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有人認為是清朝割讓了貝加爾湖?自古以來的定義是什麼?

不正經的小安安


說起這個貝加爾湖,我也有點悲憤,湖的南部城市伊爾庫茨克、烏蘭烏德等博物館裡都躺著咱們從漢到清代的文物,大批大批的,成了別人家的東西,給貝加爾湖注入50%水量的色楞格河流域,遠一點的葉尼塞河流域,發掘了多少咱們漢人生活的遺址,出土的“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瓦當那可是2000年前咱大漢帝國的東西,也成了別人家的歷史。

貝加爾湖位置。

貝加爾湖佔著世界20%的淡水總量,這是個什麼概念,中國排名前10的淡水湖全部加起來的總量,僅為貝加爾湖的30分之1,這湖放在現在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中國古代王朝版圖太大後,均出現“有疆無界”的現象,就是有疆域,有勢力範圍,但沒明確的邊界,貝加爾湖又遠離中原王朝,環境惡劣未受重視,但儘管這樣,從古至今,貝加爾湖有超過一半時間是屬於我們的。

圖為漢代瓦當,貝加爾湖東南岸發掘。

漢朝稱為“北海”,匈奴人把蘇武虜此牧羊,丁零人來偷羊,後來匈奴單于、丁零王歸附漢朝,拓跋鮮卑歸附東漢;鮮卑建北魏囊括貝加爾湖;柔然歸突厥,突厥歸大唐,唐太宗設堅昆都督府,唐高宗時置幽陵都督府;契丹北征貝加爾湖“斡朗改”,金沿遼制,設招討司,蒙古就不說了,整個都是的,明朝時歸了韃靼,清朝時歸了漠北蒙古,在清朝逐步收服蒙古各部時,把偌大的貝加爾湖給遺漏了,最後被沙俄白撿。

清朝收服喀爾喀之前的勢力範圍。

說清朝把貝加爾湖割讓出去了,用“割讓”兩個字有點冤枉清朝,無論是《尼布楚條約》,還是《恰克圖條約》,都與貝加爾湖無關,在兩場條約之前,東西伯利亞還是無主狀態,貝加爾湖僅是漠北蒙古喀爾喀部落的活動區域,但清朝尚未收服喀爾喀蒙古,直到康熙30年才收服,與各部首領召開多倫會盟,結果是將喀爾喀蒙古劃入內札薩克旗,也就是內蒙古,於是喀爾喀南遷,放棄了貝加爾湖。

清朝收服喀爾喀之後的勢力範圍。

在喀爾喀蒙古北方,還有個布里亞特蒙古,這兩個部落共同生活在貝加爾湖流域,喀爾喀蒙古歸清朝南遷時,布里亞特蒙古北歸了沙俄,並迅速佔領了貝加爾湖全境,從此貝加爾湖與清朝失之交臂,清朝的疆域與貝加爾湖緊緊挨著,但就是沒任何想法,直到1946年以前,民國政府名義上的中國領土距離貝加爾湖僅有120公里,所以貝加爾湖是被滿清丟棄的,此事負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


圖文繪歷史


5年前我曾去過貝加爾湖啊,並且帶回國內一桶水以紀念。貝加爾湖距離蒙古邊境最近的地方只有100多公里,其形狀呈現月牙狀,南北長636千米、寬81千米,平均寬48千米,面積3.15萬平方公里,比海南島略小,貝加爾湖是最深的湖泊坐落東西伯利亞地區,我國古代稱之為北海。2016年俄羅斯的考古學家們在西伯利亞地區的貝加爾湖旁挖出了一個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古墓,古墓裡葬的是一對夫妻,兩人的遺骸十指緊扣,頭上均帶有獸骨或者獸牙做成的頭環,身上多處佩戴玉器。經過分析,俄專家證實這一對夫妻葬在此處已經約有五千年。墓中玉器為專家們提供了許多的信息,畢竟擁有玉文化的民族真的不多,最終確定墓主人是中國人,“貝加爾湖”也曾是蘇武牧羊的地方,那是在西漢時期,當時的貝加爾湖還叫“北海”,“北海”當時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長城以北的大部分土地並不屬於漢朝管轄,當時的“北海”是在匈奴的控制範圍之內。說到蘇武牧羊,蘇武牧羊是怎麼回事呢?

