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获奥斯卡,“玻璃大王”曹德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玻璃大王”曹德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

对所有演员来说,能参与奥斯卡影片大概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多少演员终生都与奥斯卡无缘。如今,一个毫无表演经验的企业老板第一次做“演员”就拿下了奥斯卡,而且让人心服口服。

2020年2月10日,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讲述中国福耀集团在美国开工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作为纪录片的男主角,曹德旺也被称为今年唯一入围奥斯卡的中国人。

《美国工厂》的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Steve Bognar)、朱莉娅·赖克特(Julia Reichert)在获奖后特意用中文示意:“谢谢曹德旺。”

实际上,一部奥斯卡纪录片大奖对曹德旺来说也谈不上多大的荣誉,早在2009年,曹德旺就拿到了“企业界的奥斯卡奖”——安永全球大奖,曹德旺是该奖项设立后首位获奖的华人企业家。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玻璃大王”曹德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

“坚持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以物欲为目的的挑战极限,挑战尖端,保证企业长期持续有效的改进创新……”

这是曹德旺在当年获得安永全球大奖时候的宣言,其实在《美国工厂》中,也体现了曹德旺的企业家精神:他是一个表里如一、完全本色出演的“演员”。

在被问及《美国工厂》角逐奥斯卡时,曹德旺曾表示,“不会因获奖与否而激动或沮丧,重要的是过程”。

《美国工厂》被赋予了很多内涵,2014年,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买下了通用汽车18万平方米的厂房,提供了大约2000个工作机会,由此引发了中西方文化和制度的冲突,比如效率问题、沟通问题、劳动保障问题等等。

曹德旺也有很多的困惑,他本来主要是出于成本的考量(在美国建厂可以更好服务汽车厂家),但工人、工会和效率、管理的矛盾又需要他去解决,在企业经营之外,他不得不面对更复杂的局面。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玻璃大王”曹德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

在接手通用的工厂后,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和朱莉娅·赖克特找上门来,希望跟踪曹德旺的工作情况,曹德旺表示什么都可以拍,工厂的情况和他本人工作的情况都可以真实记录,曹德旺觉得这可能是州政府派来的保镖。

对此,曹德旺是乐见其成的,他也希望以此促进中美双方的交流和了解,“今天中国人到美国来办企业,我们最关键的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对中国的看法。”

《美国工厂》的拍摄引起了奥巴马夫妇的注意,在纪录片成型后,他们购买了《美国工厂》的版权,成为这部纪录片的投资、制片人。

当《美国工厂》拿下奥斯卡奖后,奥巴马还在第一时间发推祝贺,“《美国工厂》讲述了经济动荡对人类产生的剧烈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动人的故事”。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玻璃大王”曹德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

福耀玻璃的一座工厂背后是宏大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在纪录片中,曹德旺也反思自己几十年里拼命开工厂的意义,这说不清是有功还是有罪,他说现在很难回到原来那个蝉叫蛙鸣的时代了,对此他有很大的失落感。

不过曹德旺认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他还说过,“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

而曹德旺和《美国工厂》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企业要想走向全球化,还是要靠自身的持续创新,挑战极限,挑战尖端,用实力和事实说话。如此才能争取话语权和影响力。

对年轻人来说,由此也可以清楚什么是娱乐泡沫,什么是国家栋梁,我们必须建立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娘炮什么的就算了吧。

《美国工厂》获奥斯卡,“玻璃大王”曹德旺:人活着,就是要干活

人活着,只有老老实实干活,才能安安心心吃饭。

希望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最好多一些曹德旺这样的企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