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目前中國的啃老族已經佔據了中國60%的家庭,你認為可能嗎?為什麼?

許三多愛生活


啃老現象是被逼無奈,一個20歲的年輕人,滿腹抱負,滿腔熱血的進入社會,第一課不是學會了知識改變命運。而是先被教育,有錢才是王道。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房子,讓一個大學生拿著幾千塊的工資,如何承擔?30結婚,22畢業,8年時間,讓一個年輕人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房子首付,再用2/30十年還貸款,一輩子,看不到出頭之日。家裡有能力的,父母給房子,車子。同樣的年紀,同一個公司,一個開車上下班,天天泡吧。另一個,省吃儉用,還要一輩子。下一代人也許也是同樣的命運。誰心裡能平衡?想不讓啃老,只有讓社會財富平均,公平分配才可以。有足夠的保障,才可以。


赫57761530


現在的年輕人愛攀比,就算自己存錢也想花父母的錢,現在的媳婦一嫁人就感覺婆家都欠她的,我家是種地的我們也沒啥能力,給兒子買房付了首付還是用兒媳婦名字買的,當時都沒登記,我就把她當自己家的人了。連結婚帶買房我自己的錢沒夠,又借了十八萬,兒媳婦買房時說幫我們還,可結完婚我們也沒讓他們還,他們都是研究生畢業,工資也挺多的自己掙錢存起來留著買校區房,我們欠著那麼多的外債,兒媳婦嫌我們不給孩子錢,以前沒錢我也就是買點水果蔬菜啥的過年也給一千的壓歲錢,我們畢竟不是掙工資的也沒有退休金,我們倆身體都不好,我家那口子今年得了腦梗,還有腰椎間盤彭出,我也有風溼和經椎病。長年的摘菜手都變了型,兒媳婦孩子都五歲了就結婚第一年回來一趟,每年只是兒子自己回來,今年因為這次疫情回來一直在這待著,我是年前年後給孩子四千塊錢,他們回來兒媳婦不吃主食只吃魚肉和新鮮蔬菜,孩子也是必須得每天有新鮮的蔬菜水果,我這一年也沒買過這麼多的新鮮蔬菜,我家是種菜的我們倆這些年省吃儉用,家裡有啥就吃啥。他們小兩口一人一個蘋果手機,都是兩部,孩子上的也是高級別的幼兒園,帶孩子出去體驗旅遊。過年回來連一分錢的東西都沒買,也沒給我們一分錢,我一天掉著樣的給她們做吃的可兒媳婦連個好臉色都沒給過,好像一個要賬的就像我欠她似的,我和她說句話也就是哼一聲,我就是這麼伺候一個外人她都會感激我的,如果她去同事家或朋友家,會這樣麼?不知道為什麼,兒媳婦嫁進門就感覺我們都欠她的哪?難到她們存著錢我們還得借錢養我們的孫女,養兒都不過如此,還要我們養什麼孫子哪?她們結婚是為什麼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F


我是70後,不是啃老族,我覺得不是所有啃老族都是主動啃老的,還有一部分是被動啃老的。既然是被動的?那一定有原因,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這件事。應該是專家們分析具體原因,針對性的想辦法解決。奇葩說第六季就說過這個問題,大家可以看看。我是77年的,考上大學或者中轉需要自費我們是第一屆,中專大專畢節啊包分配我們是第一屆。一小部分人靠著父母的能力有了鐵飯碗的工作,大部分人進工廠,幾年後工廠黃了,還有一大部分人靠自己。我就是靠自己中的一員,現在四十多了,依靠自己的能力打工,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生意成功的。我們自己買房子買車子,養兒育女,永遠想著這份工作能做多久。每個月的房貸,信用卡,生活費,孩子學費,就像大山一樣的沉重。如果我父母有能力,而且願意幫助我們早日過上更好的日子,為什麼不呢?父母也不希望看到我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整日奔波,都不敢生病。


庭際寒梅


假如我年少有為,可惜現在這個快餐時代沒有女人願意等你,如果想在一線城市買房首付都要百萬級別,試問一般人30歲之前能有百萬嗎?估計百分之99都達不到這個標準,因為一線城市本身的生活成本就高,所以現在女孩子問問他們對未來伴侶的要求都提到了有車有房有存款還要高收入,我就想說一句要求一個適婚年齡的男孩子擁有這些可能嗎?除了啃老難道去搶嗎?估計60都算少了。


