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取消“住房公积金”,不如加快改革步伐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为降低“疫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助其度过难关,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2月12日 新浪财经)

为阻断疫情,斩断传染源,众多的人们不得不“宅”在家中;餐饮、住宿等众多的中小企业,不得暂时关门“歇业”,收入呈“断崖式”下滑,疯狂的疫情,正将这些竞争力本来就不强的中小企业推向“破产边缘”。


与其取消“住房公积金”,不如加快改革步伐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不仅是群众就业的主阵地,更是国家税收的重要的来源。切实减负中小企业的经济负担,帮助其度过难关 ,政府理应高度重视,尽快推出相关政策,救中小企业于危难之中,利国利民,无可厚非。

住房公积金,占到了职工工资的12%,对企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除降低税费外,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从表面看来无疑是好举措,能有效降低其经营成本,让其轻装上阵,以尽快走出“疫情带来的阴影”。

为顺应“住房商品化”的需求,有效解决城市职工住房问题,上世纪90年代初,住房公积制度便应运而生;是党和国家给人民的一项政策福利。此项制度,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众多城镇职工的住房问题,推进了我国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也让众多从业人员有了“盼头”。

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正实际拉大,高收入者工资高、匹配多,所缴的“公积金”自然就足;而中小企业从业者,因收入低,缴纳与匹配金额均有限,面对一路高歌的房价,中小企业职工要想依靠住房公积金“圆住房梦”,越来越不现实,反倒让住房公积金正变成“穷人帮助富人买房”的工具。

虽说“住房公积金”制度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变味、走调,但这并不是“住房公积金”本身的错,而是改革滞后,结出的恶果;身处改革时代,要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理应加快改革步子,完善相关制度,破解制度障碍,让其更有利于“穷人”,更好地服务于“穷人”,将“穷人帮助富人买房”的怪象早日根除,让其恢复本真。

为人民谋福利,为中华谋复兴,乃党之初心;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与幸福感,上述观点正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体现,新时代的改革不该与党的执政理念相背。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最终也是为了人民。虽说取消中小企业“住房公积金”,能为中小企业切实减轻经济负担,能收到“立竿见影”之功效,但企业一有难,首先就拿群众福利“开刀”,让群众来“买单”,显然有些不妥,也与党之执政理念不符。

为中小企业“减负”,虽说是当务之急,但方法绝非仅此,除国家降税减费外,中小企业也不该置之度外,当深入开动脑筋,改变经营策略,想方设法,不断推陈出新,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增强经济效益,从而早日摆脱困境。

疫情必将过去,为因疫情而处困境之中的中小企业,扫除发展障碍,并无过错,却不宜只将板子打在“从业人员”身上;因此,与其取消“住房公积金制度”,还不如加快改革步伐,国家、企业、职工共同给力。(尚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