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直接參與戰疫的一線醫護工作者子女升學特殊照顧,你怎麼看?

野鶴閒人


支持

嚴重支持

特別支持

特別嚴重支持

去到湖北武漢抗疫的醫護人員就是上戰場

冒著生命危險上戰場

這次病毒太厲害 太危險 傳染性強 恐怖😱

雖然這次戰役有生命危險⚠️但是他們繼續前往 ,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全國人民學習

讓孩子不再腦殘似的追星🤩青少年追求的應該是為祖國爭光做貢獻的一群人

如果這次參加武漢疫情戰役的醫護人員的孩子高考可以加十分的話 對醫護人員也是一種鼓勵與肯定

這次的戰役,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 醫護人員也是父母的孩子 孩子的父母 希望國家善待英雄的孩子與父母

善待英雄就是善待國家自己,讓以後為國爭光 為國做貢獻的人越來越多 ,因為他們什麼都不怕 因為國家是自己堅強的後盾


柳岸花明kiki


我以前有個鄰居叫馬吉翠。他是單位的技術員,他有兩個兒子。因為兩口的工作都很出色,所以兩個孩子考大學單位都要保送。可這兩口子卻說不用我們憑自己的能力。之後人家的兩個兒子都是憑自己的本本事考上了大學,根本用不著保送。


碧綠樹影


這對於其他的學子們而言是不公平的,別人得到優待,相當於他們被虧待了。因為什麼呢?就因為他們的父母不是醫生嗎?他們的父母是農民,是工人,是其他行業的人員,不管是誰,疫情來臨,都盡力了。我覺得可以給一線醫護人員獎勵,升職也好加薪也好,我都支持。但是不該轉移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們之間的不平衡。下一代的成長成材,應該是憑藉自己努力得來的,不該是拼父輩的流血犧牲換來的。


山東木朵


堅決反對這種方式的獎勵,對抗疫戰士獎勵理所應當,獎勵本人無論採取升值或者加薪我都舉雙手贊成。但不能給他們的子女特權。做貢獻是他本人,而不是子女。父母優秀不代表子女一定優秀,給他們特權既不利於選拔最優秀的人才,也是在製造社會的不公平,讓部分更努力更優秀的學子情以何堪。


大山66


不敢苟同, 疫情來襲,每個人都在坐著不同的貢獻, 醫生護士冒著生命危險救死扶傷,誠然可敬,其他人何嘗不是呢? 物流司機,超市老闆,手工師傅,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交警民警,農電工,自來水燃氣管道維護工人 哪個又不是冒著危險開門營業堅守崗位 保證大家平穩渡過疫情。還有自發給災區送蔬菜的菜農們呢?他們可是真的自發自費。甚至村頭六七十歲的大爺都自發的去村口站崗。每個人都在為疫情做著自己的貢獻。每個職業都在發光發熱。不要忽視任何一個人,每一份職業。


海角七號571


戰士的職責是保家衛國,醫生護士的職責是救死扶傷。衝鋒陷陣是戰士的本份,臨陣脫逃才是戰士的恥辱!

從來沒有聽說過上過戰場的戰士的後代就有特別的照顧,烈士在外。立功的戰士自有提升和物質金錢的獎勵,這是他們應該的享受,也是應得的榮譽,是拿命換來的。

但如果把盡職盡責全部納入獎勵體系,一場戰爭下來,豈不是所有的社會優勢資源都被軍人佔了去?這還是社會主義價值觀嗎?

戰勝疫情,廣大醫護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衝上第一線,是感動了國民,得到全國人民的肯定和讚美。有功人員就是連升三級,或者獎勵深造,得到更好的待遇,與家人同享,人民定會衷心祝福!

但這樣別出心裁的父母立功,兒女受獎的方式是不是有點畫蛇添足了!


五音山人1


非常贊同!直接參與戰役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戰鬥,我們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照顧他們的子女,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我將從2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政策解讀

有人會說,一碼事歸一碼事,這樣的福利政策實在是對普通家庭不公平。但是我們一定要把這些福利政策看清楚,再討論。

政策內容如下:經衛健部門審定,在省指揮部公佈的定點醫院直接參與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人員的子女,由當地教育部門統籌,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在當地就讀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的,按照家長和學生意願優先安排;需在當地就讀普通高中的,按照家長和學生意願,在同批次學校中直接錄取;在省內就讀中職的,按照家長和學生意願直接錄取;對報考普通高校的,實行全程“一對一”服務。

我們來看一些關鍵詞:

享受福利的對象:(1)定點醫院(2)支援湖北的。

福利政策: (1)就近就便的原則,幼兒園和義務教育學校

(2)普通高中

(3)報考普通高校,“一對一”服務

(4)中職可以直接錄取


把這些關鍵詞劃出來之後,你就會發現,享受的福利政策是有限的,首先享受福利的醫務人員的範圍有限,其次,這些醫務人員的子女,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到大學,能夠享受的福利政策,都是有條件的。義務階段採取就近的原則。報考普通高校,“一對一”服務並不意味著直接錄取,至於中職,我想就算是普通的家庭,也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大學的吧。真正想要考上好大學,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孩子靠硬實力的,也就是成績。

