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

青青藤教育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就从小学角度来聊聊自己的看法!

坦言讲,跟小学生讲未来,特别是现在很多小学生谈以后如何如何,这样的大话,他们听得太多了,以至于没了什么实质性意义,甚至你上句还没有出口,他下句就给你接出来了。

因为,家中的父母长辈,早已经说过千万遍了,你再说,还有何意义呢?徒增无用功罢了。

那么,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用小目标激发内驱力

小学生还是个孩子,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他们才不关心的。他们更多的时候,只关心现在,或者即将要发生的事情。那么,我们可以据此给孩子们设立小目标,比如说,期中考试时,超过好伙伴某某某。当然,这个好伙伴必须要比孩子优秀,要不然就失去意义了。

这样的小目标,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能够激发孩子努力,因为要超越的目标很明确,时限也很明确。

用行动影响孩子产生内驱力

孩子是家庭的缩影。晚上,如果我们成人都在看手机,而且还乐在其中。却头也不抬地要求孩子去写作业,去看书,还大言不惭地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你觉得,这样的言语和行为,能让孩子产生学的欲望吗?

不能!

孩子是极为擅于学习,也许在这里用模仿更准确一些。父母有什么样的爱好,多半会影响孩子。所以,想让孩子爱上阅读,自己请先爱上阅读。想让孩子有内驱力,自己首先得有一个目标,并且持续为此努力。这个过程,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所以,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而不是语言和手机。

用榜样让孩子产生内驱力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还没有个三大姑五大姨呢。从亲戚里面找上几个考入名校的好榜样,让孩子跟对方多接触,多聊聊。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言语起到的作用不是特别理想,而身边活活的好榜样好例子,却具有持续的内驱力。

用好榜样,让孩子向榜样学习,有了目标,自然而然就要为之而努力,于是内驱力就产生了!

多到外面走走

古人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带孩子到外面走走,这样的话,孩子的见识增加了,视野也就广阔了。想问题也不会那么狭隘了。

当孩子有一种想去首都读书生活,当孩子有一种想去一线大城市读书生活的冲动时,再合理一引导,这内驱力也就有了!

当然了,大家应该还有更多的好方法,期待大家能够多多支招!


说文写作


我读书的时候,曾有一位极度自律的学霸同学,每天几点学英语,几点做数学,什么时间读课外书,什么时间看新闻,安排得妥妥的,雷打不动的坚持贯穿了整个中学生涯,最后,如愿考入北大。

这种学习内驱力特别强的孩子,我们叫他们“别人家的孩子”。因为,轮到我们自己的孩子,画风往往是这样的:

“妈妈,我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看了这集我就去写作业。”
“妈妈,等我吃了这个苹果再读英语行吗?”
“妈妈,数学好难啊!我真的不想学。”

拖拖拉拉、厌倦学习,即使被强迫按在桌子前学习,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不了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不管怎么说,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让一个青春好动的孩子能踏踏实实坐在桌子跟前好好学习,的确是挺痛苦的。所以,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内驱力,关键就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一步,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丰富学习的形式。

对于英语,通过看英文动画片、英文电影来学习,效果肯定比看着书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得学有意思;对于生物,到田间地头、野生动物园走走看看,肯定比光看书记住得多。总之,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起来,是让孩子沉入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步,当没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以有趣到让孩子“沉迷学习不能自拔”。那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那些枯燥的内容呢?家长可以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1.采用阶段性奖励的方式。比如,家长可以做一个学习自律表,每完成一个任务获得一颗小星星,累积获得多少颗星星可以获得一次小奖励,比如一个小玩具,或者多看一集动画片等等。

2.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父母当学生,让孩子通过讲课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1946年,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第一种学习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只有5%。接下来依次是阅读、听与看、示范,分别能达到10%、20%、30%。

