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火神山,雷神山,鍾南山,三山齊聚克難關;

國內捐,國外捐,李蘭娟,眾捐紛來病魔纏。

心底無私天地寬

每個醫生,都有一段傳奇。

李蘭娟,1947年生於浙江紹興,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學專家。

打開她的簡介,自2008年至今她至少有19個頭銜,而每一個光環都是她腳踏實地一步步得來。

在80年代,國內重型肝炎致死率為88.1%,佔據世界第一。

1986年,用三千元的科研經費,她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爆發性肝衰竭病人治療的課題研究。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她首先提出了“人工肝”替代原有患病肝的想法,卻遭到了眾多專家的質疑和打擊。

一個大膽的想法,一條曲折的道路。

因為研究途中難題太多,團隊中先後有人因看不到希望而離開,但這些絲毫沒有影響李蘭娟的決心,她想治癒更多的人。

她說:“碰到困難,我就像鑽牛角尖一樣鑽下去,一定要想辦法研究到底。”

十年磨礪,終究成果。1996年,李蘭娟研究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獨特有效的人工肝系統,成功救治了四十多個病人。

這套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使得急性、亞急性重肝病死率從88.1%降低至21.1%,慢重肝從84.6%降至56.6%。

這個成果在醫學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她卻沒有申請專利,而是將科研成果、治療方法毫無保留、無償傳授給更多的醫生。

心底無私天地寬,十年心血,她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將成果貢獻給了這個她熱愛的世界。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為了進一步研究肝病,1994年,她開始了肝病腸道微生態的課題,這也是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研究。

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李蘭娟在國際學術雜誌《自然》、《科學》向全世界宣佈了研究成果,引起眾多科學家的矚目,獲得了國際上高度認可,她當選為國際微生態聯盟的主席。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與出生於廣州醫生世家的鐘南山不同,李蘭娟於1947年9月13日,出生在紹興的貧苦農民家庭。

李蘭娟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她的父親早年因患眼疾,多年不能勞作。

因此,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全靠母親種田、賣山貨勉強維持。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蘭娟就是那個窮人家的孩子。

她讀書刻苦,放學後還幹家務活幹農活,為父母分擔壓力。小學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她,被保送到紹興一中。

勤勞又好學的她,卻曾經兩次主動輟學,只因家裡實在拿不出錢。

第一次是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懂事”的李蘭娟,在那個食不果腹的年代,無奈輟學

班主任極力挽留,讓她先請假一個月,回家想想辦法再說。

14歲的李蘭娟,回家幫母親幹農活的間隙,每天堅持自學。

好不容易熬過那段至暗時光,李蘭娟終於重返校園,成績依然名列前茅。

中考填志願時,為了儘快幫媽媽分擔生活壓力,她選了中專。

結果那次李蘭娟考得太好了,直接被省重點--杭州一中(現杭州高級中學)錄取了。

當時,李蘭娟的班主任,高興極了,親自找到李蘭娟,懇請她去杭州一中讀書,因為在當時,杭州一中可是名校呀!於是,李蘭娟去了杭州一中,只帶了5塊錢。杭州一中珍惜人才,減免了李蘭娟的學費,還給她發放了助學金。這位學習努力的優等生,在杭州一中如魚得水,可惜,高中畢業時,卻趕上了上山下鄉,無奈之下,只得回家,後來,又想辦法去了省中醫院,學習針灸。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回到農村後,李蘭娟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掙工資的民辦教師,一種是隻掙一點工分的赤腳醫生,她毅然選擇了後者。還好,1970年,李蘭娟再次迎接來了好運,被保送到浙江醫科大學,也就是現在的浙江大學醫學院,在那兒,李蘭娟繼續保持著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以後,成為了一名醫生。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值得一提的是,李蘭娟與丈夫都是院士,一家雙院士。1975年5月,李蘭娟和鄭樹森正式結為夫妻。他們在家中舉辦了簡單的儀式,就在此時,突然接到電話,說鄭樹森父親的身體狀況不好,夫妻倆連夜往回趕。由於當時沒有直達老家龍游的火車,他們就在金華火車站中轉過夜。“我們把鋪蓋往地上一鋪,就這樣在火車站度過了新婚第一夜。”回想起來,李蘭娟至今記憶猶新。“當時條件雖然艱苦,內心卻很甜蜜。


17年前,她迎面抗擊非典;

17年後,她馳援新冠肺炎。


以前,只有一個李蘭娟。而現在,她的背後站著無數個“李蘭娟”。

從2014年開始,她設立樹蘭醫學獎,為中國培育世界一流的醫學科學家。

這才是她帶給祖國最寶貴的財富。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到現在,李蘭娟團隊裡擁有多名國家一流院士和科學家,以及眾多中青年才俊。

她給博士和碩士講的第一課,就是這十六個字:嚴謹求實,開拓創新,勇攀高峰,造福人類。

她就像是一炬火,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裡,點亮眾生。

這次馳援武漢,不止她一個人,還有她背後完善的高級醫療團隊。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73歲高齡的她,今天仍奮戰在武漢疫情一線,每天只睡3小時。

在這場攻堅戰中,李蘭娟院士臨危請命,不捨晝夜。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江副院長,也對她連連稱讚:

“70多歲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晝夜。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


除了鍾南山,這個建議武漢封城的女人,同樣值得我們銘記

這個春節並不太平,但正是因為她對醫學工作的努力和熱愛,在最危險的地方捨生忘死地戰鬥,才有了我們宅家的平安。

期待櫻花再次盛開的那天,早起的人們依舊吃著熱乾麵,街道會再次人聲鼎沸,我們可以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去見自己想見的人。

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這些不懼艱難、擔憂人間疾苦的英雄們,正在前方保護著我們;

而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能做的就是為他們守護好後方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