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點 他們在交通卡口逐車逐人排查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凌晨2點的成都,室外寒氣襲人。

在成南高速、成綿高速、成金青快速路出口處,交通卡點工作人員仍在逐車逐人排查。

在龍潭防疫醫學隔離觀察點,醫護人員正為留觀旅客監測體溫,醫療機構救護車司機在崗待命⋯⋯

他們,是成都防疫“守夜人”。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地處成都東大門的成華區從大年三十晚上開始,在高速公路、快速通道路口設置了嚴密的臨時檢測點和入城卡口,組織公安民警、醫護人員、黨員幹部、志願者等力量,堅持24小時輪班值守,嚴格對入城車輛進行登記,對人員進行排查。

據統計,截止2月10日24:00,成華區14個交通卡口晝夜累計排檢車輛69萬多輛、人數174萬人,發放宣傳資料10000餘份。其中,重點排查湖北籍車126輛、人數325人(武漢籍車32輛,人數70人);重慶籍車輛3164輛,人數7958人,累計發現發熱高燒等體溫異常人員18例,轉診 6人。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年夜飯吃一半就緊急歸隊

大年三十晚上7:39,成華區交通執法大隊隊長張猛正在和家人吃年夜飯時,手機突然響起。

成都市疫情指揮部緊急通知,2019年12月24日24時起,在高速路出口設立公路卡點,對湖北、重慶籍車輛入蓉進行查驗。

張猛放下筷子,向家人簡單交待幾句,轉身拿起外套就出了門,邊走邊給未離開成都的3名隊員打電話,到成南、成綿高速路口匯合。

制定卡點設置方案、協調高速路點明確任務、安排設備保障、聯絡公安、醫護人員……晚上22:00,第一批人員到位、設備到位、工作到位,成南、成綿公路卡點同時開始工作。

那天晚上,張猛一站就是一個通宵。

封面新聞記者瞭解到,自卡點設立開始,成華區住建交局發動全體黨員幹部分6個班次24小時堅守在防控一線。值守初期,由於防護物資緊缺,很多值守人員以雨衣作防護服、用泳鏡代替護目鏡就走上工作崗位,堅持所有通過車輛必須問源頭、去向,人員必查體溫、必問接觸史,確保排查不漏一人一車。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最多一天接打百餘個電話

晚上9點過,成華公安分局巡警大隊辦公室,還沒顧得上吃晚飯的大隊長馬健剛端起泡麵準備吃,一個電話打過來,他又匆匆趕往成南高速路口檢查點。

“設置的防疫防控臨時檢查點多,需要內外溝通聯絡的事務多,非常時期耽擱不得。” 馬健告訴記者,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他最多一天接打100多個電話。“生命很脆弱,我們每個人都很渺小,但守護好這座城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據馬健介紹,成南高速作為外地來蓉的重要通道,每天有大量車輛通過,檢查站的同事們24小時不間斷對進城的每一輛車進行查驗,對人員信息和出行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協助現場醫務人員測量司乘人員體溫……

“你已經一週多沒回家了,今晚又要和我們一起通宵呀。”處理完檢查點的工作,已是晚上11點,值班同事關心地問馬健,他搖了搖頭。“還是不回去了,檢查站這邊我還是放心不下。況且一回去她們母女倆就要緊張兮兮地問我今天去過哪兒、幹了些啥,有沒有好好戴口罩,是不是都有按時吃飯,還會著急忙慌地安排我換洗衣物,我還是別回去打擾她們的美夢了。”

抗擊疫情一線的第8個深夜,馬健在微信朋友圈中寫道:“和同事們一起從白天忙碌到夜晚,天亮後,還會迎來更艱鉅的挑戰……無論工作再多,都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和大家奮戰在一起。”

成都“守夜人”面孔:凌晨2点 他们在交通卡口逐车逐人排查

守住成金青快速路“門戶”

“成金青快速路是成都出城和進城的重要通道,位於龍潭街道辦轄區內。”成華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成金青快速路疫情防控工作,該區設置了“成金青快速通道衛生宣傳檢疫點”。

在這裡,由龍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警察、街道辦黨員志願者負責對進來的車輛和人員進行24小時的疫情防控宣傳、體溫檢測、車輛消毒等工作,守住成金青快速路“門戶”,切實做到不漏一車,不漏一人。

處於城鄉結合部的白蓮池街道,針對大量散居區域,防控難度大的實際,在轄區內所有院落與散居村組實施“卡證合一、憑卡進入”的24小時排查。

記者在白蓮池社區看到,主要出入路段設立固定卡口,每個卡口由2名以上人員負責看守,街道幹部帶頭下沉一線,配合社區幹部、物管人員、志願者等開展24小時值班,對人員、車輛出入進行疫情防控宣傳、測量體溫、驗卡出入等相關工作。

截止目前,街道已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辦理五色卡18721張、排查人群19795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