蘇武是出使西域後來被扣在北海,才被迫牧羊的。什麼叫做出使?跑到國外去才叫出使,在自家地盤還叫什麼出使。而蘇武在北海最大的願望是回到漢土,並對外展現了極高的漢使氣節,才被人銘記。如果拿蘇武牧羊說事,只能說明貝加爾湖自古就不是我們的土地。西漢看完我們再來看東漢,這個時候匈奴跑了,原本活動在東北的鮮卑填補了匈奴的地盤,慢慢做大,這個時候貝加爾湖屬於鮮卑勢力範圍。清朝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基礎,有很多愛國憤青認為應該把清全盛時期的疆域圖作為中國現在的地圖,丟失的領土應該一一收回,但縱使在清全盛期,也可以看到,貝加爾湖不屬於中國,貝加爾湖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清朝《中俄尼布楚條約》將該湖劃歸沙俄,以雍正皇帝為首的清政府竟然在談判中再次同意割讓領土。在最終簽訂的《恰克圖條約》中,清政府將貝加爾湖以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領土割讓給沙俄,美麗的貝加爾湖被徹底放棄。時在1727年,雍正五年,愛新覺羅·胤禛時年49歲。


史家爭鳴


這個只能說是某些歷史學者無知加無恥了!由於歷史學家把處於我們國境內的貝爾湖當成是貝加爾湖,才一直認為是我們曾經擁有貝加爾湖。然後在這種錯誤的認識之下才顯得是我們把貝加爾湖割讓給了俄羅斯,實際上貝加爾湖一直都是無主之地,直到公元15世紀被沙俄流放到西伯利亞的俄羅斯貴族才有在貝加爾湖地區建立營寨,開始遊牧生活。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唯一有統治過貝加爾湖的民族只有蒙古族,這是由生活習性決定的。在當時的西伯利亞平原地區,由於寒冷導致了在冬天根本無法生存,因為沒有食物跟取暖之物,一年只有短暫的幾個月時間能夠生活,這隻有遊牧血統的人群才能生活下去。我們國曆史上只有蒙古人是有遊牧血統並且能有那個實力控制到貝加爾湖地區的。但是這支蒙古人並沒有在貝加爾湖附近停留,他們繼續向北遷移,直到現在的楚科奇海。

所以呢,貝加爾湖地區確實不算我們的。清朝對俄羅斯佔領貝加爾湖也沒有什麼割讓不割讓的問題,只是承認了他們對貝加爾湖地區佔領的合法性,等於是承認別人口袋裡的錢是別人的而已。


車在世界


如今的貝加爾湖,其實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成為了東西方兩大勢力爭奪的焦點,東方,古老強大的中原王朝,大清帝國,西方,新近崛起的古老帝國,沙俄。

其實雖然不少人說中國是在清朝最巔峰的時期,丟掉了貝加爾湖,但是,如果真的仔細瞭解一下佔領的定義,再翻閱一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其實並非長期佔領著貝加爾湖,中國在唐朝的時候在這裡設州,而元朝的時候更是將這裡完全統治,可以說除開這兩個王朝,再沒有一個王朝對這裡實行過有效的統治。

貝加爾湖,傳說中蘇武牧羊的地方,當年的沙俄為了擴張,翻閱了烏拉爾山脈,向東一路擴張,而大清正值巔峰期,也是向西一路擴張,兩大帝國註定會有一場較量。

清朝其實並未將貝加爾湖納入麾下,大清只是在貝加爾湖南畔駐軍,卻從未實際的掌控過貝加爾湖。

為什麼大清會放棄貝加爾湖呢?

首先,大清王朝看不上這裡

中原王朝,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而北方極寒之地,除了荒野就是荒野,相較於南方的肥沃土地,大清統治者完全沒有必要跟沙俄政權爭奪這塊“不毛之地”

而沙俄則不同,沙俄起源之地就地處北方極寒之地,他們奪得貝加爾湖,雖然也算不上是獲取了多麼有用的一塊土地,但是對沙俄統治者來說,只要是擴張了領土,都是好的。

其次,大清用這裡的佔有權化解了與沙俄的矛盾

當年的沙俄政權,在佔領貝加爾湖以後,其實並未有太多的停留,他們一路向東,來到了黑龍江流域,並且將自己的大旗插在了黑龍江湖畔,意思就是,這裡歸沙俄所有了,大清的人可以離開了。

當時的大清王朝,西方正跟準噶爾汗國打的難解難分,而沙俄這時候突然插進來一腳,不僅窺覷著黑龍江流域,還在準噶爾汗國背後提供了不小的支持。

怎麼解決沙俄的事端呢?

