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期間在家出現焦慮難受需要醫生干預嗎?

潘大夫2


出現焦慮的話,轉移自已的思想,看看書,聽聽自已喜歡的歌,做做美食,試著自已享受一下生活,試著面對一些不如意的事,想一想還有一些人為我們負重而行,慢慢的放寬自已!




上善若水1550232


首先應該認識到,有焦慮不安是正常的。產生的原因和過度關注有關,試想下,有的國家流感病死率比這個都高,還有的國家可能會把它當流行感冒對待,不採取特殊措施。我們應該為生在中國而感到幸福。不是每個國家有這麼大的綜合實力,做這麼大的付出。

和工作在外面的公務、工作人員及抗戰在一線的醫生相比,我們多憋些天數算得了什麼?相信他們大多數也想“憋在家中啊”,可是責任和使命重於泰山,不然百姓生活怎樣正常運轉?

小編認為輕度的焦慮難受是不用找醫生干預的,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建議多和正能量的朋友聯繫下,聊聊天,通通視頻。也可自己找些以前沒做過的事情做。比如學某種美食,瑜伽 、太極拳、武術,看一部長篇小說、追劇、玩學新遊戲或學習一門新技能等。

比如我自己,這期間新作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開始從網上寫點自己的經驗心得,讓看到的人受益;第二件事是學了“八段錦”,強身健體;第三件事是著手整理上萬種的PPT模板大全,還有各種教程和電子書。這樣每天覺得時間過得還是很快的,也很充實。

人的心情事需要整理的,就像整理書桌、書包、屋子一樣。屋子時間長了不整理會亂,心情時間長了不整理也會亂。我們可以嘗試像整理房間整理心情,丟掉垃圾和沒用的,把有用的分類歸位。過程可能有些累,但完成後會煥然一新。伸個懶腰,出口長氣,舒服多了!閉上眼睛用心體會一下吧!

另外需要勞逸結合,不能一直用眼或用腦。比如一直看手機, 一直看電視,一直玩遊戲,一直看書都是不可取的。長時間做一種類型的事,會影響心情,對健康不利。要動起來,一定要參加活動、運動或體力勞動。

通過以上措施,對於中、輕度焦慮難受一般會減輕或消除。對於較嚴重的,也會有所改善。

如果自己通過各種方法都不能有效調整的,尤其是接近崩潰邊緣難以自控的,建議儘早去看醫生。

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並歡迎討論!












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處於關鍵時期,隨著對疾病嚴防緊守不斷加碼,公眾因緊張和擔心而產生的焦慮、抑鬱情緒不斷增加,有很多關於由於抗疫管控導致只能待在家中出現焦慮情緒的求助,在此建議各位可以在家裡做一些瑜伽和健身操之類的室內運動,保證每日活動量,也可以讀書,增長知識,或者練習廚藝,做做家務,也可以選擇學習一項新技能,還可以多和家人互動、談心,促進家庭關係。如果出現焦慮情緒無法自行緩解或加重的情況,應及時就近到精神心理科診治。[呲牙]



求野木


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分散下自己得情緒,換位思考下,醫生也很忙的,要忙著救治病人,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點情緒,去勞師動眾,多為國家著想。


zj4884


做美食分享美食,也可以自愈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51000324b4245415ee\

Sandy姍姍樂樂媽


自己找點樂子玩,醫生都在鬼門關前晃悠,他們才需要干預。

看電影,段子,書等都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