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49人,他們迎難而上——鄉鎮“小”醫院的使命與擔當


僅49人,他們迎難而上——鄉鎮“小”醫院的使命與擔當

卡點24小時值守


僅49人,他們迎難而上——鄉鎮“小”醫院的使命與擔當

成都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內預檢分診臺24小時值守,發熱門診室24小時值守,住院病區24小時值守,香島大道、廣漢同善卡點24小時值守,覆蓋轄區29.5平方公里,2.9萬人,而他們,只有49個人,扛著巨大壓力,肩負著龍王轄區百姓的健康使命。

自疫情來襲,青白江區龍王鎮衛生院就一直處於滿負荷的工作狀態,人員配備嚴重不足,物資緊缺,加上春節期間,流動人口、返鄉人員較多,龍王更是外地返鄉人員最多的鄉鎮之一,疫情防控任務十分艱鉅。醫院公衛科僅有11人,就要負責轄區所有返鄉人員的排查和健康管理工作,以及醫院公共場所消殺、衛生防控宣教、培訓、指導、督查鄉村醫生疫情防控......一個公衛人被掰成了三份。

住院部的11位醫護人員,除了負責幾十張床位上的住院病員的診療護理工作外,還要負責醫院急診急救、夜間門診、轄區發熱病員的會診、醫學觀察點以及家庭醫生團隊的職能職責。

承擔轄區內防疫工作之外,龍王鎮衛生院還負責了廣漢同善、香島大道兩個卡點的檢疫工作,其中同善卡點是任務最重、工作量最大的點位,對成綿高速進城車輛進行全覆蓋檢測。運行第一天,檢測車輛、人員就超過了2萬。因為人手不足,還要確保多崗位的運行,醫院只能將正常三班倒的卡點值守,安排成兩班倒,這就意味著醫務人員必須連續12小時值守,要比正常值守人員多出四個小時。

絕不退縮,迎難而上

時間緊,任務重,許多醫務人員放棄了和家人團聚,把家安在了醫院,安在了卡點,有的只能通過手機視頻和家人過著春節、元宵節,有的一天甚至喝不上一口水。

面對如此艱鉅的考驗,醫院領導說,“我們不能讓我們職工持續超負荷工作,更不能讓一個員工累垮、倒下”。為了緩解卡點值守人員的壓力,一個建議出來了,醫院在院內發出倡議,看是否有職工願意犧牲自己工作之餘的休息時間到同善卡點頂替一段時間的值守,讓白班、夜班值守的同志能夠得到一點休整。

沒想到,倡議發出後,不到2個小時,院內職工自願報名人數就達到45人。除醫院明確要求不用參加卡點值守的退休返聘醫生、後勤人員、承擔發熱病例應急處置的醫務人員外,達到了倡議響應全覆蓋。

此時,每個人都站出來了,他們從各個崗位“趕來”,在完成了繁重的日常工作後依舊前來“應援”,像極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思念打不倒他們,疲憊壓不垮他們,困難難不住他們,只為了戰“疫”勝利,他們還願意堅守,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

每個人,都是英雄!

人還是那一群人,可一句句積極、主動的話語,鼓舞著所有人,將龍王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敢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崇高職業情操體現的淋漓盡致。原本49人的隊伍就在那一瞬間成了“近百人”的堅強隊伍,再難也能挺過去!

疫情還未結束,戰鬥還在繼續!

住院部主任馬勇將小孩交給家裡老人照顧,自己在醫院架起一張小床,吃住在醫院,隨時響應防控應急任務。

護士長龔燕患嚴重感冒仍然堅守崗位,忙裡忙外照顧著病區的病人,還要“抽空”到卡點值守。

辦公室工作人員王婷更是全身心地忙碌著疫情防控信息收集、報送以及後勤保障工作,兒子生病了也只能讓老人帶著小孩看病吃藥,自己卻無暇顧及。

還有她、他、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龍王鎮衛生院的每一位不退縮的戰士,都將是這場戰役中的英雄!


僅49人,他們迎難而上——鄉鎮“小”醫院的使命與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