局“軍銜評定和銓敘”的程序又過於繁瑣,於是應運而生了“永久軍銜”和“臨時軍銜”的兩種軍銜,比如美國將軍的“永久軍銜”是必須由國會通過的,戰時便可由總統臨時簽署命令授予“臨時軍銜”,以便擔任某個職務。



(巴頓的四星臨時軍銜)

所謂的“永久軍銜”亦稱“正式軍銜”,非經規定的程序不得降級或褫奪;臨時晉升的軍銜稱為“臨時軍銜”,亦可稱“職務軍銜”,一旦失去與這個軍銜相當的職務,臨時軍銜也就隨之消失,降回到永久軍銜。一般規定,軍官的永久軍銜和臨時軍銜的差別不超過兩級,臨時軍銜制度的意義,主要在於戰爭時期可以把更大的職責交給軍官,而又避免在戰爭結束後出現過多的高級軍銜。

比如二戰名將巴頓,在戰爭末期已經晉升四星上將的“臨時軍銜”,而他的“永久軍銜”直到戰爭結束的1946年,才被國會批准為陸軍少將,並且一直到死都是。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也採取了這一辦法,在軍事委員會銓敘廳的檔案裡會有某位軍官的“銓敘軍銜”(正式軍銜),但軍官通常佩戴的則是軍事委員會臨時授予的“職務軍銜”。



(胡璉第18軍中將軍長的職務軍銜)

黃埔四期的胡璉在1944年便已出任第18軍軍長,職務軍銜已是中將,但“銓敘軍銜”還只是上校,1945年也只晉到少將;黃埔六期的廖耀湘1948年都當上第九兵團中將兵團司令官了,“銓敘軍銜”仍然還是騎兵上校,就是這個道理。

對軍人來說軍銜和軍職都很重要,軍銜是軍中資歷的代表,而軍職代表著受最高軍事當局的信任程度,馮玉祥貴為一級上將,僅僅在1937年當了幾天第三戰區和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很快就被調回重慶有職無權了,司令長官給了當局更加信任的二級上將顧祝同和陳誠,因為戰區司令長官軍權很重,委員長不那麼放心。尤其是對於集團軍總司令、軍長和師長等高級軍事主官職務的人選,軍事委員會卡的很死,不信任的一律明升暗降或者選送陸軍大學“深造”。

(廖耀湘中將兵團司令的職務軍銜)

但是軍隊的編制和職務是經常有變動的,戰區會因戰爭進程變化而裁撤,集團軍或者軍、師等建制也會因為戰敗等原因被撤銷番號,軍官不可能固定在一個職務上,一旦職務不再極有可能成為“光桿司令”,也就是賦閒軍人。而軍銜是軍人榮譽和身份的象徵,尤其是民國陸軍上將或者美軍“五星上將”等高級軍銜,是可以終生不退役的,即便沒了職務,仍然可以穿軍裝佩軍銜,所以對軍人來說貌似更重要一些。

這也就難怪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先後褫奪了張學良和馮玉祥的一級上將軍銜,儘管這兩位一個在押一個賦閒,已經沒有了實際軍職,但對於靠軍權起家的蔣某人來說,眼見著曾經對自己不利的張馮二人可以繼續穿軍裝掛軍銜,他心裡恨的慌。

(艾森豪威爾的五星上將榮譽軍銜)


度度狼gg


哨兵小虎第646條回答。

職務和軍銜是軍官身份認同的標誌,通過對軍官職務了和軍銜的確認,基本可以確定一名軍官的等級!

一、什麼是職務?

職務就是你所擔任的職位,也就是你的崗位。也就是俗稱的“屁股坐在哪裡”,國軍稱呼的“*座(軍座、團座等)”。

1.專用職務稱呼:

專用職務指通過職務能立即確定其身份定位。

①軍事職務稱呼: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中隊長、大隊長、師長、軍長……等。

②政工職務稱呼:指導員、教導員。


2.通用職務稱呼:

通用職務稱呼指僅僅通過職務稱呼無法確定其身份,需要通過其附屬單位的級別對其進行定位。

①軍事職務稱呼:

如“司令員”、“參謀長”、“參謀長助理”、“參謀”,則無法判斷其身份;如果加上其附屬單位級別,則很好判斷,如“海軍司令員”、“*戰區副參謀長”、“*師參助”、“*團機關參謀”等。

②政工職務稱呼:

如“政委”、“政治部主任”、“幹事”等。加上附屬單位級別後,如“*軍政委”、“某戰區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師政工部幹事”等。


二、什麼是軍銜?

