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时隔一个多星期,昨天,江永亮的店铺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全国不少地方的快递,都宣布复工了。江永亮的水果店里一天卖出了4000多元的订单。“相当于年前的高峰水平了。”

这几天,工厂复产、快递复工,好消息不断传来。

昨晚,李佳琦的直播被网友顶上了热搜。眼下,被物流中断的网购热情正渐渐复苏。中国这架庞大的机器,已经运作起来。

作为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所有的商家必须努力“活着”,努力前进。

爆冷的春节

大年初三,江永亮戴着口罩,去了一趟攀枝花水果批发市场。

江永亮是淘宝店“攀枝花天天水果”的老板。他准备看看水果的市场价,为第二天淘宝店的开张做好准备。

那几天,攀枝花市一共确诊了9例新冠病毒患者。出门前,妻子往他口袋里塞了一小瓶酒精喷雾,嘱咐他逛完市场,一定要记得给手消毒。

到了批发市场上,江永亮被水果的批发价吓一跳。“年前,枇杷的批发价格是20元一斤,这才过了一周时间,批发价大跳水,只需要10元一斤,还有农户的枇杷放久了,甚至标价5元钱一斤。”

随后,江永亮又去了一趟中坝乡,那里有他合作的几个草莓农户。不过,还没进村,他就被拦下来了。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给农户打电话后,江永亮才知道。村子封了村,物流不能进出,农户的草莓没了销路,好几个农户的草莓都烂在了地里。为了卖出去,农户只能降价销售。“已经不管能不能挣钱,先考虑销路。”

有一个合作的农户,种了几十亩草莓,成熟了,却找不到销路。无奈之下,他在社交软件上低价促销自己的草莓,亲自开车给买家送去。“但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部分的草莓,还是烂了,损失至少几万元。”

物流拉闸

在攀枝花,有土地的农民,基本都种着枇杷、草莓、芒果等水果。攀枝花年日照时长达到了2700个小时,冬季白天的温度在20度上下,所以,当全国其他地方的草莓、枇杷还没长出绿叶时,攀枝花的水果就上市了。

去年,江永亮开了一间淘宝店,专门销售攀枝花的枇杷、草莓、芒果等水果。

年底的一个月,店铺订单量到了顶峰。“每天能卖4000多元的水果。”不少公司年终发福利,都会在他这里,一次性下单几百箱草莓。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新店铺有这样的成绩,远远超出了江永亮的预期。店铺春节休假前,他得知了疫情,特地去市场上囤了几千元的枇杷。“我本以为,疫情让人们宅在家里,会更频繁地在淘宝上购物。”

江永亮以为,他的淘宝店会来一次大爆发。但没想到,初四一开店,就“爆冷”了。

开店的前几天,江永亮店里只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城市,发去了零星的几个订单。

枇杷只能存放半个月,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但囤货还没有卖出一半。江永亮也顾不得挣钱了,他开始促销降价。“枇杷从129元6斤,降到了119元,随后又降到了99元。”但是,店里的销量还是没有明显的上升。

江永亮分析了原因,“物流是最大的因素。”疫情最严重的那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快递都没有复工,即使是正常营业的顺丰,也因为疫情,派件比平时慢了很多。“买家的注意力都在疫情上,以为物流送不到,所以干脆不下单了。”

两座大山

疫情之下,位于长春红星美凯龙的东北淘宝直播供应链基地没有了往年的热闹。仍然留在长春的主播们每隔2、3天会来基地取一下样品,平时就在家直播。

东北淘宝直播供应链基地的负责人李健介绍,疫情对主播们的直播热情并没有影响,本来计划初五开工的主播们纷纷在家里架起镜头开播了。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不过,厂家和物流就像两座大山,许多工厂都没有开工,缺货,有少量的货也不一定能发出去。”李健说,按照往年的惯例,现在正是上春装的时节,而现在春装都快下架了,许多工厂还没有开工。

