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時隔一個多星期,昨天,江永亮的店鋪終於迎來了好消息,全國不少地方的快遞,都宣佈復工了。江永亮的水果店裡一天賣出了4000多元的訂單。“相當於年前的高峰水平了。”

這幾天,工廠復產、快遞復工,好消息不斷傳來。

昨晚,李佳琦的直播被網友頂上了熱搜。眼下,被物流中斷的網購熱情正漸漸復甦。中國這架龐大的機器,已經運作起來。

作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所有的商家必須努力“活著”,努力前進。

爆冷的春節

大年初三,江永亮戴著口罩,去了一趟攀枝花水果批發市場。

江永亮是淘寶店“攀枝花天天水果”的老闆。他準備看看水果的市場價,為第二天淘寶店的開張做好準備。

那幾天,攀枝花市一共確診了9例新冠病毒患者。出門前,妻子往他口袋裡塞了一小瓶酒精噴霧,囑咐他逛完市場,一定要記得給手消毒。

到了批發市場上,江永亮被水果的批發價嚇一跳。“年前,枇杷的批發價格是20元一斤,這才過了一週時間,批發價大跳水,只需要10元一斤,還有農戶的枇杷放久了,甚至標價5元錢一斤。”

隨後,江永亮又去了一趟中壩鄉,那裡有他合作的幾個草莓農戶。不過,還沒進村,他就被攔下來了。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給農戶打電話後,江永亮才知道。村子封了村,物流不能進出,農戶的草莓沒了銷路,好幾個農戶的草莓都爛在了地裡。為了賣出去,農戶只能降價銷售。“已經不管能不能掙錢,先考慮銷路。”

有一個合作的農戶,種了幾十畝草莓,成熟了,卻找不到銷路。無奈之下,他在社交軟件上低價促銷自己的草莓,親自開車給買家送去。“但也只是杯水車薪,大部分的草莓,還是爛了,損失至少幾萬元。”

物流拉閘

在攀枝花,有土地的農民,基本都種著枇杷、草莓、芒果等水果。攀枝花年日照時長達到了2700個小時,冬季白天的溫度在20度上下,所以,當全國其他地方的草莓、枇杷還沒長出綠葉時,攀枝花的水果就上市了。

去年,江永亮開了一間淘寶店,專門銷售攀枝花的枇杷、草莓、芒果等水果。

年底的一個月,店鋪訂單量到了頂峰。“每天能賣4000多元的水果。”不少公司年終發福利,都會在他這裡,一次性下單幾百箱草莓。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新店鋪有這樣的成績,遠遠超出了江永亮的預期。店鋪春節休假前,他得知了疫情,特地去市場上囤了幾千元的枇杷。“我本以為,疫情讓人們宅在家裡,會更頻繁地在淘寶上購物。”

江永亮以為,他的淘寶店會來一次大爆發。但沒想到,初四一開店,就“爆冷”了。

開店的前幾天,江永亮店裡只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幾個城市,發去了零星的幾個訂單。

枇杷只能存放半個月,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但囤貨還沒有賣出一半。江永亮也顧不得掙錢了,他開始促銷降價。“枇杷從129元6斤,降到了119元,隨後又降到了99元。”但是,店裡的銷量還是沒有明顯的上升。

江永亮分析了原因,“物流是最大的因素。”疫情最嚴重的那幾天,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快遞都沒有復工,即使是正常營業的順豐,也因為疫情,派件比平時慢了很多。“買家的注意力都在疫情上,以為物流送不到,所以乾脆不下單了。”

兩座大山

疫情之下,位於長春紅星美凱龍的東北淘寶直播供應鏈基地沒有了往年的熱鬧。仍然留在長春的主播們每隔2、3天會來基地取一下樣品,平時就在家直播。

東北淘寶直播供應鏈基地的負責人李健介紹,疫情對主播們的直播熱情並沒有影響,本來計劃初五開工的主播們紛紛在家裡架起鏡頭開播了。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不過,廠家和物流就像兩座大山,許多工廠都沒有開工,缺貨,有少量的貨也不一定能發出去。”李健說,按照往年的慣例,現在正是上春裝的時節,而現在春裝都快下架了,許多工廠還沒有開工。

