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房子还能投资吗?未来趋势如何?

生活是小事


可以这样说,成都的房价还远远没到天花板。决定房价的有两个,一个是产业,一个是人口。成都坐拥一千三百多万人口,并且在人才引进方面,全国排名第一。能在成都落户的,都是打算在这边发展的,既然发展的话,肯定要买房。成都17年实行了人才落户,现在第一批人才落户的人购房资格快到了。假如说一年两年之后,这些人的资质一到,绝对是一批买房大军。

另外,产业上讲,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的分公司开始往西部拓展,而西部第一城毫无疑问是成都,这样给更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很多不符合人才落户条件的人,在这边工作,可以通过两年社保买房。

而且,成都现在房价很便宜,普遍的一套房150万到200万,哪怕好一点的也就250万以上。按照一百五十万算,首付不到五十万就能买,还有很多100万左右就能买的,首付更是只要30万。试问,现在人有几个拿不出几十万出来的。

而且,很多人会拿美国的房价和中国房价比。没可比性。美国才3亿人,中国14亿,有市场,再贵都有人买。再加上中国的GDP不可能降,要发展GDP,房产贡献就很大了。再加上政府发展经济,需要资金,这些资金很多都来自土拍,所以土拍价也会越来越高。

做个大胆的预计,十年内,成都的住宅天花板是五万,二十年内,能达到八万。均价没有参考价值,因为均价平均了很多低端盘,荒地盘。北京现在房价均价五万多,但是你去北京找找,五万一平的盘你看能不能买到。所以作为发展来讲,成都未来十年房子普遍的价格是三万到四万,贵一点的区域能达到五万。当然不算那种总裁盘,只是说普通住宅的价格。二十年内,最高的普通楼盘能涨到八万,普遍的话五万到七万吧。


wholegraan


成都的房产,长持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说16-17年这一轮涨幅非常大,目前已经处于回调期。但是不影响未来。

我大概是16年10月买的成都,当时半投资目的,因为喜欢自驾,真的是超级喜欢四川。即便不涨,回头扔一个车在那,可以去玩。租售比还是相当可以的,基本是房租可以抵月供。

由于当时工作太忙了,直接网上转的定金给销售,是的,不太靠谱的操作。这也直接导致我今年没有逃顶成功。因为没有买二手房,期房没有下房本。其实5月左右政策一出,我当时已经有预感到了该往下走了。

成都无论是商业,工作机会,对于当时来讲,都属于非常不错的,性价比很高。我是一个省会党,坚定的认为省会可以长持。不是谁都能买得起一线,就跟不是所有人都考上985,211一样。而省会对于本省人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不说别的,高考时,省会的录取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因为资源在聚集。而在2000年左右,完全不会这样。


爱买房的喵星人


15年初,在城北传话国际城买的房子,我女朋友家在佳乐国际买的房子,当时她爸妈说的意思是俩人虽然整年上班,但花钱厉害,不如先买套房子,就当存钱了。记得当时3900一平,首付十万吧,十年月供2300。当时我们在河南上班,还没结婚,我把钱给她让她回去把房买了,简单装修了后一直在出租,房租每月1200,还贷压力小一点。听说这两年涨的挺厉害。但目前没有出售的打算。

成都以后发展潜力还是很不错的,房产也适合长期持有,虽然这两年限购比较厉害,价格会有些回落,但长期来看,还是慢涨的,因为对比别的一些省会城市,成都房价上涨空间还是有的。


zjsjwhehuko


在成都,经我过手的房屋没有1000也有800套了,既然问题是房产投资而不是刚需,那么期待的就是房价的上涨,就小柒看来成都的房价就有升值空间且值得投资的。

下面小柒来系统的说明房价是如何判断的:

过去我们判断房价,地段成分占比极高,可以说地段占房价因素的90%。小柒预计未来地段占比可能下降到50%—60%,所以房屋本身的价值会变得很重要。

我接下来说一下成都的地段价值综合评估

--------------------------------------------------------------------------------------

