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禅换成刘邦,诸葛亮换成韩信,张良,萧何,蜀国可以统一吗?

岳祥聘


当然能,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位是难得的人才,能一起聚在一起是刘邦之幸也,汉初三杰?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三位人物。萧何,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之一。萧何是汉朝第一位丞相,从刘邦百手起家开始就一直追随左右,刘邦评价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张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曾经不得志时居无定所,遇见黄公望被戏耍,三次让其拾履,觉得人品不错,孺子可教也,毕生绝学尽得真传。刘邦评价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看来其谋略有独到之处。后汉朝建立被封“留侯”。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成就王侯将相的人,自幼家中贫穷,然军事中是个天才,从军项羽,多次进言没人采纳其意见,后改投刘邦,起初并不看好,是萧何发现这人有能力,在军事方面有独到见解,逃跑后是萧何月下追回的,并进言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评价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禅能力极差,人言“扶不起的阿斗”,纵使诸葛亮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是韩信,萧何,张良这三位出现的三国那可是三个大神级别的人物加在一起,难逢对手。


名士张海


不一定。三国的形成,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三国的统治者基本上个个都是厉害角色,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而中国历来统一天下,往往都是在乱世之中,只出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雄才大略之主,而同期的竞争对手,能力都不是太强。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看看:

一、历代开国君主其个人能力大多碾压同期的竞争者。

除去蒙古灭南宋,清军入主中原这两个外敌入侵夺得天下的特例。成吉思汗、忽必烈PK宋末三帝、皇太极PK崇祯、李自成,属于能力绝对碾压对手型的。其他历代的开国君主其个人突出的政治军事能力,也都是同期的竞争对手不能相比的。

1.秦始皇统一六国。六国的其他君主基本上能力都不是太强。长平之战后,赵国实力大减 ,后期唯一可能挽救危局的是名将李牧。可是赵王迁自毁长城,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将李牧杀害。

以燕太子丹那种水平,已经算是诸侯中间比较出色的一个人物了,不过他也没能提出什么强国之策,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刺客刺杀秦王。而他那个“坑儿子”的父亲燕王喜,担心秦国出兵攻打燕国,居然杀了太子丹,将其头颅献给秦军以求和。

所以,六国统治者无能,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一个被秦国所灭。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赋体文《阿房宫赋》中说: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再看楚汉相争。战争开始楚强汉弱,但刘邦面对的对手项羽虽然号称万人敌,却实在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能识人用人。陈平曾经评论项羽: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项羽只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他所信任的人,大多和他有血亲、姻亲关系,真正有能力的人,他却不能重用。所以陈平离开项羽,投奔刘邦。

楚汉战争中项羽手下的韩信、陈平、英布、彭越等人,最终都离开项羽,投奔了刘邦。如果项羽有曹操那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胸怀,把这些人用好,凭项羽的实力 ,那就没刘邦什么事了,早就战胜了刘邦。

刘邦能够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其实他个人的军事能力和项羽无法相比。但刘邦善于用人,他称帝后,自己总结是善用了萧何、张良、韩信这三个人。刘邦在夺取天下的战争中,能够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而项羽只会使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3.刘秀建立东汉。跟他同时期如更始帝刘玄,公孙述之流,其能力充其量就是三国里袁术那种水平。至于农民起义的绿林军、赤眉军等,就更不要说了,自己内部都选不出来能够服众的首领。绿林军选来选去,缺乏公认的领袖人物,只好还是从汉朝宗室中选了一个刘玄。赤眉军只能通过抓阄选出来一个皇帝,也就是放牛娃刘盆子。像这样选出来的领导人,其能力水平可想而知。

而偏偏刘秀却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开国皇帝,属于皇帝中的极品。毛泽东在他的《沁园春.雪》中曾说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认为,这些历史上的著名皇帝,都没什么了不起。 但他唯独对刘秀有非常高的评价。他在点评《东观汉记》时说: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一连用了三个“最”。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仅此评价就可见刘秀这个皇帝有多厉害。