小小童小寶


說來慚愧,我覺得我也算是“啃老族”吧,我的房子首付,有父母的幫襯,平日裡,週轉不開也會朝父母伸手,尋求他們的幫助,小孩子自己無暇照顧的時候,也會託付給他們照看。

可能我不像有些“啃老族”,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吧。我不知道“啃老族”的具體定義是什麼,但是我覺得自己挺慚愧的。

所以我在儘量的努力工作,多掙點錢,希望自己可以早點讓父母,家人過上好日子。



粉紅色向日葵


又是磚家的研究成果吧?我在想60%這個數據說明什麼。應該說啃老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中國古代社會就是老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老人是一家之主,在沒有過世前,在沒分家的前題下,家裡的財產大部分是在老人名下的。那是不是可以說,中國古代絕大部分人是啃老的呢。現在生活壓力大,房價高的離譜,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工薪階層都是雙職工,沒有老人的幫助都沒辦法要孩子。有幾個普通雙職工可以要孩子後一個人辭職不幹或者請保姆?還有那些去外地打工的。絕大部分是不是老人幫忙帶孩子?這是我們中國比西方強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能競爭過西方國家的主要因素。這樣看,我覺得60%的啃老率是保守了


sashou001


沒有得到具體的統計數據。誰敢去統計數據呢?難道這是光榮的數據嗎?如果數據是摸黑的數據,那就更沒有人關心這數據了。如果啃老族達到60%,那麼這個無疑是一組抹黑的數據。因此,我不太相信60%啃老的數據(估計數據)。退休人員的加上50歲快退休人員估計應該有一兩個億。按兩億算即使佔50%啃老也有近億人。有點可怕的數據!


毫不利己1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什麼樣的人才是啃老族。

我認為靠爸爸媽媽贊助買車買房結婚生子或者靠父母贊助開展創業的人不能一概說成是啃老族。這些人應該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人得到了父母的資助,他們懂得感恩,懂得進取,藉助父母搭建的平臺,勤奮學習,努力拼搏,自主創業或者在工作崗位上積極上進,正在一步一步走上自力更生,創造幸福,回報父母,造福後代,回饋社會的成才之路。

第二類人,得到了父母的資助,,對自己的前途和今後的工作沒有規劃,沒有夢想,躺在父母創建的安樂窩裡,不思進取,貪圖享受,過著自在一天算一天的混沌日子。有的甚至永不滿足,一味索取,讓父母不堪重負,傷心至極。

中國的傳統就是父母儘可能給後代創造好的發展基礎,有沒有得到父母資助,不是判定是不是啃老族的依據,關鍵是得到父母的資助後是怎麼做的。所以我認為第一類人不是啃老族,第二類人才是啃老族。

如果是這樣定義啃老族,你認為我國目前還有那麼多啃老族嗎?


百善孝為先


這個數字我認為還是可信的,至於說到我的周圍,比例更大。

啃老有大啃和小啃之分,但大小都是啃。所謂大啃,就是子女讓父母買房買車,自己的結婚生子和曰常開銷,都由父母前輩的收入全額支撐或部分支撐,勉強支撐。這裡又分為子女雖然努力都仍入不敷出的,還有稍加努力卻依然要仰仗父母的俸祿資財生活的。最不堪的是某些家庭對子女嬌生慣養愛無底線原則的子女,他們四肢發達,頭腦無恙,只是己經養尊處優慣了,好吃懶做,即使成家或不成家不立業,卻永遠想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工作不勤勞的生活,他們就是完全寄生在長輩父母身上的寄生蟲。

最次等啃老的也是不以父母收入資財過活,但細想來若有重大生活支出也希望父母無私援助多多蓋善的。這類人也佔了一定比例。

另一種就是隱形啃老的人,父母會通過無傷大雅的涓涓細流主動扶助子女輩孫子女輩的。這類人本身有穩定較豐的收入,他們沒有啃老的主觀意願也沒有客觀需求,是屬於父母主動送啃的類別。

觀其上,無論主動被動,大啃小啃微啃,明白的隱形的啃,算起來也都跟啃沾著。這樣一算,60%還打不住呀!


Xiuxing369


啃老的註解不是說,年輕人徹底放棄事業在家吃父母的!而且需要父母救濟的前提下生存!在中國國內!城市居民應該是80%的青年在啃老,鄉村地區!大概有60%在啃老!這就是血淋淋的事實,無需狡辯!有多少年輕人說自己上班以後就不要父母經濟補貼了?可以站出來!有多少人自己買的房?你們20歲以後真的獨立了嘛?不求年輕人給父母錢,有多少人不跟父母張嘴要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