但是,当我们看看再金字塔底座的学习方式,就是教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两周后能记住90%的内容。可见,让孩子当小老师教父母,是最有效也是最能让孩子获得学习成就感的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当孩子在书房写作业的时候,如果父母在看电视、看手机,难免会让孩子觉得不服气,“凭什么你们可以娱乐,而我只能在这里写这些枯燥的作业。”但是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根本不够,父母也要做一个爱学习的榜样。大凡爱学习的家长,孩子也总是有很强的学习内驱力。

总之,让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还是有许多方法可循的。


皮皮聊育儿


老黄在中学的时候经历了从学渣到学霸的转变,从初二英语考30分到初三毕业考入市里最好的高中。如何转变的呢?下面我将分享自身案例,对如何激发学习内驱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他人肯定,增强自信心

我念初二的时候,成绩非常差,英语每次30分左右,试卷发下来就不见了,到期末考的时候课本都找不到了,心里根本没有学习。

上初三之后,备感压力,害怕考不上高中,开始一点一点学习。直到期中考试,年级120人左右,我破天荒拿到第49名。

当我看到前50名榜单有我的名字时,信心大增,经历了从学习的绝望到看到希望。从此我就抓住这希望,发奋努力,一直坚持到中学毕业,直到考入好高中。

我那时的学习内驱力来自于学校的肯定,即他人肯定。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优点,想办法去鼓励他,肯定他,一点一点把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有了自信心,学习内驱力自然就像车轮子一样滚动起来。



二、自我奖励

初中我特别喜欢甜牛奶,于是我告诉自己,当我读书达到一小时,就奖励自己喝一杯牛奶。通过这种方式,我读书达到了很多个一小时,喝了很多杯牛奶。我一开始学习真的只是为了喝牛奶,但是后来读书时,我已经完全忘记喝牛奶了,而真正把认真学习当成了习惯。

前期学习内驱力不够的时候,给些小奖励还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合长期使用。如果能像我一样,在不经意间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更好了。



三、为他人讲解,可以倒逼自己输入学习,增强学习内驱力

那时当我成绩有了一点点起色后,有些基础很差的同学常问我问题。为了给同学解答问题,我倒逼自己更努力学习,这也极大增强了我的学习内驱力。

作为家长,也可以请求孩子给自己讲解他们学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而为他人讲解,能将学到的知识最大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以上便是我自身案例的参考,希望能给你帮助。

关注我,我是研究员老黄。


研究员老黄


做了12年的心理记者,我看到最有用的,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方式,就是父母本人也热爱学习,热爱阅读。让学习和阅读在家里是一件自然而然,特别普通、特别正常的事儿。

在我看来,买学区房。千方百计的把孩子送到重点中学、花好多钱请家教、上课外辅导班、苦口婆心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都不如父母本身就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变化大。

很多年前采访过山东的一家人,妈妈是个下岗工人,爸爸是个基层公务员。女儿学习一直有点儿吃力,下岗之后,妈妈就想,怎么能帮助女儿提高学习成绩呢?

思来想去,这个妈妈的做法,就是自己开始学英语。妈妈是高中毕业就到工厂当工人了,这时候40多岁,对英语已经一窍不通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更没有外教,就是跟女儿一起,从初中英语开始学的。女儿当时十二三岁,学的比她快多了。为了不被女儿落下,她做饭也学,洗衣服也学,就连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在学。

三年之后,女儿升高中的时候,妈妈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了,都开始做高考英语卷了。

妈妈是拼命学英语的时候,爸爸也没闲着。爸爸中专毕业,也没上过大学,但一直有个写作的梦想。爸爸开始大量的阅读,逼着自己开始写东西。刚开始,一天写100字都跟要了命似的。都是这么坚持每天练每天练,每天至少阅读三个小时,写作三个小时。竟然出了第一本书,一本描写当地乡村,他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小说。

他们家里根本没有电视,每天下了学下了班吃完饭,三个人就一起坐在书桌旁边。妈妈学英语,爸爸看书写作,孩子写作业。

按父母的说法,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天资一般,成绩也属于中间靠后。但自从一家人,开始集体学习之后,女儿的成绩就慢慢追上来了。最关键的是女儿觉得学习看书,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儿,应该做的事,也是让人享受的事。

最后,女儿考进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妈妈开始给周围的初中学生当英语家教;爸爸的书,已经出到了第三本。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他告诉我们,想让孩子有学习的内驱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家庭中有学习的氛围,所有人都在学习,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又自然的事。

自己一边儿打着麻将,或者一边儿刷着抖音,一边训斥孩子不爱学习、不求上进。孩子怎么可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呢?