我首先来说一下地段的价值

地段价值有三要素:地铁、学区、政府驻地

1.地铁

由图可见,城南的轨道交通密度明显高于城北,这就是为什么老成都喜欢调侃“成都的地铁是北到韦家碾,南到印度洋”的原因。

那么如果由地铁这个因素来评判,城南明显优于城北。

2.学区

可以看到小学名校大多在:东西南,为北门的朋友伤心。。。。。。

3.政府驻地

投资房产有个逻辑,政府办公迁到哪里,哪里就是市中心。过去这个情况是100%成立的。现在有所变化,但是效应仍然存在。如果城市等级越高,如北上广深,最重要的就是变为金融产业、新兴产业的地段价值影响更大。

成都为例,南门有金融城,高新技术开发区,所以投资我还是首先推荐南门。

------------------------------------------------------------------------------------

第二、投资房产除了看地段,最直接考量因素就是户型,特别是面积。

面积有一个很明显的面积段趋势,通常叫黄金面积段,主要指90-130平米的三房户型。因为这个面积需求基础,群众基础最广大。所以投资的价值就更高。

------------------------------------------------------------------------------------

以上!

购房对很多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较大的开支,购房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坑很多,如果有什么问题或建议欢迎留言。

我是漆小柒,是一个从事过几年投行,现在专注于房产投资的小丫头,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点个赞加个关注再走呗~~~~


漆小柒


现在的房价,全国范围都一样,面临着两难选择:究竟未来是涨还是降。因为关系着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与生活息息相关,一直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我个人观点是涨,但慎重投资。

第一、城市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成都作为中国九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整个西部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对四川省、西部都有极大的虹吸能力。资源以及人口聚焦程度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更加得到强化。

其二、从成都发展来看,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新一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整个西部成都、重庆、西安三城相比,成都从战略地位上讲,更为重要,基础条件也好,必定也会政策上的扶持。其外,成都教育科研、医疗、旅游、新兴产业等都有不错的基础和前景。

第三、从全国中心城市看,成都房价仅略高于西安,重庆、郑州。远低于杭州,南京等地,也明显低于竞争对手武汉。从政策上看,政府肯定不希望房价远低于其他新一线城市竞争对手。除非其他城市大降,否则成都大降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通涨的存在,实业的艰辛,很难再找到比房子更好,更安全的投资方式了。

所以,成都房价未来看涨,但,现在未必是投资的最佳时期。上涨也是一个过程,起起伏伏,涨涨跌跌,经历了2016,2017大涨,何时重新步入主升浪,不得而知。


洗洗睡了


本人19年在成都买了3套公寓,没有新买住房,说说看法,现在的市场行情真的不好,公寓很多时候投资单价都很低,之前房价涨的时候公寓也是开花一片,现在公寓都是烫手山芋,说明现在有能力买房的人真的很少;再说房租,目前只有毕业季房租略涨,现在房租还降价了;这2个和住房没有直接关系,那么看下国家政策,目前多次提出房住不炒的政策,说明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设置上升到稳定问题,目前看到的趋势是房价略涨但是跑不过人民币本身贬值速度,市场潜力如此,那些觉得以后潜力大大的尽管买,现在买房赚钱比靠其他方式赚钱难度大很多,以前很多人投资都说跟着国策走,现在国策和市场行情都这样了,还幻想靠倒房子赚钱,不

只能说在下佩服


小象9038


要分析房子的趋势,我们可以从一下方面去考虑。

1.房地产的泡沫严重吗?

美国纽约的房价2万美元左右,北京的房价大概在1万美元之间。纽约的房价大概是北京的2倍,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中国的房市并没有多大的泡沫,真正的泡沫大家可以参考90年代的日本,当时的房价时纽约的8-9倍。


房地产会被宏观调控吗?

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城市房市相当于一个城市的晴雨表,房价的降低相当城市经济的下落,无论出于哪种目的,上面都不会让房价降低的,宏观调控也只不过是放慢房价的增速!


成都的房子值得投资吗?