沙俄不是最喜歡擴張嗎?貝加爾湖南畔,他清政府可以放棄,但是沙俄也不準在窺覷黑龍江流域,更不準再次在背後支持準噶爾汗國。

可以這麼說,大清用他們從未佔領過的領土,化解了與沙俄的矛盾,簽署了《恰克圖條約》,劃定了雙方的邊界,順勢擊敗了準噶爾汗國。

大清做了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有什麼不對的嗎?


魏青衣


清朝沒有割讓貝加爾湖,大清來自於東北,從未擁有過貝加爾湖,何來割讓?明朝更沒能佔領貝加爾湖,那是不是看唐朝、元朝的版圖覆蓋過貝加爾湖呢?唐朝也只是擊敗突厥汗國,勢力範圍曾短時間達到貝加爾湖畔,元朝的嶺北行省是擁有貝加爾湖,但有多少人承認元朝是中國的朝代呢?說蘇武牧羊在貝加爾湖,那他只是被匈奴逼迫在那放羊,蘇武當時也不會認為貝加爾湖是大漢朝的領土。

歷史上的疆域是不斷變遷的。說貝加爾湖屬於中國,心情是可以理解,我曾經也這樣認為。俄羅斯是歐洲國家,我們離貝加爾湖更近,元朝時是嶺北行省,清朝當時應加把勁不應放棄貝加爾湖,貝加爾湖是最大的淡水湖,水資源豐富,中國北方缺少,他的價值現在體現出來了,外蒙古曾經還是中國一部分,或者認為清朝愚昧,賣國,割讓了西伯利亞領土,那換成大明王朝就能打敗俄國,佔領貝加爾湖、西伯利亞?明朝連遼東都保不住,守衛長城九邊,這就是邊界。

自古有多古?先秦時期,三代,還是強漢盛唐,沒有意義,普京會跟你談自古以來嘛?只要國家強大,才能捍衛領土完整,我相信貝加爾湖一定能收回來,還有外東北、外蒙,俄國侵佔西伯利亞、外東北用了幾百年時間,我們也要發展壯大,等待時機,用箭將失去的領土收回來!


黑土邊疆


關於貝加爾湖的領土歸屬問題,我也曾經聽到過,並且也有一些瞭解。要想真正弄清楚這個問題,必然繞不開一份協議,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出現在國際上的一份協議——《尼布楚條約》。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細細來解析一下關於這份條約的故事。

首先,我要聲明一點,貝加爾湖畔曾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不需要懷疑。請大家意識到這點我再開始我的故事!

故事還是要慢慢講,且聽我娓娓道來。提到中俄雙方簽訂尼布楚條約,就不得不談到雅克薩之戰。俄方在清康熙時期侵入雅克薩城,並且在這裡為非作歹,欺壓漢族人民,還把很多的漢族婦女販賣到俄國。

清政府兩次出兵鎮壓,均以俄國人失敗告終。但是俄羅斯人並不死心,依舊向尼布楚,雅克薩地區進軍。

此時的雙方,國內形勢都很緊張。且說當時的清朝西有準格爾部叛亂,南方要收復臺灣,縱使康熙“千古一帝”,也不敢把戰線拉這麼長。俄羅斯國內情況亦是如此,俄國西北也有戰事。並且當時俄羅斯人已經被圍困在雅克薩城之內,溝通之後,中俄雙方決定開始談判。

此時的清朝在武力戰爭方面明顯是佔優勢的。但我中華泱泱大國,還是願意以和平為主,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使用武力。

談判之前,康熙也明確向談判使團的領導人索額圖傳達了康熙談判的底線,康熙授予索額圖全權談判的權利,並且授意,貝加爾湖一帶的由蒙古族部落管理的領土是可以用來談判的。這必然也是因為清朝對這段土地的控制力不強,並且那時的人們意識不到這塊領土的肥沃,資源的豐富。

就這樣索額圖帶著談判使團,浩浩蕩蕩近乎一萬人來到了尼布楚地區。

在這個隊伍當中,有兩個身份特殊的人,是來自法國的張誠和來自葡萄牙的徐日升。他們是康熙欽定隨行的。這兩人來自歐洲,對國際上的事情多有了解,在談判中必然能幫到很多忙。康熙是清朝所有皇帝當中對世界文化最感興趣,且最樂於接受西方優秀文化的皇帝,因此這兩位歐洲人常常為康熙授課,頗得康熙信任。

中俄雙方的談判就在尼布楚地區開始,在距離兩方營帳距離相等的一處地方搭建了談判的帳篷。

談判剛一開始俄國人就控訴清朝政府,說清朝先出兵攻擊他們,這無疑是倒打一耙。緊接著索額圖列舉了俄羅斯人在我國東北地區的種種罪行,並且強調貝加爾湖等地區屬於清朝領土範圍,這些話聽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