因此,刘秀在开创东汉的战争中,其个人的能力水平,在当时的各方势力中属于一枝独秀。


4.唐朝开国李渊、李建成、李世民。这父子三人个个都是特别厉害的角色。李渊和李世民,一个是太祖,一个是太宗,其能力水平毋庸置疑。李建成虽然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后来被人为黑化。但其实他的个人政治军事能力也还是非常强的。这里不展开叙述。

而和他们同时期的农民起义军,如瓦岗军的李密。还有各式各样的武装,如王世充、窦建德之流。这些人如果放到三国里,如果让曹操再来一次煮酒论英雄,没有一个能够称得上是英雄。相反,如果让李世民到了三国,那就和曹操、刘备、孙权就有得一拼了。

5.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自己是个特别厉害的角色,他又是从寡妇幼儿手中夺得天下。黄袍加身,没有人跟他竞争。他得到天下属于独孤求败式的。但如果周世宗柴荣不死,就没他什么事。

6.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得天下。也是因为同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的英雄。如果把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放到元朝末年,和朱元璋争天下试试看。恐怕就远不是像陈友凉,张士诚那么好对付了。


二、三国时期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我们再来看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一个比一个厉害。这三个人放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乱世中,都有足够的能力争夺天下。可偏偏这三个人在东汉末年碰到一起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1.曹魏政权。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也是个厉害角色。曹丕在位期间,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修好,恢复西域建置。其能力不亚于曹操。

曹丕之后的魏明帝曹叡,重用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又平定了鲜卑,攻灭公孙渊。自此之后,三司马登上历史舞台,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一个个全都不是善茬。

曹魏的这些人,远不是项羽那种万人敌那么容易对付。不要说刘禅和诸葛亮,就是刘邦和韩信在世,遇到他们也会头大。


2.东吴政权。孙权在世的时候就不要想了,孙权活得长,一直活到公元252年,以孙权的能力,不是蜀汉灭得了的。他死了之后,先后继位的孙亮,孙休,孙皓,能力平平。不过蜀汉要想统一中国,他首先要解决曹魏的问题。诸葛亮在世时,五次北伐,都是针对曹魏发动的战争。

3.蜀汉政权在三国中实力最弱。蜀汉只拥有益州一个州,虽然益州很大,且地势险要,但其地盘和曹魏和东吴差距很大。此外,益州的经济发展水平又相对落后,人口稀少,人才客观上难以培养。因此,蜀汉无论从人口、资源、军力等方面,在三国中都是最弱的,缺乏长期维持战争的资源。

4.蜀汉统一天下缺乏客观条件。从中国历史上看,除明朝外,都是由北向南征服,统一全国。根据当初诸葛亮《隆中对》的分析:曹操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难以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地形险要,百姓拥护,且能任用贤臣,只能结为盟友而不能与之为敌。如果要想统一天下,要等到将来曹操和孙权自己内部乱了,才能趁机出兵。可惜诸葛亮的这个设想,一直没有出现。


因此,蜀汉政权要统一全国,只能寄希望于曹魏和东吴之间相互发动大规模战争,双方打得两败俱伤,或者两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否则以弱胜强,由南攻北,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诸葛亮之所以坚持要北伐,也就是知道守住益州,只能是作为根据地,做长远打算能够自保都很困难。


今古讲堂


首先是蜀国政坛不团结,价值体系不统一,力量分散内耗。刘备以欺骗拉拢的方式骗得西川,在很短的时间内来不及整肃就撒手西去,留下一个16岁遗孤,靠着诸葛亮惨淡经营维持着现状。蜀国的政权始终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中,刘备过早死去,他还没来的及实现权力的移交,蜀国出现了主弱臣也弱的中央集权软弱涣散局面,内部各派别林立,主要有益州派,荆州派,东州派等三个,三方矛盾激烈,给蜀国造成了极大消耗。特别是随着时间延续,原来的璀璨将星纷纷谢世,导致本土益州派逐渐掌握了主动,可是在这部分人的眼中,只有自己家族的利益,却是并没有国家的概念,既然当年可以轻易的背叛刘暲投降刘备,那么后期投降司马昭也一样是轻车熟路的。

