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壇“地震”的真正風險在哪裡?

上週德國政壇發生了一次不小的“地震”,不僅讓全德上下憂心忡忡,也讓歐洲的政治家們感到事態嚴重。此次“地震”表明,長期普遍看好的德國政治生態乃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穩定,猶如德國經濟的曲線圖一樣,正在從冉冉上升變為波動下墜,德國將向何處發展,如何走向未來,成為人們的一大疑問。

德國政壇“地震”的真正風險在哪裡?

視頻截圖:默克爾和卡倫鮑爾同臺演講。(來源:歐洲新聞)

卡倫鮑爾不想幹了

2月5日,位於德國中部、素有“德國綠色心臟”之稱的圖林根州舉行州長選舉,由於執政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圖林根州分部,無視基民盟主席克蘭普-卡倫鮑爾的一再要求和警告,私下與德國選擇黨聯手,助推自由民主黨競選人克梅里希成功當選州長。

德國選擇黨是近年來德國快速崛起的極右翼民粹政黨,其政治背景、宗旨、色彩和謀求在德國盡人皆知,該黨正在逐步攻城略地,侵蝕更多的德國政治版圖,鬧得人心惶惶。在此大背景下,作為德國正統政黨和主要政治穩定勢力的基民盟,竟然與該黨一直反對的極右翼政黨勾勾搭搭,讓德國政壇和民眾大跌眼鏡。德國《明鏡》週刊認為,此事觸犯了自民黨和基民盟內部的禁忌。

正在非洲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聞訊怒不可遏,要求圖林根州必須重新選舉。卡倫鮑爾主席也是怒氣衝衝,要求追責基民盟圖林根州負責人,但事情沒有這麼容易,因為基民盟在圖林根州正在失去政治勢力和社會影響力,該州相當一部分基民盟黨員已經離心離德,否則事情不會發展到這一步。

雖然在默克爾總理的直接干預和卡倫鮑爾的強力施壓下,當選的克梅里希感到事態嚴重,不想再趟這個渾水,在當選第二天即自動辭職,但風波並未平息。接下來的事態將相當複雜,卡倫鮑爾要求當地的基民盟聯合其他政黨,重新推舉一位政治立場中間或中間偏右的人競選州長,但這樣的人在圖林根州不易找到,更沒把握在新一輪選舉中能戰勝對手,當選上位。其實即使默克爾、卡倫鮑爾和基民盟主流的重新選舉願望實現,圖林根州的基民盟與選擇黨的勾結也已經“生米煮成熟飯”。

2月10日,卡倫鮑爾表示,她不會在明年參加德國總理的競選,並將在今年內辭去基民盟黨主席一職。此時,離她成功當選基民盟主席僅僅14個月。

AKK為何辭職?

卡倫鮑爾的姓名全稱為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三個首字母合在一起簡稱為AKK,因此媒體上習慣稱她為AKK。儘管卡倫鮑爾本人沒有明確解釋她提出辭職的原因,但輿論給她分析了三點:一是她對圖林根州的州長選舉及造成的惡劣影響感到氣憤,實際是一種政治抗議;二是卡倫鮑爾當初是在主動辭去基民盟主席的默克爾力薦下當選為基民盟主席的,儘管默克爾對她恩重如山,多方提攜,目前卡倫鮑爾還兼任著德國的國防部長,但在派系複雜、資深政治家林立的基民盟內,卡倫鮑爾感到壓力很大,阻力不斷,步履艱難,在很多問題上很難壓住基民盟的陣腳。此次圖林根州的選舉表明了基民盟內的離心離德已從上層延伸到州一級,讓卡倫鮑爾更感到自己無能為力;三是有輿論猜測她與默克爾總理產生了矛盾和嫌隙,她希望按照基民盟的慣例,作為執政的基民盟的主席應該同時也是總理,這樣才更有權威,也便於黨內外團結和運作。但主動讓位的默克爾總理的任期還有一年多,不可能提前辭職讓位於卡倫鮑爾。

從各方面的情況看,前兩個原因是成立的,但最後一個原因很大程度上只是猜測和臆測。因為對於默克爾的提攜之恩,卡倫鮑爾不得不報答,不可能急於上位。再說,默克爾早已表示她無意留戀政治和權力,希望退休後過平淡的生活,儘管很多人對默克爾這位當今歐洲最資深也是最受尊敬的政治領導人戀戀不捨,甚至很多人希望她出任歐盟主席或歐洲理事會主席,但默克爾都一一婉言拒絕了。

德國政壇“地震”的真正風險在哪裡?

視頻截圖:德國總理默克爾。(來源:歐洲新聞)

還有,卡倫鮑爾雖然具有堅定執著的個性,但畢竟在黨內和德國政壇資歷不深,至少目前還沒有顯露出其出色的領導能力、成為強勢政治人物,她還需要默克爾利用其影響力,再輔助其一段時間。應該說,卡倫鮑爾本人比誰都清楚目前領導基民盟是多麼艱難。

誰會接替卡倫鮑爾?

