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是什麼?讓孩子接受教育

01 李提摩太與李鴻章的教育對話

1887年,李提摩太曾向李鴻章提議進行教育改革,為此,清朝每年要在教育上投入100萬兩白銀。對於李提摩太的這個建議,李鴻章的答覆是,承擔不了這麼大一筆開銷。

李提摩太說:“那是‘種子錢’,必將帶來百倍的收益。”

李鴻章問:“什麼時候能見成效?”

李提摩太回答:“需要二十年才能看到教育的好處。”

李鴻章說:“我們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都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重要性誰都否認不了,可是,辦教育見效慢,很多人都等待不及,不願意耐心經營教育、慢慢等待時機,總想爭取時間,大幹快上,把教育的重要性拋到一邊,原以為節約了時間和資金,結果卻浪費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於是國人也因此變得一波比一波焦躁,一茬比一茬激烈。中國社會一次又一次地在時不我待的焦慮中迎來變革,又一次又一次地在動盪不安中喪失一次次機遇。

其實大到國家,小到家庭,近代中國的諸多悲劇便根源於此——對教育的不夠重視。別再用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來自我安慰、自欺欺人了。如今,隨著金錢萬能、讀書無用的甚囂塵上,我們越來越急功近利、目光短淺了,對教育也越來越不重視了。如今之際,對於很多國人而言,花錢花時間讓孩子接受教育,遠沒有讓孩子早早輟學,外出打工掙錢更重要!

一百多年前,就有先賢一再建議下大力氣,辦好教育,可是,為什麼直到今天,我們的教育,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依然備受詬病?怎能不讓人唏噓?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我們對教育不夠重視,總想掙快錢,看不到教育的好處,捨不得投下“種子錢”,耐心等待二十年。

其實,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性價比最高的投資,無論對一個國家而言,還是對一個家庭而言,皆是如此。

02 教育的代際傳承,雖然殘酷,卻是事實

根據我對身邊親朋好友的觀察,那些高中輟學甚至是初中就輟了學的孩子,不管家裡經濟條件如何,父母基本上都是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換句話說,那些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極少有早早輟學外出打工的。

究其原因,或許因為那些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他們會更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的孩子也有極大的可能去讀大學,因為他們已經通過教育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所以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更願意把這樣的機會給自己的孩子。

如今,性價比最高的投資是什麼?讓孩子接受教育

相比之下,那些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往往不夠重視孩子的教育,反而深信讀書無用論。需要20年才能見成效的教育投入,和馬上就能看到“回頭錢”的輟學打工比較起來,很多沒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父母往往會選擇後者,讓孩子輟學打工。在他們看來,“唸書多了沒啥用,還不如早幾年出去掙錢!”或許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過被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自然意識不到接受教育的好處,也不會把這樣的機會交給自己的孩子。

都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但是中途輟學的孩子,其父母很多都沒受過太高教育。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念書了,而是家長沒有受過教育,缺少眼界和見識,被讀書無用論所蠱惑,根本看不到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好處。

處於社會底層的他們,看不到更高的階層,也就沒有了更高的目標和期望,認為自己現在狀態就是所有人的人生,從不希望改變自己,對自己的孩子更是沒有要求,順其自然,就把這種世界觀價值觀傳遞給下一代。這是大概率事件。周圍親戚就有不少這樣的人。講了都懂,讓他們去做,卻是萬萬不做的。

換句話說,拋開倖存者偏差的因素,父母一方或雙方都是大學生的孩子,成為大學生的概率要遠遠超過那些父母沒有接觸過大學教育的孩子。這就是教育的代際傳承,雖然殘酷,卻是事實。

03 讓孩子接受教育,依然是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當然,例外永遠存在。就像我的父母雖然學歷不高,但他們依然在萬難之中,堅持供我讀書,讓我接受了大學教育,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因此我很感激我的父母。

很多時候,孩子能不能去讀大學,很多時候拼的不是家庭的經濟條件和孩子的智力能力,而是父母的決心和意志。就以我為例吧,我並不覺得自己是特別聰明的孩子,再加上家裡兄弟姊妹比較多,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他們為了供給我讀書上大學,確實付出蠻多的,所以我對他們感恩至今。在我們村裡面,我能讀出來,真的非常難得,正是因為難得,所以更顯不易。因為我的很多小夥伴都在初中或高中階段就輟學了,根本沒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他們自己不想讀書了,而是因為他們的父母不支持,再加上外界的誘惑實在太大、太多了。

如今,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跨越所在的階層,接受高等教育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出路,對於那些家境普通的孩子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甚至是他們完成階層跨越的唯一出路。可以說,讓孩子接受教育,在今天依然是一個家庭性價比最高的投資。

也有人說,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作為一名老師,我相信知識能改變你的世界觀,而很多人就是因為改變了世界觀,才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