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疫舆症”:生产总动员


抗击疫情是一场综合战役。除了专业医护人员的救治,党政公务员群体的一线指挥防控,还有一线和后方参与防疫设施建设、防疫物资生产的战斗者。同样,这些信息有报道,但不会被大范围传播;有发布,但不会被等量级互动。
我们在家里,在电脑前,因为各自专业的差异,对于防疫抗疫控疫会有很多的想当然,这是不客观的。比如昨天曝出的环球时报拍摄运送社区患者事件,除了情绪,我们还应该有更理性和现实的判断。
这是重大传染病。一线的社区、街道等工作人员,因为众所周知的物资短缺导致的防护措施不够,染病的也很多。有些社区、街道因为染病和隔离完全停摆。可以谴责武汉的行政管理弊端,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不能忽视绝大多数的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已经疲于奔命精疲力竭。
理解应该多于抱怨,建议应该多于牢骚。这么大的疫情,千万级人口的城市瘫痪,全国驰援的同时当地的各级别工作人员,需要的不仅仅是批评。不要把监督和救命混同,结果会演变成对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更大的伤害和危害。
回到这期节目的内容,也是和全国各地的生产动员齐心抗疫有关。各位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疫情源发于武汉,但抗疫从一开始就不是武汉自己的事情,而是我们整个国家的事情,也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事情。


1月23日武汉封城时,物资短缺已成现实。浙江采取了全省口罩企业全面复产的措施,大过年的,召回了企业的员工,开足马力为抗击疫情做后勤保障的努力。其中,包括拦下待出口的20万个口罩紧急驰援武汉。
河南,非但是在抗疫其它领域奋勇当先,1月19号新乡市的口罩企业就把放假两天的100名员工召回,每天生产10万个口罩,1200套以上防护服。河北,石家庄卫材企业快速复产,日产80万个口罩用于抗击疫情。
大家过年的时候,全国各地多家企业复工加班加点生产紧急抗疫物资。除了每个人感觉紧缺的口罩,各类专业专用的防疫抗疫物资也在加大力度生产。
但是,不够。
同时,网上围绕口罩传播的信息大多是负面。武汉红会是应该被谴责,但全国各地捐助物资庞杂,可供医用的短缺也是事实;大理扣留重庆抗疫口罩是应该唾骂,但更多的地方在同舟共济,不应该放大成普遍区域对立的模样。前面只是简单的举例,但网络不会去调用相同的信息流进行传播。
它们需要的不是温暖和善良,而是仇恨和恶意。
再看看火神山医院。我们的宣传已经在很努力的进行各种发布,但声量和流量都没法与信息平台操持的议题设置相提并论。1000张床位的医院,10天建成,毋庸置疑这是奇迹,虽然很悲壮。

生产总动员,央企在带头。火神山医院由中建三局负责。1月23日,国基集团中国中元公司从接到指令出图纸:78分钟;9个小时后,中建三局和武汉建工、武汉市政、汉阳市政等开始施工。


把脉“疫舆症”:生产总动员

30个小时完成5万平米平整


1月24日,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内转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游泳池。铲平了一座小土山。30个小时完成。
除了现场的4000多名建设者,中铁工业旗下中铁重工、中铁十一局、中冶集团中国一冶、中建科工华中钢结构公司、国家电网、中国铁塔湖北分公司相继参与到分工建设中。合计7000人鏖战。


把脉“疫舆症”:生产总动员

7000人鏖战8天完成建设


各位,大家有看到这些信息被各网站平台同等对待么?没有!因为它们的调性对这些习惯性忽视,常规性限流。
再看看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一样的,央企国企冲在最前面。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同时,中建三局也在推动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建装饰深圳公司,2个小时完成了样板病房的装修。
7.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间集装箱,1600张床位,10栋建筑,7栋医护宿舍,1栋专家楼,2栋后勤保障楼。11天完成。

把脉“疫舆症”:生产总动员


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是说着玩的!央企国企是保障公有制体系的主力,尤其在如此特殊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期,只有这些企业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冲在抗疫生产建设最前面。
这样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积极的传播相对负面的炒作相形见绌。微信圈里传播很多的一个关于火神山医院的概述,被海内外联手的账号污蔑攻击,谁发谁就会被嘲弄和鄙视。面上看起来各大官方媒体不遗余力的再按照老套路新工具进行宣传,社交圈闭环和社交媒体平台则心照不宣的进行各种遮蔽和围堵。
抗击疫情战役打响至今,全国各地复工复产的节奏在加快,尤其是针对紧缺物资生产企业全面恢复生产支持力度加大。一线缺的不仅仅是口罩,还有各类防护用品、医疗器械,复工复产就是和疫情赛跑,网上喝倒彩的比鼓励的多不正常,有部门失责失职。
生产抗疫,除了前面两大类,还有生活物资。就看看菜农们:广西柳州菜农捐2万斤西芹,江西万安菜农捐8万斤萝卜,四川什邡菜农捐10万斤蔬菜,江西乐平菜农捐20万斤蔬菜,湖南南县菜农捐26吨蔬菜,江苏沐阳菜农捐助30万斤蔬菜……
网上在炒什么?山东寿光350万斤捐赠的蔬菜。全国各地用自己的劳动支援武汉的其实层出不穷,但网络平台选择的议题设置是捐助的负面。它们需要的不是疫情控制、民间互助,而是越乱越好、制造对立。


大疫当前,生产总动员事关全局。信息平台都在干什么,大家要看得清清楚楚。只有坚强有力的抗击疫情统筹领导和分工指挥,才能最大范围的调动抗击疫情的队伍,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广大老百姓的动能。我们很容易感染“疫舆症”,这种态势正如我最早的专题评论一样,是“信息疫情”,也需要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