到了談判的第二天,形式就出現了轉變。第二天談判剛開始,索爾圖依舊保持前一天的立場。面對這麼強硬的態度,俄方才有所退步。

但不得不說當時清朝人員對談判經驗的缺乏,尤其是國際談判。索額圖竟將康熙交代的底牌透露了出來,告訴俄方人員可以以尼布楚為界。過早的透露了底牌讓俄方人員心裡有了底,不斷逼迫索額圖讓步。索額圖在外交中也表現得一點都不強硬。

此時,受俄國人統治的幾個部落不堪忍受,要聯合清軍起義,反抗俄國人。俄羅斯的代表才慌了陣腳,不得不同意索額圖提出的最終方案,以石勒喀河的格爾必齊河為界。

在此之後,貝加爾湖就落入了俄國人手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索額圖作為清朝的宰相,缺乏談判意識,無原則退讓,最終導致清朝失去土地,悲哀!另一方面則是,我中華泱泱大國本應歡迎四方來客,習西方之先進科學,溶國際之大潮流。但明清時並未打開國門,實現我所說的,這是民族的悲哀!

到這裡,我們的問題也得到了答案,貝加爾湖並非割讓,而是滿清政府缺乏主權意識和國際意識,談判失敗造成我國失去領土。

列寧曾下令歸還從中國獲取的領土,但隨著斯大林上位,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但值得慶幸的是今天的中國再也不是過去那個中國了,面對領土主權問題,我們必然堅決守護每一寸領土。


小小嬴政


許多人的印象中,貝加爾湖“自古以來”即是打著標籤的中國領土——因為在歷史上貝加爾湖一直就是中國領土,始終處在中國的管轄控制之下,是被康熙給弄丟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蘇武牧羊的典故,漢朝時候外交官蘇武奉皇帝的命令去匈奴出差,匈奴是遊牧民族不尊重國際法則,把蘇武拘押了。

其實匈奴統治者看上了蘇武的才華,想讓蘇武為他們服務,順便也可以從他嘴裡掏出對他們有空的情報。可蘇武是個愛國者,對漢朝皇帝也赤膽忠心,對敵人的威逼利誘毫不屈服。於是匈奴統治者就把蘇武流放到荒涼的北海,這個北海現在的蒙古北邊,俄羅斯境內,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貝加爾湖(關於蘇武牧羊的地方當然學界也有很多不同說法)。

蘇武到了北海,一待就是十幾年,頭髮也白了,但痴心不改,他相信祖國沒有忘記他,大漢天子也不會忘記他。在北海待到19年的時候,匈奴國王去世,新國君實行務實外交,主張對大漢和解,把蘇武放了,這時蘇武離開大漢已經19年。

後來匈奴又犯了老毛病,對內地百姓不斷騷擾,漢朝出兵打敗了匈奴,原來屬於匈奴控制的貝加爾湖就成為大漢的領土。

此後,東漢政權和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貝加爾湖先是處於鮮卑的實際管轄之下。後來被西突厥控制。

貝加爾湖地區雖然幾度易手,但很多時間內都處於中原王朝勢力範圍外延,到了宋朝,貝加爾湖在西突厥部落管轄範圍內。元朝時候,在貝加爾湖正式設立"嶺北行省"成為大行政區。元朝滅亡後,貝加爾湖被少數民族部落瓦刺接手。

匈奴、突厥、鮮卑、瓦剌……這些民族很多都在後來的歷史上被中原王朝打敗、同化,融合,因此,我們可以說,貝加爾湖“自古以來”一直就是中國領土(至少是影響力範圍)。

貝加爾湖湖水清澈,風景秀麗,而它更著名的是淡水資源豐富,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到一塊也沒有它的面積大,它的淡水量佔到全球淡水湖水量的五分之一還多,而且水質非常好。

貝加爾湖地區常年光照充足,而且遍佈溫泉,是聞名世界的療養勝地。

然而美麗的貝加爾湖卻在十七到十八世紀脫離了祖國懷抱,被康熙、雍正弄丟了。

在此之前,貝加爾湖附近的地域一直被我國蒙古族部落牢牢控制著。直到 1689年,清王朝對入侵中國領土的哥薩克入侵者戰爭獲勝的情況下,跟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把大片原中國控制的領土拱手送給了沙俄侵略者。

