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糖友容易發生皮膚瘙癢?怎麼輕鬆應對?



冬天溫差比較大,加上天氣乾燥,很多糖友都有皮膚瘙癢的問題,尤其是在晚上更加瘙癢難以入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糖友們應該怎麼預防呢?

為什麼糖友容易發生皮膚瘙癢?

由於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使得皮膚黏膜常處於慢性脫水、缺氧和營養不良的狀態,皮脂腺、汗腺的分泌變得異常,從而降低皮膚抵抗力,並刺激皮膚神經末梢,引起皮膚瘙癢。

冬季皮膚乾燥、脂類代謝紊亂、感染或老年人皮膚老化、頻繁的冷熱交替刺激或衣服的摩擦,都有可能加劇糖尿病人皮膚瘙癢的症狀。嚴重者可出現抓痕、紅斑、丘疹、色素沉著、皮膚乾燥脫屑、血痂和皮膚肥厚皸裂等損害,不僅使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直線下降,身心健康也受到明顯影響。

出現皮膚瘙癢,該如何應對?

糖尿病患者出現皮膚瘙癢時,不要抓,要是抓破了皮,反而影響糖尿病的健康,因為糖友一般免疫力下降,糖尿病的身體因為是“糖環境”,容易滋生細菌,也是非常容易感染的,因此糖尿病人注意少受傷,少吃藥。

如果皮膚出現瘙癢,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調節:

1、維持營養均衡

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血糖,基本不吃主食,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某些營養元素的缺乏也會導致皮膚瘙癢。飲食上營養均衡,種類多樣,適當進食些新鮮蔬菜、水果及高纖維食物,如白菜、芹菜、油菜、西紅柿、黃瓜、冬瓜、蘿蔔、胡蘿蔔、菠菜、柚子、草莓等;忌食燥熱食物,比如煎炸、辛辣、精加工食品和酒類,平時多喝水,保持皮膚溼潤,戒菸酒,這樣有助於緩解瘙癢症狀。

2 積極控制血糖

不論處於怎樣的血糖水平,都應該積極控糖,65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如果空腹血糖低於6.1毫摩爾/升,餐後血糖低於7.8毫摩爾/升,其發生皮膚瘙癢症狀的幾率就會大大減少,甚至可以降低出現併發症的幾率。因此,積極配合治療,將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是糖尿病人預防和消除瘙癢症狀的根本措施。

3、科學清潔皮膚

糖尿病人清潔皮膚是有講究的,切不可像正常人一樣隨意,否則就會加劇皮膚瘙癢症狀。比如,糖友在秋冬季洗澡不宜頻繁,根據自身皮膚的乾燥程度不同,一般一週1~3次即可;洗澡、洗臉時不能用過熱的水,不要用刺激性強的肥皂和浴液,水溫宜控制在37℃~40℃左右;為了預防乾燥和瘙癢,洗浴後可適量塗抹性質溫和、保溼殺菌的潤膚霜或藥膏等;日常穿著,要選擇純棉透氣的衣物,並勤洗勤換。

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有很多,如果發現有瘙癢症狀,可以先按照上述方法進行改善治療,當瘙癢久治不愈或影響生活質量時,應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