二.真實案例

好幾年前,我們班有一個女生,他的父親時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是外科的一把好手,經常全國各地去做手術。但是因為工作太忙,他對自己的女兒疏於管教,所以他的女兒成績很差很差,他給自己的女兒找了好多家教,但是成績總不見起色。後來這個孩子只考了3本。

雙職工醫生的子女,智商應該不低,但是為什麼最後高考成績卻不理想呢?就是因為常年丟給爺爺奶奶管,學習習慣差,學習基礎不牢。後來怎麼也補不上來。


現在回到我們討論的問題,現在寒假全部延遲,很多家長對於網課非常抱怨,說很麻煩,對孩子的眼睛不好,可是我們想一想,普通人可以中午晚上回來陪陪孩子,哪怕只有幾個小時陪伴和監督,可是在一線的醫生們呢?他們有家不能回。去湖北支援的醫生們,他們的子女,可能一兩個月都見不到自己的父母,又有誰能管理他們的學習呢?


在政策上稍微的傾斜,能夠讓在一線拼命的醫生,沒有後顧之憂,我覺得並無不可。他們此次面對的疫情,是沒有特效藥的嚴重疫情。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失去生命,萬一出現問題,他們的父母和子女該怎麼辦?這是關乎生死的大問題!



最近有一則新聞,真叫人淚目。一箇中學生寫信說:“我把爺爺和媽媽借給你了。”

陳琪方:“當我得知我年邁的外公也在前線時,眼眶早已通紅。還有我的媽媽,他們都說自己是黨員會衝上前線。”武漢市兒童醫院醫生 劉凡:“大敵當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國家跟社會是我們大家的、集體的,去維護它,這是我們的職責。”

這個孩子的爺爺和媽媽全部上了前線,和病毒戰鬥。我們的國家和政府理應讓在前線拼搏的戰士無後顧之憂啊。

剛剛我們分析過了,就算有稍微的政策傾斜,最終靠的,還是孩子們的努力與拼搏。我們不能叫醫生替我們上前線,又擔心他們搶佔了我們的社會資源,這個社會,總體來說,有什麼樣的責任就有什麼樣的義務,完成了重大的使命,就該有怎樣的福利待遇。我們只能找到一個相對的平衡狀態。


我們不能讓馬兒跑,又讓馬兒不吃草。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陳老師談教育


分享一下我的真實想法,說出來也許有人要噴我,不可否認醫護人員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做出了很大貢獻,可是對於小學初中優先錄取,高中免試這樣的政策,國家對於因公犧牲的烈士子女也沒有這樣的待遇,只是規定在相同條件下小學,初中優先錄取,高中降分10-20分,這樣做就是想在相對公平的條件下給予一定的優待,但是四川的政策對於那些努力學習了,就因為父母的職業不是醫護而被擠下來的孩子打擊太大,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不好,比方說都是同學,享受待遇的高中免試,考了300分的上了高中,考了500分的上不了,孩子怎麼接受得了,如果一線的因為這次疫情犧牲了生命,可以參考國家對烈士的子女政策,其他的一線可以用別的方式加重獎勵。


靜52919341


對直接參與戰役的醫護工作者子女升學特殊照顧,我不是很贊同這做法。

病毒肆虐,那些不懼危險逆流而上的,甚至獻出生命的醫護人員,我是由衷地敬佩。相比於那些在舞臺上花枝招展光鮮亮麗的娛樂明星,唱一首歌,表演個節目,甚至做個評委,當個網紅,就能收穫無數的鮮花掌聲金錢榮譽和崇拜,而衝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穿行在別人避之不及的新冠病毒侵染的環境,接觸的是新冠病毒攜帶者,時刻有被感染的危險,也有被感染甚至獻出生命的醫護者們,他們更應該得到榮譽掌聲鮮花和金錢的獎勵,對他們,怎麼獎勵都不為過,因為他們是維護國家人民利益的勇士。但是,教育是國之根本,是容不得半點懈怠的,是最嚴謹也最需要公平對待的事情,對有功之士可以用很多方式獎勵,但是涉及到教育,就要一絲不苟認真對待了,因為國之強大國之昌盛,教育是重器,怎可有絲毫大意?

向所有的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部隊官兵致敬,向他們的家人致敬,向每一個以各種方式參與戰爭的人們致敬!此戰,中國必勝!





咂摸咂摸


我覺得因公殉職的子女可以,其餘的都給升職加薪吧!高考畢竟是國家選拔人才,關係到國家的未來發展.你優秀不代表你的子女同樣優秀.對別的考生來說同樣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