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公元前 317 年,秦國大敗韓國。而楚國作為鄰國,陷入巨大危機之中,這場危機急需一個破局之策。

史書記載,秦軍在修魚斬首韓軍八萬餘人。這個數字讓本就不大的韓國陷入頹勢,秦國這位鄰居實在不好惹。

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韓國宰相公仲在關鍵時刻為韓王獻策:現在的形勢,如果再推行公孫衍的合縱伐秦政策實在是不可靠了。韓國距離秦國最近,隨時要接受秦國的怒火。不如向秦國獻城,提議與秦國聯盟伐楚。這樣不但可以解圍,還能轉移秦國的注意力。

楚國、韓國、秦國是鄰居,韓國這樣投敵賣友的行為讓楚國陷入巨大危機。楚王聽聞此事,嚇的夜不能寐,速喊陳軫商量。

陳軫是原來在秦國,後來被張儀擠走,投靠了楚國,其實他也是非常有才能的謀士。

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陳軫為楚王獻上了一個破局的妙計。

首先楚國立刻加強全國戒備,徵辟軍隊步卒,準備戰爭。然後派戰車佈滿道路,一副開戰姿態。隨後派使者帶重禮出使韓國。

使者對韓王說:楚國雖然不大,但是我們已經全國做好戰爭準備。韓國請繼續與秦國交戰,楚國援軍馬上就到,楚國韓國一定同生共死。

如果韓國真的繼續跟秦國交戰,秦國肯定會繼續攻打韓國,秦國的怒火集中在韓國的時候,楚國就能規避危險了。

如果韓國繼續跟秦國求和,也沒有關係。韓王打心底肯定記著楚國的援助之心,定會感恩戴德。即使秦、韓兩國一起攻楚,韓國也會不用全力。韓國的退卻和遲疑會引起秦國的不滿,從而離間兩國的關係。

這樣,不論韓國如何做,對楚國都是有利的。

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楚王覺得可行,依照計策行事。

而使者到達韓國後,韓惠文聽說楚國全國動員要來支援,十分感動。他立刻下令停止向秦求和。

這時,公仲力勸韓王:千萬不要這麼做。秦國已經憑實力大敗韓國,楚國呢?只是虛張聲勢的要來支援。大王不要因為虛張聲勢就輕信,這會讓別人恥笑你的。況且,韓國、楚國並不是盟友,也沒有早就說好的盟約。現在聽說我們要聯合秦國,他才派人來說支援,之前為什麼沒有來呢?肯定是他們的離間之計。

現在韓國已經向秦國求和,如果出爾反爾必定讓秦國暴怒,後果不堪想象。

韓王不聽公仲的建議,取消了求和。秦國果然很生氣,又派更多的軍隊攻伐韓國。讓韓王深信不疑、期待已久的楚國援軍最終也沒有來,導致了又一次大敗。

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公仲和陳軫的計策都是非常漂亮的。

公仲對於韓國的困境用了一招“移花接木”。作為小國,韓國當時這種做法其實是正確的,也毋庸置疑的。韓國地處秦國、魏國、趙國、楚國的夾縫中,地方小而士兵少,這幾個鄰居都是不好惹的。不論其他諸侯國如何動作,韓國不但要忌諱秦國,還要時刻面臨秦國的襲擾。而向秦國求和,轉移攻擊力是暫時性的好辦法。當然這種地緣戰略從長遠看,秦國早晚都要滅韓,時間只是早晚的問題。

後來韓王要轉變主意,公仲又做出了正確的判斷,但是無奈韓王的心太軟了。

而楚國陳軫的計策同樣有報復韓國之嫌。韓國的“移花接木”讓楚國平白受了冤枉之災,只能再用“離間”計給予其反制。

反制的結果是楚國暫時安全了,但是卻害的韓國苦不堪言。

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但是從大局上看,從秦國的角度看呢?

當局者迷。

就在韓國和楚國相互指責,相互陷害的時候,秦國的軍隊仍然在不斷的進攻。

秦國的目的就是不斷蠶食其他國家,不論是吃韓國的城邑,還是吞楚國的土地,他都是開心的。所以不論韓國和楚國如何用“妙計”破局,結果都沒什麼區別。在秦王和張儀看來,這只是一個先打韓國還是先打楚國的問題。

反正六國不和,只知道自保,先打誰都一樣!

韓國和楚國太有侷限性了,這不是陳軫和公仲可以左右的事。就算他們可以站到大局來看問題,但是仍然不可能讓韓王和楚王做那個艱難的決定。

從戰國看格局觀:沒有眼界,再絕妙的計謀都是徒勞無功

如果韓王可以在早期就投降附屬秦國,舉國搬遷到秦國西側,那麼韓國也許可以世代為秦國的侯王,保留自己的宗族和子民。而韓國的土地城市扔給秦國士兵去防守,可以避免永無寧日的覬覦。

但是韓王捨棄不了。

如果楚王可以真心對其他國家相救,真正形成一個防禦聯盟。以秦國的戰力,不會輕易攻破。這就不會出現秦國依靠六國的不和睦,而對他們各個擊破了。

但是,楚王的心裡沒有大局。

陳軫和公仲的計策確實短時間內解決了危機,可是危機還會不斷出現,這只是“坐井觀天”的計策。

他們看不到的大局是:只要秦國存在,秦王就不會放過六國。

所以,總是用小聰明來解決一時的困難,即使傷害他人也在所不惜的人,在大局上已經處於必敗之地了,而他的結局也註定是痛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