按照尼布楚條約規定,貝加爾以東地區自額爾古納河一線向東沿外興安嶺一直到大海全都歸了俄國人所有。

尼布楚條約讓沙俄嚐到了甜頭,貪得無厭的沙皇又得寸進尺,雍正又跟沙俄簽訂了【恰克圖條約】,雍正一點頭,貝加爾湖周邊10萬公里的土地也拱手送給了沙俄。

下面說一下自古以來的概念,自古以來是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國際上沒有什麼明確的定義。我們過去常說的自古以來,就是至少在幾百年以前。自古以來大多用在對有爭議的領土糾紛,進行主權表達和舉證。

"自古以來"這個說法在對於雙方都提出主權要求,可是實際地位未定,雙方都沒有控制的地區管用。

比如中國的南沙群島大多數是無人島嶼和水域,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有歷代地圖和文書證明中國對其擁有主權,國際上就有可能認可。

對沒有處於中國政府實際控制,該地區也沒有宣佈獨立,並且在國際組織和聯合國也沒有獲得合法資格的地區,也適用"自古以來",比如臺灣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因為三國時期,中國的東吳政權就和臺灣有了聯繫,元朝開始,中國統治者對臺灣實行有效統治。之間雖然有荷蘭和日本入侵,但都被中國政府打敗,依舊是中國固有領土。

再說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二戰後被日本竊取,但中國曆屆政府也從沒有承認過日本對其的主權,而且日本政府不敢明說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也默認釣魚島是爭議領土,這種情況下,"自古以來"就顯得比較重要。

如果是被別國佔領了,被和平統治了幾百年,處於別國政府的有效控制下,中國政府之間又很長時間沒有對該地區提出過主權要求,或者兩國之間後來又簽訂協議認可了,這個"自古以來"從法理上來講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了。

最後我們再來科普一下國際法中關於割讓的有關條款。

“割讓是一國根據條約將部分領土轉移給另一國。割讓分為強制割讓和非強制割讓。

強制割讓是一國通過武力以簽訂條約方式迫使他國進行領土割讓,通常是戰爭或戰爭脅迫的結果。

而非強制割讓是國家自願地通過條約將部分領土轉移給他國,包括買賣、贈與及互換等。強制割讓已隨著戰爭在現代國際法中被廢止而失去其合法性。非強制割讓仍然是合法有效的。"


歷來現實


“清朝割讓了貝加爾湖”只是一些網友的一廂情願,在歷史上真正長時間佔領貝加爾湖的只有唐朝與元朝,而這兩個朝代對貝加爾湖是否實施了有效管理,尚無明證。至於清朝,在其初期或許將勢力範圍拓展到了貝加爾湖附近,但這種勢力範圍距離長期佔領、有較管理,還差得遠。“清朝割讓了貝加爾湖”不值一駁,有意義的是問題的後半句:什麼叫“自古以來”?

(唐朝)

(元朝,元朝領土沒有到北冰洋!)

很明確地說,“自古以來”就是個偽概念,因為歷史是無窮盡的。要是以夏商周來論,中國自古以來佔有的就只有中原地區,難道東三省、江南都不是中國的?要是以唐朝來論,中亞地區也是中原王朝的,難免我們現在能向那五個斯坦國要土地?要是以元朝來論,那大半個亞洲都是中國的,“自古以來”以什麼節點來論?更不要說建國之後中國通過不過邊界條約讓予了鄰國不少領土,這一點看50年代、70年代的中國地圖就能看出來。

(商朝)

(清朝)

“自古以來”以《尼布楚條約》簽訂為界,反面是合適的,因為這一次中國真正通過近代條約體系確定了自己的邊界,而且這一條約是平等條約。在這裡要明說的是,網上有些人認為《尼布楚條約》是不平等條約,清朝的國界本應劃到北冰洋……哪來的勇氣?

(網上盛傳的《尼布楚條約》另外兩個方案)


切割地球


看到這個問題,不得不說現代不瞭解歷史的人還真是太多了,首先,這個問題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證實是謠言了,雖然說這個無恥的謠言還會繼續在網絡上被髮布出來,讓很多人看到之後都會忍不住去相信,然後又在網絡上發佈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的問題。

但好在是闢謠的人也會隨著謠言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關於這個謠言的可信度才會越來越低,網絡上的解答基本上都是闢謠的和散播謠言的,讓你一時之間根本就分不清楚他們到底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不管是怎樣,接下來的這片文章就讓你真正瞭解一下整個歷史的真相,讓你不再處於迷茫思緒很混亂又什麼都不知道的狀態當中。

首先,關於清朝割讓貝加爾湖的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成立,因為貝加爾湖根本就從來沒有被清朝給實際的控制過。

更加不用提割讓一說了,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沒有絲毫的邏輯,拿一個不屬於清朝的地盤硬說成是清朝的,還說最後是因為清朝的無能才將貝加爾湖給賣了,這不是沒事找事,無中生有的強盜行為麼?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感到有點困惑起來,因為在大家都認知裡,貝加爾湖以前不就是屬於中國的麼?

