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一首歌謠,在某一刻悄然興起,傳的越來越廣,越來越傳奇,隨著這首歌謠一同被傳揚的,還有陳慶之這個名字。

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似乎,從陳慶之統領屬於自己的軍隊的那一刻開始,一段傳奇揭開序幕。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

由盛轉衰的北魏王朝

那時候的中國,南北分裂。

南方,蕭道成建立的南齊,在東昏侯蕭寶卷手中,被蕭衍所替代。南朝第三個國家,南梁就此成立。

北方,北魏已經走過了最輝煌的那些年。

史料記載:魏累世強盛,東夷、西域貢獻不絕,又立互市以致南貨,至是,府庫盈溢。

強盛的北魏,交到年少的魏孝明帝手中,同時,也交到了魏孝明帝的母親,胡太后的手中。

在北魏的歷史中,有兩個留名青史的掌權太后。

一個是北魏馮太后,另一個就是這個胡太后了。

只可惜,北魏馮太后留名青史,成為推動北魏走向巔峰的偉大女性。

而胡太后,在她的掌權過程中,北魏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在《資治通鑑》中,記載這樣一段話:

魏盜賊日滋,征討不息,國用耗竭,預徵租調,猶不足,乃罷百官所給酒肉,又稅入得人一錢,及邸店皆有稅,百姓嗟冤。

胡太后信奉佛教,大興廟宇,官員驕奢淫逸,國家外憂內患。北魏為了保證國家的用度,不但得罪了官員,還得罪了百姓和商人。讓北魏得經濟基礎徹底瓦解。

內憂外患一直持續了數十年,魏孝明帝已經長大,雖然也只有十九歲而已,但這時候的孝明帝,再也看不慣胡太后得做法。他決定絕地反攻。

魏孝明帝選擇了一個官場的新人。在北魏官場中,各種各樣得關係盤根錯節。而這個人卻是一個值得拉攏的人。

這人名叫爾朱榮。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爾朱榮

爾朱榮的先祖,就是五胡亂華時最為殘暴,最為臭名昭著的羯族,冉閔帶兵屠滅絕大多數羯族人,但還有有極少部分漏網之魚,融入了鮮卑人之中。

爾朱榮已經算是半個鮮卑人。在他的生活中,似乎已經沒有太多建功立業的機會,直到令北魏傷筋動骨的六鎮起義爆發。

六鎮起義震撼整個北魏的朝廷,在北魏和六鎮的叛軍殊死搏鬥之時,爾朱榮也從一個普通的軍官,成長為一個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將領。兵權在握的爾朱榮,成為為孝明帝首選的外援。

一場屬於北魏的奪權計劃,剛剛開始,就已經結束。

胡太后並沒有給自己的兒子一個機會,享受著無上榮耀的胡太后,絕對不允許自己的權力被剝奪。

在權力面前,親情算得了什麼?胡太后毫不猶豫的毒殺了北魏孝明帝元詡。

胡太后的做法,讓爾朱榮大喜過望,同樣大喜過望的,還有遠在南方的蕭衍。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梁武帝蕭衍

隔岸觀火的南梁

南梁的建立者蕭衍,是一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之人。而且,他也是歷史上少有的長命皇帝。

梁武帝蕭衍,活到86歲,在位48年,如果不是晚年遇到了侯景之亂,這個身體健康,文武全才的皇帝,也許會活得更久。

後來的名臣魏徵,是這樣評價梁武帝的:

布澤施仁,悅近來遠,開蕩蕩王道,革靡靡商欲,大修文學,盛飾禮容,鼓扇玄風,闡揚儒業,介冑仁義,折衝樽俎,聲振寰區,澤周遐裔,干戈載戢,凡數十年,濟濟焉,洋洋焉,魏晉以來,未有若斯之盛也。

雖然在蕭衍的治理下,到了晚年,也存在大興土木,崇尚佛教,用人不明的缺點,但總體來說,南朝國家處於穩定狀態。

在這樣一個亂世之中,無論是北魏,還是南梁,都夢想著要一統天下。

南北兩個國家,東到青州兗州,南到合肥,中到荊州,西至益州,在綿延數千裡的戰線中,每個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想要致對方於死地。