其次是基本国策存在偏差,杀敌八百自损三千。一是在政治上蜀国以正统自诩,谎称献帝已死,自己受命于天,迫不及待自称汉中王,随后称帝,带行汉祚。表面上是打着恢复汉室的名义,实际上却实施了判汉篡汉的勾当。为了体现季汉的合法性,蜀国不得不与强大的曹魏集团对立。在军事上,蜀国兵力军力弱小,长期用兵激化了国内各民族矛盾,蜀民大量流失,百姓从刘备建国时的430万户逐步减少到刘禅亡国时的94万户,42年时间里蜀国人口大量逃亡,蜀汉政权对百姓的苛政,使得人心失尽。特别是蜀国地形险要,适合打坚定的防御战,但是在蜀国主动进攻的态势下,崎岖的山路却增加了实施后勤保障的难度,加大了蜀国的物资损耗,蜀国虽然取得了有限的战绩,却不得不付出较曹魏更大的人力和物资成本,使得蜀国本不富裕的财政雪上加霜。

第三是蜀国丧失战略主动权,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整体国力上看,蜀国力量薄弱,对曹魏无法构成实质性威胁,曹操时期仅有的攻击作战就是突袭汉中,被刘备举蜀国之力,依靠地形优势实施了艰苦防御,打赢了汉中保卫战,随后便采取了防御态势,安心发展国内生产。直至司马昭攫取实权后,才发动了灭蜀战争,蜀国力量薄弱一推就倒,被三路大军轻松拿下。

结论,蜀国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形险要,适合打防御战。蜀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内各派别目标和利益不统一,国内矛盾突出。这些深层次问题不解决,换成任何人来都不行。在我看来,蜀国最有利的战略应该是实施坚定的国土防御战,重点强化几个交通隘口的防御,如汉中,陇右道,白帝城等,同时积极实现民族和解,团结人心,积蓄力量,立足不败之地。一旦曹魏集团出现了内部分裂,或者异族入侵,再根据时机中原逐鹿。


小屋253315373


如果刘禅换成刘邦,诸葛亮换成萧何、张良、韩信,蜀国可以统一三国。但前提是蜀国必须先伐吴,只有取得吴国的所有资源,才能打败曹魏,统一天下。由刘邦亲领大军伐吴,韩信自统一军,张良为军师,水陆并进。由萧何坐镇成都,调和各派关系,供应前线粮草,巩固汉中边防。由鲁王刘理监国,萧何以丞相之职统筹全国军政。但征服东吴也不是一件易事,因蜀国力较少,先锋猛将不多。。。若先伐魏,刘邦、韩信、张良出兵关中,以韩信老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怕行不通。或用子午谷之谋夺取长安,此计也没有多大用,蜀国国力薄弱,兵力不多,勇将也少,占领长安只会受困。魏国兵精粮足,谋士众多,魏主曹睿亲率大军从虎牢关救援关中,司马懿可率荆州之军从武关进军关中,幺雍凉二州有五万兵力,在名将郭淮的率领下可围困长安,蜀军腹背受敌,又无后续援助,很难取胜。。。三国时期与秦末时期情况完全不同,秦末后期刘邦的军事力量还算强大,除项、羽外少有敌手,秦朝已亡,没有国家体制,各地诸侯一盘散沙。刘邦率军直入关中,关中三王是落泊军阀,不是汉军对手,刘邦占领关中,由萧何管理后方,供应军需。刘邦与韩信分兵出武关、涵谷,勇往直前,无后顾之忧,占领中原、河北、山东,只与项羽一决雌雄,最后夺得天下。但曹魏是国家体制,国力远比蜀国强大,正面交锋蜀国是不能取胜的。诸葛亮弃之子午谷之谋不用是正确的,不能夺取长安,他的战略意图在陇西,以陇西为根据地,只有占领陇西,徐徐后进,兵进关中,进取中原才会成功。。。不管是刘邦也好,刘禅也罢,要想统一三国,只有先灭掉东吴,才会有势力打败曹魏,才会一统三国。当然刘邦替代刘禅,韩信、张良、萧何替代诸葛亮,成功的几率要大七成以上,必经是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刘坤忠120