對於卡倫鮑爾的辭職,默克爾總理表示了感謝和理解,但要求她暫時留任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本人也採取了負責態度,稱在年內選出新的基民盟主席之前,她將繼續看守基民盟,不會突然間撒手不管。

下一步會怎麼辦?目前主要有兩種預測:一是基民盟選舉產生新的主席,二是德國有可能提前舉行大選,乾脆一步到位,由大選後的執政黨主席直接擔任德國總理。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默克爾總理的政治意願與態度,當然也取決於今後一段時間德國政壇的走勢與博弈。如果德國政治生態進一步惡化,黨內外人心思變,默克爾感到心灰意冷,主動提前卸任,以便德國提前舉行大選的可能性不是沒有。

生於1954年7月17日的默克爾,即將迎來66歲生日,她為德國的操勞已經很多,為德國的和平、安全與進步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默克爾在2000年升任基民盟主席,2005年在提前舉行的聯邦德國大選中與總理施羅德角逐下任總理,最後確認由默克爾出任聯邦總理,一直當到今天。為了國家和自己的政治事業,默克爾在家庭和個人方面犧牲了太多。但在她任內,德國經濟繁榮增長,長期保持了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地位。

作為德國的傳統大黨和執政黨,基民盟內人才濟濟。有一個人,被普遍認為是當初卡倫鮑爾的有力競爭者,也是今後最有可能接替卡倫鮑爾的資深政治家,他就是執政聯盟前議會黨團主席、現聯盟黨經濟委員會副主席弗里德里希·默茨。默茨被普遍認為是黨內的“保守派、現代反動派和大人物”,或者說是黨內的右翼總代表。

德國政壇“地震”的真正風險在哪裡?

視頻截圖:德國前國防部長出任歐盟主席。(來源:央視)

默茨非同一般,在政治上、經濟上和學識上都有一套,尤其政治經驗豐富,黨內資格老,擁躉者眾。他擁有法律和政治學學位,並且是著名律師,在17歲時就加入了基民盟,從1989年開始在歐洲議會任職5年。但默茨與默克爾長期不和,默茨經常批評默克爾,也因此讓默克爾最終選擇了卡倫鮑爾接任主席。

在競選基民盟主席職位失敗後,默茨表面上從政治上隱退,在美國黑石資產管理公司當監事,但實際上一直都在密切關注德國政壇尤其是基民盟內部的重要動向。對於圖林根州的州長選舉,他早就有所準備。

德國政壇“地震”的真正風險在哪裡?

視頻截圖:默克爾在2020年達沃斯論壇上發表特別緻辭。(來源:達沃斯官網)

上週,默茨悄悄放棄了在美國黑石公司的監事職位。對於此次圖林根州的選舉以及隨後黨內發生的麻煩,默茨始終避免直接發表評論,僅在一家報紙記者採訪他時預測道:“這些天還有其他新聞……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思考比迅速講話更為重要。”有評論據此認為,實際上,默茨早就料到卡倫鮑爾會提出辭職。

2月6日,默茨表示,自己希望“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對這個國家抱有更加堅定的信心”。在卡倫鮑爾提出辭職後,默茨終於在推特上出現了,他表示,卡倫鮑爾的決定“值得尊重”,“我全力支持她領導她的繼任過程,並當選為黨首,並競選總理”。默茨的話說得很動聽。

很多評論認為,默茨是一個很有思想特別是有前瞻思維的人,他說話謹慎,很少直接表露。默茨歷來主張德國實行嚴格的移民政策,放鬆經濟管制並大力推進私有化,呼籲簡化所得稅。默茨早就在思考德國和基民盟的改革,並認為只有變革才能保持黨的活力,才可能擁有未來。

人們回憶了這樣一件事:2004年,默茨在柏林火車站的出租車站臺上候車時,不慎丟失了筆記本電腦,後來撿到者通過警察局把電腦還給了他。默茨為表示感激,給對方贈送了一本有其親筆簽名的新書,他在扉頁上寫道:只有那些改變者才能倖存。從繁榮的幻覺盡頭,設定我們未來的道路。

但默克爾當家,輪不到默茨掌櫃。

真正的衝擊是什麼?

其實,上述一切,都不過是上週這場政治地震的小震盪,它最多是發生在聯盟黨內部。有分析認為,默克爾聽聞圖林根州的選舉情況後要求迅速滅火,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照顧執政聯盟中的社會民主黨的態度,該黨對基民盟與極右翼的選擇黨搞基層競選合作格外敏感和反感。默克爾出面滅火,避免了執政聯盟內部的矛盾激化和出現分裂。

此次圖林根州選舉引發的政治風波,真正的衝擊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德國的政治生態正在悄然發生大的改變,它撼動的決不僅僅是基民盟或執政聯盟,而是整個德國政治系統,使所有的傳統政黨都處於動盪不安、不知所措狀態;

二是人們對基民盟今後能否繼續是一個全民政黨特別是德國的執政黨表示擔憂和疑慮,不少人甚至對更關鍵的問題,即德國傳承至今的議會民主制、德國議員的政治立場堅守,以及德國政黨內部在紀律與良心自由之間能否保持理性的取捨平衡產生了懷疑,如果不能做到這些,德國二戰以來形成的和平體制機制將遭遇更多的挑戰和考驗;

三是德國政壇與社會人心思變,各種新的政黨不斷出現,並具有了比傳統和正統政黨更有挑戰性、爆發力的強勁發展勢頭,傳統政黨和主流政黨如何迎戰日益右傾極端和民粹的新政黨面臨諸多考驗和不確定性;

四是表明在德國經濟開始下滑、社會矛盾累積,民粹主義思潮明顯抬頭的大背景下,德國的極右翼勢力更加大膽放肆,並正在對傳統政黨挖牆腳。目前基民盟內出現了總理即將期滿,日益失去權威性、影響力、掌控力,看守主席心不在焉、群龍無首和內鬥又起的複雜局面,這對整個德國的穩定很不利。

德國是歐盟一體化的主引擎,歐洲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樣板,是歐洲和平穩定的重要力量。今年7月1日起,德國將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在這種狀態下走馬上任,顯然不是27個歐盟國家所願意看到的,也是默克爾總理所焦慮不安的。德國政局將如何演變,值得密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