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侄子,08年獲諾貝爾,中國人很高興,他卻說不是中國科學家

2012年,由陳坤、張雨綺、張鐵林出演的《錢學森》上映,這部電影,雖然票房不美麗,但無論是錢學森(陳坤飾演)與蔣英(張雨綺)的愛情,還是錢學森的憂國憂民,還是夫妻二人從美國突破重重阻礙回國的堅信,都表現的很到位。

錢學森侄子,08年獲諾貝爾,中國人很高興,他卻說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票房慘淡,這是意料之中的事,畢竟這部電影算不上商業片,陳坤也說過,之所以會演這部電影,是因為對錢學森的敬重。

錢學森很牛,是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為中國科研,做出巨大貢獻。

其實,不止錢學森牛,錢學森的家族同樣很牛,錢學森妻子蔣英,是女聲音樂家、歌唱家,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研室主任,桃李滿天下。

錢學森侄子,08年獲諾貝爾,中國人很高興,他卻說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教育家和史學專家,與魯迅、厲綏之是摯交好友,岳父蔣百里,是民國著名軍事教育家。

錢學森的堂弟錢學榘,是出色的空氣學家,是美國波音公司工程師,兒子錢永剛,也是清華、上海交大、西安交大的客座教授。

然而,今天要講的錢學森這位“親戚”,就讓人不太愉快了,他便是錢學森堂弟錢學榘的兒子錢永健。

錢學森侄子,08年獲諾貝爾,中國人很高興,他卻說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學渠與錢學森關係要好,甚至,錢學渠與妹妹錢學仁上學時的生活費用,也是錢學森父親錢均夫所出,後來,錢學渠與錢學森一同到美國求學,但可惜的是,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選擇回國建設新中國,而錢學渠,卻留在了美國。

錢永健是錢學渠的二兒子,1952年在美國出生,同樣繼承了錢家強大的頭腦,16歲時,便因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的調查項目,獲得了有“少年諾貝爾”之稱的“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一等獎,20歲時,錢永健已獲得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學士學位。

錢學森侄子,08年獲諾貝爾,中國人很高興,他卻說不是中國科學家

1977年,31歲的錢永健獲得劍橋大學生理學博士後學位,在劍橋期間,錢永健發明一種有機染料,與鈣質結合時,會發出熒光,1991年,錢永健獲帕薩諾基金青年科學家獎。

2008年,錢永健由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和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合作,以綠色熒光蛋白獲得該年諾貝爾化學獎,當時的錢永健僅僅56歲。

錢學森侄子,08年獲諾貝爾,中國人很高興,他卻說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永健是中國人,更是鼎鼎大名的錢學森的侄子,獲得諾貝爾獎,中國人自然很自豪,愛國人士歡呼雀躍,甚至將錢永健稱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然而,2009年,錢永健卻說:“我在美國長大,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

此言一出,頓時涼了眾多國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