為什麼現在卻又說他並不受到清朝的實際控制呢?其實確切的說起來的話,貝加爾湖也僅僅只有在元朝的時候被中國真正控制過,但是後來隨著元朝被明朝給打敗,最終導致了該地區逐漸成為了無主之地,漸漸地就與中國沒什麼關係了,後來,俄羅斯都進之後見到了這一塊無主之地,便將其佔為己用,使他變成了自己的國家領土。所以,什麼總有人認為是清朝割讓了貝加爾湖?自古以來的定義是什麼?

但好在是闢謠的人也會確切一點的說的話,貝加爾湖在元朝破滅以後就已經不再屬於中國的了,即便是後來俄羅斯佔領了這塊地盤,但那也是人家的事情,與我們中國無關了,至於為什麼直到現在還是依然有那麼多人都認為這是因為清朝將其割讓的原因,但說到底還是那些惡意散播謠言的人在作祟。

那麼,究竟什麼是“無主之地”什麼又是“實際控制之地”呢?

我們先來說到“無主之地”他並不是說沒人佔領就是“無主之地”,這主要還是跟該地區有沒有居民居住和有沒有政府管理有關,基本上只要這個地盤上沒有專門的政府機構進行管理,那就是無主之地了。

那什麼是“實際控制之地”呢?要想成為這個“實際控制之地”的要求還是非常苛刻的,首先你就必須要滿足駐軍、各級行政官吏、發行貨幣以及其他行政活動等條件。然後還要在裡面插入一批在這裡長期居住的居民才可以,由於要達成這些條件非常的難,所直到現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著非常多的無主之地。

所以,根據以上的資料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貝加爾湖早在元朝破滅了以後就成為了一個“無主之地”,已經不再受到中國的實際控制了。而俄羅斯跟中國人起衝突之前,他們就已經佔領了貝加爾湖這個地盤,所以,關於是反否是清朝割讓了貝加爾湖這個問題從時間上來講就不正確,因為俄羅斯在貝加爾湖派了政府機構和駐軍之後,整個貝加爾湖就已經受到了俄羅斯控制了。

這個事情發生在明朝的時候,比清朝建立起來還要更早,那麼就等於說早在明朝的時候開始,”貝加爾湖就已經屬於是俄羅斯的地盤了“,按照這個邏輯,又何來的清朝政府割讓了貝加爾湖這一說呢?


貓眼觀史


貝加爾湖,是世界上第一深湖,也是歐亞大陸上最大的淡水湖,也被稱為“上帝的藍眼眸”,俄羅斯稱為西伯利亞的明眸。它的淡水資源豐富,湖水清澈,湖水總容積為23.6萬億立方米(2015)年,儲水量相當於全世界已經解凍地表淡水面積的五分之一,比北美五大湖的淡水量總和還要多。根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所有的鹹淡水湖的蓄水量總和是7000多億立方米。換句話說,一個貝加爾湖的蓄水量,是我國所有湖泊蓄水量總和的三十三倍之多。

不僅如此,貝加爾湖周邊景色也是非常迷人,如詩如畫。由於巨大的水量和寬闊的湖面,使貝加爾湖有了海洋波瀾壯闊的特性與景色,如巨浪、潮汐、風暴這一些壯麗的風景,也有著浮在淡水上的海豹,這一切使它成為聞名世界的旅遊景點。我國網民想到國內稀缺的淡水資源,就會想到那美麗的貝加爾湖,也會聯想到它曾經也是中國的領土,更會扼腕嘆息近代清朝賣國求榮,把貝加爾湖割讓給俄國。實質上,清朝與貝加爾湖的割讓是沒有任何關係的,現在聽小編一一道解:

在歷史上,貝加爾湖也只是兩次被中國王朝短暫管轄

在中國歷史上,貝加爾湖確實是一個頻繁出現的名字。如公元前100年,西漢時候的“蘇武牧羊”故事,就是西漢時候的蘇武不受匈奴貴族的誘惑,在貝加爾湖邊堅守氣節,放羊渡過艱難日子,直等到回大漢王朝。在我國古書中,貝加爾湖又叫做“北海”。

