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古诗中有一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在何处?

姑臧山鹰


诗中地名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语出王维的《使至塞上》,全文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是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如今的宁夏固原东南。候骑,指的是古时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这首诗中除了萧关之外,还涉及了其它地名:居延、长河、燕然。

居延:汉代称居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长河:指流经凉州(今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在唐代称马成河。

燕然:燕然山,今蒙古国的杭爱山。

王维出使路线

公元737年春,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去凉州慰问军民,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这首诗就是王维此次出塞途中所作。


王维的行走路线应该是从长安出发(今西安),一路向西北,到达凉州(今武威)一带。

这条路线正常情况并不会经过居延和萧关,一般的理解,“属国过居延”一句王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唐王朝边塞辽阔,附属国已经延伸到居延之外”。而“萧关逢候骑”,很多人理解为此处为虚指,并非写实,用典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

我个人的观点,以这首诗的景色描写的写实来推断,并不排除王维走的路线是西偏北,再向西的折线。毕竟唐朝时代没有高德地图进行导航,时不时走偏了方向也是正常的。

附:唐朝地图

地图来自网络


整天幻想88


夏夜凉爽的风

吹过被挤出褶皱的山峦

我援着你的劲松一样的臂膀

踮起脚尖

努力攀够着青涩的山核桃

慈爱溢满了你的眼

秋晨纷落的叶

飞舞在斑斑点点的阳光间

你抬起树皮一样干枯的手

踮起脚尖

轻轻撩起我垂下的发丝

嘱咐着离别前的呢喃

冬日飘零的雪

凌乱的扑入你早已破败的窗棂

我的母,你的儿

跪倒在床前凝望你浑浊的眼

知道你多想

踮起脚尖

眺望我来的方向

而迎新年的鞭炮声

却掩不住喇叭的呜咽

又是一年东风暖

明媚的春光中

他也学会了踮起脚尖

那个你带大的孩子

我的儿

援着我的手臂

攀够着他想要的玩具

而我却只能

踮起脚尖

眺望家乡的方向回味你给的温暖

若思念有声

此刻必是震耳欲聋

又要启程了

你去的地方很远很远

你说

那里有你的事业

是你进取的摇篮

拿出家里仅有的存折

偷偷地塞进你

把兜缝在里怀的衬衫

不敢让不舍

溢满双眸

拿起你的行李

送你到门口

你踟蹰地站定

伸出双臂

让矮小的身躯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

深深的感受

我们相伴的四十余载

初心的感觉就温暖

内心深处从未孤单

转山转水

你们终究还是要走远

记忆里烙下温暖的时刻

未来的生命中又开始了期盼

更多的还是思念

坐在书桌前

翻看着你们的照片

阳光仍旧是那么灿烂

你们的笑容多么温暖

今生又一首未完成的歌

唱不到结局又难以割舍






东岳隐仕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写作背景》

要解答这个问题,须对王维这首塞上诗写作的時间和政治背景有个完整交待。这首诗的题目是《使至塞上》一一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蕭关逢踦侯,都护在燕然。

我们知道,王维虽然在朝庭所做的官并不是很大,但由于他精通诗书画,又通韵律,得到宰相張九龄的举荐提拔,任他为右拾遗,官位不过一小小的谏官,但他已是为朝庭陪养乐师名伶的宫庭内官了,名声为诗画文宗。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因恩公张九龄罢相,被贬荆卅。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人李林甫当了宰相,为清算張九龄的政治盟友和宿敌,王维被被赶出塞上,让他为河西节度使作个判官。于是出发后,他在今日宁夏境内写了这首《使至塞上》。

现在我们赏析一下这首诗,第一句,单车欲问边:即此行只有一辆车,并无随从,就把他赶出朝庭,向荒凉苦寒的边塞出使去了,无异于放逐。第二句:属国过居延。要去上任的地点在哪里呢?在居延。居延又是哪里呢?是古代的凉卅,凉卅即今天甘肃武威市的张掖县北部地方,汉未曾将居延设置为县。到了唐代,古時属国的地名仍保留下来。

第三句,四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沿途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到秋天就枯萎遇风而飞的乱草。胡天上除了北归的飞雁,什么也看不到。而在荒凉的大戈壁上,只有一种景象可以入诗,那就是狼烟和落日。于是第五,第六句就有了如下神来之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末了两句:萧关逢踦候,都护在燕然。我正一路打听,我要去做判官的地点究竟在哪儿啊?

恰好在萧关碰上了前面探路的侦察兵。萧关即今天宁夏固原县境内一处古代与大散关齐名的关隘要地,踦侯,则是护送王维去上任的一个向导兼侦察兵,王维尊他为踦侯。

踦侯告诉王维,不远了:都护在燕然。那个王维将要去报到的长官(都护府最高长官正在前线)就在燕然山。燕然山在哪里呢?在今蒙古国境内。是东汉大将军窦选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勒石记功而还的地方。想想吧,纵有豪情万丈,一届文人,被奸贼贬到这样一个地方去劳军并做个判官,王维有多无耐?其郁闷,无力,无奈的飘零之感,在居延萧关这地方,已够偏远了,但还远远不是目的地啊!

所以,哪怕是这一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战胜了吐藩,让他王维奉命赴凉卅的河西走廊慰问将士之后,就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兼任判官,王维也没有感觉到身负王命的什么荣耀。他不蒂就是一个被流放的小官僚罢了。不过要说这次贬官还有点什么收获的话,就是远离了朝底的倾扎,在大西北他却感到了胸襟特别的空旷。比如只用一个直,一个圆,就把西北大漠的辽阔空旷刻画了出来。使他的这首诗“独绝千古”!