慢長的戰爭嚴重消耗兩個國家的國力,但對於統一天下這樣偉大的理想而言,這樣的損失,是非常值得的。只可惜,北魏和南梁,始終處於勢均力敵的境地,誰也奈何不了誰。

從某種意義上說,爾朱榮和胡太后之間的戰爭,讓蕭衍看到了一統天下的曙光。

梁武帝蕭衍,敏銳的洞察到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但北魏的情況,依然撲朔迷離。

蕭衍並沒有等太長時間,北魏已經徹底亂了。

爾朱榮輔佐長樂王元子攸揮師南下,直搗洛陽,大軍短時間內控制洛陽。爾朱榮將胡太后沉河,屠殺了皇室兩千多人。

爾朱榮的血腥做法,讓整個北魏皇室噤若寒蟬。北海王元顥,向南梁送出了橄欖枝。

梁武帝蕭衍,很樂意看到北魏現在的狀態,不光是北海王元顥,在西邊,蕭寶寅也開始自立為帝,整個北魏已經分崩離析。

北海王元顥遞出來的橄欖枝,讓蕭衍非常高興。對於南梁而言,誰當皇帝,一點都不重要,能造成北魏持續混亂,這一點很重要。至於輔佐北海王這種可以讓北魏分裂的好事,蕭衍非常樂意幫忙。

只是,由誰去執行這項任務,蕭衍心中有了一個非常合適的人員。這個人就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主人公陳慶之。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南齊廢帝蕭寶卷

一場“喜當爹”引起的大潰敗

對陳慶之的瞭解,沒有誰能比蕭衍更多。在蕭衍還不是皇帝的時候,陳慶之就是他的棋童。

長達四十年的時光裡,陳慶之給蕭衍的印象是,老實,本分,聰明,聽話,忠誠,有眼力見。再加上陳慶之一股子書生氣度,正合了文藝青年蕭衍的胃口。

蕭衍當上皇帝后,對陳慶之非常好,但在亂世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軍功,光憑藉以上這些優點,實在不足以進一步加官進爵。

在普通六年的時候,41歲的陳慶之第一次領兵打仗,這是一次比較簡單的任務,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投降南梁,梁武帝決定派陳慶之帶人接收。

這是一次比較簡單的任務,卻出了岔子。

元法僧是真心來投降,陳慶之也順利的完成任務。同年五月,蕭衍派自己的次子,豫章王蕭綜鎮守徐州。

一切都順理成章的進行,只可惜,問題出在了蕭綜的身上。

這是一個非常老套的“喜當爹”的故事。當蕭衍解決了東昏侯蕭寶卷,當上皇帝之後。一不小心寵幸了蕭寶卷的一個妃子,吳淑媛,七個月之後,蕭綜出生了。

從生理衛生角度來說,,蕭衍是“喜當爹”了。

許多年後,蕭綜長大了,為了證明自己的身份,蕭綜可謂是費盡心機,在《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細節:

綜由是自疑,晝則談虐如常,夜則於靜室閉戶,披髮席穢,私於別室祭齊氏七廟。又微服至曲阿拜齊太宗陵,聞俗說割血瀝骨,滲則為父子,遂潛發東昏侯冢,並自殺一男試之,皆驗。由是常懷異志,專伺時變。

蕭衍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會有異心,蕭綜逃到了北魏,梁軍遭到了重創,只有陳慶之的部隊,全身而退。

第一次帶兵,雖然沒有取勝,卻也沒有吃虧,陳慶之的軍事才能,得到了蕭衍的認可。於是,這次接應的任務,又成了陳慶之的重要工作。蕭衍給陳慶之的軍隊,也不是很多,不過七千人而已。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南梁

一場青銅級別的任務,打出了王者般的榮耀

對於這次任務的定位,就像前文說的,蕭衍想要的並不是讓北海王當上北魏的皇帝,也不是想要幫助北魏平定內亂,而是為了和稀泥,讓北魏的亂局更亂。

這樣的任務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既要讓北海王有膽量和爾朱榮對著幹,又不能引火自焚。所以,蕭衍給了陳慶之區區七千人,卻都是精銳部隊。蕭衍沒有太大的野心,只要讓北魏繼續混亂下去,然後全身而退,就已經達到預期效果。

