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要不要購買電腦?為什麼?

禹州徐哥


我認為,條件允許的話,還是買一臺筆記本好一些,畢竟在大學期間經常會用到電腦,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會經常用到。雖然說現在的手機很方便,但真正製作一些學習、文檔之類的,還是電腦方便。當然了,具體還是要個人的實際情況。

大學裡通常這些情況會用得到電腦的:

1、首先,有些學校安排有網課;

2、其次,上課可能會用。比如,有些學校的計算機課是要自己帶電腦的。

3、此外,用電腦還可以幹很多事。比如:寫作業、寫論文、剪視頻、學軟件等。這些都是一個大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無他,惟手熟爾。

不過呢,也有很多大學生進了大學就開始放縱自己,完全放鬆了,不排除會開始玩遊戲等各方面不好的方向發展,那麼,電腦或許就成了幫兇咯。不過就算不買電腦,學校旁邊都是很多網吧的。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上大學買電腦比不買電腦的好處還是大一些的。


聯創社LCS


借用我舍友的一句話:寧願花六千塊錢去買一臺手機,都不願意用四千塊錢去買一臺電腦。我們宿舍六個人,有五個人買了電腦,沒買的那個人就是我。

我的那個舍友買了電腦以後也是後悔了,現在電腦多是用作擺設而已,就是平常用來開WIFI給手機用,其他的事情根本就不會用到電腦。因為長時間不用,現在電腦鍵盤上都積一層灰了。


以前宿舍剛剛有一個人買電腦的時候,把全宿舍裡的人弄的心癢癢的,都想要擁有一臺自己的電腦。到了大二的時候,他們五個人都買了電腦,從此宿舍就變成了一個黑網吧,有課沒課的時候宿舍都有人在打遊戲,不分白天黑夜。這時的電腦室一個遊戲機,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的時間。


後來到了實習回來,電腦也都荒廢了,沒有人打遊戲,沒有人看劇,電腦的用途也就是用來開WIFI而已。進入大四以後,開始寫論文了,這時候的電腦才是真正發揮了它的作用,輔助學習。

電腦這種東西,只要不是專業上要求的,大多數是可有可無,更多的人也都是把電腦用作消遣時間,拿來娛樂而已。沒有電腦,學校圖書館可以滿足你任何的需求。況且現在智能手機這麼普及,很多功能已經可以取代了電腦的存在,可以說現在人人一臺智能移動電腦——手機。

一機在手,天下我有。平時的生活學習一臺手機就可以對付了,比電腦還方便。所以還買電腦幹嘛?


大三老學長


看了一些回答,很多人傾向於大一不要給孩子買電腦。我覺得,如果你真是一位大學新生的父母,一定要自己想清楚,不要輕易被別人左右。

我兒子去年上大一,高考後給他買了檯筆記本,蘋果低配,不到一萬元。

為啥買蘋果電腦?

漂亮,輕薄,運行流暢,還有一點,蘋果電腦不適合玩遊戲。

當然,我兒子屬於比較早熟的,哪怕跑去運動健身,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玩遊戲。

結果呢,進入大學後,電腦很快就用上了。

誰說大一用不到電腦呢?

學院裡組織宿舍評比,他自己拍照,做成幻燈片,掛在網上,這種時候你就知道,有電腦的學生,是多麼方便。

上大學後,有電腦,懂得使用辦公軟件的學生,基本都很受歡迎。

我聽兒子說,這學期還和一個高年級學長勾搭上了,人家建模玩的好,我兒子就跟人家後面學,但他的電腦配置太低,軟件裝不上。

我說沒問題啊,你們這個專業,學建模很重要,有提前學習的機會,花錢怕什麼?自己再去買臺蘋果高配好了。

結果兒子說,老爸你太土了,蘋果電腦流暢不卡頓,看美劇學英語很爽,但裝軟件不行,還是買國產的才方便。

進入大學應當買電腦嗎?

分情況吧,孩子的自制力強,懂得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電腦當然要買,而且應當提前學習基本的使用。

但如果孩子本身自制力不強,就不要買電腦了,那種孩子拿著電腦上大學,很容易就會迷上玩遊戲。


99隨便


大學生上大學,電腦不是必備工具,沒有一 所大學要求新生必須要配電腦,凡是在學校學習需要用電腦的專業課,學校都有專用教室,都配備電腦的。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帶電腦,讀大學配電腦似乎已經成了標配。

我是13年讀的大學,當時班級裡面大一配電腦的只有百分之30,不過後來到大四,基本是人手一臺電腦了。讀大學應不應該配電腦,還不如說一下大學生用電腦做什麼。


一,買電腦打遊戲的特別特別多,玩遊戲是大學生的普遍業餘愛好,男同學打遊戲上癮荒廢學業的事情並不新鮮。

二,大學裡面很多作業都需要用到電腦,查論文資料,寫論文,寫word做ppt,很多課題都需要電子稿的形式完成,有些喜歡學習的同學把老師的ppt拷貝回去,在電腦上慢慢學習,有一臺電腦很方便。