做了12年心理记者,也是管理心理学博士,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最难认清楚的人是自己,最难管理好的人也是自己。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探索自我,了解自我,过上幸福丰盛的人生。

每天一个好观念


这个问题其实是困扰家长的老大难题!

让孩子变为我想学,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律。

我想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抛砖引玉。

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家长心中那个付不起的阿斗。虽然不至于排名倒数,但当时只要不进倒数十名内,就是我那学期最欣慰的事情了。

但我在初中到高中,有两次转折点。

一次实在初中的初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数学突然考了90,那次那个数学老师走到我旁边捏着我耳朵问我是不是做过那份试卷。但我确实没有。自那次后,好像有啥在推动我,我上课特别专注,第二次考了98,那数学老师还是不相信,第三次考试让我直接坐到讲台上做试卷,他就在旁边盯着我,结果我考了100,还做出了一道附加题。之后数学老师对我不得不另眼相看,我数学单科成绩不知道咋滴,就一直排名1、2。

初中凭借数学的丁点优势,我顺利考到了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在高中又出现一次神奇的事情,就是我的政治,第一次考试就考了个年级第一,接着我上政治课非常专注,而且开始用类似现在说的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政治的知识。这政治在高考上,我成绩是全市排名第二。

这个我自己逆袭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其实智力啥的都是浮云!根本不是这样。我每次和别人谈起来,我都很自豪。但反思这个过程,我认为最关键的是:

1、我能学会!而且比别人都好!突然的考好,让我自己肯定自己,所以自那以后,我做题学习很自觉,虽然偏科,但我自信满满。

2、老师和家长对我的肯定!我成绩不好的时候,我前后两个人隔空讲话,班主任竟然要我罚站,原因是那两讲话,没有我,将不起来!自从我成绩突然变好,老师对我课堂提问增加,关注增加,家长对我那是一个佩服,直接是360度反转。

所以,我总结,让小孩变为“我想学”的关键是:

让孩子学会了,作对了,自信心提高了。

  1. 怎么做呢,在我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教育培训,我重新梳理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其实我发现,如果仅是为了考试,真的没那么难。基本思路是,把考点总结出来,针对考点反复做题,固话思维。固话到一看同类题目,就能找到解题关键点,然后能快速解题。这种训练,虽然不适合目前学校提倡的素质教育,但确实能快速提高成绩。有好的成绩,内心自己有了肯定,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才会专注听课。这是人的最基本心理活动,如果做一件事情,屡试屡败,有多少人能坚持。人的大脑都上是很能上拒绝困难的。
  2.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是父母的支持。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是一个孩子成绩很差,妈妈被老师叫去训话。那天晚上孩子很怕,妈妈回来肯定会责骂。结果妈妈回来后告诉孩子,“老师说你很棒,但还有进步空间,如果您能更认真更勤奋,那就更好了”。之后孩子是很努力,但成绩也不见得一飞冲天,但每次妈妈给老师训话回来,都是这样鼓励的,最后这个孩子考上了名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是多么重要。
总结起来,要孩子自律,有目标有冲进,得相尽办法先把成绩提上来,这个过程父母绝对的鼓励和支持伴随。