导语:

蜀汉走到尽头,是刘禅选择了投降。其实蜀汉坚持下去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后三国时代蜀汉的特殊性显得更加璀璨。

不过蜀汉到底是没有一统天下,那么如果将蜀汉的主人公换成汉朝开国元勋的话,会不会有另外一番机会呢?

比如说将刘禅换成刘邦,将诸葛亮换成韩信或者张良萧何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改变蜀汉的命运呢?我认为不能。

01蜀汉资源枯竭,根本没有与中原王朝一战的资本。

蜀汉过去曾经强盛过,在关羽没有丢失荆州之前。刘备集团拥有荆州、益州、汉中、上三郡等土地,实力雄厚,兵甲充足,而且战斗力非常强悍。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三国志》

可是这只是过去最辉煌的时候,刘禅登基的时候,蜀汉简直不像一个正常的国家。因为蜀汉当时能控制的范围,只有成都城附近的部分地区,还有汉中部分地区。

其他地区全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造反叛变,他们认为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战败,导致蜀汉帝国会就此瓦解,所以南方少数民族全都选择背弃刘备集团,甚至集团内的部分将领也选择了背叛。

  1. 在这种情况下,刘禅先后失去了上三郡和益州南部的控制权,实力大大削减,简直是雪上加霜。以至于曹丕都瞧不上蜀汉的存在,认为消灭孙权就能够一统天下了。
  2. 尽管在诸葛亮的努力之下,蜀汉逐渐恢复了元气,却再也无法跟巅峰时期相提并论。尤其是丢了荆州对蜀汉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3. 荆州不仅是蜀汉北伐的重要通道,更是蜀汉的重要粮仓和兵源地。这里丢了以后,蜀汉不仅面临失去北伐机会的问题,也面临着缺少兵马,缺少粮草的危险。

当时刘禅能够执掌的范围只有益州这么一个地方,汉中的人口都被曹操迁走了,所以汉中只是一个大门口的作用,不具备增加蜀汉实力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刘禅换成刘邦,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刘邦手里没有足够的人马,照样也变不出个什么花样来。

02曹魏和东吴都是相对统一的王朝,跟汉初的乱世完全不一样。

蜀汉所面对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刘邦时期,他占据汉中之地,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呢?那是因为刘邦的对手多而杂。

刘邦在攻打三秦之地的时候,项羽在平定齐国叛乱。刘邦在聚拢赵国、魏国、韩国的时候,项羽依旧还在平定齐国叛乱。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遂平二郡。---《三国志》

甚至刘邦打下了彭城,项羽才从前线抽调3万骑兵回来支援老家。而且在对战的时候,九江王英布甚至都不愿意出手相助项羽。

可见当时刘邦的对手,都是一盘散沙。完全没有一个庞大的政权,与刘邦集团相抗衡。唯一可以称得上强大的项羽,却也因为一勇之夫而战败。

诏策亮曰“街亭之役,咎由马谡,而君引愆,深自贬抑,重违君意,听顺所守。前年耀师,馘斩王双。今岁爰征,郭淮遁走。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君受大任,幹国之重,而久自挹损,非所以光扬洪烈矣。今复君丞相,君其勿辞”---《三国志》