三,可以學習一些技能,比如剪輯視頻,自學wps,CAD啊ps啊等等,對什麼感興趣,可以馬上網上找資料學習,學習得當,可以多掌握一門技能。
總的來說,大學生買電腦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買電腦,如果家長不買,可能導致矛盾,所以買是必然的,但是我建議,暑假不要買,大一把錢給大學生,讓他自己選擇什麼時候買。


江華君說123


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來說一下自己的觀點,那就是不一定。

電腦作為一個生產工具和娛樂設備,已經逐漸地普及到每個家庭,它給人帶來很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很多的不好的地方,首先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近視,自從上了大學以後,父母不在身邊,根本就沒人管你,作息時間全看自己的心意,做一些正經事全靠自制力,就比如預習複習,學習其他課本上的知識什麼的。我讀的專業是一個和電腦沾邊很少的專業,除了學校選課.查成績之類的活動,你就直接找有電腦的同學借用一下他的電腦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去專門買一個電腦。編輯Word文檔之類的用手機上的WPS照樣應付的來。

我的一個同專業的室友在開學沒多久就買了電腦(當然是遊戲本),我見他在宿舍做最多的事情就是LOL和吃雞,對我們平常的學習沒有什麼用。再看另一個沒有買電腦的室友,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也沒見他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選課也只是用一下我的電腦而已。對我們來說需要用到電腦的時候最快也是在大三,找工作實習還有寫一下東西會用到電腦的。

那麼家長就不用給自己的孩子買電腦嗎?我的回答就是“也不是”。

上大學到底要不要買電腦呢?我的建議就是看學的什麼專業,有的專業對電腦是硬性需求,你沒有這個電腦你就上不了課了。

我的第三個室友,是學軟件的,他們上課需要揹著電腦去上課,作業也是在電腦上做,就是寫一些代碼之類的,如果你也是這個專業,買電腦是無疑了。我的一個哥們學的編導專業,他們的作業是剪輯一些視頻之類的,所以他就很需要去買這個電腦了。

總結

寫了這麼多相信你心中有了答案了吧。上大學是為了讓自己成長起來,不要讓那些無關緊要去影響自己美好青春。娛樂固然需要,但不能總是需要。

如果你也是學生,對自己負責一些,給自己的未來有一個交代,看自己的需求購買電腦。

如果你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一些,不要過度的放縱他。

如果你是還沒有進入學校的準大學生,你最好是進學校以後對自己所學的東西瞭解以後再決定買不買電腦。


大眼小眼說數碼


說說我周圍的同學們的情況吧!可以說有必要,也沒有必要!

我舍友兩個大一就有了筆記本電腦了,一個大二有了我是大二買了一臺二手臺式機,主要是打遊戲,平時就玩玩英雄聯盟,很少排位,一直到大四才買了一個聯想小新 潮7000 高配!其他的都是追劇的,玩遊戲的,有的時候會製作表格,文檔啊,因為是管理類專業,用的電腦的其實不太多,但是擁有自己的筆記本總的來說不用去麻煩別人或者麻煩去圖書館或者電子閱覽室了,

工科的就用的多,會用到CAD之類的軟件或者作業,很忙,

但是我也有認識的同學大一到大三沒有買電腦,一直到了大四才買的電腦,也沒有太麻煩,

其實現在手機基本上佔用了大部分時間,電腦其實用不了多少的!

再就是,

如果買電腦,又打遊戲的話,賣個品質好點的,

要是不要走,買的輕薄款的就可以了!


豆奶加糖果


我的孩子今年已經大三了,在大一軍訓結束後,回到家裡說買一臺電腦,看著孩子渴望的眼神,我和他母親決定給孩子買一臺,不讓孩子在學校受委屈,當時花了5600元買了一臺平板電腦,孩子高興的合不攏嘴,一路上有說有笑,很是愉快,我們心裡也很舒服。

大一的寒假,孩子整日躲在自已的房間,我們以為他在學習,一直沒有打擾他,偶然的一次,孩子出去玩,我走進他的房間,看到電腦放在床上,我對著屏幕一看是一個正在玩的遊戲,心想假期裡玩玩也可以。但是,隨後的幾個假期,孩子都沉迷在遊戲中,我們給他制定的考研計劃也拋到九霄雲外,讓你焦急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一次吃飯時,我忍不住問道,你們在學校用電腦學習嗎?孩子不假思索的說,用不上,就是打遊戲,買東西,說後孩子似乎感覺到了我的不滿,接著說偶爾也用來學習。