大家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认为我讲得有道理,请点击关注哦


正面教育孩子


我觉得这方面我是比较有经验的,因为我的孩子还算很好学,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爱看书,因为他说书本可以告诉他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四岁主动参加了跆拳道兴趣班,现在两年了,有目标要上黑带……其实作为妈妈我很懒,但是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我保持了,在家我从来不随便教他生活以外的东西,只告诉他,你想知道的东西,以后都可以看书,学习方面我也不怎么教,因为我是妈妈不是老师,我只告诉我的孩子,你以后会学到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老师课上会教你,认真听讲,错过了就没了,我的孩子才6岁,但是识字量很大,都是他自己出门坐公交车坐地铁看广告认识的,到处都是他好奇学习的地方,超市阿姨都是他的识字老师,不懂自己就跑去问了,会看书,算术看着看着,既然也看会了,我一直觉得我是保持了他的好奇心,幼儿园老师也说他上课很认真,不管他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都会很用心去学习,回到家里也会很乐意展示给我看………在学校也因为知识面比较广,同学也都喜欢跟他玩………


ss3080


1、了解孩子想得到什么,告诉他(她)书本里也有。并且讲解自己的或他人的一些亲身经历。

例如,我曾经告诉孩子,当年我当学生的时候,经常为解答出一题数学题而感觉好玩。解题就像是玩游戏一般有趣,甚至比玩游戏还有趣。学好文化知识,不仅现在就能体会到游戏般的乐趣,而且将来还能用学到的知识创作出更多游戏,让更多的人一起玩。不仅了创作游戏,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作谋生的职业。这样,工作就像玩一样,多有趣。

2、营造氛围。

例如,不定期地给孩子选择课外书籍。不定期地给孩子讲解一些故事,并恰到好处地评价,引导孩子感悟:原来学习这么好,这么有趣,这么值得去学习。

3、强调反复和坚持,同时还要因势利导

为什么要反复和坚持呢?因为,即使正确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次奏效。一次教导之后,还会淡化、遗忘。因此,要坚持反复地讲故事、谈感受、举例子。

同时,根据观察和体会到的孩子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天福悟道


我的女儿现在十二岁,可以说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从小我们大人总是鼓励她,表扬她,把她的自尊养大了,现在虽然有时候有点自负,但有了自尊心她不甘落后于别人。

松懈的时候我会给她分析她的未来,如果学习好可能会有什么工作,学习不好又是什么工作,然后考试考得好我也不奖励,最多夸她有进步,因为我让她知道那为她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当然跟她交的朋友也很有关系,她朋友爱学习,她也不甘落后。


意大利啊琴


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拖拖拉拉的孩子,着急的父母,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一点自己想学呢?

一,运动

之所以把这个看似和学习毫无关系的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都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身体因素。某个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就很难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就是所谓的精神不集中,也就是我们常看到有些孩子懒洋洋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有些人会说。不是啊,我的小孩打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啊,玩的时候也不觉得累啊,可是那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一千个里面能有一个就不错了。能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一万个里面能有一个就已经很厉害了。

想想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学海无涯,苦做舟”,“悬梁刺股”,“闻鸡起舞”,“铁杵磨成针”有那个故事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讲出来都让人退避三分。

所以孩子的学习动力要从运动开始,在运动中,身体素质,性格以及坚毅的品质就会慢慢形成,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这也符合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期望,就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二,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什么时候开窍,这个和学习无关,和小孩的经历有关,

我主动学习的时候是读高四的那一年,之前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直上,靠着老爸的关系,没有任何阻隔,当别人还想着去哪里读书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安排好了,但是高考之后的学校安排不了,于是带着我,和一车的礼物去省城找学校,托关系,求人,送礼。由于最后录取的学校专业不好,就被安排回去复读。那一个夏天,就是我所谓的开窍的季节。从此在梦里面都在学习,真的有一次做梦把数学题给解出来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觉得别人报了,自己的孩子也去,总有些收获吧,其实就我个人经历来说,真的没有多大的用处,上课根本不听,人坐哪里也是耗时间而已,反正在那里都是无聊。真要是想学,根本不用什么辅导班,《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搞定了。

三,至于网上说的什么自律,培养学习兴趣,父母的表率作用都不是核心,看看我们周边能做到自律的人有多少个,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有多少个就知道了,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居然幻想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到,不是叶公好龙,就是痴人说梦,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父母的榜样作用可能影响还大一些,但是以前我在房间里面复习,老爸照样在客厅里面看电视,一到十二点就来敲门让我睡觉,也没什么问题。

让孩子“我想学”,最关键的是褪去对孩子的保护措施,孩子自然懂得成长,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办,自然着急。但是现在的情况刚刚相反,家长着急,书包,鞋,辅导班都给孩子准备好了,但是却发现孩子一点都不领情。

没有见过风雨的孩子,怎么看得到七彩的美丽?