所以刘邦的对手虽然多,却没有拧成一股绳,相比较而言,就比较好解决。而我们看刘禅的对手是怎样的。

  1. 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北方的大一统工作,曹丕接管的地盘是整个大北方,实力是刘禅的四到五倍。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曹丕都比刘禅强大太多。
  2. 孙权继承了哥哥孙策打下的江东之地,自己又打下了荆州之地
    ,所以占据了东南大部分地盘,后来又收购了士燮的交州之地,所以孙权的实力也是刘禅的两三倍大。
  3. 这两个政权都是独立的政权,拥有统一的号令和指挥,所以不会出现天下纷乱的局面。这是刘禅无法克服的困难。

所以这种困难就算摆在了刘邦韩信面前,他们又能该如何解决?连自己的军事力量都没有发展好,连自己的经济实力都把握不住,又谈什么一统天下呢?

0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一招,韩信用过了,所以害惨了诸葛亮。

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功了,而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所以说明韩信在军事水平上一定比诸葛亮高。

结果我们姑且不论,但是这种评价方法是绝对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韩信的事情发生在前面,而诸葛亮的问题发生在后面。

  •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情,试问天下人有几个不知道?基本上全都知道了。所以早在汉朝的时候,历代帝王都命人在蜀地开辟了能够开辟的道路,剩下的道路是真的不能开辟了。
  • 而且像陈仓这样的地方,原来丝毫不起眼,可是在汉朝时期,已经建立成了一个重要的城寨。在城寨上驻守,可以抵挡蜀地前来的军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也就是说你想到的事情,对手也都给想到的。韩信走过小路,所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没有理由不会找小路,所以该有的小路上,早就堆满了曹魏的防守士兵。

你让韩信来,看他怎么带着刘邦的人马出蜀地?这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以为诸葛亮不选择陈仓这些近路,反而要绕道祁山是干什么呢?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史记》

难道他真的是觉得士兵缺少锻炼,让他们多走点路吗?当然不是这样。诸葛亮是无路可走,唯一从街亭走的路,还被司马懿识破,而马谡又没能守住街亭,所以之后的北伐就显得非常无力,因为没有路啊!

你可以说诸葛亮在军事上不如韩信,因为诸葛亮这辈子创造的军事奇迹,的确没有韩信多,但是出不了蜀地绝对不是原因。

总结:不是蜀汉不厉害,是对手太强大了。

蜀汉的战斗力其实早年是非常强悍的,为什么刘璋拥有二十万大军,却依旧要请只有三万人马的刘备入川相助呢?

  • 因为刘备的人马能征善战惯了,是当时仅次于曹操的强大兵团。所以请刘备出来对付张鲁,这刘璋心里是觉得非常靠谱的。
  • 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也顺利地击杀了夏侯渊,战败了曹操大军,可见刘备集团的战斗力很强悍。不过为什么他们没有一统天下呢?

因为对手实在是太强悍了,曹魏实力雄厚,就算是拖都能拖死蜀汉大军,东吴虽然进攻能力不足,可是防守战是天下无敌的。由此可见,不管换谁来,蜀汉都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

《史记》

《三国志》


江湖小晓生


我觉得不可能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不在蜀汉了。

首先刘邦时期虽有楚霸王项羽实力强劲,但是在原来的山东六国地盘上复国的都是一盘散沙,而刘备需要面对的是一个统一北方的强大实力曹魏和占据南方经营累世的孙权。

一个虽然此时秦朝已经灭亡,但关中之地是秦朝的都城所在,富庶程度远超中原其他地方。这时,刘邦不仅拥有巴蜀的大粮仓,而且还占据富饶的关中。但相比起刘备三国时期,汉朝的都城已经东迁到洛阳,关中之地经济已经衰落,是没有办法跟秦末年间相提并论的。

  其二,刘邦争天下时,可谓人才济济。运筹帷幄有张良,后勤保障有萧何,统帅三军有韩信。再加上有樊哙、卢绾、周勃、曹参等数十名大将。在当时那个时候,刘邦集团的这些人都是最顶尖的人才。而刘备却相差甚远,虽说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所向披靡的武将,但他们的统帅能力却不强,根本没有办法和楚汉时期的韩信相比较。

