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上升!民眾面對疫情的“情緒拐點”已出現

一項調查對比兩次問卷發現“恐慌”下降,“樂觀”上升——

普通民眾面對疫情的“情緒拐點”已經出現

“乐观”上升!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出现
“乐观”上升!民众面对疫情的“情绪拐点”已出现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武漢“封城”半個月後,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宗奎從數字中看到了公眾心態的變化。

2月8日,他所在的華中師大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武漢市感到“高度恐慌”的民眾佔比從23%下降到10%,湖北省除武漢外的其他地區,這個數字從21%下降到9%。與之相比,無論是武漢還是湖北其他地區,對控制疫情感到“比較樂觀”和“非常樂觀”的民眾佔比都顯著提升,總和達到了50%。這項調查是1月23日武漢採取“封城”措施之後的兩週內,該實驗室通過兩次共計向5600多名普通民眾發放網絡調查問卷完成的。

“可以說情緒上一個由恐慌到樂觀的拐點已經出現了。”該實驗室主任周宗奎告訴記者。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人們的心理受到很大挑戰——有人因為擔心,每半小時測量一次體溫,也有人不斷刷新手機,害怕錯過任何一條疫情信息。在疫源區武漢,有人聽見救護車的聲音就害怕。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的經驗表明,心理援助比救援需要更長的時間。

“封城以後人們有一些情緒波動,像前期的恐慌,到現在的焦慮、壓抑,這些是比較自然的,但我們現在至少看見一個很積極的信號。”周宗奎說,“當然情緒本身會有變化,但是我們覺得整體上不會像第一週那樣普遍恐慌焦慮。大家不恐慌對社會穩定有很多好處,比如說人們不會搶購,不會有大規模的從眾式流動。”

在周宗奎看來,這個積極信號意味著普通民眾對一些具體疫情防控舉措和信息公開有了精確的感受。“不過也要看到,雖然積極情緒比原來多,但是(表示對疫情控制“非常樂觀”的)也沒有超過50%,所以現在網上大家能看到的一般的情緒還是比較焦慮和緊張的。”

他強調,這項調查的對象為普通民眾,“結論可能無法推廣至新冠肺炎相關患者及其家屬群體”。

這次調查結果顯示,與第一週相比,第二週報告“身邊存在認識的人感染肺炎”的民眾佔比在增加,其中湖北由12%上升至18%,國內其他地區由3%上升至8%。在疫情重點地區內,報告“不清楚身邊是否存在認識的人感染肺炎”的民眾佔比也在增加,其中武漢由約15%增至約21%。疫情重點地區內,感受到生活受到極端影響的民眾佔比在降低,但是在其它地區,感受到生活受到極端影響的民眾佔比提升,由第一週的約10%升至第二週的約28%。

“要緩解這種情緒,就要對造成情緒的焦點問題有針對性地回應,信息及時公開。信息模糊容易造成焦慮。”周宗奎說,“與此同時也要做好疏導的工作。如果現在大家能疏導得好,不讓一些消極的情緒過度籠罩,那麼疫情過後的遺留問題就會少一些。如果現在情緒普遍恐懼、焦慮、壓抑,又造成不必要的對立,或是整個社會信心的動搖,這些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周宗奎所在的實驗室,還聯合騰訊教育、騰訊社會研究中心推出了一個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平臺。他發現,醫務人員來求助的比例相對較大,遠遠高於醫務人員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醫生情緒崩潰的情況時有發生,有的男醫護人員會嚎啕大哭,說這個事情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

“醫生大哭,有的甚至是高聲喊叫以後,能稍微平靜一下,又恢復正常的工作。所以崩潰不是說完全的失去工作能力了,實際上是通過宣洩來恢復。”周宗奎說。

這個心理援助平臺開放於1月31日,當天上午就接待了100多位求助者,超過一半來自武漢。“這些熱線有多少人使用可能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但是社會緊急狀態下有這麼一個宣洩的渠道,就是一個標誌性的信號,它起到了社會的治療作用,它存在本身就是治療。”

周宗奎團隊第二次發放的問卷調查收集完畢後,感染新冠肺炎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去世。這次調查並沒有對李文亮醫生去世給民眾帶來的情緒波動進行分析,但是周宗奎感受到了這種情緒。“特別是我們接到李醫生周圍的一些醫護工作者求助。他們現在還戰鬥在一線,但是他們體會到了悲傷、壓抑和壓力。對於這些情緒我們應該有正式回應,而不能夠只是大家沉浸在悲傷當中,而且還應該提供一些適當的方式和渠道,緩解公眾的悲傷情緒。”他說,“就像我們戰場上有戰友傷亡,我們一定不會置他們於不顧,這也是能讓活著的人能夠繼續戰鬥下去一個很大的力量來源。”

2月2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通知,要求各地設立應對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在此之前,教育部也要求教育系統針對疫情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國家精神衛生項目辦公室)彙總的數據顯示,全國開通了300餘條免費心理援助熱線,有些地區還開通了新冠肺炎疫情專線。這個統計還不包括很多民間公益組織開通的熱線。

周宗奎說,在前期的應急階段,很多方面都反應迅速,投入了平時訓練有素的隊伍。他建議,下一步能把有專業資質的心理援助納入政府抗擊疫情的資源中,統一整合起來使用。

他舉例說,目前各地抗擊疫情過程中,對隔離這樣的硬性措施重視得多,隔離所帶來的心理上“抗疫”的問題就變得更加突出。人們足夠平穩積極才能夠配合,防控措施才會落實有效。“比如說昨天我們專業的群裡面在討論,武漢建方艙醫院對一些患者集中收治,這是非常得力的措施。但是在這種群居的、臨時的環境中,怎麼樣做好這些患者以及醫護人員的支持服務工作,怎麼樣做到儘量不去傳染緊張和過度的壓抑悲傷,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