李建直播機構的主播喬伊在大年初三就早早地趕回了長春。如今,這位鐵嶺姑娘每天要在長春家裡播8到10個小時,時間比平時更長,“疫情期間,粉絲們在家裡都比較無聊,也需要有人陪她們說說話。”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喬伊是一位以服裝品類為主的主播,而如今,她去直播基地拿到的大多是食品、個護、生活用品等產品。雖然每天直播時間更長了,但真正帶貨的時間卻沒那麼飽和。“至少比平時少了一半。”多出來的時間,她就和粉絲閒聊、講解一些疫情防護的知識。

如果沒有遭遇疫情,胡礫偉原本的新年計劃應該是一上來,就要開始整合現有的供應鏈,開發新品。不過,眼下,供應鏈成了一個大問題。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憑藉近乎惡搞的腦洞周邊,如精靈耳機、塗鴉手錶、表情包衍生品等,胡礫偉的二次元網店“歪瓜出品”銷量長期居同類目前三。

現在,因為工廠無法按時開工,這些都會延後,“工廠都在停工,所有產品要等疫情結束,工人到位才能進行產品開發和生產,這個影響應該導致了今年的計劃都往後調整一個月吧。”

物流“解凍”

年底出現疫情時,胡礫偉的公司剛剛發放了年終的13薪,外加過完年回來的一個月工資開支,“我們的現金壓力非常巨大。”

胡礫偉大概估計了一下,疫情對店鋪的業績短期影響在300萬元左右,原本的開發計劃也將延期。

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最早需要等到2月17日,員工才能到公司上班。為了自救,從2月3日起,胡礫偉的公司就開始在家釘釘辦公。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淘寶的小程序,也幫胡礫偉的店鋪帶去一波流量。“轉化相對比較好。”

昨天開始,平臺頻頻出手。阿里巴巴出臺了扶助商家的二十條舉措。淘寶、天貓聯合菜鳥設立10億專項基金,用於補貼供應鏈和物流。針對快遞員,提供攬收補貼、免費保險、免收菜鳥裹裹技術服務費等措施來促進快遞網絡等恢復。淘寶為保質期短的農產品推出“愛心助農”活動。

菜鳥裹裹還推出了千萬補貼保障快遞員,攜手通達方便用戶“非接觸”放心寄快遞。快遞行業正在迅速解凍。2月9號,仲子超的菜鳥驛站正式復工,開始服務小區內2000多業主。“相比年前,快遞量小了一半左右。”仲子超是河北當地菜鳥驛站的站長。他說,很多業主在年前就催著他開門,好領取自己的快遞。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年後開工,除了做好消殺和防護措施,為了儘可能避免接觸,仲子超引導前來取件的業主,使用線上“掃碼取件”,“只要掃一下二維碼,我的後臺會跳出他的包裹信息,直接找給他,減少不必要的對話。”杭州西溪海菜鳥驛站站長鍾永毅,也在同天復工了。“正常驛站有6個工作人員,目前到崗的就2個。”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開工第一天,鍾永毅的菜鳥驛站收到了800多件快遞,有不少是年前積壓的。“年初八左右,很多小區的業主就在群裡說,驛站能不能早點復工,他們有一些國際件、水果件,已經買了,想趕緊簽收。”

復甦與重啟

眼下,這股熱力,已經傳導到了供應鏈。

“10號之前,許多商家是不能發貨的;而到了今天,已經有不少商家承諾48小時或者3天之內可以發貨了。”李建明顯感到壓力正漸漸變小。

政策出臺,對於李健來說,最大的影響是加入淘寶直播的門檻更低了,實現了0門檻。“這讓許多因為疫情,不得不停留在家裡的服務業從業人員,可以搭上電商直播這條大船。”

李健說,他的公司已經成立了線上的運營小組,接下來打算招募、孵化更多的主播。

根據阿里的扶助措施,符合條件的店鋪,在發貨後,無需等到買家確認收貨,就能拿到網商銀行墊付的貸款。這讓江永亮看到了希望,“我們一天水果出貨量大,資金要一週多才能收回來,如果有了網商銀行墊付的貸款,就能讓資金快速流轉起來了。”


疫情下的快遞復工:解救爛在地裡的“草莓”、果農和網商

低迷了一個多星期,江永亮的店鋪終於迎來了好消息,全國不少地方的快遞,都宣佈復工了。店裡一天賣出了4000多元的訂單。江永亮發現,很多買家都是看了新聞進店消費的。

店裡的銷量,慢慢起來了。

昨天,他又去市場進了一批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