成都名列新一线之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自然房子的房价还会跟着长!预测增速跟17年差不了多少!

那些地区更值得投资呢?
个人觉得的这三个地区投资回报会比较大:高新区,天府新区,和简阳,据我朋友说简阳一套二手的精装房由原来的8000涨到到了16000,投资潜力是相当大的!


穿什么好看


可以投资,未来看涨。自从2017年3月14日限购令发布后,成都的房价蹭蹭地往上涨。成都是认贷不认房,已有一套贷款,购买第二套首付60%,若已还清可以按首套房算,首付三成左右,停止第三套房的商业贷款。为啥越限越涨?看来限购政策还是不够严厉,有许多人怕以后买不成二套房了,有首付的都纷纷出手。成都市内二手房都比较贵,均价1万8左右,涨幅1%左右。


成都新房由于郊区楼盘较多,拉低了新房均价,但也不便宜,均价达到9200元左右。

那么,成都的房子还有投资价值吗?答案是有的,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房子还不算贵,特别是限购政策还不严厉,现在出手挺好,等正真限购时,想买也买不了了,估计投资客看中的就是这点。一个省会城市的限购政策也就比宁德(四线)严厉一点,这样能遏制房价上涨吗?建议出手要快,晚了就赚不多了。


小小安居客


房子到底去哪儿啦?

首先,我们不是来分析房价涨与不涨的问题,因为,这要考虑市场行为加政策导向,还要结合经济形势的发展概况来谈,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来。

现在的房子到底在哪些人手里握着,恐怕很多人不是特别了解:

1、散户炒房团。众所周知,炒房是国内近十年来唯一受益稳定且汇报较高的零风险投资,很多中低收入(非贫困)家庭一般至少拥有1~4套房。一套房家庭的覆盖群体有政府安置房和刚需商业住宅两大类,所占人口比例和住房比例大致在(按所在城市常驻人口)在15%左右;纯刚需与投资结合的群体是房产繁荣的重要推手,人口比例与房产比例分别在84%和60%。

2、集团炒房团。集团这里并不是单指单位或集体购房,也包括有资金实力的个人或者委托人。单位购房大多是经济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为本单位职工赋予的具有福利兼投资性质的商业房产。而个人大量收购的闲置二手房或者具有开发远景的新商品住房,大多是比较了解政府规划政策和开发远景的业内人士居多,资金来源大概有本金、贷款、挪用(拆借)以及抵账等几种形式,所占人口比例和房产比例分别在0.5%和5%左右。

3、开发商库存房。这个数字只能相对而言,因为买卖市场与再建房产的不确定性,这个数字只代表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两项比例大概在0.5%和20%左右。

综合上面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受房人口与受房数量的比例对比:

政府安置房与一套房:15:15%;

刚需与投资相结合: 84:60%;

集团大客户 : 0.5: 5%;

开发商库存: 0.5:20%。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84%的人口与60的房产似乎不存在炒房的问题,但是如果按照人均两套房,就可以发现受众人口与受房数量比例就变成42:60%;如果按照人均三套呢,比例就变成28:60%;那如果再按照人均四套呢,比例又变成21:60%。

即便是按照理想的人均四套房的比例(扣除一套自用),这些散户销售与开发商合并起来市场卖方人口比例也达到了21%,假如他们共同在市场上推出待售房源,那么售房比例则达到惊人的59%(60-21+20%)。

因为,房产不同于其他有质保期的商品,所以顾名思义也叫不动产,预留保值是房产的主要特性。即便考虑人才引进和外来落户的市场消化因素,但其进度也不可能达到59%的规模和速度。大多数房子在少数人手里是不争的事实,房价决定权不是人多说了算,也不是市场说了算,而是房多说了算,这其实就是一种垄断。所以,大家看到网上喊着降价的人比嚷着涨价的人多的多的原因。