一次象徵性的和稀泥般軍事行動,讓陳慶之達成了刷BOSS的副本。陳慶之帶兵和北海王匯合,向北進發,遇到了第一個對手,魏將丘大千。兵力比例:7000人對70000人。

面對十倍的對手,陳慶之表現出名將的本色。

丘大千處於守勢,為了抵禦陳慶之的進攻,他現後修築了九座臨時性城防,看似固若金湯的城防,在陳慶之精銳部隊的眼中,如同紙糊的一般。

陳慶之僅僅用了十四個小時,就突破丘大千三道防線。在這種摧枯拉朽的打法下,丘大千投降了。

丘大千投降之後,濟陰王元暉業帶兵也出現在了陳慶之面前,兵力比例:7000人對20000人。

丘大千的投降,讓陳慶之軍心大振,管他這座城是不是守備森嚴,哪怕周圍都是護城河,也得打。於是。陳慶之浮水築壘,攻陷其城,生擒暉業,順利完成雙殺。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陳慶之北伐

梁軍一路碾壓,一路高歌猛進,終於在滎陽,遇到了這次北伐最強的對手,左僕射楊昱、西阿王元慶、撫軍將軍元顯恭。

這次,陳慶之遇到的是守衛森嚴的滎陽城,以及北魏的精銳部隊,兵力比例:7000人對70000人。

面對滎陽城,陳慶之北伐第一次受挫,更危險的還在後面,滎陽城有七萬精銳,而在城外,北魏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魏將元天穆大軍復將至,先遣 其驃騎將軍爾硃吐沒兒領胡騎五千,騎將魯安領夏州步騎九千,援楊昱;又遣右僕 射爾硃世隆、西荊州刺史王羆騎一萬,據虎牢。天穆、吐沒兒前後繼至,旗鼓相望。

現在陳慶之的周圍,僅先頭部隊,就已經超過兩萬,而後續的部隊,更是不計其數。陳慶之的七千軍隊,被大量精銳的敵軍包圍,陳慶之做出了最後的動員。

他的動員講話很簡單,中心思想只有一個:你們殺了那麼多北魏人,難道指望他們能善待你們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士兵們立刻明白,自己手中沾滿了北魏人的鮮血,即使投降,也不會有好下場,於是,再次燃起戰意。

哀兵必勝,這七千人,居然被陳慶之分成了兩隊,四千人的步兵發了瘋的猛攻滎陽,而陳慶之帶領三千騎兵,背城列陣而戰。一場實力懸殊的作戰行動,居然產生了讓人大跌眼鏡的結局:

魯安於陣乞降,元天穆、爾硃吐沒兒單騎獲免。收滎陽儲實,牛馬谷帛不可勝計。進赴虎牢,爾硃世隆棄城走。魏主元子攸懼,奔幷州。

我不知道,陳慶之和他手下七千將士,到底是如何完成如此驚人的逆襲,當時該有多麼的驚心動魄。

但,陳慶之面對優勢而強大的敵人,爆發出勇往無前的勇氣和自信,讓一切不可能,都變成了現實。一切,都源於勇氣和自信。

一切危機都會過去,自信是度過危機俄橋樑,勇氣是度過危機的明燈。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陳慶之,值得讓後世為之神往。

大將名師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白袍小將陳慶之

本來,這篇文章已經結束,但根據我個人的習慣,還是要畫蛇添足一下。

威震北方的陳慶之,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北海王驕奢淫逸,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豬隊友,而爾朱榮集結大軍,和陳慶之決戰。與此同時,陳慶之的軍功引起了南梁內部的猜忌,南梁沒有再派援兵支援,陳慶之孤立無援,全軍覆沒,自己落髮假裝成僧人,才逃回南梁。

畫蛇添足的事情,的確很無聊,但無可奈何的是,史書上的確是如此記載的。也許,在人們心目中,永遠有一個完美的英雄,但歷史上,這種完美很是虛無。

無聊就無聊吧,我還是要寫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