  其三,在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局势下,刘备虽然割据巴蜀称帝,可刘备的地盘上人口和兵士却是最少的,而敌对的曹魏政权,却占据了大半天下,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是远远超过蜀汉。而楚汉争霸,刘邦虽然面对的是战神项羽,但是经过韩信接二连三的拿下燕、赵、魏、齐等地,可以说刘邦已经拥有的半个天下。再加上许多诸侯的投奔,刘邦集团的势力就更加庞大,打败项羽自然就不在话下。(图片来自网络)






尘客人生


很难。


闲来读史,看到流氓皇帝刘邦和草根皇帝朱元璋,觉得很有一比。一是,他们都是底层出身。据说朱元璋称帝后曾拜祭刘邦,倒了一杯酒,说了一句话:“惟公与我起布衣而有天下。”看来朱元璋对刘邦是惺惺相惜,于己是颇为自豪。二是,这两人都有一干同乡跟随打天下。我笼统的计算下,他们的乡兵队伍大概如下:

刘邦:萧何、曹参、王陵、周昌、樊哙、周勃、夏侯婴、雍齿、周緤、审食其等等都是同乡

朱元璋:刘伯温、李善长、徐达、汤和、郭英、郭兴、蓝玉、沐英、耿炳文、丁德兴等等都是同乡

这两支人马当真文才武备,尤其前几名,个个彪炳历史,文有“萧规曹随”,“一统天下刘伯温”,武有“大明第一猛将徐达”、“鸿门啖彘”曹操口中的悍将“吾之樊哙”。把这些人物与籍贯罗列一起,当真让人诧异!

我们仔细琢磨,发现原因如下,那就是两人都是起于布衣而得天下。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可以想象,古代交通、咨询不发达,人才散落在江湖,刘邦朱元璋要想得天下,起事之初要有不少忠诚的帮手。刘邦朱元璋一非名门望族,不像袁绍曹操那样,或者子弟门生无数(袁家世称“五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追随者众),或者家族势力庞大(曹操部下夏侯惇、曹洪等等均是家族成员,为族亲);二来,刘邦朱元璋也不是起身军旅,不像李渊马鞭一指黄袍加身,不像袁世凯小站练兵,蒋介石创建黄埔,拥有自己的嫡系武力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倚重乡党,培养亲信,靠那些来源于生活周边的人,发展自己的力量。由此而下,风云际会中那些同乡也得此机宜,各尽其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亮。

由此感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朱元璋固为人雄,但沛县也好,凤阳也好,万把人的小县,怎的冒出这么多英雄好汉?难道真是风水宝地,蘑菇一样凑堆生出的豪杰俊英?由此感叹,这世界上的能人异士太多了。历史上生生死死累积至今生存过成千上万亿人,其中能人(拥有刘邦、朱元璋甚至毛泽东的天分资质者)太多,因为缺乏机遇未能脱颖而出,很多人默默无名死于草根。

所以,历史发展中更重要的是实时造就英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单纯的复制几个人,其效益会有很大差别。


民间奇谭


首先明确一点:刘邦加张良、萧何、韩信,这样的组合在任何时代都是无敌的存在。

同一盘棋换棋力不同的人下,结果完全不一样,棋高一着,满盘皆活,技高一筹,赢你没商量。

中国历史上就两个一统皇朝的开国皇帝是平民出身,一个是刘邦,刘亭长,另一个是朱重八(元璋是后面改的名),朱和尚。那大家认为刘邦兄弟和朱重八同志谁更牛逼?公元前209年,48岁的刘邦沛县起兵反抗暴秦,公元前206年楚汉相争,公元前202年统一天下,前后共计7年,其中楚汉相争4年,对手是神一样的项羽。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参军反元,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改为应天府。1367年,北伐中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前后共计15年。朱元璋牛,但如果碰到刘邦就是朱重八了,会很愉快的去跑腿。刘邦是最高明的领导,最聪明的老板。虽然刘邦有点无赖,是江湖大哥风范,但说刘邦是流氓的人都是有眼无珠,他是大豪杰,有大智慧、大胸怀和超高眼光,拿刘禅比,那就是土狗比雄狮,草鸡对凤凰。

