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產“戰疫”1:減租之外,如何互助與自救

商業地產“戰疫”1:減租之外,如何互助與自救

1月21日,深圳歡樂海岸音樂噴泉,一群兒童在泉眼開合、水柱升起與跌落之間穿梭嬉戲,在這個遍佈網紅打卡地的都市娛樂目的地,前來曲水灣、心湖、OCT狂歡廣場拍照打卡的不止追求潮流的年輕人,還有年前剛剛從各地趕來和兒女共度春節的老者。

在歡樂海岸椰林沙灘,第六屆深圳歡樂燈會已然張燈結綵,按照慣例,這一深圳市民春節期間必去的盛會將在幾天後迎來人流高峰。此時,距離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能存在人傳人剛剛1天,大部分人尚未意識到疫情嚴峻,更無法預料這場疫情將給實體商業帶來的嚴重影響。

1月25日,上海久光百貨取消原定1月25日-1月27日新春福袋活動;1月27日,北京僑福芳草地調整1月27日-2月2日營業時間,更改為11:00-19:00;2月1日,深圳歡樂海岸發表公告,歡樂海岸購物中心營業時間調整為11:00-19:00,購物中心Ole精品超市購物時間調整為10:00-20:30,華僑城秘境、“深藍秘境”水秀劇場、海洋奇夢館、深圳歡樂燈會暫停開放。

據商務部監測,2019春節假期(2019年2月6日-10日),全國零售及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受疫情影響,零售、餐飲業的春節檔遭遇“寒冬”。

中商網保守估計,春節期間餐飲(重創八成)、零售(損失五成)、休閒娛樂(幾近全損)的損失預測高達5000億元以上,購物中心業營業額整體損失估算達到八成以上。

作為業主方,數以百計的地產商推出不同程度的租金減免等政策,如何共度時艱,成為這一時期商業地產從業者集體思考、探索並付諸實踐的問題。

集體減租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海久光百貨剛剛在一天前取消了新春福袋活動,被稱作國內商場“銷冠”的北京SKP發佈調整營業時間的通知。就在這一天,保利商業發佈公告,其全國旗下22家購物中心年初一至年初六期間,減免品牌商戶6天租金。同日,東原商業快速啟動“共度”行動,首期由年初一至十五連續15天,對東原商業旗下購物中心各品牌商戶租金減半。

1月27日,寶龍商業決定給予旗下各在營購物中心品牌商戶從大年初一至初九租金減半的優惠措施。

1月28日,萬達商管集團宣佈,將對全國各地所有萬達廣場的商戶自1月24日-2月25日時間內的租金及物業費,實行全免政策。此項政策的實施,預計減免租金額度將達到30億-40億元。

隨後的幾天,隨著疫情嚴峻與“全民宅家”的持續,地產商減免租金的消息紛至沓來,僅在1月30日當天,就有新城控股、龍湖集團、愛琴海集團、合景泰富集團、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祥生集團等多家企業宣佈不同程度的減免政策。

龍湖集團宣佈,在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對旗下商場的所有商戶租金費用減半。上述租金減免政策覆蓋龍湖商業佈局的重慶、成都、西安、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常州、南京、合肥10座城市,涉及在營的39座商場(包括天街、星悅薈、家悅薈),支持到超過4500家合作品牌。

新城控股宣佈,旗下分佈全國各地的吾悅廣場對全體商戶自1月25日至2月13日期間的租金,實施減半政策,攜手共渡難關。截至目前,新城控股在全國已開業64座吾悅廣場,其中,自持經營的吾悅廣場,均按上述20天租金減半政策執行。

根據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簡稱“全聯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對旗下會員單位捐贈或措施進行的調查統計,截至2月3日,在回覆的企業中,共有79家商業地產運營商實施了租金減免的優惠政策。

爭議待解

就在商業地產運營商紛紛加入“減租潮”的同時,2月1日,一篇題為《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 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接受投中網專訪時表示,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停業,2萬多員工工資支出就在1.5億元左右,倘若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當記者提及許多商場物業對租戶推出了不同程度減免租金的措施,賈國龍表示,“是你讓我停業了,你還收我房租,你肯定不能收了”。

賈國龍的觀點並非個例,甚至許多租戶認為,疫情是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不承擔民事責任。

全聯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在於“我們重視道德的互助卻輕視了法律的責任”。譬如由政府下達通知關店的,業主方應承擔哪些責任?租金是商場的主要來源,業主減免租金後,政府是否有減稅等相關政策扶持、銀行貸款是否可以延緩?

