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1.琴納與牛痘疫苗

  天花曾是蹂躪人類世界的魔鬼。18世紀初,英國鄉村醫生琴納(Edward Jenner)發現,養牛場的擠奶工從未患過天花。經觀察發現,這些女工都感染了牛痘。琴納便是由此受了啟發,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發明了牛痘疫苗的方法。從此,人類踏上了征服天花的廣闊道路。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2.巴斯德和巴氏殺菌法

  Louis Pasteur,法國微生物學家。他發現在規定時間之內加熱食物可以殺死微生物。這種方法叫做巴氏殺菌法。巴氏殺菌有效地防止了感染性細菌通過食物進入人體,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3.貝林、北里柴三郎和破傷風疫苗

  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和北里柴三郎在研究中發現:少量注射到動物體內的破傷風桿菌能在血液之中產生抗毒素,能中和破傷風細菌在體內的毒性;從這些動物之中提取的含有抗毒素的血清可以注射到其他動物身上。加強他們對破傷風的免疫力。這就是後來廣泛使用的破傷風疫苗。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貝林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北里柴三郎


  4.科赫與科赫法則

  科赫(Robert Koch)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了“科赫法則”,為微生物學奠定了穩固的理論基礎。此後,結核、瘧疾、霍亂、破傷風、白喉、鼠疫等一系列傳染病的病因都明確了,人們也漸漸找到了解決這些傳染病的對策。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5.恩德斯和麻疹疫苗

  恩德斯(Enders)被稱為“現代疫苗之父”。他發明了用組織細胞培養各種病毒的方法,加速了病毒學研究。此外,他還帶領團隊成功研製出麻疹疫苗。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6.巴魯克·布隆伯格與乙肝疫苗

  1963年,美國醫學家巴魯克·布隆伯格(Baruch Bloomberg)首先在澳大利亞土著人的血液之中發現了抗原物質澳大利亞抗原,並明確了該抗原與乙型肝炎有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發現使乙型肝炎疫苗的研製成為可能。他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醫學獎。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7.屠呦呦與青蒿素

  1968年,39歲的屠呦呦擔任抗瘧研究小組組長。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驗,青蒿素被成功地提取出來。青蒿素對瘧疾有很好的控制作用。44年以來,已有600多萬人從瘧疾的魔爪之中脫逃,為人類抗瘧帶來了福音。因此屠呦呦還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值得銘記的人類七大抗疫英雄,最後一位中國人獲諾貝爾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