我不能以一概全說所有的孩子買電腦都是玩的,我也不能否認好學的學生能把它利用好,但從我的經歷看,買電腦弊大於利。


雪上空留


莘莘學子高考結束即將邁入大學,家長們開心的同時準備好學費沒有問題,其實還有電腦。現在已經不是以前,電腦、手機可以說是上大學的一種剛需了。



回想自己的大學生活,那還是十多年前的事。大一個別同學買了電腦,大二很多同學買了電腦,大三沒有幾個沒買電腦,大四全都有電腦。電腦在大學學習和生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有人拿來玩遊戲,但總體上利大於弊。電腦對於大學學習是必須品,特別是一些經常用到電腦的專業。我學的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也是會用電腦才能學好一些課程。

我覺得剛上大一不需要急著買電腦,那時候學的課程還比較基礎,很少用到電腦,即使用到了可以借或者去圖書館。對於有的學生從來不玩遊戲的可以早點買電腦,通過電腦可以學得更好,更多。

大二應該買電腦了,像我們要學CAD製圖,如果沒有自己的電腦那很可能只是學到皮毛,這個需要對製圖軟件非常熟悉,勤加練習才能學到拿的出手的本事。當然,這個時候我們還準備考計算機等級也是需要電腦的,只有擁有自己的電腦才能學得方便,學得好。



大三學專業課,出去見習寫報告,還有一些作業都是需要電腦的。不再是以前中小學,作業都是紙質版。只有早點熟悉電腦,才能方便的完成作業。我大二才買電腦,對它不夠熟悉,打字太慢,作業還要叫同學幫忙。人家錄完20分鐘,我可能要2個小時,工作也是經常用到電腦的,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早點接觸電腦。

用得最多還是大四了,大四找工作準備簡歷需要電腦,出去實習寫報告需要電腦,畢業設計或者論文經常用到電腦,沒有自己的一臺電腦想必會很難過。比如我們的畢業設計要畫很多圖紙,都是電腦畫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從玩電腦變成了玩手機,這樣看來,早點買電腦越來越重要,電腦更多的承載了學習、生活和辦公的用具。

總之,上大學電腦是要買的。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入大學就可以買電腦了,特別情況緩一緩再買也不遲。


以上個人經驗和見解,感受到的確實需要電腦,可能有些專業很少用到,有些學生弊大於利,那就另當別論了。


徽鄉小居


親身經歷告訴你,大一新生真的沒必要買電腦,如果想買,你可以在大二大三買!

幾年前,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我毅然決然地購買了電腦並且帶去了學校,本來是抱著要好好學習的心態,沒想到就此走上一條瘋狂打遊戲的不歸路,連續掛科三次差點連畢業證都拿不上…

同時,那時班裡帶電腦的同學並不多,所以每次有需要製作PPT或是統計班級同學檔案的任務就落在了我身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一結束,現在想想似乎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大一即不需要完成畢業論文,也沒有繁重的網課需要刷,另外大一的課程相比大二大三來說輕鬆的多,這就導致了有電腦後絕大多數的同學會選擇打遊戲。

大一時除了計算機系以及和電腦系統學習有關的學校,其餘大學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學都不會選擇帶電腦去學校,那些帶了電腦的,可以大概分為三類人,一是帶來學校炫耀顯擺的,二是帶了學校的確需要用到電腦的,例如有些網絡兼職寫文章碼字,三就是帶來學校打遊戲用的……

除此之外,第一學期結束後帶著電腦回家才算是一大煎熬,大一新生本就是十八九歲的年紀,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自己坐火車回家,能夠坐大巴直接回家的還好,如果是需要坐長途火車,電腦又不像手機能夠隨身攜帶,當年我帶電腦回家的時候發現臥鋪對面有個人一直坐著死死盯著我,那個時候放假回家我從來不帶行李箱,只把電腦放在一個揹包裡,緊張了很久之後他在半夜下車了。

直到天亮和旁人聊天時我才知道那個大叔也是第一次坐火車出遠門,他之所以坐著盯著我是因為他其實是坐著在發呆,因為怕睡過站……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現在電腦是很重要了。不過我們當年大學時,全校才幾臺微機。記得大二時學校引進了幾臺IBM 5160微機,但我們班非計算機專業之分到了5150。上課佈置的BASIC程序作業,回宿舍都是寫在專門的程序紙上的。然後上課在排隊挨個在微機上驗證。記得那時要上機需要提前一週填表登記報系主任批准,當天一早去微機室門口排隊,穿白大褂和藍色腳套。那時我們老想著沒事就編個理由說寫程序做畢設往微機室跑,因為全校只有微機室有空調,校長辦公室都熱的要命。記得大三開微機課,第一節課老師一人發了張軟盤,上機沒調完的程序存到軟盤裡方便下次修改。。期末收走給下一屆。計算機課一學期實際碰到電腦也就幾個小時,一臺電腦20多人用,有的學生犯二把程序寫死了叫老師來重啟(不讓自己做重啟操作,重啟要登記還要扣分),又要等半天,學校的是高配機器(當年最高的640k內存),內存大自檢慢,一秒檢16k。所以當時誰重啟了晚上要請吃飯的哈哈😄 扯遠了,回憶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