秦末汉初的历史波澜壮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刘邦有王不过霸的项羽这个神对手。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有死无生,一往无前,九战九捷,以绝对弱势的兵力用绝对强势的攻击,把秦军主力一扫而空,天下群雄看都看得胆战心惊。据说后来群雄见项羽都不敢抬头。彭城之战,3万骑兵打得刘邦50万大军一泄千里,彭越、英布在背后骚扰是高手,但面对项羽时被打很一败涂地。项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战神,但偏偏被刘邦收拾了。

我们再来看看刘禅的对手,曹丕、孙权。曹丕的老爹曹阿瞒,拼了吃奶的力气就弄了个三足鼎立,曹丕捡了个现成,也算个明主,孙权他哥孙策有当世项籍(就是项羽)之称,勇将中的猛人,孙权是书生出身,但政治水平比他哥高,也是一时英主。这两人都是一时英杰,但总觉得哪里差那么一点点。

我们看看项羽、刘邦开始时的实力对比,项羽40万军队对刘邦10万。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封在偏鄙的汉中,而项羽是天下霸主。三国蜀汉虽弱,但魏蜀远不如楚汉实力悬殊。

假如把刘邦和张良、萧何、韩信换到三国的蜀国,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情况。三国时群星璀璨,但有没有人比得过张良、萧何、韩信?蜀国如果有此三人,荆州不会丢。诸葛亮六出祁山,关中只在梦中,但换了张良、韩信,只怕袭得关中不是梦想,稳住东吴,从荆州牵制,韩信出奇兵袭关中。孔明的军事才能远不如韩信,谋略只怕也胜不过张良。袭得关中后,刘邦与张良坐镇关中,时不时出关找找魏国麻烦,打不赢就缩回关内,反正牵制住魏国就行了,韩信放在荆州,萧何镇益州,作为韩信后方,韩信伐吴攻魏皆可,以韩信之能,当世鲜有对手。看吴魏哪个好欺负,反正先收拾掉一个就天下大定了。蜀国保有荆州是前提,有荆州方好取关中,袭得关中是关键,因为关中进可攻,退可守,是王霸之资,占有关中已立于不败之地,以刘邦之明,三人杰之能,席卷天下迟早之事。






雁77


答:不可以。这个答案太简单了,俗话说:换人如换刀。

现在你把人给换了,用400年前的武器,与曹操的新式武器对垒,而且人家马钧不停地发明各种杀伤性武器;特别是羊祜、杜预、王濬的强大水军,多少个韩信够打的?

再说蜀汉唯一能与曹魏较量的诸葛给换掉了,也意味着孔明灯、连弩、馒头、木牛流马、灌溉用水车等等都没有了!

拿什么统一?(马钧的系列发明)


中行偃1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可以这样问:如果刘邦集团穿越到三国时期是否可以统一天下?

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统兵以来,无败绩。亥下全歼楚军,天下无敌!不可不谓之兵圣!

萧何,善内政,官拜宰相,西汉开国功臣,个人认为他的主要功绩就是向刘邦保荐了韩信!

张良,张良此人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是刘邦集团帐下智囊。

如果拿这三人换下诸葛亮,又有刘邦稳坐后方的话,刘邦政权在三国时期可占人和!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占领的地区仅有汉中,巴蜀两地,可扼守险要守之,缺不利于北伐!如果蜀想要一统,就要艰难跨越八百里秦川。刘邦集团在三国时期不占地利!

天时就更不用说了,汉室占了天时,就不会有黄巾之乱,也就更没有后来的三国时代了!

由此可见,刘邦集团出现在三国时期并不能统一天下。这里面包含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客观因素!最后说一句,历史没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