貝加爾湖第一次化為中原王朝統治範圍內,是在公元630年,也就是唐朝時候。當時,大唐國力強盛,俘虜了頡利可汗,把東突厥滅亡了,漠南也就變為唐朝的勢力範圍之內。在公元646年,又一舉消滅了薛延陀汗國,至此漠北的廣大地區都為唐朝的統治範圍之內。唐朝在漠北設立安倍都護府,專門管理漠北一帶,管轄範圍就包括今天的貝加爾湖。如圖橙色的圈就是安倍都護府管轄的貝加爾湖。

之後,經過差不多四十年,突厥族崛起,攻陷了漠北一帶,唐朝也失去了對這一帶的控制權力,貝加爾湖由此也脫離了唐朝的管轄範圍,可以看到第一次統治時間非常短暫。

第二次時間貝加爾湖被統治時間是在元朝。公元126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繼承汗位,定都就是“大都”,之後就做了一連串的領土擴張,締造了我國曆史上疆土最大的時代。在下面元朝的版圖中,綠色圈就是貝加爾湖。可是在元朝末年,災害頻繁、政治腐敗,不堪忍受暴政的農民只能反抗元朝的統治。1368年,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推翻了元朝的統治,蒙古人只能退回漠北,元朝統治疆域也瓦解,貝加爾湖也落入了遊牧民族的手中。

明朝之後,沒有對蒙古高原做有效管理,貝加爾湖也就先後歸蒙古的瓦剌和韃靼所管轄。1600年萬曆年間,貝加爾湖的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都被沙俄的哥薩克族所佔領。後來明朝和東北的後金互相廝打的時候,對蒙古高原以北的貝加爾湖都是無暇顧及,哥薩克也逐漸吞噬了貝加爾湖的東部和南部一帶。

所以,可以看到貝加爾湖被中原王朝統治的時間短暫,大部分時間都是淪落在遊牧民族管轄範圍內。雖然說管轄貝加爾湖的匈奴、契丹、蒙古等少數民族,也是中華民族一份子。可是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原王朝都一直與遊牧民族對抗,處在一種敵對的狀態,在史書中也不會把遊牧政權的統治範圍列入中華政權的管轄之內。而俄羅斯人在1643年派軍隊來勘察,才知道貝加爾湖的存在。從這些事實可以看到,貝加爾湖納入中國歷史範圍的時間也是太短。

清朝與貝加爾湖的關係

在清軍入關之後,代替明朝統治了中原。可是,面對當時中原的四萬萬百姓,清朝的統治決心是有一些不足。清政府就想起了曾經在草原叱吒風雲的蒙古人。於是,清朝皇室就與成吉思汗的子孫通過婚姻建立關係(孝莊太后就是來自蒙古科爾沁部)。這樣,蒙古人控制的漠北和漠南地區就化為清朝的板塊之內,其中也包括了貝加爾湖。所以就有人說,蒙古帶著漠南漠北地區都歸為清朝的領土,其中也包括貝加爾湖,那麼也應該屬於中國的。

其實,事情也沒這麼簡單化。要知道,我國從夏商周以來都是有地無疆。簡單來說,在清朝以前就沒有具體關於國界線的規定。如居住在草原上的蒙古人一直認為,凡是馬能跑到的地方,就應該屬於他們的國土。中原王朝也更簡單了,主張“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簡單來說,就是太陽能照到的,江河經過的地方,都是我的領土。不過,當時清朝對貝加爾湖的看法,就是臣服於大清蒙古部落喀爾喀部的飲馬池。

目前,很多人都認為是清朝在簽署《尼布楚條約》中,由於狹隘的眼光丟失了貝加爾湖。其實在尼布楚戰爭之前,

貝加爾湖都還是一個喀爾喀蒙古部落的領土,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的,只是遊牧部落佔領的領土。當時,喀爾喀蒙古部落沒有真正歸屬於清朝。《尼布楚條約》簽訂在1991年,喀爾喀蒙古部落真正歸屬於清朝是在1691年,所以貝加爾湖都不能算是清朝的領土。

