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是啥让我们对信息失去辨识力?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宅家里十几天了。我发现,身边不少朋友俨然已是司令官,各路消息纷至沓来,每天批阅“奏章”忙得欢;然而,也有一些朋友,在这十多天里,却越来越远离手机。

人与人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也许,都是因为我们错怪了信息。信息的本意,是经过辨识后,能帮助我们做出正确判断的,余者,一概可称之为垃圾。垃圾有什么用?它们会吞噬你的生命。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有些信息有害,有些信息却惹人深思。今天无意中看见,一位博主发起的一个投票:“等这次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吃的东西是哪个?”

随便投了一票进去,看完结果让人震惊。

首先,这个投票如同灵魂三问,直指大家的心底最爱;其次,他所限定的最爱,除火锅外,集中在相对不太健康的食物,而这,也许就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最爱食谱。

此外,火锅依旧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结合某平台的指数来看,川菜和火锅的平均搜索指数相差极大,火锅是川菜热度的两倍以上,最高时甚至相差六七倍。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火锅的魅力如斯?是的,黑掉美食家蔡澜都是分分钟的事。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推荐了几款开胃的拌饭,并说猪油拌饭是蔡澜最推崇的,无非是活跃气氛……没想到,这下捅了马蜂窝。

有些人跳出来说,“蔡澜算不得美食家!”看到这些掷地有声的话,我都给气糊涂了。

他是不是美食家,你说得算吗;火锅会不会消失,他说了算吗?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好吧,我尽量和婉地说:理由呢?他们说,蔡澜不爱火锅。兄弟,你跑题了知道吗?咱说拌饭呢。就这个理由,你就评判人家不是美食家了,你是猴子派来的吗?

说严重点,这属于没脑子的网络暴力,或者说,心灵之疫大于病毒。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连蔡澜也不能幸免。

这事不是小事。既在美食领域,又关乎舆情,我感觉需要掰扯掰扯。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首先,网友为什么激动?因为,感觉蔡澜动了人家的心尖尖,这效果如同拐走了人家的女人,肚子里还有人家的骨血;或是拐走了人家的男人,口袋里还有家里的全部积蓄。

关键是,蔡澜说得对不对?

当时是在《天天向上》节目里,汪涵问蔡澜,如果选择一样菜在地球上消失,您会选择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地说:会选择火锅。火锅是最没有文化的食物了,什么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个味。

我的理解,这是蔡澜的一句真心话。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面对之后网上汹涌澎湃的质疑,蔡澜解释说,大家可能理解得有偏差,他的意思是说,现在不少年轻人,说起川菜,只知道火锅,慢慢丢掉了老祖宗的文化,其实,川菜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流派。

蔡澜后来还表示,吃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这不是理科教育,要看父母亲有没有给你敏感的味觉,还要看这个人有没有对吃的追求。凭我蔡澜这一句,火锅就会消失吗?

我觉得蔡澜先生说得情深意切。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这30年来,火锅迅速占领大江南北,几乎把其他菜系都吊打了一遍,让很多年轻人不知有他。火锅有其优势,不需要经验资深的大厨,切切片剁剁块下锅就吃,成本节约得不是小数目,甚至连烹饪环节都掌握在消费者自己手上,标准化程度极高,这些都凸显了它的竞争力。

从口感来说,火锅为什么受欢迎?夜生活多了,口味就重了,需要辛辣的东西来刺激;火锅节奏快、花费少,迎合了年轻人的消费习惯。

事物总有两面性。火锅吃多了,也会导致味觉退化,更令蔡澜等担忧的,是文化基因的退化。一味的迎合年轻一代,就是对的吗?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把手放心窝上说,蔡澜老先生说得对不对?

试想,传统功夫菜没有了生存空间,以后谁给你做好吃的?天天给你吃火锅你愿意吗?你要有高档宴请永远请人吃火锅吗?确实存在隐忧吧?这次疫情之后,是不是更该反思火锅的卫生性了?

有人说,火锅和娱乐至死,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蔡澜敢于断喝,从这点说,应该给老爷子鼓掌。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退一步说,老爷子这样说,有没有坏心?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我查看了蔡澜几乎所有的著作,发现他确实极少提及火锅,这表明他个人确实不太喜欢火锅。然而,他提到火锅的时候,也并非像一些网友所说的那样,缺少宽容性,他尽量用赞美的语言去述说,他更多的是赞赏川菜。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他曾这样赞美:“先上桌的是四手碟和时令水果。四川人吃饭前先上水果,也是特色。餐前菜是竹叶青,跟着餐前小点有健脾养心益胃粥,先让客人在喝酒之前包着胃壁,的确文明,在中餐中还是罕见的。

“单单为了这份竹升面,也值得去成都走上一趟。”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他甚至有时要耍一点“滑头”:一说不好吃,就会引起骚动,那是地域自尊,绝对不可以批评的。我一向以最聪明的答案回敬,那就是:“不同,不同。”

篇幅有限,发几张老爷子在微博里与年轻人互动的截图,一位真性情、真热心的老爷子跃然纸上,隔屏犹有温度,各自体会吧。这是多美率真的一位老爷子啊,你们舍得下嘴骂吗?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美食家蔡澜到底砸了谁的锅?让一帮水军不依不饶、紧追不舍?


感谢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