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這是一個缺少英雄的時代,也是一個造就英雄的時代,有的人奮鬥在一線,我們認為那只是他們的工作,直到疫情的陰雲慢慢瀰漫到全國,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我們才知道有些人是在用生命工作。

不論生死,不求回報,全力以赴,各地醫務工作者紛紛寫下一封封請戰書,準備到抗議的第1線。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真是讓人類淚目,在危難時刻不顧個人安危,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全民偶像。

可是實際上他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會感染,他們也有年邁的父母,也有子女,還有愛人,可是責任於此,先保大家才有小家,義無反顧,不忘初心。

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生澀的文字,傳遞他們這份偉大無私的正能量,哪怕多一個人看到,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01

這次疫情突如其來,給人淬不及防。

張定宇是武漢最大的傳染病醫院院長,他從年底到至今也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可以說是在透支生命,因為他本人也是一名漸凍症患者,就連上下樓都非常吃力。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這個病目前無藥可治,肌肉慢慢萎縮,直到最後都不能動了,想想都很殘酷很痛苦,但是他依舊拖著蹣跚的步子來回忙碌著。

2019年12月29日,華南海鮮市場首批不明肺炎患者安排入院。

憑著他的專業與經驗,第一時間果斷採取隔離治療。

一天一天過去,病人也越來越多。張院長一個人拖著步子穿梭在每個需要他的地方。

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走路是這樣不協調,他故作輕鬆的說膝蓋有一點問題。

對於他而言,每分每秒都是關乎一個病人的生命,他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拯救更多鮮活的生命。

只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的妻子也不幸在工作中感染了新冠狀病毒,安排進了另外一家醫院隔離治療。

張院長整個心都揪起來了,一面是丟不開的醫院事物,一面是自己深愛的人。

3天后的一個深夜,他才終於有時間去看望妻子。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雖然妻子獨自一人在醫院忍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對愛人卻滿是理解與心疼。

如果說張院長的無私奉獻非常偉大,那麼他妻子的格局也是非常偉大。

這個堅強的男人哭了,相愛的人即將要面對生死考驗,而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此後一個多月,他再也沒有機會去看望妻子,也許28年的婚姻早已把對方的心意看穿,即使不在身邊,但卻永遠在彼此的心中。

直到妻子幸運痊癒出獄,他才終於長吁一口氣。

從那以後,這個從來不踏入廚房的大男人也開始幫著妻子做家務,他想多陪陪妻子,想彌補對妻子的深情厚意。

尼采曾經說過:“凡是不能殺死你的,必讓你更加強大。”

人生有太多變數,往往危難之時才顯真情

張定宇不僅是一名人民的好英雄,也是妻子眼中堅定、積極向上的陽光老公。

對於強者而言,病痛不能改變一個人,強大的意志只會讓他更強大。

因為人生的意義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

支持他們付出這樣偉大信念的,除了背後強大的祖國,還有背後默默支持他們的妻子與家人。

02

73歲李蘭娟院士依舊奮鬥在一線,每天只睡3個小時,也是當年非典的核心專家,是女版“鍾南山”。

李蘭娟能夠成為醫學界權威專家,與她自己的努力有很大的關係。

她也是出生一個窮山村,從小因為父親患病,所以全靠母親一人賣山貨養家。

李蘭娟用功讀書,成績優異,並且保送紹興第一初級中學。

但中間因為“三年自然災害”被迫回家,分擔家庭壓力。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她並沒有放棄,一邊勞動一邊自學,期末考試居然也考得很好。

最後依靠助學金讀完初中,又被省重點中學錄取,最終母親砸鍋賣鐵湊齊了5元錢交給她。

可是省城的消費特別高,沒多久就花光了。

李蘭娟自尊心很強,也沒有給別人說。

後來老師終於得知了她的困難,於是主動幫她減免了學費,並申請了助學金。

高中畢業可以包分配,但是又遇上“上山下鄉”運動,所以她只有回家做了一名代課老師。

業餘時間,她將經絡書背得滾瓜爛熟,為鄉親們治療各種疼痛。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一個村四百多戶人家,李蘭娟風雨無阻上門服務,甚至有一次,有一個女子生孩子,她也硬著頭皮上了。

村民都很愛戴尊重她,也是當地最受歡迎的“赤腳醫生”。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終因為她表現出色,被大家推舉到浙江醫科大學深造,那時她剛好23歲,從此走上了醫生這條道路。

而在這裡她也遇見了自己的偶像鄭樹森,後來成為了她的丈夫。

丈夫不僅是外科一把刀,技藝高超,並且還非常有同情心,遇見家庭困難的,儘量減免醫藥費,甚至自掏腰包。

丈夫對她的評價非常高,雖然她不是一名賢妻良母,只有大年三十才在家做一次飯,每次談的都是工作、病人。但是在老公的眼裡全是肯定與讚揚。

兩人雖然在同一家醫院上班,但是隻有吃早飯的時候兩人是在一起的。

兩個人在一起幾乎沒有吵過架。

無論多晚,丈夫都等著妻子一起回家。

李蘭娟這樣形容對丈夫的感謝:“志同道合,互相關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這樣一個科研之家,才可以把所有精力交給工作,對方的肯定與支持也是一種莫大的動力,這樣三觀一致的夫妻才是真正幸福的夫妻。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從一個寒門貴子成長成為院士,這中間付出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辛苦與毅力。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而擁有這種精神的學子卻少了。

最近李蘭娟這番肺腑之言成為了經典,廣泛流行。

“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輕人樹立正確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輕人一味追演藝明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年輕人,為什麼崇拜演藝明星,來錢快,來錢多,全拼臉蛋不勞而獲。

這次疫情,實業界、科技界以億為單位捐贈,演藝界除了韓紅,演藝明星們並未多少捐贈。體育明星也沒幾個捐贈的,以前成名了的都移民了,而國家的興衰要靠教育、科技、醫療,所以要樹立全民崇尚醫生、科學家、教師、軍人!是他們在支撐民族脊樑!”

這句話不僅說出了李蘭娟院士自己的心聲,也喚醒了我們大部分民眾的心聲。

結語:李蘭娟本來是頤養天年的時候,卻還主動請戰帶領團隊奔赴一線。

而在這最人命關天的危難時刻,只有醫生與科研才能拯救人命。

致敬醫生的大無畏與背後默默支持的家人們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才發現一個問題:太缺少專業人才,臨危受命的還是03年非典的老將。

17年時間,偶像明星換了一波又一波,現在基本上都是90後小鮮肉當家了。

可是我們科學研究界呢?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應該讓七八十歲的科研人員還在一線拼命,沒有人可以替代,科研保國興國,我們不能止步。

希望這次疫情之後,國家著重教育,特別是貧困山區孩子的教育問題,給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明星也只是一份工作,而高福利高待遇應該留給科研人員。

而我們的全民偶像應該是鍾南山、李蘭娟、張定宇以及一線拼搏的所有醫務人員,他們的無私與偉大,他們敢說敢做敢冒險,才能保證真正的國泰民安、國家富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