多年来,我一直在追踪王维他们那些唐人的足迹。继宁夏张卫拜别了王维写作《使至塞上》这首诗的地点后,刚刚过去的四月,我又登临太行山,在豫西云台山深处,找到了王维写作的“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又一个地点。还真的佩服得很,从他们走过的地方来看,没有哪里不是诗歌产生的地方一一








李老根2017


给母亲的情书

写一下自己曾在外想对家的,对母亲的渴望吧!!

当儿踏上北去的列车,家对自己以后就成了奢望,的祈求!!

母亲!好伟大,好高大的形象呀!!!

可是儿从此,想与你倾诉,雾空寻模影!儿想偎依在你温暖的怀里,撒撒娇,也只能梦中等祈音!!

当在外举目无亲时,眼目是那样的凄凉。在寻求自己的人生启门时,又隐忍几多堪伤。

妈妈!我好想对你说:在外的人,是多么的想你,当你无论在外遭遇什么,还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还有一个避风港,可以寄托!!

可我呢?!属于我的是什么,是一生的一无所有,是半生的隐忍吞伤!!!

妈妈!!女儿现在回到了你身边,也是多想感受曾经失去的那份爱,那份暖啊!!!

慈母谁无暖堪慌;

偎依叙语尽欢绵;

赴外人生可懂雾;

问谁解昔几目伤!!!

愿母亲节日快乐!!!


季崇洁


唐玄宗二十五年的春天,王维奉命以监察特使身份出使边塞,视查军情、出塞查访,在途中,作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在我国哪个地方,有何历史地位?

萧关为关中“四大名关”之一,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一带,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自战国以来,萧关故道一直是关中与北方的军事、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交通要塞,是关中的北大门,是历代王朝北部边塞的重要防御基地,是历史上著名的古老关塞,与秦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并与之形成一个系统的战略防御要地;萧关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唐、宋、元等王朝,先后在萧关周围设郡立县,建关筑城。在这里,发生过无数战争,若萧关一旦失守,西北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便可直下关中。

公元前166年(汉文帝14年),匈奴曾入萧关,袭扰北部等地,致使关中震动。汉武帝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威慑匈奴。唐朝时期用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入关。

唐卢照邻 《上之回》诗云:“ 回中道路险, 萧关烽候多。”

唐司空图《河湟有感》中说:“一自萧关起战尘,河湟隔断异乡春。”

候骑是个人名吗?

候骑不是人的名字,是指骑着马的侦察骑兵。

监察特使王维,在萧关遇到了我军的侦察骑兵,告诉王维都护已经到前线慰问将士去了。


趣味疏谈


萧关在现大同市以东,名曰关实质上有宽广,大同市东北有阳高滩是古代战争除了冬季外是天然屏降战马很难通过。而箫关即指六梭山以北,牵牛山南的马粪川,顺桑干河的一百多里,这里是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生有三十六寨,七十=堡,一百零八窑院,最古老的八卦阵就在这里,并多朝代战争都在这里布八卦阵,是军事家根据地形所布的阵,日本侵华时闾锡山企图在此布阵,准备了〞大同会战…。因他的老同学东条英机破了他的阵,在天镇盘山李服膺坚守十天全军覆没,日本人制造了阳高大屠杀,并使用了细菌弹。顺桑干河南岸通过灵邱,广灵日中开展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战,突破萧关南侧,所以马粪川二百多里即是萧关,关口设在萧家寨为中军状


箫剑367




首先说古诗出处。

诗出自《全唐诗》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萧关”一地在现在宁夏固原东南一带。历史地位相当重要。

此关是关中西北方向极为重要之关口,没有之一。

上至秦汉、经隋唐、到北宋千百年以来一直是防御抗击西北边陲民族如匈奴、突厥、党项、金、蒙古、吐蕃等游牧民族军事政权的前沿军事关隘重地和防御体系。

为双方面对面直接对抗之军事前沿。妇孺皆兵,有诗为证:

“渐绝风沙暗,萧关欲到时。儿童能探火,妇女能缝旗”。

是为关中四大关隘之一。依长城而建之关口,长城史上最早的关口之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候骑,也称斥候,轻甲游骑兵,预警、侦查敌情兵种。


这首诗主要描述王维接到任命出发去边塞劳兵,一路从关中出关到边塞的途中所见所遇的不同景致。

诗人由景生情,以情抒怀。其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为王维千古名句。


南途北寻


我国古代诗人词作者,最喜爱在边塞军旅诗词送别诗词中加入地名,我认为是为了获得读者的认同感,毕竟每个地名都有历史由来,读者可能会去探究这些。

王维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诗中所提萧关是处在今宁夏境内的一处军事要塞吧。侯骑就是侦查斥候兵骑着马。都护,边塞的守将,从西汉时期设立西域都护府,就留存了这一称谓。😀😀通诗描写的是作者奉旨出使塞外,在边疆碰到了驻军, 结合当时景色抒发自己漂泊流离,困苦孤寂的抑郁之情。😅😅😅😅,其实王维还有一个称号叫做“诗佛”。他所涉及的诗范围极广,送别诗,军旅诗,山水诗,田园诗,及至舞曲也颇有研究。《山居秋暝》《送元二使至塞上》《鸟鸣涧》,都是传播比较广泛大家耳熟能详的诗。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关隘大致有,山海关,居庸关,阳关,嘉峪关,潼关,函谷关,玉门关,雁门关等等。关隘所在都是险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的走向往往与之密切相关,这也就促成了文人骚客颂古怀今用各种地名来表达感情了。




烟云浩淼道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是古代一座关隘的名字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又名斥兵。相当于现在的前沿侦察兵。这样就不会是一个人的名字了。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这里只是代指边塞。比如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旧事旧人历史说


萧关:古代关隘名称,也叫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