貝加爾湖最終的割讓,與清朝關係不大

現在看一看沙俄在遠東地區擴張的歷史。沙俄在1632年,在遠東的勒拿河畔建立雅庫次克城,成為在遠東地區擴張領土的根據地。之後,繼續朝著南邊進軍到清朝的黑龍江流域以及喀爾喀蒙古的貝加爾湖一帶,不斷在清朝邊境搶劫。之後,在1650年在黑龍江河畔建立了雅克薩城。在順治時候,沙俄侵略野心勃起,直接在黑龍江畔插起了國旗。於是,為了反抗沙俄的侵略,康熙在國內平定吳三桂的三藩之亂之後,就揮兵北上一舉佔領了沙俄的根據地雅克薩城。這時候,沙皇也請求籤訂合約投降。當1689年,中俄雙方也簽訂《尼布楚條約》,這時候,清政府才知道國與國之間還有國界線。

  • 《尼布楚條約》

《尼布楚條約》的簽訂,這也是一場劃分國界無硝煙利益較量的談判。大清代表索額圖和沙俄代表戈洛文在談判過程中,都是在不斷調整中俄之間邊界。索額圖作為康熙皇帝的欽差,試圖把貝加爾湖以東地位的邊界全部劃定為大清的領土,這幾次提議都遭到沙俄代表戈洛文的否決。為什麼當時沙俄作為一個戰敗國,能有屢次否定索額圖劃分疆土界限的膽量呢?

其實,這原因也是很簡單。索額圖對沙俄是一無所知的,沙俄對清朝面臨的國內外形勢卻是瞭如指掌。當時信息的落後,大清一方索額圖不知道沙俄國內正在對抗奧斯曼帝國,也需要儘快解脫。俄國一方戈洛文卻知道康熙皇帝需要“攘外必先安內”,急於擺脫沙俄的糾纏,對付準噶爾蒙古部落的侵略。由於信息的不等稱和缺乏眼見,索額圖只能依靠有人調和的因素下匆忙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對東北地區兩國邊界做了劃定,在領土談判上也對沙俄做出比較大的讓步,最根本原因是康熙皇帝急於劃定貝加爾湖以東的兩國國界,以抽出時間平定邊疆蒙古部落的叛亂。

在《尼布楚條約》中,規定兩國國界就是額爾古那河以東沿外興安嶺,直至庫頁島。貝加爾湖北部一帶沒有做劃分規定,但事實上也被沙俄所侵佔。至於貝加爾湖南部地區,是噶爾丹部落控制。清朝對噶爾丹只有宗主的名義,沒有宗主之實,自然對噶爾丹控制的貝加爾湖南部地區是控制不了。

  • 《恰克圖條約》

之後在1727年,雍正皇帝時候,中俄兩國又談判簽訂了《恰克圖條約》。當時準噶爾汗國的威脅,清朝也以條約形式將貝加爾湖包括在內的十平方公里土地正式劃給俄國,承認沙俄對貝加爾湖一帶的領土主權。在清朝看來,貝加爾湖那一代是蠻荒地帶。割讓夷蠻之地給沙俄,然後儘快抽時間對付威脅清朝邊疆的準噶爾蒙古部落,是非常值得的。同時,也可以把原屬於喀爾喀蒙古部落的貝加爾湖地區劃給俄國,可以削弱喀爾喀部實力和強化清政府對漠北地區的控制。在一番利益綜合下,貝加爾湖與中國也沒有關係了,俄國在法律上佔據貝加爾湖。

從另一方面考慮,中原王朝對貝加爾湖一帶沒有很深的感情。除了唐朝短暫統治和元朝中央統治之外,貝加爾湖在歷史上都是屬於遊牧民族佔領的邊疆地區,是不毛之地,存在感比較弱,如後來割讓給俄國的庫頁島,也是這一種心理。同時,當時雍正皇帝也是內憂外患。國內有八王爺搗亂,西北準噶爾蒙古部落作亂,雍正也沒有如父皇康熙皇帝一樣與沙俄打仗的才華。於是,在權衡利益之下取其輕,就把這個不受自己控制貝加爾湖割讓給俄國,以消除外患。

可以看到,貝加爾湖的失去和清朝關係不大,漠北地區其實也是清軍入關帶來的嫁妝。

其實,我們需要把歷史範圍這個概念明確下來。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範圍,只有這個歷史範圍才是屬於該國的主權領土,這才是最古以來的國土。如我國曆史範圍就是清朝全盛時候的疆土,這是我國邊疆史學者譚其驤先生的定義,也是被歷史學家普遍接受的。因此,我們才會強調,清朝全盛時候的臺灣、新疆、西藏、南沙群島自古以來都是屬於中國的領土。我們也有底氣地說,這些領土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的主權。貝加爾湖不在清朝全盛時期疆土範圍內,自然也與清朝無關,

本文筆者是歷史文化愛好者,渴望與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探討問題,在寫作道路上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請點“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