軍銜是國家授予軍人的榮譽,也就是肩膀上星星,因為軍銜代表著軍人的榮譽,所以軍人在瀆職犯罪後會被剝奪軍銜。

軍官軍銜分為三等十級。

三、職務與軍銜有什麼不同?

職務呢說白了就是軍隊給予你的權利,給予你的職責;而軍銜呢則是國家授予你的榮譽。通常說國家授予你的榮譽越高,給予你的權利就越大!

當然二者之間是有一定必然聯繫的,比如國家給予你團長職務,必定會授予你上校軍銜。而不會出現國家授予你團長職務,授予你中尉軍銜的事情!

(授予軍銜命令書↑↑↑)



四、哪個更重要?

軍銜與職務究竟誰重要,這要看放在什麼時期了。

1.第一次授銜時期。

第一次授銜時,各級軍官普遍對代表軍官榮譽的軍銜比較看中,比如《亮劍》中,丁偉縱隊司令、孔捷軍長、李雲龍代理軍長,均被授予少將軍銜。但三人均嫌棄少將軍銜低,甚至李雲龍還說,手下有個師長都授予了少將軍銜!可見那是軍人對軍銜(榮譽)看的比職務還重!

再比如,大校營長嶽振華,毛主席親授的軍銜,這樣的一個營長是比團長、師長都牛的存在!所以這一時期,軍銜是比較看中的。


2.現在。

由於現在是和平時期,軍官普遍對職務看的比較重,比如只要是正團職幹部,肯定會被授予上校軍銜,而中校營長向少校副團長敬禮的事也時有出現,所以這一時間,職務比軍銜重要多了。

(副營職上尉女軍官↑↑↑)

3.將來。

將來國家畢竟會健全國家榮譽體制,也勢必會推行軍銜制,軍銜所代表的榮譽和地位勢必會極大的與軍官的工資、待遇、職級掛鉤,所以,將來的軍官勢必會看中軍銜,從而更加珍視軍銜所代表的軍人榮譽!



(軍人榮譽↑↑↑)

我是哨兵小虎,一名老兵,以上是我的淺薄之見,還望各位老兵多多指正!多謝!


哨兵小虎


其實職務和軍銜本身就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但是同等軍銜下,肯定是職務更重要一些。這裡面我說幾種情況。

一、每個軍銜都對應幾個職務,每個職務也對應幾個軍銜


這個說法有點繞,舉例說明的話,比如大校這個軍銜,那麼可能是幾個職務呢?可能是副師、正師、副軍,但絕不可能是正軍,也不可能是正團。

那麼同樣是副師,那麼對應的有幾個軍銜呢?可能是大校,也可能是上校,但是絕對不可能是中校,也不可能是少將。

另外,關於軍銜、職務的晉升問題,這個也是有聯繫的,一般情況下軍銜是四年一調整的,但是如果你的職務仍然沒有調整,到了該職務對應的最高軍銜級別,比如我是上尉正連,本來四年後我應該是少校的,但是少校最低必須是副營的職務,所以你就沒有辦法調整軍銜了,什麼時候你的職務上來了,軍銜也自然就跟上來了。

二、軍銜高,職務一般大於或等於軍銜低的

比如少校的職務,那麼再不濟也和上尉這個職務是平齊的,一般情況下我是級別比你高的。再比如大校,怎麼著也是副師,而上校對應的最高職務也就是副師,所以一比較軍銜,大致上就能看出職務的區別。

我們一般都是遠遠地先看軍銜,然後再離近了看職務,如果軍銜高、職務低,那麼說明調的比較慢,如果軍銜低、職務高,那麼就很厲害了,特別是職務帶著軍銜提升的那種類型,那基本上是乘著特快專列的。

當然也不完全是如此,比較奇葩的就是中校這個職務,因為中校對應的是正營、副團、正團三個職務,而少校對應的是副營、正營、副團三個職務,就會出現一類情況,就是少校副團和中校正營這種情況。

這裡就可以說明一個誰重要的問題了,比如你是中校正營營長,我是團裡面的少校副團長,那麼一樣中校營長要向少校副團長敬禮、報告。

三、同等軍銜,級別卻可能差出不少

這個咱們舉個大校軍銜的例子,上面也說過了對應的是三種職務,那麼如果我是大校副軍,那麼另外一個是大校副師,這個差距就是很大的了,特別是越往上職務差距一級就很關鍵。

其他軍銜也是如此,如果拓展的話,即便是同等軍銜、同等職務,但是崗位不同,那麼差別一樣是不同的。

比如同樣是正軍,有的可能是院校的副校長,有的是作戰部隊的軍長,省軍區司令員,有的是學校的教授、研究員,當然往大了說革命分工有不同,術業有專攻,不過在部隊裡面的地位和發揮的關鍵作用也是有區別的,這個部隊的人一般都是比較清楚的。


