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 AirDrop,Android 廠商們終於開始發力了

在不同設備之間傳輸文件,這是現代社會人的必備技能。

時間往回倒個八九年,當人們的數字生活還被電腦佔據時,文件傳輸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額外的物理介質——可能是一隻 U 盤,也可能是一塊移動硬盤。

叫板 AirDrop,Android 厂商们终于开始发力了

即便是智能手機普及之初,電腦和移動設備之間的數據互傳仍舊離不開物理介質的幫忙。經歷過那個年代的科技宅們,想必還對連著數據線往手機裡拷貝音樂、電影、刷機包,為驅動問題導致的連接失敗而焦頭爛額的日子記憶猶新。

物理介質終歸不夠方便,因為你總有忘帶它們的時候。好在移動設備的普及宣告了無線時代的到來,也讓文件傳輸這個尋常操作有了更豐富的想象空間。

說到這裡,有一款「明星級」的無線傳輸方案不得不提,那就是蘋果生態下的 AirDrop。

這項功能最早出現於 2011 年推出的 Mac OS X Lion 系統中,兩年後隨 iOS 7 擴展到移動端。但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由於桌面端和移動端的 AirDrop 協議不互通,設備間文件傳輸的障礙並未被徹底掃除。直到 2014 年 OS X Yosemite 問世,AirDrop 才真正成為蘋果設備間文件互傳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叫板 AirDrop,Android 厂商们终于开始发力了

AirDrop 的原理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藉助藍牙在設備間建立一個基於 Wi-Fi 的 P2P 網絡,從而實現數據傳遞。由於 Wi-Fi 在距離和速度上都優於藍牙,AirDrop 的傳輸效率自然也比單純基於藍牙的方案更好。

經歷多次系統更新後,AirDrop 如今的使用體驗已經趨於成熟穩定,iPhone 11 系列最新加入的 U1 芯片更是為其賦予了「指哪打哪」的技能加成。然而如此便捷的文件傳輸方案,卻因為「蘋果獨佔」的屬性,讓其他平臺的用戶只能「望洋興嘆」。毫不誇張地說,很多人踏進蘋果生態便難以自拔,AirDrop 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就在 AirDrop 誕生的同一年,Android 陣營也推出了一項名為 Android Beam 的文件互傳功能,其原理是利用 NFC 在設備間快速建立藍牙連接並完成數據傳輸。該方案的侷限性不言自明:首先傳輸雙方的設備都必須在硬件上支持 NFC,而觸發傳輸還需要將設備「背靠背」貼在一起來完成配對;此外,由於本質上仍然是通過藍牙傳輸數據,效率自然不高。

叫板 AirDrop,Android 厂商们终于开始发力了

實際上三星還曾隨 Galaxy S3 推出過叫做 S Beam 的文件互傳功能。看名字就知道,這項功能顯然從 Android Beam 身上汲取了靈感,而兩者最大的不同則是 S Beam 用 Wi-Fi Direct 代替了藍牙作為數據傳輸通道,因而速度更快。但不管是 Android Beam 還是 S Beam,最終都因為 NFC 本就不高的普及率而未能成為主流。

不過(一部分)Android 用戶可能很快就不用再羨慕獨享 AirDrop 的蘋果用戶了。就在最新發布的 Galaxy S20 系列上,三星正式推出了與 AirDrop 非常類似的文件互傳功能——Quick Share。該功能幾乎「複製」了 AirDrop 的操作方式和使用體驗,而「青出於藍」之處則在於,不同於 AirDrop 的一對一傳輸,Quick Share 支持同時向至多 5 個用戶發送文件;另外據之前的消息,Quick Share 還能與三星雲服務進行整合,允許用戶上傳 1GB 以內的文件並在其他設備上下載。

叫板 AirDrop,Android 厂商们终于开始发力了

事實上不止三星,越來越多廠商都在佈局自家的文件互傳服務,比如華為的「一碰傳」,以及小米、OPPO 和 vivo 聯合成立的互傳聯盟。但歸根到底,這些服務都沒能徹底擺脫品牌的限制。

好消息是,Google 也在開發類似 AirDrop 的文件傳輸服務,名叫 Nearby Sharing。由於該功能會整合進 Google Play 服務,因此將有望在不同品牌的 Android 手機之間實現文件互傳。只不過由於你懂的原因,未來我們若想用上這項功能,恐怕還是免不了要費一番周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