李建直播机构的主播乔伊在大年初三就早早地赶回了长春。如今,这位铁岭姑娘每天要在长春家里播8到10个小时,时间比平时更长,“疫情期间,粉丝们在家里都比较无聊,也需要有人陪她们说说话。”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乔伊是一位以服装品类为主的主播,而如今,她去直播基地拿到的大多是食品、个护、生活用品等产品。虽然每天直播时间更长了,但真正带货的时间却没那么饱和。“至少比平时少了一半。”多出来的时间,她就和粉丝闲聊、讲解一些疫情防护的知识。

如果没有遭遇疫情,胡砾伟原本的新年计划应该是一上来,就要开始整合现有的供应链,开发新品。不过,眼下,供应链成了一个大问题。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凭借近乎恶搞的脑洞周边,如精灵耳机、涂鸦手表、表情包衍生品等,胡砾伟的二次元网店“歪瓜出品”销量长期居同类目前三。

现在,因为工厂无法按时开工,这些都会延后,“工厂都在停工,所有产品要等疫情结束,工人到位才能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这个影响应该导致了今年的计划都往后调整一个月吧。”

物流“解冻”

年底出现疫情时,胡砾伟的公司刚刚发放了年终的13薪,外加过完年回来的一个月工资开支,“我们的现金压力非常巨大。”

胡砾伟大概估计了一下,疫情对店铺的业绩短期影响在300万元左右,原本的开发计划也将延期。

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最早需要等到2月17日,员工才能到公司上班。为了自救,从2月3日起,胡砾伟的公司就开始在家钉钉办公。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淘宝的小程序,也帮胡砾伟的店铺带去一波流量。“转化相对比较好。”

昨天开始,平台频频出手。阿里巴巴出台了扶助商家的二十条举措。淘宝、天猫联合菜鸟设立10亿专项基金,用于补贴供应链和物流。针对快递员,提供揽收补贴、免费保险、免收菜鸟裹裹技术服务费等措施来促进快递网络等恢复。淘宝为保质期短的农产品推出“爱心助农”活动。

菜鸟裹裹还推出了千万补贴保障快递员,携手通达方便用户“非接触”放心寄快递。快递行业正在迅速解冻。2月9号,仲子超的菜鸟驿站正式复工,开始服务小区内2000多业主。“相比年前,快递量小了一半左右。”仲子超是河北当地菜鸟驿站的站长。他说,很多业主在年前就催着他开门,好领取自己的快递。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年后开工,除了做好消杀和防护措施,为了尽可能避免接触,仲子超引导前来取件的业主,使用线上“扫码取件”,“只要扫一下二维码,我的后台会跳出他的包裹信息,直接找给他,减少不必要的对话。”杭州西溪海菜鸟驿站站长钟永毅,也在同天复工了。“正常驿站有6个工作人员,目前到岗的就2个。”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开工第一天,钟永毅的菜鸟驿站收到了800多件快递,有不少是年前积压的。“年初八左右,很多小区的业主就在群里说,驿站能不能早点复工,他们有一些国际件、水果件,已经买了,想赶紧签收。”

复苏与重启

眼下,这股热力,已经传导到了供应链。

“10号之前,许多商家是不能发货的;而到了今天,已经有不少商家承诺48小时或者3天之内可以发货了。”李建明显感到压力正渐渐变小。

政策出台,对于李健来说,最大的影响是加入淘宝直播的门槛更低了,实现了0门槛。“这让许多因为疫情,不得不停留在家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可以搭上电商直播这条大船。”

李健说,他的公司已经成立了线上的运营小组,接下来打算招募、孵化更多的主播。

根据阿里的扶助措施,符合条件的店铺,在发货后,无需等到买家确认收货,就能拿到网商银行垫付的贷款。这让江永亮看到了希望,“我们一天水果出货量大,资金要一周多才能收回来,如果有了网商银行垫付的贷款,就能让资金快速流转起来了。”


疫情下的快递复工:解救烂在地里的“草莓”、果农和网商

低迷了一个多星期,江永亮的店铺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全国不少地方的快递,都宣布复工了。店里一天卖出了4000多元的订单。江永亮发现,很多买家都是看了新闻进店消费的。

店里的销量,慢慢起来了。

昨天,他又去市场进了一批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