在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給商業地產集團的問卷中,相關政策建議一欄裡,商業地產運營商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對受衝擊企業從稅收方面給予支持,減免各項稅負;銀行對貸款利息進行一定減免,因疫情影響導致的違約給予寬限期,不能追究違約責任;減少或延遲實體行業,尤其是消費相關行業的政策性支出,比如:延緩五險一金的繳納;鼓勵企業創造就業崗位,給予專項獎勵;建議營業中斷險適當放寬在保險理賠條件方面,或者可以按一定比例賠付……

王永平表示,以租金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地產運營商,只有在明晰自身的收支狀況後才能夠在自救的同時給予租戶進一步的支持,希望相關政策儘早出臺。

截止記者發稿前,上海市已於2月8日出臺《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第九條“減免企業房屋租金”中,鼓勵大型商務樓宇、商場、園區等各類市場運營主體為實體經營的承租戶減免租金。主動為租戶減免房產或土地租金的企業,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申請減免相應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律師說法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國家級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承租方能否藉此主張減免租金?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鄭鈺律師給出如下解讀:

法律界多數認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不可預見、不可避免,且截至目前的醫療水平仍無法克服的客觀情況,符合《合同法》第117條以及《民法總則》第180條規定的“不可抗力”的構成條件。

但是,即便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不可抗力,也並不必然適用於商業地產租賃合同,同樣,不必然導致租金減免。承租方主張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租金減免是否能適用不可抗力,則首先需要判斷相應的商業地產租賃合同是否根本無法履行,且商業地產租賃合同的無法履行與新冠肺炎疫情之間必須存在直接因果關係。而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確實根本無法履行的法律後果是解除合同,當事人的法律責任是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可部分或全部免除。也就是說,在能適用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情形下,承租人能否全部免除或部分免除租金還需要依據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響程度。

另外,亦有部分承租人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無法預見的為由,主張情勢變更,要求減免租金。目前法律界普遍認為,在排除商業風險後,若確實因疫情導致的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方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主張適用情勢變更規則。但情勢變更情形必須經由人民法院認定,即如果承租方擬以此為由主張變更租賃合同減免租金的,則需由人民法院根據公平原則來判定。

休慼與共

商業不動產企業和品牌商家,作為房東與租戶,原本是利益的對立面,共同組成為消費提供內容服務的聯合體。本次新冠疫情下,二者都被推到了同一個戰壕,面臨同樣的生死考驗。

萬商俱樂部針對110家線下商業及商業不動產企業進行調研,並提出若干“疫情生死戰”下的行動與建議。

創始人楊澤軒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條線上的螞蚱,疫情之下如果品牌商家難以存活,以租費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商業不動產企業自然也會朝不保夕,因此本次商業不動產企業空前團結地接龍進行減免租發佈,但是商業不動產企業的困難是什麼呢?除了作為空間提供方的疫情防控問題壓力外,預測租金收入大幅下滑和租戶可能大面積掉鋪成為最主要的擔心。

楊澤軒認為,開源、節流是疫情期間商業地產運營商自救與互助的兩大方向。

開源即尋找更多的銷售路徑,幫助品牌商家開闢線上渠道或增進線上渠道等,也許這次疫情將促進線下為主的品牌商家在渠道融合方面的加速。

在節流措施方面,商業不動產企業採取重點行動主要是內部管理措施和尋求政府的稅費減免或返還補貼。

目前,為了幫助品牌商家共渡難關,商業不動產採取了減免租費措施,以及相應的節流措施,並一方面與租戶聯合制定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尋求政府或行業協會支持。

關注河北新聞網,瞭解河北最新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