职场奶爸成长手册


作为一个教育媒体人,我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也看了不少资料,总觉着自己理论上没问题,完全知道该如何激发一个孩子的内驱力。

但是,当我开始辅导我女儿的时候,我才发现,有时候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其实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这些年我也走了一些弯路,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如何激发内驱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尽可能地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也就是说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地获得这种愉悦感和成就感,那么就会激发孩子思考和学习的内驱力。

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尽可能地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呢?

学习内容的难度要适中,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最好的获得成就感的学习内容是让孩子经过一些努力就能够学会的内容。太难会导致孩子厌学,太简单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内容缺乏好奇心。

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还制定学习内容,不能急。我女儿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让她接触过所谓的奥数,当时抱着的想法就是让她去听听,愿意上就上,不愿意上就算了。哪知道机构在招生的时候都是有套路的,一开始的试听课他们尽量去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这个课;当我们正式开始上的时候才发现,内容越来越难,越来越枯燥,所教授的内容严重超过了孩子的理解力。基本上就靠家长听课记笔记,之后再回家对孩子进行二次辅导。(写到这里相信大家也知道了这家机构的名字)

我在家里辅导孩子数学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大人的认知规律完全不同,我一直再用大人的认知规律来教孩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基本听不懂,而且她也不想听。

这个时候自然我就很生气,大发雷霆,把孩子骂一顿(你有没有遇到相似的情景?)。在最初的几年,这种情况时常发生。

后果就是孩子一做题就想到那种很痛苦的情形,久而久之她就会把学习(尤其是数学)和她的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自然她就不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思考。

帮助孩子找到方法,让她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一点也很关键,但要注意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方法,而不是替孩子找到答案。

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繁衍,最重要的就是一代一代人对生活技能、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我们作为家长也一样,不要认为孩子学习是学校教的事情,家长本身也一定要教给孩子面对问题如何解决,面对知识和技能如何掌握等。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学历不高,怎么能教孩子?注意,你只是知识不丰富,并不代表你没有掌握技能的方法,方法其实都是想通的。一个好的教练未必是一个好的运动员,也不需要是一个好的运动员。

我女儿二年级,最近在学习前滚翻,有一天她回来非常沮丧的告诉我,他们班里大部分孩子已经都会了,只有少数几个不会,她学了两节体育课了,还是翻不好,下次体育课她不想去了。

我首先告诉她不要急,这个应该不难,通过一些训练是肯定能够学会的。话虽如此,但是我对于前滚翻该如何翻也是一头雾水,虽然自己年轻的时候能翻过,但是具体的技术要领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于是我告诉她咱们可以一起到网上找资料,找到前滚翻的教学视频来学习,于是我们用了一个下午,基本学会了前滚翻,小家伙儿翻得越来越好,特别有自信,也特别兴奋,接下来的几天里,她基本上每天回了家都会翻上几十个前滚翻,所以只要耐心的去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方法,陪伴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孩子是完全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的。这种成功的喜悦也会转化成为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内驱力。

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相比学习,电视、电子游戏等的设计更加能够刺激孩子的感官,更容易让孩子获得一种愉悦感,一旦让孩子长期接触此类东西,势必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一种特别枯燥或者无趣的事情,她在学习上无法获得比游戏更加愉悦的感受的话,在学习时就会更加烦躁,不但不会主动学习,即便你强迫孩子去学习,她也想尽快完成,应付了事。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的控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和次数。学习之余,不让看电视,玩IPAD;可以陪着孩子做游戏,做运动,或者一起读书、看书……都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如有不同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加关注、私信获得更多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