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8 和的学说 老子在混成学说、玄同学说、玄通学说和缺的学说之后又提出了和的学说。对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本质有了足够的理解以后,老子真正想告诉世人的是人类文明-和能否最终实现。

《道德经》提出一个问题:人类能够从野蛮走向文明吗?争是野蛮,和是文明。用《道德经》的术语就是:人类最终能够放弃争,走向和吗?经文坚定的回答:能!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现实世界无处不争,甚至很激烈,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容易,即使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同样不容易。老子这位修道士为什么回答的如此坚定呢?老子入玄同大定,证悟了万物是因和而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经文的意思是说:有形的万物从无形的阴阳二气产生,无形的阴阳二气交通成和万物生。这是气本论的宇宙学说。万物被称为万物是因为显形,不显形就没有万物的存在,也没有万物的称呼。一不可能产生争,只有多才能产生争。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万就是多,多产生争。所以万物争斗来源于万物的显形,这是肉眼能够看见的。但用道眼观之,万物是因和而生。万物的本质是和,即使显形了,和性并未消失,和性可以通过修道失而复得。

因此人类--万物之一,必然从野蛮走向文明。老子实证万物的本质是和,世人误认为万物的本质是争。万物是争的,万物之母是不争的,万物之母是和。世人为什么看不见万物之母是和呢?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第1章)

世人的心流因为欲望而波浪起伏,圣人的心流因为没有欲望而平静如水。波浪起伏的心流没有玄照之功,只有平静如水的心流才有玄照之功,照见万物是“冲气以为和”。人类能够最终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争走向和,这就是最可靠的证明。

只要“欲不欲,学不学”,只要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玄照妙心就会回到我们的身边。人可以舍弃这个身体,但不能舍弃这颗玄照妙心。所以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亦次之矣。”(齐物论)玄照妙心死了,一切都死了;玄照妙心没有死,一切都不会死。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和的思想与缺的学说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争的目的是想掠夺对方,甚至消灭对方。宇宙的法则是因为缺而吸引,因吸引而生。因此彼此是互缺,互相吸引,互相作为对方的存在基础。

这是大和思想。大和思想包含二个根本点,一是因交通成和而生,二是因互缺相吸而生。世人记住这样的大和思想,人生一定很好,家庭一定很好,社会一定很好,人类文明一定很好。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9 反战思想 和回到了人类社会,文明回到了人类社会。争的喧嚣终将离去,成为历史的垃圾,灰飞烟灭。这就是老子在玄同大定中实证的无上妙境。但老子出定以后,争的丑剧正在上演,这就是战争的丑剧。老子是一位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因此也是一位坚定的反战者。

老子说:“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乐杀人者一定会最终失败,受到天罚。老子又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第31章)面对战场上敌对双方阵亡的生命,修道士嚎啕大哭,并要为这些死难者举行葬礼,以安慰他们的冤魂。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只有降魔除妖的战争才可以被开许,如讨伐桀纣的战争,其他掠夺土地人民的战争都是罪恶。即使降魔除妖的战争,只要除其魔头,不应该伤及胁迫之众。

反战是道的学说的必然组成部分。老子的和平主义和反战思想是人类历史上和平主义和反战思想的先驱,是华夏文明的文化辉煌之明证。道思维是尊重生命的思维,反战是尊重生命的最强烈的呼声。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10 万物平等 道生万物,所以万物是平等的。万物是平等的,人更加是平等的。平等主义是老子《道德经》 的根本思想,没有人比老子是更为坚定的平等主义者。老子说:“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第39章)老子对人间侯王高高在上无比蔑视。

“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侯王行上天眼中不正之事必将重重跌倒。老子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第57章),侯王应听从圣人的教诲,做到自我清净,万民本来行为端正;做到无事而不扰乱社会,万民本来自食其力,富足有余。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老子又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第32章),上天降下了甘甜美好的食物,万民可以平均的得到一份,与人间侯王毫无关系。侯王与万民都是“冲气以为和”,都是道所生,本无高低贵贱。

庄子更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平等主义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不可违背。因为是根本法则,即使现实地上有高低贵贱,但究竟地上没有高低贵贱,万物平等终将实现。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11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道思维的一贯追求。《道德经》最后10章讲天罚和天道,就是阐述公平正义。人类不仅有战争这样的反人类罪恶,还有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公。老子看到社会不公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到了“民不畏死”的地步。

人间侯王表面上敬畏天,实际上心中还嘲笑天的威名,因为天罚暂时还没有降临下来。老子孔子都是射箭高手,老子以射箭作比喻:“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射箭手瞄准目标,瞄准过程中,高于靶心就向下微调,低于靶心就向上微调,最后一定要与靶心一致,不偏不离。这个靶心就是公平正义。射箭手瞄准靶心的意志代表了天道实现公平正义的意志。

老子又说:“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78章)人间没有公平正义,但上天有公平正义。人间没有公平正义是暂时的,上天还在微调中,人间最后一定能实现公平正义,正像射箭手一定会瞄准靶心一样。

如何理解老子的“和、反战、万物平等、公平正义”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