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

本文作者揮墨歷史,歡迎閱讀文章後點贊、關注和留言。

詩詞歌賦,吟詠人間。在傳統印象中,詩人往往放浪形骸,恣意飲酒,從而著作出一首首傳世詩篇。尤其對於詩仙李白而言,更是如此。

眾所周知,李白喜歡吟詩,但他更喜歡喝酒!在李白現存的千餘首詩作中,與酒相關的就佔了四分之一,因此,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稱李白是<strong>“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李白不僅僅是喜愛喝酒,甚至有些痴迷於酒了,畢竟<strong>“將進酒,杯莫停”。那麼,李白究竟有多能喝酒呢?

<strong>“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這句詩的大意就是說李白喝一斗酒能夠吟詩一百多首,喝完就睡在長安街的酒家裡。

如果以“一斗”為李白的酒量,那麼我們就可以算一算了。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古代計量單位中,一斗等於八分之一石,而一石有128斤,可得一斗等於16斤!按照現在1斤500g來計算,李白能喝8kg的酒,也就是10L的酒!

這10L下肚,絕對的酒精中毒!那麼,莫非杜甫所說有假?

其實杜甫並沒有說假,問題就出在那古代計量單位“鬥”上面。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據《詩經·大雅·行葦》中記載,<strong>“酌以大斗,以祈黃耇(gou)”。那時的鬥,其實是一種盛酒的容器。同時,朱熹也曾說過,<strong>“大斗,柄長三尺”。意思就是說鬥挹的柄有三尺。

綜上所述,這個鬥並非我們日常的計量單位,而是一個容器的名稱,而一斗的容積,也就二三兩左右。也就是說,李白的真實酒量就二兩到三兩左右。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雖說不是海量,但這樣的酒量也還行。

不過揮墨君要提醒一下大家,李白所喝的二三兩白酒,可與現代白酒大相徑庭。

唐朝時期,制酒技術並不成熟,因此,與現在的白酒相比較,兩者完全就沒有在一個層次上。

小提示:白酒的度數就是指在20攝氏度左右,100ml溶液中酒精的含量,含量多少,度數就是多少。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重新回到李白所喝的白酒上,那時的唐朝,喝的不過是簡單發酵後的酒,大概就是將穀物煮熟,等其中的澱粉轉化為糖分後,加入酵母進行發酵。

但因為酵母在超過10度的酒精中就會失去活性,停止發酵,所以說古代白酒的度數普遍不高,最多18度。而現代酒,則是屬於元朝後才出現的蒸餾酒,它是高濃度的酒精。

綜上所述,我們的酒仙李白的真實酒量,就是二三兩左右不到18度的發酵白酒。


天上人間,唯有酒仙,有著“酒仙”之稱的李白酒量究竟怎麼樣?


這樣的酒量,在唐朝的詩人中,既趕不上<strong>“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又不及<strong>“焦遂五斗方卓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李白酒量在其中根本就站不住腳跟。

因此也可以看出,李白這個酒仙的稱號,純粹是因為他愛喝酒而得名,而不是他很能喝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