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故事案例

淘淘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今年已经四岁了,近段时间淘淘的父母非常苦恼,因为他们发现淘淘这个孩子有点“好色”。

就在前两天,妈妈带着淘淘去参加一场婚礼,在宾客席上淘淘缠着一位漂亮姐姐不放,还让漂亮姐姐喂他吃东西,妈妈训斥淘淘这样没礼貌,淘淘也不管不顾,非常漂亮姐姐抱着才行。

陶陶的妈妈非常尴尬,好在淘淘的年纪比较小,那位漂亮姐姐并没有表现出厌恶。妈妈一直都知道淘淘比较“好色”,只不过妈妈没有想到淘淘现在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根本不考虑认识不认识,就直接抱住漂亮姐姐不放,妈妈非常的担忧,淘淘年纪这么小就真的好色,长大了还得了?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案例分析

淘淘喜欢跟漂亮姐姐在一起,而且还非要让漂亮姐姐抱着自己,陶陶虽然年纪小但毕竟也是一个男孩子,这种行为在大人的眼中确实会被误以为淘淘有点太“好色”了。那么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究竟正不正常呢?

其实淘淘这种行为很正常,家长眼中的好色并不是真正意义中的好色,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并没有太多的行为色彩,做出让人误解的“好色”行为只是源于一种本能冲动以及好奇心罢了。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在四五岁这个年龄段,会对异性产生兴趣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源于人类的本能。一般来说0~4岁是培养孩子性别认同和性角色认同的关键阶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往往是通过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来探索和认知性别以及性角色。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虽然孩子出现这种行为非常的正常,但是孩子的这种行为也需要家长合理引导,比如淘淘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有点打扰别人了,幸亏他遇上的漂亮姐姐有点耐心,不怎么讨厌小孩子,倘若以后他遇上没有耐心的漂亮姐姐,还非要闹着让漂亮姐姐抱,恐怕会引起别人的厌恶。

所以家长必须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千万不可放任孩子不管,因为孩子之所以会对异性产生兴趣,正是源自于人本能的性冲动,有儿童教育专家指出:幼儿期凝聚着成为潜意识的主要成分,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基础以及方向。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当孩子出现好色行为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1.淡化孩子的“好色”行为

也就是说当孩子有这种行为的时候,家长的反应最好不要太过激,如果家长的反应太大,很可能会导致孩子越来越喜欢“好色”行为。

因为小孩子通常好奇心会比较重,比较容易调皮,当他察觉到家长对这种事情的反应很大的时候,他为了看到家长气急败坏的表情,很可能会故意做出这种因为。

举个例子:曾经就有一位宝妈跟我吐槽过她家孩子喜欢骂人的事,这位宝妈无奈地表示,刚开始听到她家孩子骂人的时候,她的反应特别激烈,她一本正经地告诉孩子骂人这种行为不对,可是她越跟孩子强调这种行为不对,孩子反而骂得越起劲。

最后这位宝妈就想了一个办法,当孩子骂人的时候,这位宝妈选择无视,不给孩子一点反应,孩子察觉到妈妈不理自己的时候,慢慢的觉得很无趣,后来慢慢也就不骂了。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2.不要乱给孩子贴标签

乱给孩子贴标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容易影响孩子的潜意识,心理学上的贴标签效应讲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举个例子:孩子出现“好色”行为之后,家长愤怒地指责孩子是“色鬼”“坏蛋”等等侮辱性词汇,这些词汇就会影响孩子的潜意识

精神分析之父,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随着性本能的成熟,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分流到另一个部分,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进入了性心理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童年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人的活动、兴趣和人格。

所以乱给孩子贴标签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性教育。更何况孩子做出这些行为并没有大人眼中那么不堪,孩子只是因为好奇以及内心的本能冲动才做这种事罢了,如果家长指责孩子,乱给孩子贴标签,孩子的内心就会觉得很羞愧,很丢人,甚至会产生恐慌心理,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正常的。一旦孩子在幼儿时期产生这种心理,孩子将来在与异性相处上可能会有很大的障碍!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3.正确引导孩子

举个例子:比如开头讲述过淘淘喜欢跟漂亮姐姐在一起,而且还让漂亮姐姐抱着他才行。家长可以顺势引导淘淘,对淘淘说:“如果真的喜欢漂亮姐姐,那就应该尊重漂亮姐姐,你才第一次认识这位漂亮姐姐,你就叫人家抱着你,你都没有问过漂亮姐姐的意愿,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只有你尊重漂亮姐姐,漂亮姐姐才会尊重你,才会更加喜欢你呀!”

家长可以循循善诱,多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利用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4.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

家长必须要给孩子尽早树立一个敬畏观念,孩子的内心只有充满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做法非常过分,比如说现实生活中有的孩子会偷袭女同学的胸,或者掀别人的裙子等等,这种做法是极度过分的,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害怕,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孩子看到漂亮姐姐就心动?从心理学角度解析孩子“好色”行为

总结: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在发展的某一阶段,儿童的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长大后就具有成熟的性行为,能关注家庭生活并悉心哺育下一代。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停滞在某一发展阶段,发生固着,或个体受挫折后产生了退行行为,就可能会导致心理疾患的发生。

孩子的“好色”行为正是源于本能的性冲动,这种行为没有大人眼中那么不堪,所以家长们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