那么,话要说回来,少数人拥有大量房产,把持市场价格的话语权是不是就可以成就市场行为呢,不,当然不是!一是有政府(不是地方)在宏观调控,因为居者有其屋属于民生,中央政府必须要保障和维护;二是接盘侠的购买力问题,其实,大家心里最清楚,有财力的基本已全部入围房地产市场,游离在外的要么是刚需,要么是改善,要么是子女异地工作变更房源地点,问题是现金流从何而来?除了银行就是房产变现,所以政府出台限购政策也是市场倒逼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接受扰乱金融稳定抬高金融风险和破坏民生安全的代价来绑架政府,而堵住这两个现金出口通道是政府唯一的对抗手段,这也恰恰反应出房产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捉襟见肘,银行的无限放贷实际上也在危及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所以,保持近期房产涨价的乐观心态,就只能指望当前以及今后的经济增速不断提升,现金流充裕,收入增多,手头阔绰,银行风险也大大降低,政府便会取消“政策”的封签,重新挂上“市场”封签。那么,新一轮的涨价潮必将如期而至。(感谢阅读)











阿杰亚克西


- [ ] 成都,历朝历代西部与全国中心城市。

- [ ] 成都发展近年来的停滞不会是永久的。

- [ ] 西南西北与东北欠发达地区,我最看好成都。

- [ ] 【成都区域价值分析22条】

- [ ] 1、西部最大人口大省的唯一核心城市,最有可能进入全国一线城市行列;

- [ ] 2、8200万人口大省省会城市,享有政治经济金融教育医疗商业便利,人口聚集优势明显;

- [ ] 3、空港全国第四,一线外最多领事机构城市,在西部同等城市地位排名第一;

- [ ] 4、人口聚集城市,第三产业发达,最有发展前景,平原地区制造业外溢最有条件;

- [ ] 5、成都平原物产丰富,民风醇和,历朝历代商业中心城市,更是旅游名城;

- [ ] 6、高教资源丰富,但是目前还没有留住高校人才的优势,中西部重点城市高等教育依旧承担四大一线城市人才输送重任;

- [ ] 7、由于西部最大平原城市,城市建设成本较低,最利于招商引资,形成产业聚集优势;

- [ ] 8、地理和自然条件西部最佳,气候条件虽不像昆明贵阳,但是综合来说成都是西部最宜居城市;

- [ ] 9、水资源丰富,较之西北地区有更大优势,聚集各类企业有最大的便利;

10、西部最宜居城市排名第一,舒适安逸美食一流,在未来东部人口涌入极限后,成都最有可能吸引全国企业与人才进入;

11、地理地质原因,区域多地震,对于人口导入是有一定阴影,城市建设必须关注建筑质量;

12、成都无疑是最包容的城市,吸引全国人口无疑是最具条件的,做大城市最应该瞄准第三产业,将制造业部分外迁出核心城市;

13、改开后,大量川人流入东部核心城市与三大城市群做工,川人制造业技术实力超群,成都平原最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必要条件;

14、所谓西南或者川渝城市群概念太大,由于西部幅员辽阔,成都平原城市群才最有可能落地;

15、舒适安逸是城市发展的最不利条件,上进心严重不足的西部地区,最大的阻力在于舒适安逸与美食一流而导致的上进心不足;

16、楼市发展平稳,房价水平过低,导致西部城市投资人群缺乏,成都建设所需要的财政与土地财政实力欠缺;

17、经营城市理念,成都西安与重庆有很大差距,但是,地理地势优势成都最佳,更有条件在未来城市运营中占尽机会;

18、低成本招商引资成为西部城市未来三十年发展的必要条件,制造业用地与用工成本需要严格压制;

19、利用一线城市遏制人口流入的政策,中西部人才争夺过程中,更加看好成都,财政补贴人才购房政策最早出现在简阳;

20、成都需要的是思想及时跟上发展形势,行动上更要放开手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地理交通优势,创造条件成为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群;

21、成都发展当前停滞主要责任在当地政府,不在于民间,成都资源优势不可多得;

22、最有希望重现汉唐宋全国最先进工商中心城市的辉煌。

综上所述:自己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