起步一二一


職務和軍銜當然不一樣了啊。連長、營長、團長、師長、軍長這些是職務;上尉、少校、上校、大校、少將這些是軍銜。

在部隊,職務和軍銜是一樣重要的,如果一定要分個高低,職務的重要性略高於軍銜。因為我軍在管理軍官時,是按照職務進行管理的,而非軍銜。如軍人在晉升、轉業、調崗等等的時候,會根據其職級來進行相應的管理。

職務和軍銜有一定的對應關係。如連長對應上尉、營長對應少校、團長對應上校,師長對應大校,軍長對應少將。

但是我軍的軍銜有個特色:一職兩銜、一銜兩職。就是說同一個職級、職務的軍官,一般會有兩個對應的軍銜;而同一個軍銜,對應兩個職級職務。

比如說正連級和副營級軍官不一定就非得是上尉,正連級軍官可能是中尉,副營級軍官有可能是少校。同樣,少校對應的軍官,不一定就是營長或者營教導員,可能是副營長或者副營教導員。以團長為例,正團級的團長,不一定就是上校,可能是中校(資歷較淺時)。上校對應的不一定就是正團級,也可能是副師級軍官。

如前所述,儘管職務和軍銜的重要性差不多,但職務還是比軍銜稍微高一些的。在我軍的軍官管理體系當中,核心是職務職級,而軍銜只是一個重要參考罷了。


袁衛宇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我國人民解放軍正在使用的軍銜制度分為“三等十級”,“三等”從低到高依次是尉官、校官和將官,“十級”包含在了三等之中。

其中尉官包括少尉、中尉、上尉,校官包括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將官包括少將、中將、上將。

軍銜和職務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提升軍銜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資歷、家庭背景、年齡等等都在考慮之內。

很多人可能因為種種因素暫時難以提升軍銜,但是他們在軍隊中的職務卻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檔次。

所以,在軍隊中也會出現兩個人可能職務相同,但是軍銜卻不同的情況。

而且,軍銜作為在軍隊中對於一個人的量化標準,每個軍銜也會對應很多職務。

所以,軍隊中的第一種軍銜和職務之間的關係是職務和軍銜之間是相互融合的,軍銜既對應不同的職務,職務也會對應不同的軍銜。

下面我們來具體的講一講這種情況。

我們就拿大校這一軍銜來舉個例子吧,大校在軍隊中對應的職務可能是正、副師長或者是副軍長。

但是,大校對應的職務絕不可能是正軍長或者正團長,因為正團長和正軍長分屬的軍銜為上校和少將。

我們再拿副師長這一職務來舉個例子,副師長的軍銜既可能是大校,也可能是上校。但是,要說一位中校或者一位少將的職務是副師長,這不可能。

一個人在軍隊中的軍銜晉升問題,也和職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我國解放軍現行的軍銜晉升制度一般是四年調整一次,在調整之前,要依著你的職務為標準。

我們還拿大校舉個例子。如果在之前你的軍銜為大校,按照軍銜晉升制度,四年之後你獲得了晉升為少將的資格,但是,出於你的職務停留在師長的位置上,並沒有升到副軍長一職務。

所以,即便是你在大校上坐足了四年,你暫時也沒有辦法晉升為少將,只有等到職務達到了標準,才能夠晉升軍銜。

其他的軍銜也是同樣的道理。

軍隊中軍銜對應職務的第二種關係:軍銜越高職務越高,軍銜高的軍官對應的職務不可能低於軍銜低的軍官。

這種情況不難理解,如果這個人是大校軍銜,就算在軍隊中混的再困難,這個人的職務也不能可能同上校以及更低軍銜的軍官相同。

這就相當於經理和員工之間的關係,經理每天要做的,可能同員工們相同嗎?

總的來說,軍銜同職務之間的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但是,職務所分的等級要比軍銜所分的等級更多,這也說明在我國現行的制度中,職務要比軍銜還要重要。

不同的職務將軍官的等級顯示的更清楚,特別是在現實戰場中,職務的作用要遠遠超過軍銜。

一旦在戰場中軍隊的編制被打亂了,按照職務等級區分剩下的軍官們,誰更有統治軍隊的權限就會一目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