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凌晨2点的成都,室外寒气袭人。

在成南高速、成绵高速、成金青快速路出口处,交通卡点工作人员仍在逐车逐人排查。

在龙潭防疫医学隔离观察点,医护人员正为留观旅客监测体温,医疗机构救护车司机在岗待命⋯⋯

他们,是成都防疫“守夜人”。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地处成都东大门的成华区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路口设置了严密的临时检测点和入城卡口,组织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坚持24小时轮班值守,严格对入城车辆进行登记,对人员进行排查。

据统计,截止2月10日24:00,成华区14个交通卡口昼夜累计排检车辆69万多辆、人数174万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其中,重点排查湖北籍车126辆、人数325人(武汉籍车32辆,人数70人);重庆籍车辆3164辆,人数7958人,累计发现发热高烧等体温异常人员18例,转诊 6人。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年夜饭吃一半就紧急归队

大年三十晚上7:39,成华区交通执法大队队长张猛正在和家人吃年夜饭时,手机突然响起。

成都市疫情指挥部紧急通知,2019年12月24日24时起,在高速路出口设立公路卡点,对湖北、重庆籍车辆入蓉进行查验。

张猛放下筷子,向家人简单交待几句,转身拿起外套就出了门,边走边给未离开成都的3名队员打电话,到成南、成绵高速路口汇合。

制定卡点设置方案、协调高速路点明确任务、安排设备保障、联络公安、医护人员……晚上22:00,第一批人员到位、设备到位、工作到位,成南、成绵公路卡点同时开始工作。

那天晚上,张猛一站就是一个通宵。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自卡点设立开始,成华区住建交局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分6个班次24小时坚守在防控一线。值守初期,由于防护物资紧缺,很多值守人员以雨衣作防护服、用泳镜代替护目镜就走上工作岗位,坚持所有通过车辆必须问源头、去向,人员必查体温、必问接触史,确保排查不漏一人一车。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最多一天接打百余个电话

晚上9点过,成华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办公室,还没顾得上吃晚饭的大队长马健刚端起泡面准备吃,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又匆匆赶往成南高速路口检查点。

“设置的防疫防控临时检查点多,需要内外沟通联络的事务多,非常时期耽搁不得。” 马健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最多一天接打100多个电话。“生命很脆弱,我们每个人都很渺小,但守护好这座城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马健介绍,成南高速作为外地来蓉的重要通道,每天有大量车辆通过,检查站的同事们24小时不间断对进城的每一辆车进行查验,对人员信息和出行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协助现场医务人员测量司乘人员体温……

“你已经一周多没回家了,今晚又要和我们一起通宵呀。”处理完检查点的工作,已是晚上11点,值班同事关心地问马健,他摇了摇头。“还是不回去了,检查站这边我还是放心不下。况且一回去她们母女俩就要紧张兮兮地问我今天去过哪儿、干了些啥,有没有好好戴口罩,是不是都有按时吃饭,还会着急忙慌地安排我换洗衣物,我还是别回去打扰她们的美梦了。”

抗击疫情一线的第8个深夜,马健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和同事们一起从白天忙碌到夜晚,天亮后,还会迎来更艰巨的挑战……无论工作再多,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和大家奋战在一起。”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守住成金青快速路“门户”

“成金青快速路是成都出城和进城的重要通道,位于龙潭街道办辖区内。”成华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成金青快速路疫情防控工作,该区设置了“成金青快速通道卫生宣传检疫点”。

在这里,由龙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警察、街道办党员志愿者负责对进来的车辆和人员进行24小时的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检测、车辆消毒等工作,守住成金青快速路“门户”,切实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白莲池街道,针对大量散居区域,防控难度大的实际,在辖区内所有院落与散居村组实施“卡证合一、凭卡进入”的24小时排查。

记者在白莲池社区看到,主要出入路段设立固定卡口,每个卡口由2名以上人员负责看守,街道干部带头下沉一线,配合社区干部、物管人员、志愿者等开展24小时值班,对人员、车辆出入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测量体温、验卡出入等相关工作。

截止目前,街道已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办理五色卡18721张、排查人群19795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